下面小编整理了安全教育《防溺水》教案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内容:
防溺水安全教育
教学目的: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4.培养学生防范溺水的能力,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教学重点: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教学过程:
一、老师谈话引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溺水安全知识。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应该热爱学习、热爱劳动,成为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一天天成长,肩负着重任,是跨世纪的新苗。然而,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溺水事故的发生,看到一些令人心碎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溺水呢?
二、活动设计
1.老师先向学生讲解一些防溺水的知识要点
(1)周末、节假日、寒暑假期间,严禁学生到江河、大海、青山头水门、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地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海边、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上下学的路上,不要去玩水,不要下江游泳。
(3)如果发现有同学不慎掉进江河、水库、池塘、水井等水域,未成年人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该大声呼唤成年人来帮助或拨打“110”报警。
2.老师讲述一个事例,并由学生扮演小品
在我们学校附近的河边,几名学生在一个周末去钓鱼玩耍,其中两名学生不慎溺水死亡。这个悲惨的事实告诉我们什么?这几个同学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我们应该如何遵守这些安全规则。
(1)我们一起讨论:
这几个同学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
我们应该如何遵守这些安全规则?
(2)通过扮演小品,纠正这些同学的错误。
(3)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心得体会。
3.小组讨论
讨论一下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三、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
(2)教师总结: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们的手中。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安全教育《防溺水》教案参考2
活动目的: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有关知识。
2、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3、自防自救的知识,深化防溺水安全教育,使孩子了解自防自救知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活动准备:
事先准备事例,寻找一些图片资料
一、活动导入
1、教师引导孩子们思考:“暑假快到了,炎热的夏天里,你们觉得做什么运动最适合呢?”
2、教师提问:“你们喜欢游泳吗?会游泳吗?”
二、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收集来的图片资料,请孩子们观察并进行讨论。
2、讲述一个真实案例《水库摸鱼,深水桑命》,请孩子们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孩子们了解水库的危险性,当自己游泳技术不佳时,千万不可勉强下水。
4、教师讲述另一个案例《深水玩耍,水草缠身而亡》,告诉孩子们这个悲剧的事实。
(1)、这几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
(2)、我们应该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3)、教育孩子们了解深水中经常有高大的水草或大石块,若有水草缠身或被大石块夹住脚就会有生命危险。
5、教师向孩子们讲解几点防溺水的知识要点:
(1)、教育孩子们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地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我们还小,很多孩子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朋友不慎掉进河里、池塘、水井等地,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该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三、活动结束
1、教师提问:“听了那么多,你们学到了什么?”
2、小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四、延伸
1、教师提问:“假如碰到有人溺水被抬上来,这时候120救护车还没赶到,你们该怎么救人?”
2、孩子们自由发表意见。
3、教师出示图示,请孩子们观察并进行讨论。
4、教师讲解救人的步骤。
5、教师示范救人的步骤,孩子们观察。
6、请个别孩子尝试。
安全教育《防溺水》教案参考3
教学目的: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相关知识,并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内容,要求每个学生都提高安全意识。
3、改变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行为的辨别能力。
4、通过读新闻的形式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5、通过班会活动,让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和交通标志,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行为习惯。
6、通过交通知识竞赛,让学生了解交通安全常识,提高遵守交规意识,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行为习惯,安全步行、安全乘坐交通工具、安全骑车。
教学重点:
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防范能力。
教学过程:
一、老师谈话引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关于交通和溺水安全的知识。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我们热爱学习,热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在老师的悉心培养下,我们肩负着重要的责任。然而,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溺水事故的发生,看到一些令人心惊胆战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
二、活动设计
1.老师先向学生讲解几点防溺水的知识要点。
(1)教育学生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江河、大海、山头水门、池塘和无盖的水井边等地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海边、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教育学生在上下学途中不要去玩水,不要在江边游泳。
(3)我们是小学生,很多同学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同学不慎掉进江河、水库、池塘、水井等地,未成年人不能冒然下水救人,应该大声呼救并寻求成年人的帮助,或者拨打“110”。
2.老师讲解事例,并让学生扮演小品。
随着夏季的到来,孩子们外出的机会越来越多,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交通、课间活动和防溺水等方面,需要时刻提醒孩子们谨记在心。近期,全国各地不断发生学生溺水事件,我们在痛心的同时,也应该深刻反思,引以为戒,预防悲剧重演。在5月29日的晨会上,二年级开展了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在班会上,何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最近发生的几起学生溺水事件,同学们都被深深触动了。比如,九堡有所村小学的几名学生在周末到江边钓鱼玩耍时不慎溺水死亡。这个悲惨的事实告诉我们什么?这些同学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我们应该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1)大家一起讨论,看看这些小朋友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我们应该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2)通过角色扮演,纠正小朋友们的错误行为。
(3)大家结合这个事件,谈谈我们的体会和感悟。
3.讨论日常生活中如何防范溺水事故。
三、主持读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1.主持人朗读新闻。
2.大家谈谈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
3.同学们进行讨论,表达各自的观点。
4.主持人进行小结:
生命在我们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交通规则,并培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班主任小结: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中。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5.行走时应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如果没有人行道,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排队行走。
(3)在没有交通警察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穿越马路时,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6.交通安全:
每天全国平均发生1600起交通事故,导致257人死亡,114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31万。这样的数据令人痛心。提醒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交通安全,上下学时一定要遵循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要提高警惕,注意来往车辆,及时消除交通隐患。
7.交通知识竞赛
举行学生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分组进行。竞赛内容可以包括《学校交通安全及文明乘车规定》、《交通安全须知》、《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以及交通警察的手势等。例如:“交通信号灯有哪些颜色?都有什么作用?红灯亮时行人应该怎么办?黄灯亮时还可以过马路吗?什么灯亮时才可以走?行车和行人应该靠哪边走?”评选出各组的前两名并给予适当的鼓励。
8.小结:
1.认真学习交通安全常识,自觉遵守交通秩序。
2.靠路边行走,横过道路要走人行横道,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
3.不闯红灯,不乱穿道路,不在道路上玩耍,不越过护栏,不追车、扒车,不乱扔东西。
4.排队乘坐交通工具,从右侧下车,不乘坐带病车、超载车和农用车。
5.骑车靠右边行驶,不逆行,不双手离把,不互相追逐,不突然转弯。
6.遇到交通违法行为及时纠正,遇到交通事故要主动报警。
7.宣传交通安全法规,积极参加交通安全活动。
安全教育《防溺水》教案参考4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2、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防溺水和自救的常识,如何预防溺水时间的发生。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4、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在课件中展示近几年儿童溺水伤亡统计图,让学生发表感想,并进行引导。引入课题并板书:“预防溺水”。
二、新授
1、游泳中要注意的问题。
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中学生游泳的画面。
学生讨论:在游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总结: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原则: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
2、组织学生分析事故的原因,教师进行总结。
溺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三、教育学生如何预防溺水。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尤其是到不熟悉的或危险的水域。选择合适的游泳场所,了解场所的环境和水情。
2、必须有组织并在成年人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集体组织外出游泳时,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
3、要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宜参加游泳的人要做好准备工作。有假牙的同学要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要认清自己的水性,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不要互相打闹。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5、如果在游泳中突然感到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如果小腿或脚部抽筋,不要惊慌,可以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并呼叫同伴救助。
四、教育学生掌握遇险后基本的自救处理常识
1、及时呼救:遇到意外或危险时应迅速发出求救信号,以获得别人的救助。
2、争取时间:时间就是生命,危急关头要保持镇静,在水中尽量采用仰卧位,呼吸要深吸、浅呼,争取更多的时间等待获救。
3、靠岸意识: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努力向岸边靠拢,靠岸越近获救的机会越高。
五、教育学生遇到他人溺水时如何施救
1、大声呼救。向附近的成人大声呼喊,尽量引起大人的注意,请求大人展开营救。
2、简明扼要地向施救人员说明落水人数和地点,便于开展营救工作。
3、可以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品抛给溺水者,然后将其拖至岸边。如果没有救护器材,可以直接入水施救。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时,不能冒然下水施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
六、课堂总结
1、同学们小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们学到了什么?
2、教师小结:
生命安全高于一切,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安全教育课,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安全教育《防溺水》教案参考5
教学目的: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相关知识,并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相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4、通过阅读新闻引起同学们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5、通过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行为习惯。
6、通过交通知识竞赛让学生了解交通安全常识,提高遵守交规意识,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行为习惯,安全走路,安全乘车,安全骑车。
教学重点: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增加对交通安全的关注。
2、选好知识竞赛主持,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3、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为后续的活动做好准备。
4、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提高对交通标志的识别能力。
教学过程:
一、老师谈话引入
下面小编整理了安全教育《防溺水》教案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安全教育《防溺水》教案参考1
教学内容:
防溺水安全教育
教学目的: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4.培养学生防范溺水的能力,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教学重点: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教学过程:
一、老师谈话引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溺水安全知识。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应该热爱学习、热爱劳动,成为充满生机的新一代。我们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一天天成长,肩负着重任,是跨世纪的新苗。然而,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溺水事故的发生,看到一些令人心碎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溺水呢?
二、活动设计
1.老师先向学生讲解一些防溺水的知识要点
(1)周末、节假日、寒暑假期间,严禁学生到江河、大海、青山头水门、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地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海边、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上下学的路上,不要去玩水,不要下江游泳。
(3)如果发现有同学不慎掉进江河、水库、池塘、水井等水域,未成年人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该大声呼唤成年人来帮助或拨打“110”报警。
2.老师讲述一个事例,并由学生扮演小品
在我们学校附近的河边,几名学生在一个周末去钓鱼玩耍,其中两名学生不慎溺水死亡。这个悲惨的事实告诉我们什么?这几个同学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我们应该如何遵守这些安全规则。
(1)我们一起讨论:
这几个同学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
我们应该如何遵守这些安全规则?
(2)通过扮演小品,纠正这些同学的错误。
(3)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心得体会。
3.小组讨论
讨论一下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三、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
(2)教师总结: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们的手中。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安全教育《防溺水》教案参考2
活动目的: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有关知识。
2、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3、自防自救的知识,深化防溺水安全教育,使孩子了解自防自救知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活动准备:
事先准备事例,寻找一些图片资料
一、活动导入
1、教师引导孩子们思考:“暑假快到了,炎热的夏天里,你们觉得做什么运动最适合呢?”
2、教师提问:“你们喜欢游泳吗?会游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