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内容是小编根据各位的需求,为大家整理出的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内容教案文档,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活动目的:
1、针对现在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的现象,通过游戏使学生懂得合作的意义,掌握与人合作的方式。
2、通过游戏,使学生感受到集体活动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合群性,懂得每个人各有所长,应学会取长补短。
3、通过游戏,让学生明白同学间的合作和协调是使集体和谐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
活动重点:
同学间协同合作精神及合群性的培养。
活动难点: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及合作的方式。
活动准备:
相同面积的白纸若干、挂图、小口玻璃瓶一个、细线五条、乒乓球五个。
活动步骤:
活动(一):试一试。
1、老师:今天,我们来做个有趣的小游戏。
2、老师准备一个瓶颈较细仅容一个乒乓球通过的小口玻璃瓶,再用五根细线系住乒乓球,把球放入瓶中。然后请五名学生上台,每人分别捏住一根细线。
老师事先不提醒学生,引导学生自由表现,并引导其他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在游戏之后请大家一起讨论,回答老师的问题。
3、老师渲染情境:这玻璃瓶代表一口枯井,你们捏着的乒乓球分别代表你们自己。有一天,你们几个好朋友一起到枯井里去玩。枯井里好多落叶,好好玩呀!可是,就在你们玩得正高兴的时候,枯井里突然冒出水来了(老师边说边往瓶里倒水)。水越升越高,哎呀,危险!快逃呀,不然就没命了!快!赶快逃……
4、针对游戏的结果,根据成败分析原因,找出秘诀。
5、老师小结: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都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与合作。许多事情,只有大家合作,才可能顺利完成。也只有心中有他人,合作才会成功。
6、让学生再做一次这个游戏,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活动(二):玩一玩。
引入:合作是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往手段,会合作的人往往在做事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大家会合作吗?让我们一起来做几个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合作,好吗?
"传纸"游戏:
1、拿出准备好的面积大于双脚的纸,每张纸面积相等。
2、老师: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在做别人的助手,别人也在做我们的助手,因为人和人之间都要合作与协作才能做得很棒,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大家可不可以通过合作与协作获得成功。
3、老师宣布游戏规则:每组6人,男女生各三个。每人脚下踩纸一张,最后一个手里面还拿一张纸。把这张纸依次向前传至第一人,放在前方脚能跨到的地方,踩上去。后面的人依次向前移动,最后的一个人再将空出来的纸往前传,依次重复,看哪一组先到终点。
4、老师提醒学生:传纸必须是后一个学生传到前一个那儿,不可跳过任何一个人。任何人的脚不可以落在地上,要始终落在纸上。不可跳,只能跨。
5、进行游戏。
6、游戏后分组讨论:几个人怎样才能共同做好一件事?在活动中每一个人是不是同样重要?大家可以怎样相处?
7、全班交流、讨论结果。
活动(三):想一想。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
2、老师:请大家仔细看图,看看图上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如果是你遇到图上所发生的情况,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共四幅图,分别画的是:
①在上坡路上,大家都再推着一辆载满货物的推车,可还是推不上去;
②"洁、齐、美"教室的评比活动就要开始了,大家都围在一起为怎么布置教室想办法③教室布置需要挂彩画,谁来画呢?
④下雨天,教室地板被每个同学踩得很脏。
3、引导学生讨论,知道在上述情景中,应该是"我也来帮一把"、"我也能出点主意"、"我来干这件事"、"我也有责任"。
4、老师小结:在合作中,主动性往往取决于我们自己,要把握住合作的机会,懂得互助、献智、争先、负责,才能处理好与同学的合作关系。
活动(四):做一做。
1、老师:现在咱们来玩一个组句游戏。请每组的每个同学在这张纸条上各写一个字,然后拼成一句完整的话。
注意:谁和谁都不能商量,只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脑子去想,前面一个人写词时尽量为后面一个人留有发挥的余地。
2、发给每组第一个同学一张纸条。
发令:游戏开始。
3、收回纸条,让每组第一个同学大声朗读本组的句子。
4、允许学生为句子中出现的笑话欢乐1分钟。
5、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为什么有的组句子没组好?有的组能把句子组完整,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6、老师:孩子们,你们从这个游戏中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活动(五):教师总结。
今天的活动使我们懂得了做事和我们在游戏中出现的情况一样,只有大家齐心协力,配合默契,才能合作成功。你我同样重要!如果大家懂得争取合作的机会,懂得利用各自的优点,懂得相互取长补短,懂得在合作时心中有他人,尤其是人多时,积极配合好,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就更能取得成功!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内容教案精品2
教学目标
1.通过使用盒子探索不同的跳跃方法,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练习双脚并拢向前跳,勇于挑战,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盒子。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以儿歌形式进行律动操。
二、小学生自由探索玩盒子
1.出示盒子。
T:大家看看,这是什么?是盒子。
2.教师提出挑战:今天我们试一试用各种方法来跳过盒子吧。
3.小学生尝试不同的跳跃方式。
T: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跳的方法?
4.小学生介绍自己的跳跃方式,教师引导他们扩展思维并进行练习,例如单脚跳、双脚跳、跨跳、旋转跳、蹲跳等。
5.小学生尝试别人介绍的跳跃方法。
T:请你去试一试别人的跳法。
三、练习双脚并拢跳跃盒子
1.练习双脚并拢向前跳。
T:刚才有一种方法是双脚并拢向前跳过盒子的,现在请你们也去试一试。
小结:双脚并拢向前跳,双脚在空中不分开,双脚落地。
2.小学生分组自由探索。
T:怎样使我们的盒子变高呢?让我们的跳跃更具挑战性呢?
2T:盒子变长怎么摆放呢?我们可以跳过几个盒子?
3T:又高又长的盒子怎么摆放呢?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教师有选择性地将小学生创设的一些障碍组合起来,形成比赛场地。
四、比赛
1.合作摆放比赛场地。
T:这一条障碍物就是我们今天比赛的场地,请每个队伍派两名小队员按照老师的顺序和样子摆好自己的场地,看谁既动作快,又一模一样。教师与小学生一起数数。
2.观察比赛场地是否一致。
3.交代规则:请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本领双脚并拢向前跳来跳过障碍物,看谁的动作标准,速度又快。
4.进行第一轮比赛。
小结:遵守规则,双脚并拢落地。
5.进行第二轮比赛,增加难度。
6.T:今天我们利用箱子练习了我们的跳跃能力,其实还有很多生活用品都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我们平时可以多观察,多思考,和这些生活用品玩一玩,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五、放松活动
小学生与盒子一起做放松运动,放松腿部。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内容教案精品3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排解烦恼的方法,使学生知道应该笑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快乐的人。
2、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使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活动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快乐与烦恼,找到快乐的真谛。
活动难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寻找快乐的策略来更好地调整自己。
活动准备:
事先准备小品,情景设计和歌曲磁带。
活动地点:
本班教室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体验烦恼:
1、揭题,教师激情导入:
每个人都希望和快乐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快乐。但是,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总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比如,昨天早上,有一位老师骑着自行车来上班,突然,在拐弯的地方,一辆摩托车冲出来,老师躲闪不及,摔倒在地,腿上摔破了皮。令人意外的是,摩托车的人根本没有道歉的意思,甚至没有停下来,就匆匆离去了。老师扶起自行车,揉着受伤的腿,心里很不愉快。大家觉得这个人的行为合理吗?(这个人既不遵守交通规则,又缺乏爱心,是不应该的。)对啊,在生活中,会有很多让人生气、让人烦恼、让人痛苦的事情,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让你不快的事情呢?
2、趁机引导,回忆烦恼:
每个人都难免会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请大家拿出小纸条,写下最近遇到的令你烦恼的事情。
二、学生互动,倾诉烦恼:
1、教师: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烦恼,有了烦恼怎么办呢?请大家听一个故事:“国王长了一只兔耳朵”。
2、教师讲故事。
3、教师引导:有了烦恼,让我们像故事中的理发师一样,大声地说出自己的烦恼!
4、说出内心话:引导学生诉说感到不愉快的事情。
三、交流方法,心理疏导:
1、观看心理小品,评析是非:
小品内容概要:小明在踢足球时不小心摔倒了,李丽想要去扶他,但是老师走过来,却责备李丽把小明弄倒了。李丽感到很生气,在学校里憋着气,放学后在回家的路上发泄。)
2、教师导语:我们看了同学们生气时的各种表现,请大家讨论,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看我们能不能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教师导语:大家遇到的问题中,其实有很多是可以排解的,可以感受到快乐的。
4、讲故事:“猪八戒新传”。
思考:为什么面对下岗,沙和尚满脸笑容,而猪八戒却郁郁寡欢呢?
教师小结:不同的想法对人的影响有多大啊!
5、情境游戏:
情节设计:“猜一猜”,晶晶走上前,表情闷闷不乐,委屈地自言自语:“我在作文课上认真地写作文,带着满怀信心给老师看,结果老师说不好;而同桌写作文死板,老师却说好多了。”
教师引导(1):你能猜出晶晶在想些什么吗?(老师对待事情不公正;同桌会拍马屁;老师不重视我)情节设计:老师走到晶晶身边,低声对她说了几句话,晶晶的眉头舒展开了。
教师引导(2):猜一猜,刚才老师对晶晶说了什么?(请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情节设计:晶晶开心地跳回座位。
教师引导(3):请同学们猜一猜,晶晶为什么这么高兴?她是怎么想的?(老师觉得我的作文水平比同桌高,应该写得更好;老师严格要求我是为了我好。)
6、心理体验:
教师:小艺买了一件新衣服,自己很满意。但是,邻居芳芳说:“太难看了!”
小艺的想法:她觉得很伤心。
小艺的想法:她觉得还可以接受。
小艺的想法:她觉得很快乐。
7、教师小结:要知道,一个人遇到不如意或者不公正对待时,并不是世界上最倒霉、最不幸的人,世界上很多事情都取决于我们的想法。有时候,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能帮助我们摆脱烦恼,增强自信,找到快乐。
四、分享经验,体验快乐:
1、过渡:我们知道,在生活中有快乐就会有烦恼,有幸福就会有痛苦。请你们说说当你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是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的?
2、在小组交流会结束后,全班交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同学出去玩;听音乐,唱歌;看漫画……
3、教师点拨: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呢?大家的方法真多!这些让我们快乐的方法就像是心灵的营养餐,能帮助我们摆脱烦恼,忘记不快,变得开心起来。
4、享受“心理快餐”:
教师导语:现在,我们开始行动起来,一起享用美味的心理佳肴吧!
5、介绍生活中常用的能够创造快乐,发泄不良情绪的方法:教师过渡:这些能让我们经常开心的小窍门真好,生活中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读有趣的书;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经常和家人、同学、朋友在一起,谈心、玩耍;照镜子,和镜中的自己交谈;到没有人的地方大声喊叫;在劳动创造中体会快乐……
6、教师赠言:面对复杂的生活,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方式来调整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永远快乐。
五、关注他人,共享快乐:
1、小组合作,排解烦恼:开展“我来安慰他”活动:通过体验活动,还没有完全抛开活动之初回忆产生的烦恼的同学,同组的学生共同承担义务,共同商议,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这次活动中了解的方法,鼓励同学尝试排解烦恼。教师引导:当被帮助的同学露出笑脸时,我看到大家都笑得很甜,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
2、教师总结:今天的活动真有意思,也很成功,大家都找到了快乐的小窍门,学会了自己安慰自己。我真心希望看到我们的集体中,每个人都是“快乐天使”,同时也要学会成为别人排解烦恼的“快乐天使”。平时要留心身边的小伙伴和家人,发现有人在不快乐的时候,设法找到原因,试着为他们送去快乐。
在歌曲《只要我们露笑脸》的声音中,结束本次班会。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内容教案精品4
主题:
寻找缓解和消除消极情绪的方法。
活动目的:
1、认知方面:认识消极情绪对学习、生活所带来的危害,懂得消极情绪是可以克服的,了解调节情绪的几种方法。
2、情感方面:激发和强化调节自己消极情绪的动机。
3、行为方面:寻找并初步掌握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
活动形式:
小品表演,讨论交流。
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掌握用“改变认识”来调节情绪的方法,即“理性—情绪”自我调节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合理的想法来代替不合理的认识和想法。
活动准备:
1、指导学生排练小品:“他落入了情绪的深渊”
2、准备录音机和音乐磁带“内心和平曲”、歌曲磁带“幸福拍手歌”。
活动过程:
1、引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希望自己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但是不愉快的情绪总是难免的,那么不愉快的情绪频繁地出现或延续下去好不好呢?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个小品,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两个问题:
(1)小品中的人物表现是什么情绪?
(2)这种情绪给他的学习和生活(行为)带来了什么影响?
2、认识消极情绪的危害。
(1)小品表演:“他落入了情绪的深渊”
内容:学生A、B各自在看发下的数学考卷。A自方自语:“唉,这下完了,79分,比上次下隆了10分,爸爸妈妈一定会对我很失望。……这道题怎么多扣我2分,_老师从来没对我有过好感。”然后就趴在课桌上闷闷不乐。B叫A:“__,放学了,我们一起走吧。”A不理。B上前看A的考卷说“啊呀,第三道题你不是复习过了吗?怎么做错了,真可惜。”A冷冷地回答:“是呀,我脑子笨,有啥可惜,有的人开心也来不及呢?”B安慰说:“你不要难过了,我上次测验也只有75分。”A回答:“猫哭老鼠,假慈悲。”
旁白:第二天,A的考卷没有让家长签名,看见数学老师总是避开,数学课无精打采,作业也越来越不认真,还常常迟交。……
(2)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引导,并板书。
学生讨论以上两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认识小品中人物表现的情绪是消极情绪,并把消极情绪比喻为落入了深渊。伴随这种消极情绪的行为往往是不良行为,不良行为必然导致不良后果,并将学生的发言归纳成板书。
3、引导学生认识消极情绪的危害。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消极情绪对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危害呢?同学们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其中一位同学说:“消极情绪会让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影响学习成绩。”另一位同学补充道:“我觉得消极情绪还会让我们对其他人产生敌意,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教师鼓励学生的发言,并将学生的观点写在板书上。通过学生的讨论,学生们开始认识到消极情绪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
4、介绍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
教师向学生介绍了几种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
(1)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来调节情绪。例如,当遇到困难时,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失败,而是想办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放松身心:通过进行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运动、听音乐、读书等,来缓解身心的紧张和消极情绪。
(3)寻求支持:与朋友、家人或老师交流,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让自己感到被关心和理解。
(4)积极行动:积极参与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自己的注意力从消极情绪中转移出来。
教师让学生仔细思考这些方法,并鼓励他们尝试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调节消极情绪。
5、总结和展望。
在活动的最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和展望。
教师说:“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认识到消极情绪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但是,我们也学到了一些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消极情绪时,能够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不仅认识到了消极情绪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影响,还学会了一些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希望他们能够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更好地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内容教案精品5
一、教学目的:
本节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真正的自我,正确认识自己,并学会接纳自己。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这对身心健康非常有益。学会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让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快乐。
二、教学准备
准备了写有关人物的形容词题板、格言条幅、个人小时候的生活照片、森林动物演出大会故事配乐录音及录音机。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我知道你们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学生,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个小朋友,它最近心情不好,请大家帮助它。
2.学文明理(播放课文录音故事)
请每个同学对小黄莺说句话,我会把大家说的话录下来给小黄莺带去。
(学生轮流发言的同时我为学生录音)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也经历过小黄莺的烦恼,但是他们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问题。书中的课文给同学们介绍了一个美国残疾人的故事,请一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
3.活动明理
(1)分角色表演“小马过河”。表演结束后:
A.请小马说说开始时为什么不敢过河?
B.请观众说说后来小马为什么又敢过河了,并完成了妈妈交给的任务?
大家好,以下内容是小编根据各位的需求,为大家整理出的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内容教案文档,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内容教案精品1
活动目的:
1、针对现在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的现象,通过游戏使学生懂得合作的意义,掌握与人合作的方式。
2、通过游戏,使学生感受到集体活动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合群性,懂得每个人各有所长,应学会取长补短。
3、通过游戏,让学生明白同学间的合作和协调是使集体和谐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
活动重点:
同学间协同合作精神及合群性的培养。
活动难点: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及合作的方式。
活动准备:
相同面积的白纸若干、挂图、小口玻璃瓶一个、细线五条、乒乓球五个。
活动步骤:
活动(一):试一试。
1、老师:今天,我们来做个有趣的小游戏。
2、老师准备一个瓶颈较细仅容一个乒乓球通过的小口玻璃瓶,再用五根细线系住乒乓球,把球放入瓶中。然后请五名学生上台,每人分别捏住一根细线。
老师事先不提醒学生,引导学生自由表现,并引导其他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在游戏之后请大家一起讨论,回答老师的问题。
3、老师渲染情境:这玻璃瓶代表一口枯井,你们捏着的乒乓球分别代表你们自己。有一天,你们几个好朋友一起到枯井里去玩。枯井里好多落叶,好好玩呀!可是,就在你们玩得正高兴的时候,枯井里突然冒出水来了(老师边说边往瓶里倒水)。水越升越高,哎呀,危险!快逃呀,不然就没命了!快!赶快逃……
4、针对游戏的结果,根据成败分析原因,找出秘诀。
5、老师小结: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都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与合作。许多事情,只有大家合作,才可能顺利完成。也只有心中有他人,合作才会成功。
6、让学生再做一次这个游戏,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活动(二):玩一玩。
引入:合作是人与人之间的重要交往手段,会合作的人往往在做事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大家会合作吗?让我们一起来做几个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合作,好吗?
"传纸"游戏:
1、拿出准备好的面积大于双脚的纸,每张纸面积相等。
2、老师: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在做别人的助手,别人也在做我们的助手,因为人和人之间都要合作与协作才能做得很棒,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大家可不可以通过合作与协作获得成功。
3、老师宣布游戏规则:每组6人,男女生各三个。每人脚下踩纸一张,最后一个手里面还拿一张纸。把这张纸依次向前传至第一人,放在前方脚能跨到的地方,踩上去。后面的人依次向前移动,最后的一个人再将空出来的纸往前传,依次重复,看哪一组先到终点。
4、老师提醒学生:传纸必须是后一个学生传到前一个那儿,不可跳过任何一个人。任何人的脚不可以落在地上,要始终落在纸上。不可跳,只能跨。
5、进行游戏。
6、游戏后分组讨论:几个人怎样才能共同做好一件事?在活动中每一个人是不是同样重要?大家可以怎样相处?
7、全班交流、讨论结果。
活动(三):想一想。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
2、老师:请大家仔细看图,看看图上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如果是你遇到图上所发生的情况,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共四幅图,分别画的是:
①在上坡路上,大家都再推着一辆载满货物的推车,可还是推不上去;
②"洁、齐、美"教室的评比活动就要开始了,大家都围在一起为怎么布置教室想办法③教室布置需要挂彩画,谁来画呢?
④下雨天,教室地板被每个同学踩得很脏。
3、引导学生讨论,知道在上述情景中,应该是"我也来帮一把"、"我也能出点主意"、"我来干这件事"、"我也有责任"。
4、老师小结:在合作中,主动性往往取决于我们自己,要把握住合作的机会,懂得互助、献智、争先、负责,才能处理好与同学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