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涉疫生活垃圾的处置方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涉疫生活垃圾的处置方案1

一是特殊有害垃圾(废弃口罩、防护用具)收集点设置不够合理、规范、全面,二是生活垃圾清运不及时,存在垃圾外溢、“爆池”现象,三是垃圾收、转、运设施消毒杀菌频次不足;四是清运人员自身安全防护措施需加强。

为此建议:

一是加强特殊有害垃圾收集点设置。

结合我市实际,设置有明显文字标识的废弃口罩、防护用具垃圾收集点,宣传、引导群众将废弃口罩、等进行精准投放,严禁随意丢弃、填埋和焚烧。

一般感冒或身体不适人群产生的废弃口罩等须用密封袋或保鲜袋密封后投入其他垃圾桶。

对于排查出来的疑似病例和居家隔离人员所产生的生活垃圾,根据要求投入到专用容器或指定垃圾桶,单独打包收集,集中定点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理。

二是加强我市生活垃圾清运频率。

疫情期间产生的生活垃圾应及时进行清运,尽量减少中转环节,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采用专门车辆,实行生活垃圾全程密闭运输,严禁抛洒滴漏,防止二次污染和疫情扩散传播。

三是加强垃圾收转运设施消毒杀菌。

要对废弃口罩专用收集容器、生活垃圾收集设施、中转设施和运输车辆等我市生活垃圾收、转、运设施设备定期清洁、消毒和杀菌。

四是加强清运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做好一线人员防疫知识宣传和普及教育,注重自身安全防护。

普通清运工作人员作业时必须戴口罩、防护手套,驾驶员必须戴好口罩,备好手套。

垃圾清运车辆和工具每天至少消毒1次。

对于集中(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点危险生活垃圾运输采用专车专运。

对于上门收取垃圾的工作人员,要求其在上门之前,戴好口罩和手套,扔完垃圾之后还要进行相关的清洁消毒工作,保障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并每日做好专桶及点位周边的消毒工作。

涉疫生活垃圾的处置方案2

疫情期间校园垃圾分类处理制度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为了及时有效、科学有序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强化校园垃圾源头分类,实施校园垃圾投放分类管理,按照***小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指示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疫情期间校园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领导,确保完成各项垃圾分类处理任务,成立***小学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垃圾分类处理措施

1.合理配置垃圾分类设施。

校园、班级应充分合理配置垃圾分类设施,并标有相关标识引导师生垃圾分类投放。

在校园及班级醒目位置还应设置套有黄色垃圾袋的专用医疗废物垃圾桶,并注明“供废弃口罩、废弃手套等特殊有害垃圾使用”字样或专用标识,同时配备专人负责。

2.日常垃圾。

教学、办公、及学生学习产生的普通垃圾,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尽最大限度降低各类垃圾交叉存放产生的卫生安全隐患

3.观察室产生的垃圾。

疫情防控期间,学校观察室范围内产生的所有垃圾,放入套有黄色垃圾袋的垃圾桶中,按医疗废物处理。

4.废弃口罩、手套等垃圾。

疫情防控期间,所有废弃口罩、手套垃圾, 按医疗废物处理。

普通学生和教职工(无发热、咳嗽等症状) 产生的废弃口罩、手套,应放入套有黄色垃圾袋的垃圾桶中; 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学生和教职工产生的废弃口罩、手套, 应用水煮沸15分钟消毒,或用酒精喷雾消毒处理后,密封放入套有黄色垃圾袋的垃圾桶中。

5.食堂垃圾。

食堂餐厅设置餐厨垃圾收集区,师生自行将饭菜残余倾倒入餐厨垃圾收集设施设备,避免师生在此过程中的相互接触。

加强疫情期间餐厨垃圾的管理,严格执行餐厨垃圾定点专业运输,确保疫情期间餐厨垃圾收处安全。

三、垃圾收集、清运、消毒

1.校园垃圾日产日清。

指定专人,每日确保学校各处垃圾及时清理,确保桶箱不满冒外溢、每日消杀到位。

隔离观察区产生的垃圾和废弃口罩、手套等垃圾需单独收集,不能与其他垃圾混放、混装。

2.严格做好消毒工作,对垃圾桶定时用浓度5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对垃圾桶周边、垃圾存放点、垃圾中转站的消毒工作,每日使用浓度为500-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消毒2-3次。

3.垃圾收集、清运人员在工作时须时刻注意自身防护,主动佩戴专用口罩、护目镜和一次性手套,避免人体与各类垃圾直接接触。

对入校进行垃圾清运的车辆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4.对垃圾收集、清运人员严格落实晨检制度和健康申报制度,做好检测记录,如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并跟踪与其接触人员的健康状况。

四、工作要求1. 加强宣传教育。

学校及各班通过校班刊、广播、宣传栏、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宣传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和相关知识,引导师生做好垃圾分类投放。

2.加强巡查和管理。

总务处应负责加强日常巡查和管理,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

3.加强培训。

加强对师生特别是对垃圾收集、清运人员有关传染病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的认识,增强防控的自觉性。

涉疫生活垃圾的处置方案3

按照《住建局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城乡环境卫生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现将2022年1月以来开展疫情防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制

按照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工作会议要求,领导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以局长同志为组长,局领导班子为副组长,各股室及相关工作人员为成员的疫情期间公共区域消杀消毒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了《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新型冠状性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明确职责,细化分工,责任到人,为顺利开展疫情防控,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置工作奠定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明确范围,有序开展

及时转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置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要求各乡(镇、街道办)在醒目位置设置了专门的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定点收集桶,暂不具备条件的可用其他符合安全密闭要求的垃圾桶进行替代,并注明了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收集桶。

我县根据实际,对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采取集中自行焚烧。

截止2022年2月10日,据统计协调全县各乡镇、行政村设置醒目废弃口罩集中收集桶180个,集中收集焚烧处置废弃口罩1.2千克,清运生活垃圾120吨,医废处置中心接受处置医废垃圾9吨;开展卫生消毒351余次。

三、加大宣传,强化督查

及时将省住建厅2022年1月25日《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置工作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传到到乡(镇、街道办)等基层农村。

加大疫情防控期间农村生活垃圾尤其是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置的宣传教育力度,并坚持疫情防控期间每日上报《县疫情期间城乡综合治理工作和废弃口罩等有害垃圾的收运、处置台账》。

据统计,开展防控培训及宣传1314余次。

四、完善体系,分布实施

2020年疫情后,我县加大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体系设施设备的建设力度。

同时,2022年1月8日起,我县按照州住建局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责任即垃圾焚烧用火火灾防患工作安排,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巡查力度,按时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安排,继续加强农村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管理力度,局专设医疗垃圾集中处置组,负责城乡特殊有害医疗废弃物及疫情期间城乡废弃口罩运处工作,医疗垃圾处理厂定期到各乡(镇、街道办)收运处置城乡废弃口罩等特殊生活垃圾。

五、下步工作计划

(一)加强组织领导,常态化管理。

为有效保障此项工作顺利推进,按照上级部门相关要求,各乡镇农村保洁员配根据各行政村实际情况,清扫工作量等,自行确定保洁员人数。

各乡(镇、街道办)要继续将废弃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收转运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好常态化管理。

(二)农村垃圾设施管护工作。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农村生活垃圾设施管护工作,创新管护模式、明确工作责任。

按照“权属清晰、分级管理”和“谁受益、谁所有、谁管理"的原则,严格落实分级负责制。

乡镇人民政府对辖区内农村生活垃圾设施管护工作总负责,各行政村对村域内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具体管护。

(三)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

农村生活垃圾原则上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进行收运处置。

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完善县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处理体系。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