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整理了关于医院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病例应急演方案,一起来看看吧。

医院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病例应急演方案1

一、演练宗旨

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避免新冠肺炎在医疗机构内的传播风险,提高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救治”的方针,结合医院实际工作,模拟演练呼吸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发现新冠核酸阳性的病例。通过本次演练,验证医院在处置突发事件时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发现不足及时纠偏。

二、演练内容

(一)场景设置

20xx年8月7日,呼吸内科病区,患者王某,女,46岁。4月4日以“咳黄痰3天”为主诉自行前来医院门诊就诊,入院前无发热,扫码、流调、测温均正常。患者无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血常规白细胞稍高,核酸及抗体均为阴性,肺部CT显示双肺下叶少许小片状阴影,入院时诊断为“肺炎”,入院三天后出现发热、咳嗽加重,体温37.8℃,病房医生按照院内发热患者处置流程给与患者单人单间隔离居住,复查核酸、血常规,检验科4月7日回报新冠核酸检测为阳性。

(二)演练流程

4月7日9:00 am---呼吸内科护士接到检验科电话通知,复述并登记:“呼吸内科、王某、女、46岁、病历号XXXX、诊断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报告人刘某、时间20xx年8月7日上午9时”。接电话的护士立即告知患者主管医生,同时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科室有核酸阳性患者。呼吸内科科主任启动呼吸内科应急预案。同时上报医务部、感染管理科、护理部、保卫科。阳性病例为单间隔离。在门外张贴警示标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房间。

9:03 am---医务部接呼吸科上报后,立即上报医院疫情总指挥,按照疫情总指挥指示,立即启动《医院普通病区发现新冠肺炎患者应急预案》,各小组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开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临床救治组、消毒隔离组、后勤保障组、协调宣传组等)。同时上报辖区卫生主管部门及辖区疾控,电话通知呼吸科进行封闭管理,科室内人员禁止离开呼吸科区域。

科主任立即通知全体在班医护人员、保洁员不得离开病区(原则上只进不出)。

全体医务人员在感控科指导下提高防护等级,在标准防护基础上实施额外防护。同时指派两名护士在走廊巡视,禁止其他患者及陪护人员随意出入病房,做好病区内患者的解释和安抚工作。

9:04 am---科室患者主管医师将患者基本信息上报医务部,医务部30分钟内组织院内新冠肺炎专家组进行远程会诊,出具专家组会诊意见,并将会诊结果上报医院疫情总指挥。

9:11 am---保卫科部署安保人员(防护级别由感控科指导)在此科室各通道的门外区域把守,禁止无关人员出入,引导120转运车辆。医院后勤、药剂、检验等部门做好封闭管控病区患者延续治疗及医患生活保障工作,所有物资、药品、生活用品在病区门口进行无接触交接。

9:12 am---科室内医护人员安抚患者并再次询问病情及流行病学史。同时对病区内所有患者、陪护及医护人员进行新冠核酸标本采集,结束时嘱患者佩戴好防护口罩。采集完的核酸标本放在两层标本袋中“逐层擦拭或喷洒消毒”后,放在标本转运桶中。初步对核酸阳性患者入院当日以后进出病区的患者、陪护及医护人员进行排查登记。对患者入院后的行动轨迹进行排查登记。

9:15 am---医务部及护理部抽调医务人员组成临时工作组,做好应急医疗救治及病区支援准备。

9:20 am---按照医院疫情总指挥指示,医务部将患者基本信息及会诊情况同时上报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在阳性结果报告2小时内进行网络上报。

10:35 am---医院接到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核酸阳性患者转往定点医院通知,感控科组织保卫科医院对转运路线进行封控管理,保证转运过程顺畅,与其他人员无交叉。医务部组织患者病历材料与定点医院共享,准备转运交45接单做好转运交接准备,与转运车辆建立联系。

10:40 am---待120负压转运车到达后,由科室人员陪同患者从专用转运通道至门外,与120转运车工作人员完成交接、登记。对患者所经过之处进行消杀。

11:20 am---患者转运完毕后,按照疾控部门流调意见医院组织将呼吸科患者在本病区隔离或医院应急腾空隔离病区进行延续治疗、隔离观察;或结合当时实际情况采取其他管控措施。病区内可以结束治疗的患者、陪护以及医护人员也可转往隔离宾馆进行隔离观察,按照疾控部门排查结果对全部密接和密接的密接人员实行相应的管控措施。

感控科立即组织对阳性病例所在病区进行终末消毒。消杀结束后进行多点位采样送检。患者王某产生的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全部按新冠废物进行处理,双袋喷洒消毒后贴上新冠标识,通知医疗垃圾转运员(进行标准防护)转运。医院在辖区疾控及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对全院进行分区及封闭管控。

(三)演练效果评价

通过此次演练从实际工作出发,将预想的突发事件进行演练,医护人员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筑牢防线不放松的态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达到预期效果。

(四)演练总结及问题思考

1.此次演练涉及环节、流程、职能部门、临床科室、人员广泛,应将演练每个步骤反复推敲,桌面推演后进行实战演练。

2.演练时只涉及部分医护人员参与,没有参与的医护人员应到达现场观看,并录制视频。

3.演练时应将医护人员分组,岗位职责、分工明确,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4.各医院要结合实际,根据本单位的各区域布局、人员、流程的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医院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病例应急演方案2

一、演练宗旨通过演练提升医务人员对疫情处置能力和熟练程度,切实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演练人员组成新冠病毒肺炎防控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医务科、护理部、感控科、发热门诊以及保洁人员等。

三、演练内容

(一)背景设置20xx年1月9日上午8时,患者王某体温38.1℃,在父亲陪同下乘车前往XX医院发热门诊。初步问诊后得知王某系超市冷链食品销售人员,家住A县XX小区,1月6日上午9时曾到商场采购婴儿用品,下午16时在家出现流鼻涕、咳嗽感冒症状,自服双黄连等感冒药物,自觉症状加重,来院发热门诊就诊。上午10时,发热门诊为王某采集咽拭子进行新冠核酸检测,并要求患者在发热门诊留观,下午15时,核酸实验室初筛结果为阳性。

(二)演练流程

8:00 a.m——患者及陪护进入医院发热门诊大厅,预检分诊医务人员给予患者及陪护手部消毒,同时观察口罩是否佩戴标准(注意与患者保持距离),监督患者及陪护扫行程码及健康码,患者额温枪测体温38.1℃,对患者及陪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填写流行病调查表。

8:05 a.m——导诊护士引导患者及陪护人员到挂号窗口挂号,随后到诊室就诊,将流行病调查表交给医生。医生再次询问患者流行病学史并对患者测温。由于患者为超市冷链食品销售人员且有发热、流鼻涕、咳嗽感冒症状,医生高度怀疑新冠病毒感染,医生开具血常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肺部CT等检查项目,对陪护人员开具核酸病毒检测项目,并根据消毒规范进行消杀。

8:07 a.m——导诊护士引导患者及陪护至收费处进行缴费,按照消毒规范进行消杀。

8:10 a.m——发热门诊护士在采血室进行静脉采血,根据消毒规范进行消杀。按指定路线进行血样送检,样本消杀后进行包装转运。

8:15 a.m——在核酸采集室对患者及陪护进行鼻拭子采集,根据消毒规范进行消杀。

8:20 a.m——发热导诊护士联系CT室,确认发热患者专用CT状态和患者CT检查时间,CT室做好接诊准备。

8:25 a.m——发热门诊导诊护士带领患者按照指定路线到发热患者专用CT进行检查,根据消毒规范进行消杀。

8:45 a.m——CT检查结束后发热导诊护士带患者返回发热门诊留观病房并告知医生,等待检查结果。

15:00 p.m——患者核酸结果回报为阳性,检验科第一时间通知发热门诊医生、医务科、感控科。

15:02 p.m——发热门诊医生召集医院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由呼吸内科、ICU、影像科等专家组成)会诊,根据患者病史和检查检验结果,确定患者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15:05 p.m——发热门诊医生立即电话上报感控科,同时2小时内报送传染病卡。

15:10 p.m——医务科与发热门诊医生核实患者情况后,将核酸检测阳性结果上报至辖区卫健局指定人员,等待转运通知。报告内容为“XX医院发现患者核酸检测阳性,请求转至新冠肺炎定点医院”。120救护车(专用)人员与医务科确定患者所在位置、转运地点及联系人。

15:30 p.m——120救护车(专用)到达,经治医师将患者送至120救护车,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和120急救中心医务人员在新冠肺炎转运交接单签字,完成患者转运。

15:30 p.m——医护人员联系患者所在社区,将患者陪护人员“手递手”转交至社区管控。

15:30 p.m——感控科将患者信息上报辖区疾控中心,指导发热门诊进行终末消毒。

15:30 p.m——医务科指派发热门诊负责人对患者接触的医务人员进行排查登记,在感控科指导下对患者就诊行程路径再次终末消杀。

(三)演练总结及问题思考

1.发热门诊挂号、缴费应尽量避免现金支付,提倡电子支付,如使用医保卡或银行卡应先消毒擦拭再使用。

2.在实际工作中,建议配备2-3人发热门诊护士,明确岗位职责,承担预检分诊、导诊陪检、采血、采核酸等工作,并确保患者就诊全程有护士陪同。明确防护用品,避免防护过度或防护不足现象发生。

3.对发热门诊患者尽量不允许家属陪护。如特殊情况需陪护,应对陪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若患者核酸阳性,应对陪护人员进行管控。

4.演练内所涉及的部门及负责人电话均应明确上墙。

5.可用新冠肺炎个案及管理系统录入流调表。

6.上报患者信息应准确,避免信息误报、遗漏等情况发生。

医院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病例应急演方案3

一、目的鉴于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流行情况,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本实验室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反应和处理应急能力,保障实验室的正常工作秩序,尽可能地降低损伤和灾害的程度,特制定本预案

二、名词解释可以暴露者:是指暴露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的野生动物、物品和环境,且暴露时未采取有效防护的加工、售卖、搬运、配送或管理等人员。密切接触者:是指与病人(观察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

:1)与病人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

2)诊疗、护理、探视病人时未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人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3)病人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及陪护人员。

4)与病人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

5)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临床症状:以发热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人早期可以不发热,仅有畏寒和呼吸道症状,可合并轻咳、乏力、呼吸不畅、腹等症状,流涕、咳痰等症状少见。病人可逐渐出现呼吸难,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数日内即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细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疑似病例:同时满足:

1)流 行病学史。在发病前两周内有武汉市旅行史或居住史,吸或发病制14天内曾经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病人,或者有集性发病。

(2)临床表现。发热,部分早期病人可以不发热,仅有畏寒和呼吸道症状;具有病|毒性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基础上,进行PCR或测序等基因检测。 

三、防控措施所有人员,特别是从事2019-nCcoV标本转运和检测的工作人员,严格按《2019-nCoV防控建议》的最新版执行,该指引会根据官方发布的最新防控知识和进展进行实时更新。

四、应急监测与上报

1.应按相关要求每天做好公司各个区域的环境消毒与监测;

2.在疫情肆意期,应每天做员工身体状况监测管理,及早发现隐患;

3.从事2019--nCov标本运输和检测的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员工 个人2019--nCov血清学了检测。(当发生如下情形之一时,应及时上报)

1)标本溢洒且接触到操作者时,应上报医院应急处理小组;

2)如发现可疑或确诊感染患者时,应立即上报公司应急处理小组和集团应急小组,并十分钟报当地CDC,上报流程按当地CDC规定执行。

五、应急响应与处理原则

1.应急处理工作应实行边调查、边处理、边核实,科学有序、及时有效控制事态发展的原则。按应急处理级别相关要求,再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限制扩散的措施。

2.当收到 可疑或确诊的员工感染事件时,由应急小组总指挥根据事故规模级别)的分析,决定向科主任汇报。

3.当确认发生大面积员工集中感染时,请求当地上级主管部门和集团应急小组支援处理,本公小组应当服从上级主管部门的指挥,在上级统一指挥下参与应急处理和防控工作。

六、应急处理措施

1.未明情况下,与疑似新冠肺炎病人近距 离接触且未做好三级防护者,应立即上报医务科,听从医务科安排,医学留观直至病人排除新冠肺炎。

已付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