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防震减灾日活动方案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防震减灾日活动方案1

为了认真做好全市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周的各项工作,提高我们学校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以下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各类灾害基本知识和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基本技能。深入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入学校和课堂,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

二、活动主题:

认识地震风险,掌握减灾技能。

三、时间安排:

四、活动内容:

(一)成立“防灾减灾日”宣传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形式多样的活动:

1、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师生进行防灾减灾专题宣传,提高安全意识;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学习“防灾减灾日”宣传周的活动方案,并布置活动安排。

2、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重点对教学楼、办公楼、食堂、大型玩具等建筑设施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风险隐患,落实责任,立即采取防范治理措施,及时消除隐患。

3、各班老师和保育员与学生一起观看防灾减灾动画片《蟾童》,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并记录下活动照片。

4、制作一期有关防震减灾的主题板报,展示在学校的显眼位置。

5、利用电子屏幕进行防震减灾教育周的宣传,通过图片和文字向全校师生传达防灾减灾知识。

6、利用校讯通平台进行防震减灾教育周的宣传,发布通知、文章等形式,提醒师生关注并参与活动。

7、举行防震疏散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警惕性,增强全校师生面对灾难的应对能力。

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将能够更好地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师生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希望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为创建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做出贡献!

防震减灾日活动方案2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地震局的要求,结合《福建省防震减灾条例》和7月28日唐山地震纪念日活动,南平市将从7月23日起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周”活动,集中一段时间,大规模、密集地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进一步加大全省防震减灾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广大群众应急自救能力。现将宣传周活动方案制定如下:

一、活动时间:20__年7月23日至30日。

二、活动内容:

1、南平广播电视台安排播放《应对地震灾害一公众自救互救常识》、《蟾童》、《直面、地震》等防震减灾科普音像片,并精心制作专题宣传节目。广播电台根据中国地震局组织编写的《地震知识百问百答》及省地震局提供的有关宣传资料,制作播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广播节目。

2、闽北日报社安排专版或连载,刊登《地震知识百问百答》、《地震来了怎么办》等地震科普读本的内容,加大防震减灾宣传力度。

3、市地震局、地震台和延平区地震办联合开展户外宣传展出,在防震减灾宣传周和7.28唐山地震纪念活动期间,向社会公众展示防震减灾宣传图片、发放宣传册及接受群众的咨询等。此外,还将组织地震演练活动,让群众亲身体验地震应急避险的方法和技巧。

4、请省地震局专家到市直部门开办讲座,邀请市委、市政府和各部门领导参加,提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讲服务。通过专家的讲解,让各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了解地震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并传达相关政策和措施。

5、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学校的地震科普知识教育,提供有关的地震科普知识资料。将地震安全教育纳入全市中小学安全教育内容,9月1日开学后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每个班级有一幅防震减灾知识挂图、两套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书籍和音像资料,每所学校开展一次应急避险演练,举办一次防震减灾知识竞赛活动。全市中小学地震安全教育在课时上要有保证,形成长效机制。

6、认真做好《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防震减灾手册》和《农村地震安全手册》印发工作,做到市直机关单位干部人手一册。通过发放手册,让干部和居民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和自救互救的方法。

7、充分发挥地震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科普教育基地所在地镇、村干部和村民前往参观,9月份开学后组织各地学生参观。通过参观活动,让群众了解地震科学知识,提高地震防灾减灾意识。

8、开展防震减灾宣传要节俭办事,精打细算,并积极通过市场化途径多渠道筹措经费,确保宣传到位。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共同推动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

防震减灾日活动方案3

教学目标:

本课旨在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防震减灾知识,以便在突发危急情况下能够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保护自己并减少伤害。

教学过程:

一、师讲解汶川大地震的情况,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使学生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二、质疑:如果我们遇到地震,你会怎么做?怎样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

师生进行交流。

三、师讲解如何有效地进行防震减灾。

(一)面对地震,如何做好防震减灾?

地震发生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态度至关重要。如果你正在室内,如果离门窗较远,最好暂时躲避在坚固的家具下或墙角处,这样比较安全。此外,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地方避难。在度过主震后,应迅速撤到宽敞的户外。撤离时要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品来保护头部。

(二)遇到危险情况时,如何进行救援?

1、如果在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应用手巾、衣物等捂住口鼻,避免被烟尘呛住或窒息,还应尽可能清除压在身上的物品,最好朝着有光线的方向移动。如果无法自救,应尽量减少用力,坚持的时间越长,获救的可能性就越大。此外,外面的人很难听到废墟下的声音,因此要等到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或敲击墙壁等。

2、在救援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先暴露出来,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然后使胸腹部暴露,不要用力拉扯。如果有窒息的情况,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

(三)学校的防震减灾措施

如果在上课时发生地震,学生应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如果在操场或室外时发生地震,可以原地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返回教室。震后应有组织地进行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户外!不要上阳台!

四、学生交流并了解到的防震知识。

五、小结

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采取相应的措施,就一定能够战胜灾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防震减灾日活动方案4

一、活动时间

20__年5月12日前后,具体时间由各校自定。

二、参与对象

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全体师生。寄宿制学校以消防演练为主,非寄宿制学校以地震演练为主。

三、内容和形式

(一)全面开展“五个一”教育宣传活动

1、印发一份防震减灾教育宣传材料。

2、加大应急演练活动力度,在“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期间,每所学校、幼儿园至少集中开展一次地震避险或火灾逃生自救互救应急演练。做到每一名学生儿童都要参加1次以上的演练。

3、组织观看一个专题教育片。每所学校在活动期间,每周至少播放1次专题片;学生至少写一篇体会文章。

4、布置制作一个防震减灾教育图片展示板或橱窗。做到每所学校都有一块专题教育展示板或橱窗宣传栏,专题内容至少保留1个月。

5、开展一次“寻找安全避险位置”活动。学生与老师或家人一起寻找教室、家庭等场所室内外最安全的避险位置。做到参加活动的师生、家长等人人知晓。

(二)全面排查校园安全隐患

1、在学校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基础上,各县市区教体局要对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加强具体指导,掌握隐患排查情况,全面细致地排查校园内部和周边环境的安全情况,重点对教室、围墙、宿舍、体育器材、水电设施等进行排查,及时整改落实,建立完善台账。

2、对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装饰构件,要依法依规尽快予以加固或拆除,做好D级危房拆除工作,消除校舍安全隐患。

四、组织与要求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教体局、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组织,精心策划和指导、督促学校幼儿园全面开展“五个一”教育宣传活动。

2、加强教育宣传。以“防灾减灾日”等节点为契机,深入开展防灾减灾救灾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向广大师生宣传普及预防灾害风险知识。通过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家长宣传防灾减灾救灾知识,提醒学生家长配合做好灾害防范工作。

3、周密制定演练方案。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文件要求,结合校舍布局、学生年龄段等实际,精心制定各类应急演练具体方案。

4、演练中,要统一指挥,层层落实责任,采取有效措施,特别是要在每个楼道安排值班,做好引导。对有特异体质的学生,要做好保护,不要求参加演练,确保演练安全顺利进行和取得实效。

5、认真总结活动开展和演练情况。各校要做好安全演练活动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拍摄影像资料保存,总结经验,解决演练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提高演练的实效性。各县市区教体局、市直学校于5月15日前将“5.12”安全演练情况(总结和活动信息、照片电子版)分别报市教体局。

防震减灾日活动方案5

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9日至15日是防灾减灾宣传周。在这个有利的时段内,各校园应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进行防震减灾宣传活动。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的要求,并结合我中心小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的活动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中心小学将成立一个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学区工作人员作为成员。各校园也要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开展相关活动。

二、活动时间

活动将在5月9日至5月15日进行。

三、活动主题

活动主题为“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

四、活动内容

1、悬挂“减少灾害风险,建设安全城市”的横幅标语,以引起师生们的注意。

2、组织一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让师生们熟悉地震发生时的应急疏散流程。

3、组织一场观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片,通过视听方式向师生们传达防震减灾知识。

4、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广播、国旗下的讲话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一次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地震常识等宣传教育。

5、举办一次地震知识讲座,邀请专家或地震科普人员给师生们讲解地震知识和应对措施。

6、组织师生们阅读一本防震减灾的书籍,并要求三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附:各校园需要于5月16日前将防震减灾宣传周方案、活动照片、小结上交中心小学综合组,并通过邮件发送。

以上就是我们中心小学关于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周的活动方案。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增强师生们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共同建设安全的城市。

防震减灾日活动方案6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x个“防灾减灾日”。为了认真做好这一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我校制定了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次宣传活动紧紧围绕“防灾减灾日”的主题,弘扬我国传统的防灾减灾文化,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以保障师生生命财产为根本,以预防和应对突发性灾害事件为重点。通过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观念,全面提升他们应对各类灾害事件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为20__年5月9日至15日,其中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三、活动领导小组

活动领导小组由王兴义担任组长,冉胜刚担任副组长,吴燕、朱乾益、余玉江、梁永碧以及各班班主任担任成员。

四、活动内容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我们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树立“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的理念。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把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摆在学校议事日程上,并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认真开展。

2、营造浓厚的防灾减灾活动氛围。

(1)制定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措施和方法。

(2)在5月9日至15日期间,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班会等途径宣传防灾减灾知识。

3、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

我们将结合学校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防震、应急避震等演练,提高师生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

4、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

从5月10日开始,由学校校委会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的教学楼、楼道、教室、功能室、校园环境、学校师生思想工作以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排查。一旦发现隐患,及时进行整改,以防患于未然。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教育”活动。

我们要充分认识防灾减灾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预防为主”体现在“教育为主”上。将防灾减灾活动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来抓。将防灾减灾活动列入议事日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防灾减灾教育日活动的顺利开展。

2、认真开展活动,追求实效。

3、长期坚持,落实长效机制。

我们将以防灾减灾教育日为契机,坚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警钟长鸣”的方针。不断夯实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继续深入细致地开展各项活动,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育人环境。

防震减灾日活动方案7

一、演练目的

1、加强对师生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掌握地震发生时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提高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护自救逃生能力。

2、让学生熟悉逃生的路线、方法,在最短时间内到达集合地。

3、检验老师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的组织处理能力。学校及各区域负责人的应急指挥和合作协调能力。

二、演练时间、内容及主题

时间:20__年x月x日。

内容:学生在教室上课期间发生地震时的避震和疏散。

主题: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增强师生自护、自救能力。

三、活动指挥小组

总指挥:__。

副总指挥:__。

组员: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四、基本要求

1、保持冷静,做出正确的判断,行动迅速。

2、学会自保,撤离中严防绊倒、碰撞。

3、服从指挥,按预定顺序、线路撤离。

4、应急警报响起后,学生要先躲于课桌或墙角处,然后利用地震的间隙再按指定路线有序并迅速跑出。

5、在疏散过程中,要猫腰抱头或利用课本等物品顶在头部一直到达疏散地点。

6、到达安全地带,以班为单位集中,由组织教师或干部清点人数,向领导报告情况。

五、教师注意事项

1、班主任要对本班学生进行紧急疏散活动的动员,讲清活动的意义和要求,特别注意预设撤离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处理方法,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此项活动,并积极参与活动。

2、班主任与上课教师听到撤离信号后,要迅速到位,各尽其责,紧密配合,师生共同疏散。

3、演练时,班主任跟随学生一起疏散,注意观察、发现并处理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的做好总结。

六、学生注意事项

1、有特殊疾病不能参加演练的同学,提前告知班主任,免于参加。

2、接到疏散命令后,要沉着冷静,听从指挥,撤离时动作要快,严禁争先恐后,推拉他人。遇到障碍,最前面的同学要设法快速排除障碍,保证后面同学迅速撤离。

3、如有学生跌倒,后面的两三名学生迅速停下,呼叫并组织其他学生绕行,避免踩踏。随后扶起跌倒学生继续撤离,其他同学要绕行,不要围观、拥挤,更不准往上压。

4、在清查人数时,如果发现人数不齐,不要回原地寻找,应立即报告老师,教师向领导汇报后由领导处理。

七、演练路线

前院:

x年级出教室后,沿墙根撤离,经过道时靠西侧走,到后院旗杆下集合。

x年级出教室后,沿墙根撤离,经过道时靠东侧走,到后院旗杆下集合。

后院:

x年级、x年级、x年级出教室后,直接到旗杆下集合。

八、演练程序

1、筹备阶段

制定方案。召开全体教师会议,传达演练方案及人员分工,注意事项。

2、演练阶段:

(1)启动程序:老师、同学们,防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2)警报声发出时,上课教师说:“注意,地震了!”全体学生在x秒钟时间内,迅速下蹲于两张课桌之间的空隙,或躲于墙角,并用双手护住头部,教师打开门,躲于墙角或讲台桌下。

(3)警报发出约x秒钟,利用地震的间停时间(由教师自行掌握:感到地震暂停可以疏散时)迅速组织疏散学生:上课教师组织学生按门远近迅速、有序地撤离教室,确认教室没有学生后撤离。

(4)各班疏散到安全地后,班主任教师站在本班队伍最前列,尽快统计本班人数,如发现实到人数与应到人数不符,要查明原因,并迅速准确地报告给疏散组组长。疏散组组长将集合情况及时汇总后向总指挥报告。

3、总结阶段:

(1)完成上述演练步骤后,全校师生站在操场原地不动,由总指挥作总结讲话。

(2)演练结束,各班按顺序回教室。

九、演练点评

在这次防震演练中,全体师生表现的很好,基本上掌握了防震知识和逃生技能,提高了防震意识。

但也存在一点问题:个别学生演练意识不强,认识不到位,懒散、慢,达不到演练目的。

宣布此次演练圆满结束。

防震减灾日活动方案8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学校安全工作方针,筑校园安全长城,护学校师生安全,我们组织开展了防震减灾演练活动。通过这次演练,我们希望使师生能够了解防震避险逃生知识,掌握从容应对应急避震逃生措施和方法,增强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演练,提高学校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快速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二.组织领导

(一)防震减灾演练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防震减灾工作小组

1.指挥组

总指挥:

副总指挥:余

2.宣传组:各班主任(负责抗震减灾、应急避震、紧急疏散、自救、互救、自护方法、技能等知识和防灾减灾演练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宣传教育培训、地震演练警报信号发布)。

3.避震疏散护导组:(负责学生应急避震、疏散撤离的安全护导,确保学生安全、有序、快速撤离到操场划定“安全”地带)。各班级、各楼道楼层护导教师安排详见附件1。

4.意外伤害救护组:负责师生演练意外伤应急处臵与救治护送)。应急救护处臵处所为校警门卫办公室前球场空旷地带。

5.安全集中(合)(负责演练中应急避震、安全疏散撤离环节的时间测定与“安全地带”学生集合调度指挥管理)。

6.安全保卫组:负责活动期间校园环境治安安全保卫)。

7.摄影:(负责默哀动员大会、班级学生在教室内应急避震、疏散撤离与“安全地带”集中(楼道、“安全地带”集合等演练过程环节、情景的摄影照相)。

三.活动安排

(一)演练前的默哀动员大会(具体程式详见附件3)

(二)少先队发起防震减灾倡议书(具体内容见附件4)

(三)演练活动安排

1.演练时间:20__年03月29日13:30—14:10时

2.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3.演练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4.邀请单位领导:教管中心安全分管领导;街道临近兄弟学校;社区、家长代表。

四.演练要求

1.保持镇静,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应急避震,行动敏捷、规范,快速有序,防碰撞伤发生。

3.按规定通道、线路有序疏散撤离,不得串线。禁止推拉、冲撞和拥挤,防止碰撞伤、踩踏伤及摔伤事故发生。

五.演练准备

1.演练前学校组织召开教师动员大会,明确抗震应急演练的目的任务、时间内容、程序要求、工作岗位及注意事项等。

2.演练前各班统一利用班队课时间组织开展抗震减灾、应急避震、紧急疏散、自救互救方法、技能等知识和防震减灾演练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宣传教育培训,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紧急疏散逃生的正确方法,明确班级紧急疏散逃生线路、到达安全集中地带、区域位臵和相关纪律要求。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防震减灾日活动方案模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防震减灾日活动方案1

为了认真做好全市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周的各项工作,提高我们学校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以下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各类灾害基本知识和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基本技能。深入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入学校和课堂,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

二、活动主题:

认识地震风险,掌握减灾技能。

三、时间安排:

四、活动内容:

(一)成立“防灾减灾日”宣传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形式多样的活动:

1、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师生进行防灾减灾专题宣传,提高安全意识;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学习“防灾减灾日”宣传周的活动方案,并布置活动安排。

2、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重点对教学楼、办公楼、食堂、大型玩具等建筑设施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风险隐患,落实责任,立即采取防范治理措施,及时消除隐患。

3、各班老师和保育员与学生一起观看防灾减灾动画片《蟾童》,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并记录下活动照片。

4、制作一期有关防震减灾的主题板报,展示在学校的显眼位置。

5、利用电子屏幕进行防震减灾教育周的宣传,通过图片和文字向全校师生传达防灾减灾知识。

6、利用校讯通平台进行防震减灾教育周的宣传,发布通知、文章等形式,提醒师生关注并参与活动。

7、举行防震疏散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警惕性,增强全校师生面对灾难的应对能力。

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将能够更好地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师生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希望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共同努力,为创建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做出贡献!

防震减灾日活动方案2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和省地震局的要求,结合《福建省防震减灾条例》和7月28日唐山地震纪念日活动,南平市将从7月23日起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周”活动,集中一段时间,大规模、密集地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进一步加大全省防震减灾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增强广大群众应急自救能力。现将宣传周活动方案制定如下:

一、活动时间:20__年7月23日至30日。

二、活动内容:

1、南平广播电视台安排播放《应对地震灾害一公众自救互救常识》、《蟾童》、《直面、地震》等防震减灾科普音像片,并精心制作专题宣传节目。广播电台根据中国地震局组织编写的《地震知识百问百答》及省地震局提供的有关宣传资料,制作播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广播节目。

2、闽北日报社安排专版或连载,刊登《地震知识百问百答》、《地震来了怎么办》等地震科普读本的内容,加大防震减灾宣传力度。

3、市地震局、地震台和延平区地震办联合开展户外宣传展出,在防震减灾宣传周和7.28唐山地震纪念活动期间,向社会公众展示防震减灾宣传图片、发放宣传册及接受群众的咨询等。此外,还将组织地震演练活动,让群众亲身体验地震应急避险的方法和技巧。

4、请省地震局专家到市直部门开办讲座,邀请市委、市政府和各部门领导参加,提供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讲服务。通过专家的讲解,让各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了解地震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并传达相关政策和措施。

5、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学校的地震科普知识教育,提供有关的地震科普知识资料。将地震安全教育纳入全市中小学安全教育内容,9月1日开学后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每个班级有一幅防震减灾知识挂图、两套防震减灾科普宣传书籍和音像资料,每所学校开展一次应急避险演练,举办一次防震减灾知识竞赛活动。全市中小学地震安全教育在课时上要有保证,形成长效机制。

6、认真做好《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防震减灾手册》和《农村地震安全手册》印发工作,做到市直机关单位干部人手一册。通过发放手册,让干部和居民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和自救互救的方法。

7、充分发挥地震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科普教育基地所在地镇、村干部和村民前往参观,9月份开学后组织各地学生参观。通过参观活动,让群众了解地震科学知识,提高地震防灾减灾意识。

8、开展防震减灾宣传要节俭办事,精打细算,并积极通过市场化途径多渠道筹措经费,确保宣传到位。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共同推动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

防震减灾日活动方案3

教学目标:

本课旨在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防震减灾知识,以便在突发危急情况下能够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保护自己并减少伤害。

教学过程:

一、师讲解汶川大地震的情况,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使学生了解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二、质疑:如果我们遇到地震,你会怎么做?怎样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