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防震减灾活动实施方案怎么写的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防震减灾活动实施方案怎么写1
一、活动指导思想
通过组织开展防震减灾演练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学校安全工作方针,筑起校园安全长城,保护学校师生的安全。此次活动旨在让师生了解防震避险逃生知识,掌握从容应对应急避震逃生措施和方法,增强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提高学校快速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自然灾害的战斗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二、活动安排
1、演练时间:__年5月12日星期四
2、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3、演练内容:紧急疏散演练
三、演练要求
1、保持镇静,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应急避震,行动敏捷、规范,快速有序,以防止碰撞伤害的发生。
3、按规定通道、线路有序疏散撤离,不得串线。禁止推拉、冲撞和拥挤,以防止碰撞伤、踩踏伤及摔伤事故的发生。
四、演练准备
1、明确抗震应急演练的目的、工作岗位及注意事项等。
2、演练前各班利用班队课时间组织开展抗震减灾、应急避震、紧急疏散、自救互救方法、技能等知识和防震减灾演练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宣传教育培训,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紧急疏散逃生的正确方法,明确班级紧急疏散逃生线路、到达安全集中位置和相关纪律要求。
五、演练程序
1、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郑井连)发出“地震警报”信号(三声短哨声)
(2)班主任(授课教师)立即停止上课,组织指挥学生抱头、闭眼、闭嘴,蹲到自己的课桌下或课桌旁边,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和颈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学可面向墙,脸朝下,头靠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靠在臂上,或用手扶书包保护头部,闭眼闭嘴,用鼻子呼吸,蹲在墙角。
(3)一分钟后,信号员发出“地震解除警报”信号(连续长哨声)。也即为“紧急疏散”信号。
地震报警信号要求:
(1)应急避震和紧急疏散演练以警报声作为启动信号;
(2)防震警报讯号:防震减灾警报(三声短哨声),代表发生地震,学生进行应急避震;
(3)地震发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连续长哨声。代表主震结束,学生进行疏散撤离。
应急避震注意事项:
(1)班主任组织指挥指导学生应急避震时,应即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2)应急避震演练中如发生碰撞伤等意外事故时,及时做好应急处置。
2、紧急疏散演练
(1)“紧急疏散”信号发出后,班主任、教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并指挥学生抬头、睁眼、起身,靠前后门的两位同学立即打开前后门,同时组织引导学生分组分门有序撤离教室,按预定的疏散通道和线路,快速、有序、安全地疏散撤离到操场“安全”位置。
(2)各楼道楼层疏散人员与班主任(教师)协同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疏散撤离中楼道楼梯处的安全引导。
(3)各班学生疏散撤离到操场“安全”位置后,及时清点班级安全疏散撤离人数,向谢长柱校长汇报。
疏散撤离注意事项及防踩踏应急措施:
(1)各班疏散撤离时,学生应以双手护头或以手扶书包、书本护头,成两路纵队靠右快速有序撤离,不得慌乱奔跑、喧哗,横冲直撞;
(2)紧急疏散撤离过程中,各楼道楼层教师与班主任协同配合,合理调节班级学生疏散撤离进度与密度,按指定线路撤离,做好安全引导,禁止串线、推拉、冲撞和拥挤,防止碰撞伤、踩踏伤及摔伤事故发生;
(3)紧急疏散撤离中,班主任自始至终全程跟队,维护撤离纪律,防止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4)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要蹲下,同时以双手护头或以手扶书包、书本护头;
(5)学生在疏散撤离中如发生跌伤、摔伤、撞伤、踩踏等突发、偶发意外非震伤害事件,班主任、楼道护导教师要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六、演练总结
1、总结演练活动中师生表现情况,紧急疏散演练时间,演练活动中是否发生伤害安全事故,是否达到演练目的。
2、演练结束,请各班有序回教室。
防震减灾活动实施方案怎么写2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防震减灾知识,并能够在突遇危急情况时采取一些有效的举措,从而保护自己并减少伤害。
教学过程:
一、师讲解汶川大地震的情况,引导学生与其进行交流,使学生了解到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二、质疑:如果我们遇到地震,你们会怎么做?怎样才能够有效地保护好自己?
师生进行交流。
三、师讲解:如何有效地进行防震减灾。
(一)面临地震时,如何做好防震减灾?
地震发生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镇静自若的态度十分重要。如果你在室内,且离门窗较远,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是比较安全的。此外,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地方暂避。主震过后,应迅速撤到宽敞的户外。撤离时要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物品来保护头部。
(二)发生险情时,如何进行救助?
1、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应用手巾、衣服等物品捂住口鼻,避免被烟尘呛闷窒息。同时,尽可能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品,最好朝着有光线的地方移动。如果无法脱险,尽量减少气力的消耗,因为坚持的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性就越大。另外,外面的人很难听到废墟下的声音,所以要等到听到外面有人的声音时再呼救或敲击墙壁等。
2、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先暴露,然后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接下来,使胸腹部暴露,但不要强行拉扯。如果有窒息的情况发生,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
(三)学校的避震措施
在上课时,要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以原地蹲下,双手保护头部,并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返回教室。地震后,应有组织地进行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四、学生交流他们所了解到的防震知识。
五、小结
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采取相应的措施,就一定能够战胜灾难。
六、总结
通过本次课堂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地震的危害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防震减灾。这些知识对我们在面对地震时保护自己和他人都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
防震减灾活动实施方案怎么写3
为认真贯彻切实加强幼儿园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学园师生自救自护意识和能力,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各类灾害基本知识和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基本技能。深入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学园、进课堂,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二、活动主题
科学减灾,依法应对
三、时间安排
20__年5月11日至17日
四、活动内容
(一)成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举行“八个一”活动。
1、一次启动仪式。
在国旗下举行开幕式,并由相关负责人发表讲话,向全园师生宣传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并强调灾害预防措施和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
2、一次专题会议。
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学习“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周”活动方案,明确各个班级的活动安排和责任分工。
3、一次安全隐患排查。
组织专业人员对幼儿园的教学楼、办公楼、食堂、大型玩具等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校园安全。
4、一次专题教育活动。
各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水平,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集中活动、游戏、故事等,向幼儿传授防灾减灾的基本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方法。
5、一次防灾减灾动画片。
各班教师组织幼儿观看防灾减灾动画片《蟾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了解灾害的发生原因和防范方法,提高幼儿的自救自护能力。
6、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学园组织全体师生进行一次“防踩踏暨地震”疏散演练活动,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师生们在紧急情况下学会正确的疏散方式和自救技能,提高应急意识。
7、一次防震减灾的的电子信息化宣传。
学园利用电子显示屏、网站、微信群、QQ群等现代信息化手段,向全园师生、家长发送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标语和图片,让师生、家长们时刻保持防灾减灾的安全意识,增强防范行为。
8、一次总结反思。
学园及时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信息报道,并进行总结和反思,重点总结本次宣传教育周的成效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活动做好准备。
防震减灾活动实施方案怎么写4
一、演练目的:
本次演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通过这次演练,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学生在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方面的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参加对象:本次演练的参与人员包括全体师生。
2、演练时间:本次演练将在周x上午进行。
3、地点:演练将在各班教室及操场进行。
4、演练内容:
本次演练将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我们首先进行应急避震。主震结束后,我们再进行疏散,将全体师生集中到预定的地点,以防止余震发生。
5、警报信号:
应急避震和疏散的启动信号将使用哨声。
防震警报信号是连续长哨声,代表地震发生,学生需要立即进行应急避震。
地震主震结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是两个长哨声,代表学生需要进行疏散(大约在地震发生后x分钟)。
当听到哨声或广播后,全体师生需要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演练,整个演练过程需要在x分钟内完成。
地震警报解除信号是钟声。
三、演练步骤:
本次演练的基本程序如下:
1、防震减灾知识教育(x分钟)
在演练开始前,我们将进行一段时间的防震减灾知识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地震常识、地震避险常识、自救互救常识、地震次生灾害常识以及应急疏散注意事项等。
2、地震避险(x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地震了”的口令时,全体师生需要立即就近找到坚固的掩体进行避险。
3、应急疏散(x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紧急疏散”的口令时,全体师生需要有序快速地前往指定的疏散集合地点。到达指定地点后,全体师生需要蹲下并继续做护头动作。
4、演练总结(x分钟)
当演练总指挥发出“地震结束”的口令时,各班将学生集合起来,由总指挥进行演练总结。总结完毕后,各班主任将学生有序地带回班级进行演练小结。
防震减灾活动实施方案怎么写5
教学目标:
本次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防震减灾知识,以便在突遇危急情况时能够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从而保护自己并减少伤害。
教学过程:
一、师讲解汶川大地震的情形,将受灾情况与学生进行交流,以增加学生对地震带来的危害的了解。
二、质疑:假如我们遇到了地震,你会怎么做?怎样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
通过师生交流,学生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三、师讲解:如何有效地进行防震减灾。
(一)面临地震时,如何做好防震减灾?
地震发生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镇静的态度至关重要。如果你在室内,且离门窗较远,最安全的做法是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躲避。另外,你也可以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较小的厨房、卫生间等处暂避。躲过主震后,迅速撤到宽敞的户外。在撤离时要注意保护头部,最好用枕头、被子等柔软的物品护住头部。
(二)发生险情时,如何进行救助?
1、如果在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应用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避免被烟尘呛闷窒息,还应尽可能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品,最好往有光线的地方移动。如果无法脱险,尽量减少气力的消耗,坚持的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性越大。此外,外面的人不容易听到废墟下的声音,因此要等到听到外面有人时才呼救或敲击墙壁等。
2、在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先暴露出来,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不要强拉硬拽。如有窒息的情况,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
(三)学校避震
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以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有组织地撤离。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四、学生交流对防震知识的了解。
五、小结
地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采取相应的措施,就一定能够战胜灾难。
六、拓展学习
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其他的防灾减灾知识,如火灾逃生、台风防护等,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灾害防范的重要性。
防震减灾活动实施方案怎么写6
为了更好地贯彻全国全省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会议的精神,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安全知识,提高我们辖区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侨兴社区决定以“5·12防灾减灾日”为契机,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下面是我们的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认识地震风险,掌握减灾技能。
二、活动内容:
(一)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
我们将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推动防震减灾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走进社区、进入家庭。
1、利用多种媒介宣传:
(1)组织新闻媒体和网络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我们将通过电视、网站、LED等多种媒体,播放防震减灾安全常识。我们倡导群众深入开展“四个一”活动,即阅读一本关于防震减灾的书籍,观看一部涉及灾害的影视作品、听一堂防震减灾讲座,开展一次家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以增强广大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2)利用短信平台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我们将向手机用户发送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普及防震避震与自救互救知识。
2、开展现场咨询宣传活动。我们将组织上街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联合各小区业主委员会、小区物业、志愿者等,通过横拉条幅、宣传展板、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小区居民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3、举办防震减灾科普讲座。我们将联合市地震局的人员到社区为居民做防震减灾科普讲座,组织辖区内居民参加,以增加他们对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的了解。
三、活动总结:
在防震减灾宣传活动结束后,我们将对宣传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并以纸质和电子档的形式备查。我们还将全面认真总结经验,查找分析不足之处,并研究提升措施。
四、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要和开发区防台风、防汛宣传工作相结合。社区工作人员应高度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细化责任、精心组织、科学安排,为开展各项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宣传要面向群众,针对不同的宣传群体,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和宣传方式。我们要服务居民,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地震科普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居民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三)上下联动,形成合力:
我们要联合新闻栏目组、电信等部门,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和宣传阵地的优势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掀起一次防震减灾宣传的高潮。我们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全面及时准确掌控社会舆情,避免引起社会公众恐慌,维护社会稳定。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相信能够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的防震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为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作出贡献。
防震减灾活动实施方案怎么写7
一、指导思想
通过地震应急疏散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地震发生时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地震发生时,我校防震减灾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本次演练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赵和平、黄曼丽
演练指挥:赵和平
职责:全面负责演练准备、组织全过程;统筹协调、调度各小组工作。
对整个演练负总责。
演练副指挥:张桢
职责:指挥播放“模拟地震音效”(一分钟)后。播放“地震警报信号”(2分钟)。同时兼顾二、三楼学生撤离时的纪律管理。
琚松涛职责:负责各班安全撤离后的场外指挥。安排各班到指定地点。以及现场秩序的'维护。掌握现场情况,掌握各班各年级人数。上报现场情况等。
2、教室室内指挥组:
组长:张桢
成员:刘俊、各班第二节课任教师、班主任
职责:现场指挥程序安排
(1)“模拟地震音效”发出后,马上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教师指导学生迅速以书本或坐垫等护头、蹲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2)“地震警报信号”(2分钟)响起,迅速组织学生有秩序到走廊成两列纵队集合。听“疏散信号”依次有序地往安全地带“操场处”疏散。到指定地点后班主任整理并清点本班同学人数,及时上报到年级组长处。全体疏散结束后四个年级组长再分别上报琚松涛。
(3)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3、室外场地指挥组:
组长:琚
成员:兰
职责:撤离过程中的场地(操场)指挥和维持现场纪律
(1)组织师生在指定位置避震:每班成两列纵队面向教学楼蹲下。
(2)稳定师生情绪、维护秩序,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3)演练结束后有秩序组织学生返回教室。
4、卫生医疗小组:
职责:携带应急药品,随时待命,一旦有意外擦伤的学生或教师,医疗组及时处理。(在地震警报结束后第一时间到操场食堂门口待命)
5、资料收集组:
职责:演练全过程的影像、新闻等资料收集
6、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
组长:琚
职责:地震警报响起后,各班迅速组织学生有秩序到走廊成两列纵队集合。班主任迅速组织本班学生成两列纵队到走廊集合,双手以书抱头作保护状,按楼层顺序疏散。
楼层老师要随时提醒学生有序撤离,学生出现跌倒现象时应及时扶起,避免踩踏现象发生。
三、演练安排
1.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2.对象:
全体师生。
3.时间:
20__年3月29日课间部署演练方案,进行排演。3月30日课间正式演练。
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防震减灾活动实施方案怎么写的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防震减灾活动实施方案怎么写1
一、活动指导思想
通过组织开展防震减灾演练活动,进一步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学校安全工作方针,筑起校园安全长城,保护学校师生的安全。此次活动旨在让师生了解防震避险逃生知识,掌握从容应对应急避震逃生措施和方法,增强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提高学校快速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自然灾害的战斗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
二、活动安排
1、演练时间:__年5月12日星期四
2、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3、演练内容:紧急疏散演练
三、演练要求
1、保持镇静,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应急避震,行动敏捷、规范,快速有序,以防止碰撞伤害的发生。
3、按规定通道、线路有序疏散撤离,不得串线。禁止推拉、冲撞和拥挤,以防止碰撞伤、踩踏伤及摔伤事故的发生。
四、演练准备
1、明确抗震应急演练的目的、工作岗位及注意事项等。
2、演练前各班利用班队课时间组织开展抗震减灾、应急避震、紧急疏散、自救互救方法、技能等知识和防震减灾演练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的宣传教育培训,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紧急疏散逃生的正确方法,明确班级紧急疏散逃生线路、到达安全集中位置和相关纪律要求。
五、演练程序
1、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郑井连)发出“地震警报”信号(三声短哨声)
(2)班主任(授课教师)立即停止上课,组织指挥学生抱头、闭眼、闭嘴,蹲到自己的课桌下或课桌旁边,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和颈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学可面向墙,脸朝下,头靠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靠在臂上,或用手扶书包保护头部,闭眼闭嘴,用鼻子呼吸,蹲在墙角。
(3)一分钟后,信号员发出“地震解除警报”信号(连续长哨声)。也即为“紧急疏散”信号。
地震报警信号要求:
(1)应急避震和紧急疏散演练以警报声作为启动信号;
(2)防震警报讯号:防震减灾警报(三声短哨声),代表发生地震,学生进行应急避震;
(3)地震发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连续长哨声。代表主震结束,学生进行疏散撤离。
应急避震注意事项:
(1)班主任组织指挥指导学生应急避震时,应即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2)应急避震演练中如发生碰撞伤等意外事故时,及时做好应急处置。
2、紧急疏散演练
(1)“紧急疏散”信号发出后,班主任、教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并指挥学生抬头、睁眼、起身,靠前后门的两位同学立即打开前后门,同时组织引导学生分组分门有序撤离教室,按预定的疏散通道和线路,快速、有序、安全地疏散撤离到操场“安全”位置。
(2)各楼道楼层疏散人员与班主任(教师)协同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疏散撤离中楼道楼梯处的安全引导。
(3)各班学生疏散撤离到操场“安全”位置后,及时清点班级安全疏散撤离人数,向谢长柱校长汇报。
疏散撤离注意事项及防踩踏应急措施:
(1)各班疏散撤离时,学生应以双手护头或以手扶书包、书本护头,成两路纵队靠右快速有序撤离,不得慌乱奔跑、喧哗,横冲直撞;
(2)紧急疏散撤离过程中,各楼道楼层教师与班主任协同配合,合理调节班级学生疏散撤离进度与密度,按指定线路撤离,做好安全引导,禁止串线、推拉、冲撞和拥挤,防止碰撞伤、踩踏伤及摔伤事故发生;
(3)紧急疏散撤离中,班主任自始至终全程跟队,维护撤离纪律,防止意外伤害事故发生;
(4)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要蹲下,同时以双手护头或以手扶书包、书本护头;
(5)学生在疏散撤离中如发生跌伤、摔伤、撞伤、踩踏等突发、偶发意外非震伤害事件,班主任、楼道护导教师要及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六、演练总结
1、总结演练活动中师生表现情况,紧急疏散演练时间,演练活动中是否发生伤害安全事故,是否达到演练目的。
2、演练结束,请各班有序回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