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区物业疫情防控工作总结汇报8篇,希望大家喜欢。

小区物业疫情防控工作总结汇报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我xxxx物业服务中心高度重视,按照市政府、物业办总结部署,认真统筹总结,进一步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整和各方力量,实行联防联控,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不留死角。

目前我小区形式良好,没有发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病例。

一、员工安全

1.每日调查询问员工家里是否有外来人员,并测量员工体温;

2.为员工发放防护用品,每日更换员工佩戴口罩(每人每天发放2只),员工消毒和清洁时佩戴胶皮手套,每位员工发放消毒泡腾片20片,用于家庭消毒。

每位员工发放维生素C丸一瓶(100粒),缓解工作期间吸入氯气过多引起的身体不适,增强人体免疫力等;

二、业主安全防护和消杀消毒

1.规范小区出入口管理,对进出小区人员、车辆核查登记,外来车辆不许进入本小区;

2.生活垃圾清运由原来每日一次调整到每日两次,保证垃圾不出现胀箱、外溢现象;

3.1月xx日开始,每日对小区楼内地面、电梯轿厢、垃圾箱、地库广场、消防通道、主通道、废弃口罩回收箱、办公区域等多个部位进行擦拭、拖洗、喷洒消杀消毒交叉进行,每日x次,并附上消毒记录;

4.1月xx日在小区门岗处设立废弃口罩回收箱,并由专人每日消毒、焚烧。

5.2月x日在小区xx部电梯放置一次性电梯按键纸抽,隔离病毒,每日保洁员更换补充纸抽。

6.2月x日为业主发放免费消毒泡腾片,每户根据需求5-15片不等,共发放xxx多户,xxxx多片。

保洁员挨家挨户送上门并告知使用方法;

三、加强宣传引导

1、在小区xx个单元内和宣传栏粘贴疫情防控的各类温馨提示和相关通知,共计xxx份;挨家挨户粘贴疫情防控流程图,共计xxx份;

2、在门岗设立扩音器,开展疫情防控宣传;

在小区xx个单元内和宣传栏粘贴疫情防控的各类温馨提示和相关通知,共计xxx份;挨家挨户粘贴疫情防控流程图,共计xxx份;

3、通过业主微信群,朋友圈转发、宣传栏粘贴等方式开展形式灵活的新型肺炎的知识、防范措施、注意事项宣传教育,消除业主恐慌情绪,增强自我防病意识,提醒广大业主不信谣、不传谣。

下一步,xxxx物业服务中心将继续根据业主需求,急业主所急,例如根据业主电话反映因没有口罩不敢出门买菜,根据这个情况,协调市城管局领导调拨一部分口罩,正在发放中;目前有些业主因不出门不下楼,家里及楼道内堆积大量生活垃圾,出现异味,容易出现细菌感染,为解决这一矛盾,我服务中心正在协调人员,准备出专人清运业主门口的生活垃圾,保障业主足不出户解决生活正常运转,接下来我服务中心秉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主动担当作为,持续做好防控,坚决打赢这场无硝烟的战争,确保广大业主的健康安全!

小区物业疫情防控工作总结汇报2

为有效保障我市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我国肺炎疫情流行情况和研究进展,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多举措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1、建立组织体系,强化领导分工。

自xx发生肺炎疫情以来,疾控中心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成立了专项应对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落实到人。

明确了专家组、流调组、检验检测组、消杀组、后勤保障组的成员及责任。

2、加强物资储备,做好后勤保障。

及时订购了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多重核酸检测试剂。

针对火车站、机场客流量大的公共场所订购了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检仪,能有效监测到体温异常的流动人员,为及时发现可疑患者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对储备的应急物资进行认真的梳理,储备口罩、消毒液等物资,保障疫情处置的需要。

3、加强疫情监测,严格应急值守。

疾控中心按照国家、自治区的要求,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强化疫情监测应对,密切关注疫情上报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时时保持备战状态,随时迎战。

4、强化培训,规范疫情处置。

开展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个案调查表、实验室检测方案、消毒技术方案、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等内容开展培训,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确保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地。

5、宣传科学疫情防疫知识,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加强宣传工作,将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通过多途径向社会公布和讲解,强调正确引导,宣传科学防控,不信谣、不传谣。

讲清疫情特点、防治要点,让群众安心。

随着疫情形势不断变化,小区物业坚持以防为中心,积极完善防控策略,不断细化管控举措,将住宅小区打造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围绕防疫需要,科学决策。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针对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积极做好小区防疫方案日常化推演,通过技术化手段判断形势发展情况,将全市疫情总体防控与住宅小区内部精准防控紧密结合,寻求科学有效防控策略。

第一时间建立主城区防疫指挥工作微信群,组织区、街道物业行政主管部门、市物业管理协会,24小时联动共同参与信息分享和问题分析。

2月4日开始,小区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应急督查小组每日至少对10个小区进行疫情防控检查工作,巡查发现的问题,每日上报小区防控组,小区防控组以问题交办单形式交办属地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

根据疫情形势,精准施策。

一方面,注重总体布局。

根据市委、市政府以及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要求精神,落实市疫情应急指挥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城乡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在宏观层面提出小区防控工作“十个确保到位”要求;协助小区防控组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在具体操作层面提出10条具体工作要求。

针对小区执勤检查人员职责不清、责任部门问题,提请市小区防控组出台小区检查岗位人员规范操作等相关文件。

同时,围绕小区防控工作,积极参与制定《防控应急指挥部关于实施“抗击疫情、人人有责”十二项措施的通告》等文件起草,对住宅小区疫情防控中市、区、街道以及物业服务企业的相关职责、工作要点进行了明确和细化,并根据疫情进展情况,不断调整防疫策略。

另一方面,注重分类施策。

指导区、街道物业行政主管部门结合辖区特点和实际形势,分类精准施策。

积极发挥掌上“云家园”平台优势,充分运用微信群、QQ群,面向在线的居民,以“线上+线下”双网模式,规范防控行为,落实小区防控任务,发动更多居民参与进来。

针对小区特点,细化管控。

制定并完善了有物管小区、无物管小区的管控标准。

对于有物管小区,列出了物业服务企业落实值班制度、严格进出管理、协助排查登记、加强消毒消杀、科学处置口罩、避免人群聚集、做好员工防护、加强宣传引导8项任务清单,细化了小区防控“七个一”准则;对无物管小区,明确了封闭方式、进出管控、巡防巡查、清洁消毒、宣传引导和消防安全6条封闭管理标准。

主城区无物管小区108个全部进行了物理隔离,落实了市、区直单位与街道、小区干部联合值班值守制度。

指导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制定了物业管理小区消毒清洁标准,明确了消杀用品配置、消杀部位、消杀频次、通风要求4方面内容。

截至3月10日,主城区小区消毒累计消杀16200余次,平均每天消杀360余次,消耗消毒液32.58吨和酒精0.35吨。

一系列细化量化的管控标准,为主城区小区防疫一线执行、现场督查、群众监督明确了方向,切实构筑起小区防疫的坚实阵地。

三、科学防控战胜疫情

疫情防控中,小区物业积极创新、真抓实干,推动防控力量有效下沉,确保防控措施充分落实,将小区封闭管理好、小区防疫管控好、群众生活服务好,以有力有效、有温度的防疫举措,充分凝聚住宅小区疫情防控攻坚合力。

主城区37个城市小区、282个小区(其中物管小区174个,无物管小区108个)实施全封闭管理。

由所在街道按照“网格化管理、小单元作战”落实防控措施,住宅小区划分到楼栋和家庭,建立由党员、干部、医护人员、网格员、公安、城管等组成的防控工作队伍。

主城区所有住宅小区、单位等实施封闭式管理,只保留1个进出口,人员进出一律佩戴口罩、检测体温,并出具有效证件和通行证。

实施“一户一卡”,疫情初期每户发放一张出入通行证,每户每2天以上指派1名相对固定的家庭成员出门采购生活物资。

通过“科技+防疫”的方式做好小区封闭管理工作。

一是推广使用安康码,与返程登记、小区出入、企业上下班等应用结合,实现全覆盖、多功能、一码通,对进出人员情况和出行轨迹的精准掌握、溯源管控,促进精准疫情防控工作。

二是推广先进实践经验,在符合条件的小区推广人脸识别、遥感监测体温等技术运用。

“接地气”举措,强化行政管控力量。

一是工作方式讲究实用。

利用微信建立高效指挥系统,以实用的智慧手段快速协调解决小区防控中的各类困难问题。

同时,为了更加方便群众了解小区封闭管理措施、监督责任主体履行职责,发动群众参加管控工作,设计并制定了系列宣传引导海报,在小区宣传栏张贴、小区广播、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传播。

二是督导检查注重实效。

小区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应急督查小组对主城区按照“四不两直”要求进行一线督查,坚持问题导向、力求实效,督促指导各地落实好小区疫情防控相关举措。

三是问题处理体现实际。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防疫工作开展后,物业服务企业普遍出现了防控物资紧缺的实际困难。

小区物业多方筹措,紧急购买调拨了3090公斤环境消毒双氧水,并及时下发主城区各物业服务企业,要求全面加强居民小区电梯间、公共卫生间、单元楼道、垃圾桶、垃圾中转站、儿童或健身设施等公共区域进行消杀工作。

“暖心式”服务,保障群众正常生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不断满足疫情防控期间人民群众对日常生活的迫切需求。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