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内容是小编根据各位的需求,为大家整理出的有关于学校开展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方案精品9篇文档,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学校开展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方案精品1
为了保护学校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吸取了四川汶川地震对学校师生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教训。我们要提高在校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自救互救技能,使全校师生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快速有序地逃生。同时,我们还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做好地震应急工作,推进创建“平安校园”建设。为了检测应急反应能力,我们还要组织必要的演练。根据“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地震应急演练,以检验反应能力,做到临震不乱,处危不慌、决策科学、行动迅速、处置有力”的要求,我们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特制定本次地震疏散演练方案。
为了保证演练的顺利进行,我们特别组建了防震演练领导小组。总指挥是王泰崇,副总指挥是张钦和张怀芳。成员包括葛永提、张艳艳、郭露红、郭素芳、张瑞莲、赵瑞琴、张燕美、王慧茹、郭振林以及各班班主任和所有任课老师。
本次演练的对象是新村学校的全体师生。演练时间定在2121年10月18日下午3:20。
演练内容是情景模拟:全校师生在教室里遇到突发较强的地震时。演练时以学校报警信号为准。
在正式进行演练之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先,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并普及《防震减灾安全知识问答》的内容,让教师明确演练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骤,了解并掌握应急避震的方法,熟悉地震时紧急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径路线。其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并进行就地避震和安全撤离演练的讲解。我们还在学校的显要位置利用宣传画、板报等形式加大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明确开展演练的意义。
在正式演练之前,总指挥进行了最后的动员部署,并提出了注意事项,包括安全和口令等。我们要确保快速、有序、安全地疏散,不携带个人物品,不逆向跑窜寻找个人物品。师生要统一听从号令指挥,发生地震时,无法逃生时,应要求就地避震,迅速蹲在课桌下或课桌旁,有可能找一本大的书顶在头上保护头部。可以逃生时,教师根据情况立即组织安全撤离。整个演练过程应保持紧张、严肃,不准喧哗、嬉闹。演练结束后,学生应有序回到各自的教室并及时总结。
演练的行动步骤分为四步。首先,每班先选择靠门的第一小组进行地震安全撤离示范,演练逃生示范过程由慢到快,组织部分教师和学生观摩。然后,全班同学由慢到快进行撤离。接下来是正式演练,当发生地震时,总指挥宣布演习开始,宣传小组利用广播向学生传达指令,学生按照小组迅速出座位并站在课桌旁形成纵队,然后按照学校设计好的路线安全有序地撤离到大操场指定位置上并蹲下。
演练结束后,各小组向总指挥回报情况,总指挥宣布演练圆满结束。我们要明确这次演练的意义,即增强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避免发生地震误传等。
在应急方面,我们还成立了应急小组。班级疏散小组由各班班主任和教师组成,负责带领学生逃生、清点人数并向统计小组报告。宣传小组负责宣传工作,包括广播、摄影和摄像等。
通过这次演练,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学校师生的安全。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打造一个更加安全的校园。
学校开展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方案精品2
一、目标任务
为深入地推动我校安全教育,切实做好学校各项安全防范工作,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震、消防的应急反应能力,增强师生在灾害降临时的自救和救护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灾害和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二、演练领导机构
(一)领导小组
负责人:
(二)指挥组
总指挥;
其他疏散人员:
楼梯口:各班班长
三、演练对象:大一大二全体同学,学生干部
四、演练时间,地点:20xx年x月x日下午,主楼五楼。
五、演练内容
情景模拟:全校学生在教室里,遇到较强的地震影响时;
六、实施过程
(一)就地避震和安全疏散演练
1、正式演练前一周准备工作:
(1)学校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组织全体师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普及《防震减灾安全知识问答》内容,让师生明确演练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骤。
(2)在学校的显要位置利用宣传画、板报等形式加大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明确开展演练的意义。
(3)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并进行就地避震和安全撤离演练。
(4)安全撤离动作要领:
当听到总指挥在校园广播上发出的地震到来的信号时,教师喊:注意,地震了!全体学生在5秒钟的时间内,迅速跑到墙角躲避或钻到牢固的课桌下等掩体并且用双手护住头部,上课的教师打开前门,靠后门的同学打开后门。20秒钟后,当听到总指挥发出的信号后(此时的校园广播可能因地震的原因已不能使用,可能是用手提喇叭发出或者用口哨发出信号)。教师喊:开始撤离!在上课教师的指挥下,迅速、有序的、抱头撤离教室。以就近撤离为原则,一楼的班级直接跑向指定地点,二楼以上的班级按楼层依次按两班同时沿靠楼梯口的一侧按一路队伍向外撤离。在楼道里不要惊慌,不要喊叫,不要拥挤,避免踩伤,摔伤,冲出教学楼,冲向学校指定的安全地带后,各班迅速集合、班主任清点人数,了解灾情,然后,由年段长把整个年段的情况(灾情)及时、准确地报告校领导。
疏散原则:
(1)、以年级(楼层)为单位,疏散。
(2)、以班为单位,靠近楼梯的班先疏散,接着再疏散相邻的班。各班教室的前后门必须敞开(平时上课也不准关)。
①靠近门的学生先疏散。
②前排学生从前门依次疏散,后排学生从后门依次疏散,疏散时要有序,动作要迅速,且不得慌乱、拥挤,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
2、正式演练前一天的准备工作。
(1)通过广播进行最后动员部署,并提出注意事项(如安全、口令等)。
安全方面应强调:
七、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
当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应该做到: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就地躲避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房屋。
2、在室内的同学,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床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或床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枕头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①就地避震时,身体要尽量低于掩体,双手抱头,要注意保护好头部和眼睛,以免被课桌椅碰伤。
②撤离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有序、快速,而首先要保证安全、有序。学生在撤离过程中,特别在楼梯口,不准相互推、拉、挤。
③整个演练过程应保持紧张、严肃,不准喧哗、嬉闹。
号令:师生要统一听从号令指挥,第一次号令表示地震发生,要求就地避震;第二次号令表示地震已过,要求安全撤离。
④医务人员要做好担架急救准备,并在发生伤害事故时及时与120联系。
3、正式演练
(1)就地避震:
听到第一次号令后,按上述动作要领的要求,组长迅速指挥学生蹲在课桌下就地避震。
(2)安全撤离:
(1)听到第二次号令后,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排队撤离,安全而有序地集结到附近大操场指定的位置上。在疏散途中,如发现拥挤、摔倒,后面的学生应大声喊站住,同时停止不动,等险情排除后,在组织学生有序撤离。
注:班长先把门打开,然后组织同学撤离,撤离时不能乘电梯。
(2)学生撤离后,由组长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互助小组,对受伤的学生进行急救处理,放到安全的地方,等救护车来后送医院。
(3)撤离地点:主楼门前旗杆下,以班级为单位集合
(4)组长清点人数,为受伤的学生包扎,安抚学生。各班到旗杆后的位置,从东到西依次是10级6专业5专业4专业09级6专业5专业4专业。
八、有关事项
这次演练的意义是进一步增强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这一点教师一定要向学生讲清楚,以免家长和社会中发生我县将发生地震等误传。
九、总结
通过这次演练,我们进一步提高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大家在演练中表现出色,能够快速、有序地进行就地避震和安全疏散。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在疏散过程中有些学生有些慌乱,还有一些教室的前后门没有敞开。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训练和宣传,提高全校师生的应急能力和安全意识。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次演练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遇到灾害和事故做好充分准备,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学校开展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方案精品3
一、演习目的:
为了切实做好幼儿安全工作,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培养师生在遇到地震等突发事件时的安全疏散与逃生技能,让师生掌握简单实用的地震常识和逃生知识,中一班特举办一次教学楼防震逃生安全演习。
二、演习前准备:
教师通过上午的晨间谈话活动及中午餐后观看地震演练视频让幼儿讲解地震逃生顺序、逃生技巧及要求。
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行动:
正在室外的人员应将幼儿集中到操场中间空旷场地或集中在树木周围;正在室内的人员应根据情况选择向室外疏散或室内躲避,如可以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洗手间、厕所等;可以躲在桌与桌、区域玩具柜之间;可以躲避在房间内侧的墙角。
地震发生时的保护方法:
在地震发生时,人们应双手抱头,蹲在户外空旷安全地或室内桌子下面,千万不要在窗下或横梁下躲避。不能慌张、哭闹或随意乱跑,不要大声叫喊,要保持体力等待救援。
三、演习方案:
流程:第一次信号响起——躲避到桌子下——第二次信号响起——到大操场集中——教师安抚幼儿情绪——汇报师幼人数。
发布“地震”信号:共两次。
疏散组织:
第一次信号代表就地躲避:师生听到警报信号后,立即停止上课。班级教师马上到达指定岗位,组织幼儿按照事先确定的躲避地点(桌子下面)快速进入。
第二次信号代表撤离疏散:班级老师按照疏散顺序,班主任引路、配班主任断后向外疏散,在楼梯上行走时仍应半蹲并用手蒙嘴巴尽量用鼻子呼吸。
集合地点:(大操场)本班幼儿到达指定地点后,要立即原地蹲下,保护头部。集合时排成两列纵队,幼儿全体坐下,其中一位老师迅速清点人数,并报告领导。
四、灾后工作安排:
操场维护幼儿秩序。
总结经验,找到缺点,改进不足。
学校开展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方案精品4
一、活动原则:
1、安全预防原则。鉴于学校学生数量众多、楼道狭窄的情况,我们在进行演练前要做好一切准备,确保师生的安全。
2、有序与无序结合原则。有序:在紧急疏散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学生的疏散顺序;无序:在接到警报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合适的时机和通道迅速撤离,教师对班级学生并无强制性地集队等待要求。
3、寓教于乐原则。我们将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紧急疏散的知识。
二、活动措施:
1、加强安全意识培养及自护能力训练。我们将通过讲座、班队课、讨论会等形式,使学生掌握安全紧急疏散的知识、要点和技能等必备知识技能。
2、教师动员会。在演练前,我们将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动员会,向他们介绍演练的意义、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人员分工。
3、制定安全紧急疏散的预案。这将包括撤离次序以及有关教师的安排等方面。
三、活动内容:
1、学生对紧急警报的辨认。
2、学生应对紧急情况的反应。
3、学生在紧急撤离时所需的心理和技能反应。
4、教师在紧急情况下的心理反应以及处理能力。
四、安全紧急疏散预案:
1、演习前每位教师务必认真阅读此手册。
2、演习时每位教师务必保证学生有序、迅速、安全地撤离现场到集合地点。
3、演习时,每位教师务必在自己的岗位上指挥。
4、如果在撤离过程中发生意外,岗位教师务必迅速处理并及时向总指挥通报情况。
5、全体教师务必确保师生的安全。
五、活动实施步骤:
宣传发动:各班级要充分认识到安全演练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安全演练的重要性。
1、学校及各班级要通过广播、电视、校园网、学生集会等多种形式充分宣传防震减灾。我们的目标是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
2、重点做好消防疏散演练。学校将于3月27日上午9:10进行全校范围内的模拟“快速撤离教学楼”演练。具体步骤如下:
(1)班主任在安全演练前利用晨会时间对学生进行防灾安全逃生方法的指导。
(2)第一阶段:广播播报即将进行安全紧急疏散演练(9:05)。
(3)第二阶段:听到警报声(9:10)。
当值课教师在听到警报后,要立即停止上课,组织学生进行逃生演练。班主任迅速进入班级,按照平时集会线路有序快速撤离教学楼,将学生集中到操场。
(4)第三阶段:检查与小结。
副校长陈__将对本次演练活动进行点评和小结。
3、本次消防安全演练的要求:
(1)班主任必须始终跟班(包括副班主任),在撤离时一前一后指挥。
(2)学校领导、后勤组及相关人员要到相应的教学楼楼道参与安全监管。
(3)撤离演练的要点:一是双手抱头,保护头部;二是身体重心尽可能降低;三是撤离动作要快而有序。在演练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让学生正确掌握逃生方法。
学校开展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方案精品5
演练目的
这次演练的目的是为了让广大师生更加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师生在紧急情况下的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能力。同时,通过这次演练来纪念5.12汶川大地震。
演练原则
在进行演练时,我们要坚决做到以下原则:安全第一,确保有序,责任明确,落实细节。
演练步骤
1、首先,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方法,这是地震发生时最重要的一步。
2、然后,让学生熟悉震后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径的路线,确保他们在地震发生后能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点。
3、最后,进行模拟发生地震的演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应急避震和疏散的技巧。
演练安排
1、演练时间:20xx年x月x日上午7:50。
2、演练内容: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部分。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集中地点集中,以防发生余震。
3、警报信号:
应急避震和疏散的启动信号是警报声:
第一次警报声(持续50秒):代表发生地震,学生们需要立即进行应急避震。
第二次警报声(持续60秒):代表组织疏散的信号,学生们需要有序地进行疏散。
管理人员职责
应急避震演练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老师在演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领导和老师要提前做好部署,明确分工,亲自指挥,既要确保演练顺利进行,通过演练来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使学生得到锻炼,又要防止在演练中发生意外事故。
1、管理人员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承担起责任,演练开始前要准时到达所负责的岗位,每层楼的楼梯口、疏散路线的每个拐弯处等,都要有人负责。
2、在演练中,要严肃对待,要将其当作真实的地震发生来对待,而不是一种游戏。各地点的教师要提前5分钟到位。
3、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动作。
4、当发生意外事故时,要及时作出处理。
5、在学生集合后,各班要及时清点人数。
演练一: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要求班主任在演练前提前进行指导)
当你意识到这是一次地震时,通常只有十几秒钟的时间,很少会持续一分钟以上。所以要抓住最早几秒钟的时间,迅速躲到最近的安全地方,直到地面停止摇动,再也没有东西掉落为止。
当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学生们要立即开始演练,并且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切勿匆忙逃离建筑物。
2、在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采取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自己的身体尽量变小,躲到桌子下或者墙角,以保护自己不被砸伤,但不要靠近窗户。
3、躲避时的姿势:将一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被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紧紧抓住桌子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还可以用书包或其他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在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取以下姿势:脸朝下,头靠近墙壁,两只手在额前交叉,右手握住左臂,左手握住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上的同学,也应该立即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户旁边。
6、在室外的同学,应该跑到空旷的地方,双手放在头上,以防被砸伤,同时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7、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要按照预先分工,迅速到每个教室检查避震情况,发现有学生采取不正确的措施,要及时纠正。
演练二:疏散的集中地点和路线
当主震结束后,为了防止发生较大的余震,应立即进行有秩序的疏散,将学生集中到安全的地方(学校校园)。
当听到疏散信号后,学生们要按照预定的路线和集中地点,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疏散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秩序地进行疏散,不要在楼梯或走廊上相互拥挤,避免跌倒。
2、老师要在每层楼梯拐弯处把守,指挥学生有序地疏散。
3、在疏散过程中,要用双手保护头部,以防被砸伤。
4、疏散过程中,要迅速前进,排队有序,不要慌乱奔跑。
大家好,以下内容是小编根据各位的需求,为大家整理出的有关于学校开展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方案精品9篇文档,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学校开展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方案精品1
为了保护学校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吸取了四川汶川地震对学校师生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教训。我们要提高在校学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发生时的应急、自救互救技能,使全校师生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快速有序地逃生。同时,我们还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做好地震应急工作,推进创建“平安校园”建设。为了检测应急反应能力,我们还要组织必要的演练。根据“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地震应急演练,以检验反应能力,做到临震不乱,处危不慌、决策科学、行动迅速、处置有力”的要求,我们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特制定本次地震疏散演练方案。
为了保证演练的顺利进行,我们特别组建了防震演练领导小组。总指挥是王泰崇,副总指挥是张钦和张怀芳。成员包括葛永提、张艳艳、郭露红、郭素芳、张瑞莲、赵瑞琴、张燕美、王慧茹、郭振林以及各班班主任和所有任课老师。
本次演练的对象是新村学校的全体师生。演练时间定在2121年10月18日下午3:20。
演练内容是情景模拟:全校师生在教室里遇到突发较强的地震时。演练时以学校报警信号为准。
在正式进行演练之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先,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并普及《防震减灾安全知识问答》的内容,让教师明确演练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骤,了解并掌握应急避震的方法,熟悉地震时紧急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径路线。其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并进行就地避震和安全撤离演练的讲解。我们还在学校的显要位置利用宣传画、板报等形式加大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明确开展演练的意义。
在正式演练之前,总指挥进行了最后的动员部署,并提出了注意事项,包括安全和口令等。我们要确保快速、有序、安全地疏散,不携带个人物品,不逆向跑窜寻找个人物品。师生要统一听从号令指挥,发生地震时,无法逃生时,应要求就地避震,迅速蹲在课桌下或课桌旁,有可能找一本大的书顶在头上保护头部。可以逃生时,教师根据情况立即组织安全撤离。整个演练过程应保持紧张、严肃,不准喧哗、嬉闹。演练结束后,学生应有序回到各自的教室并及时总结。
演练的行动步骤分为四步。首先,每班先选择靠门的第一小组进行地震安全撤离示范,演练逃生示范过程由慢到快,组织部分教师和学生观摩。然后,全班同学由慢到快进行撤离。接下来是正式演练,当发生地震时,总指挥宣布演习开始,宣传小组利用广播向学生传达指令,学生按照小组迅速出座位并站在课桌旁形成纵队,然后按照学校设计好的路线安全有序地撤离到大操场指定位置上并蹲下。
演练结束后,各小组向总指挥回报情况,总指挥宣布演练圆满结束。我们要明确这次演练的意义,即增强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避免发生地震误传等。
在应急方面,我们还成立了应急小组。班级疏散小组由各班班主任和教师组成,负责带领学生逃生、清点人数并向统计小组报告。宣传小组负责宣传工作,包括广播、摄影和摄像等。
通过这次演练,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地震应急反应能力,确保学校师生的安全。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能够打造一个更加安全的校园。
学校开展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方案精品2
一、目标任务
为深入地推动我校安全教育,切实做好学校各项安全防范工作,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震、消防的应急反应能力,增强师生在灾害降临时的自救和救护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灾害和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二、演练领导机构
(一)领导小组
负责人:
(二)指挥组
总指挥;
其他疏散人员:
楼梯口:各班班长
三、演练对象:大一大二全体同学,学生干部
四、演练时间,地点:20xx年x月x日下午,主楼五楼。
五、演练内容
情景模拟:全校学生在教室里,遇到较强的地震影响时;
六、实施过程
(一)就地避震和安全疏散演练
1、正式演练前一周准备工作:
(1)学校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组织全体师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普及《防震减灾安全知识问答》内容,让师生明确演练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骤。
(2)在学校的显要位置利用宣传画、板报等形式加大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明确开展演练的意义。
(3)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并进行就地避震和安全撤离演练。
(4)安全撤离动作要领:
当听到总指挥在校园广播上发出的地震到来的信号时,教师喊:注意,地震了!全体学生在5秒钟的时间内,迅速跑到墙角躲避或钻到牢固的课桌下等掩体并且用双手护住头部,上课的教师打开前门,靠后门的同学打开后门。20秒钟后,当听到总指挥发出的信号后(此时的校园广播可能因地震的原因已不能使用,可能是用手提喇叭发出或者用口哨发出信号)。教师喊:开始撤离!在上课教师的指挥下,迅速、有序的、抱头撤离教室。以就近撤离为原则,一楼的班级直接跑向指定地点,二楼以上的班级按楼层依次按两班同时沿靠楼梯口的一侧按一路队伍向外撤离。在楼道里不要惊慌,不要喊叫,不要拥挤,避免踩伤,摔伤,冲出教学楼,冲向学校指定的安全地带后,各班迅速集合、班主任清点人数,了解灾情,然后,由年段长把整个年段的情况(灾情)及时、准确地报告校领导。
疏散原则:
(1)、以年级(楼层)为单位,疏散。
(2)、以班为单位,靠近楼梯的班先疏散,接着再疏散相邻的班。各班教室的前后门必须敞开(平时上课也不准关)。
①靠近门的学生先疏散。
②前排学生从前门依次疏散,后排学生从后门依次疏散,疏散时要有序,动作要迅速,且不得慌乱、拥挤,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
2、正式演练前一天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