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最新小学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模版内容,欢迎阅读和下载。
最新小学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合集1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5月9日至5月15日被确定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在这一周期间,学校将开展一系列活动,旨在加强防灾减灾的宣传和教育。
首先,学校将组织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以及总务后勤人员对学校进行全面排查,重点关注消防设施、室外运动器械、围墙、C楼南山坡、食堂、实验室、电路及电气设备、二期工程工地等地方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现隐患,将及时进行处理,以确保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进行,同时保障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其次,学校将结合“5.12”地震纪念日,组织师生进行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演练方案将被制定得详细且完备,人员组织将井井有条。通过这次演练,全体师生将进一步熟悉应急避难场所、疏散路径、灾害预警信号和程序。地震灾害是不可预测的,具有突发性,所以临时播放警报是不被允许的。因此,本次演练将采用哨声预警,并有专人负责。
此外,学校还将开展一系列防灾减灾的教育活动。首先,在晨会上将组织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以提高全校师生的防灾意识。其次,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将利用周二的安全夕会对本班学生进行水上安全教育。此外,各班级还将制作班级板报,展示安全宣传教育内容。最后,在周五的班队会上,德育处将统一主题,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以增强安全教育效果。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防灾减灾宣传周的活动,学校将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德育处和总务处将对每次活动进行小结,并积极向网络、电台、报刊等媒体投稿,宣传防灾减灾的经验和做法。通过这样的宣传工作,学校希望能够营造一个防灾减灾的舆论氛围,扩大影响面,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的教育效果。
最新小学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合集2
为了进一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培养训练有素的应急组织,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预防学校在发生严重的突发危害事件时,学校能有组织、有秩序进行疏散,限度的保护全体师生的人身安全。
首先,演习的目的是为了确实提高全体师生紧急疏散应对能力,熟悉学校紧急疏散路线,检查学校紧急疏散预案的可行性和全体师生协同情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在此次演习中,成立了一个紧急疏散领导小组,他们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演习的进行。这个小组的具体成员和职责暂且不表。
演习的目标是要求全体师生接到紧急疏散指令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有序、镇定、快速地到达疏散集合地(学校篮球场、操场、校门边停车场、南教学楼前草坪)。在整个疏散过程中,师生要配合默契,疏散路线要清楚,组织要有条不紊,每个人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确保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了确保演习的顺利进行,需要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首先,要召开紧急疏散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演习的目的和要求,并研究和确定疏散路线。其次,要召开参与协助学生疏散的老师及班主任会议,明确各位老师在疏散时的分工和路线,分楼层落实负责人员。最后,要告知各班主任学生演习的安排和疏散路线,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同时又保证紧急疏散演习实效。要求学生疏散下楼时要严肃、安静、有序、快速,绝对不要打闹、推搡。走楼梯时要小跑步撤离,但不要着急跑得过快,以防跌倒。
在演习安排方面,首先在上午早自习课后,校长在学校广播中宣布演习开始,要求全体师生按照紧急疏散演习方案迅速到达学校东操场集中。警报铃由指定老师负责,同时要求参与协助学生疏散的老师迅速到位,各负其责。
教室的疏散过程如下:听到第一声警报后,教室内的师生迅速双手抱头躲在课桌底下。听到第二声警报后,教室前后门迅速打开,前面三排的学生走前门,后面几排的学生走后门,然后离开教室进入走廊。学生要按身高自觉排成一路纵队,放低身姿尽快向楼梯移动。听从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老师的指挥,由体育委员组织迅速有序地按规定路线撤离教室,到达操场指定位置。撤离的顺序是副班主任在前,班主任老师最后撤离。
学生在疏散过程中要遵守规定,遇到楼梯下有学生正在通过时,不要惊慌,也不要拥挤,要按照“先到先通过;先二楼层,后三楼层”的顺序撤离教学楼。
一旦学生到达指定的疏散集合地点,由副班主任或班主任整队,迅速清点人数,并向级部主任报告应到人数和实到人数。
除了班主任,其他老师也必须准时参加演习,一旦听到信号,他们要迅速到达指定位置,协助学生疏散的老师要确认学生全部撤离后也要迅速到达大操场指定位置。全体教职工要按照年级组点名的顺序报告各班人数。
此外,还成立了一个临时医务组,由指定老师担任组长,其他非班主任老师担任组员。这个救护小组在接到有学生“受伤”的信息后,要迅速赶到指定地点,将“受伤”学生抬离现场,到达安全地带。
最后,校长要汇总全校师生的人数,并向演习领导小组组长报告人员到位情况。然后,校长要总结点评本次演习情况。最后,校长宣布演习结束,各班有秩序地带回,教职工回各办公室,演习正式结束。
通过这次演习,相信全体师生的紧急疏散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都会得到提高,为应对突发危害事件做好准备。同时,也希望学校能继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让校园更加安全稳定。
最新小学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合集3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培养训练有素的应急组织,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预防学校在发生严重的突发危害事件时,学校能有组织、有秩序进行疏散,限度的保护全体师生的人身安全。
二、演习目的
为了确实提高全体师生紧急疏散应对能力,熟悉学校紧急疏散路线,检查学校紧急疏散预案的可行性和全体师生协同情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紧急疏散领导小组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指导演习,成立了紧急疏散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演习方案和安排各项工作。
四、演习目标
要求全体师生接到紧急疏散指令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有序、镇定、快速地到达疏散集合地(学校篮球场、操场、校门边停车场、南教学楼前草坪)。在整个疏散过程中做到师生配合默契、疏散路线清楚、组织有条不紊、人人各尽其责,确保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演习安排
(一)前期准备工作
1.召开紧急疏散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演习的目的和要求,并研究和确定疏散路线。
2.召开参与协助学生疏散的老师及班主任会议,明确各位老师在疏散时的分工及路线,分楼层落实负责人员。
3.在活动前,通知各班主任告知学生演习的安排和疏散路线,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演习的目的和安排,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同时又保证紧急疏散演习的实效。要求学生疏散下楼时要严肃、安静、有序、快速,绝对不要打闹、推搡,并提醒学生在撤离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跌倒。
(二)演习安排
1.在演习开始前的早自习课后,校长在学校广播中宣布演习开始,要求全体师生按照紧急疏散演习方案迅速到达学校东操场集中。警报铃由负责老师负责,同时要求参与协助学生疏散的老师迅速到位,各负其责。
2.各教室师生在听到第一声警报后迅速双手抱头躲在课桌底下,第二声警报后迅速打开教室前后门,前面三排走前门,后面几排走后门,离开教室到走廊。按照身高排成纵队,放低身姿尽快向楼梯移动。听从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老师指挥,由体育委员组织迅速有序地按规定路线撤离教室,到达操场指定位置。撤离顺序为副班主任在前,班主任老师最后撤离。
3.全体学生按指挥快速通过。遇到楼梯下有学生正在通过时,不惊慌不拥挤,按“先到先通过;先二楼层,后三楼层”的顺序撤离教学楼。
4.学生到达指定疏散集合地点后,由副班主任或班主任整队,迅速清点人数,向级部主任报告应到人数和实到人数。
5.非班主任也必须准时随班参加演习,听到信号后,迅速到指定位置。协助学生疏散的老师在确认学生全部撤离后也要迅速到达大操场指定位置。全体教职工按一至六年级分组点名,各班向年级组负责人报告各班人数。
6.成立以某老师为临时医务组长,非班主任老师为组员的救护小组。救护小组接到有学生“受伤”的信息后,迅速赶到指定地点,将“受伤”学生抬离现场,到达安全地带。
7.某老师汇总年级人数,迅速向演习领导小组组长报告人员到位情况。
8.校长对本次演习情况进行总结点评。
9.校长宣布演习结束,各班有秩序地返回教室。教职工返回各办公室,演习结束。
(三)学生疏散路线
1.南教学楼底楼教室的学生在班主任老师带领下直接到教室前面花坛、草坪集中。(依次由东到西)
2.二楼楼梯东教室的学生从楼梯东下到校门口停车场集中;二楼楼梯西教室的学生从楼梯西下到篮球场;三楼楼梯东教室五(1)班的学生从楼梯东下到南面草坪;三楼五(2)班和六年级的学生从楼梯西下到篮球场。
3.一(1)、一(2)班的学生到校门口停车场,一(3)、一(4)班的学生到一(1)前空地。
4.三(4)、三(5)班,四年级各班和一(5)、一(6)、一(7)的学生在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到西面操场。
(四)演习疏散负责教师安排
最新小学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合集4
一、演练目的
为了让广大师生更好地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并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提高师生在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对灾变的能力。同时,通过此项演练来纪念5.12汶川大地震,让大家铭记历史,警示未来。
二、演练原则
我们将坚决做到:安全第一,确保有序,责任明确,细节落实。
三、演练时间
暂定于5月9日上午8:00开始。
四、活动对象
本次演练将针对营东小学全校师生进行。
五、活动地点
演练将在营东小学校园内进行。
六、活动预案及职责分工
1、演练步骤
①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方法:通过课堂教学、演示和实地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避震姿势和行动步骤。
②让学生熟悉震后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径的路线:学生将在校园内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校园内的安全区域和疏散路线。
③进行模拟发生地震的演练:通过模拟地震场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应急避震和疏散演练,以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
2、演练内容
本次演练将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环节。当地震发生时,学生们将首先进行应急避震,待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的集中地点,以防余震发生。
3、东校区具体安排
(一)班主任、数学、语文老师跟班
(二)班级撤离路线
- 五年级1、2班:从51、52中间的小门走,到运动场
- 五年级3班:从中厅带到操场
- 五年级4班:从对面的小门带到操场
- 六年级2-4班:从62对面的楼梯下,带到操场
- 六年级5班:从西楼梯下楼从一楼阅览室旁边的小门走,带到操场
- 61班:从58对面的小门走,到操场
- 55班:从接近五年级语文办公室的小门走,到运动场
- 56、57、58班:走中厅进运动场
- 66、67班:从最近的楼梯下楼,下到一楼从中厅进运动场
- 41、42、43班:走西楼梯,下到一楼走58对面的小门,到前院
- 44、45、46班:走东楼梯,下到一楼走接近四年级办公室的小门到运动场(如果人流多,走中厅到运动场)
- 47、48班:走西楼梯,下到一楼走58对面的小门,到前院小操场
最新小学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合集5
一、演练目的
本次演练的目的是为了让广大师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师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同时,通过此项演练,我们也要纪念5.12汶川大地震,铭记历史,警示未来。
二、演练原则
我们在进行演练时要坚决做到以下原则:安全第一,确保有序,责任明确,落实细节。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真正地有效应对地震发生时的紧急情况。
三、演练时间
演练定于5月9日上午8:00开始,具体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稍作调整。
四、活动对象
本次演练的活动对象是营东小学全校的师生,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演练,让每一位师生都能掌握地震应急避震的知识和技能。
五、活动地点
演练将在营东小学校园内进行,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模拟真实的地震情况,让师生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演练。
六、活动预案及职责分工
1、演练步骤
为了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方法,我们将进行以下步骤:
a.向学生介绍应急避震的基本知识,包括避震的正确姿势和避震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b.让学生熟悉震后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径的路线,这样在地震发生后,他们可以按照预定的路线有序地进行疏散。
c.进行模拟地震的演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应急避震和疏散的技巧。
2、演练内容:
本次演练的内容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部分。当地震发生时,我们首先要进行应急避震,保护自己的安全。当主震结束后,我们再进行疏散,到预定的集中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3、东校区具体安排:
(一)班主任、数学、语文老师跟班,他们需要在演练中负责指导学生避震和疏散的行动。
(二)班级撤离路线:
- 五年级1、2班:从51、52中间的小门走,到运动场集中。
- 五年级3班:从中厅带到操场集中。
- 五年级4班:从对面的小门带到操场集中。
- 六年级2-4班:从62对面的楼梯下,带到操场集中。
- 六年级5班:从西楼梯下楼从一楼阅览室旁边的小门走,带到操场集中。
- 61班:从58对面的小门走,到操场集中。
- 55班:从接近五年级语文办公室的小门走,到运动场集中。
- 56、57、58班:走中厅进运动场集中。
- 66、67班:从最近的楼梯下楼,下到一楼从中厅进运动场集中。
- 41、42、43班:走西楼梯,下到一楼走58对面的小门,到前院集中。
- 44、45、46班:走东楼梯,下到一楼走接近四年级办公室的小门到运动场集中(如果人流多,走中厅到运动场集中)。
- 47、48班:走西楼梯,下到一楼走58对面的小门,到前院小操场集中。
最新小学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合集6
为了更好地确保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我们特制定了以下应急预案:
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最新小学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模版内容,欢迎阅读和下载。
最新小学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合集1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5月9日至5月15日被确定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在这一周期间,学校将开展一系列活动,旨在加强防灾减灾的宣传和教育。
首先,学校将组织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以及总务后勤人员对学校进行全面排查,重点关注消防设施、室外运动器械、围墙、C楼南山坡、食堂、实验室、电路及电气设备、二期工程工地等地方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现隐患,将及时进行处理,以确保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进行,同时保障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其次,学校将结合“5.12”地震纪念日,组织师生进行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演练方案将被制定得详细且完备,人员组织将井井有条。通过这次演练,全体师生将进一步熟悉应急避难场所、疏散路径、灾害预警信号和程序。地震灾害是不可预测的,具有突发性,所以临时播放警报是不被允许的。因此,本次演练将采用哨声预警,并有专人负责。
此外,学校还将开展一系列防灾减灾的教育活动。首先,在晨会上将组织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以提高全校师生的防灾意识。其次,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将利用周二的安全夕会对本班学生进行水上安全教育。此外,各班级还将制作班级板报,展示安全宣传教育内容。最后,在周五的班队会上,德育处将统一主题,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以增强安全教育效果。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防灾减灾宣传周的活动,学校将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德育处和总务处将对每次活动进行小结,并积极向网络、电台、报刊等媒体投稿,宣传防灾减灾的经验和做法。通过这样的宣传工作,学校希望能够营造一个防灾减灾的舆论氛围,扩大影响面,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的教育效果。
最新小学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合集2
为了进一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培养训练有素的应急组织,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预防学校在发生严重的突发危害事件时,学校能有组织、有秩序进行疏散,限度的保护全体师生的人身安全。
首先,演习的目的是为了确实提高全体师生紧急疏散应对能力,熟悉学校紧急疏散路线,检查学校紧急疏散预案的可行性和全体师生协同情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在此次演习中,成立了一个紧急疏散领导小组,他们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演习的进行。这个小组的具体成员和职责暂且不表。
演习的目标是要求全体师生接到紧急疏散指令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有序、镇定、快速地到达疏散集合地(学校篮球场、操场、校门边停车场、南教学楼前草坪)。在整个疏散过程中,师生要配合默契,疏散路线要清楚,组织要有条不紊,每个人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确保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了确保演习的顺利进行,需要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首先,要召开紧急疏散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演习的目的和要求,并研究和确定疏散路线。其次,要召开参与协助学生疏散的老师及班主任会议,明确各位老师在疏散时的分工和路线,分楼层落实负责人员。最后,要告知各班主任学生演习的安排和疏散路线,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同时又保证紧急疏散演习实效。要求学生疏散下楼时要严肃、安静、有序、快速,绝对不要打闹、推搡。走楼梯时要小跑步撤离,但不要着急跑得过快,以防跌倒。
在演习安排方面,首先在上午早自习课后,校长在学校广播中宣布演习开始,要求全体师生按照紧急疏散演习方案迅速到达学校东操场集中。警报铃由指定老师负责,同时要求参与协助学生疏散的老师迅速到位,各负其责。
教室的疏散过程如下:听到第一声警报后,教室内的师生迅速双手抱头躲在课桌底下。听到第二声警报后,教室前后门迅速打开,前面三排的学生走前门,后面几排的学生走后门,然后离开教室进入走廊。学生要按身高自觉排成一路纵队,放低身姿尽快向楼梯移动。听从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老师的指挥,由体育委员组织迅速有序地按规定路线撤离教室,到达操场指定位置。撤离的顺序是副班主任在前,班主任老师最后撤离。
学生在疏散过程中要遵守规定,遇到楼梯下有学生正在通过时,不要惊慌,也不要拥挤,要按照“先到先通过;先二楼层,后三楼层”的顺序撤离教学楼。
一旦学生到达指定的疏散集合地点,由副班主任或班主任整队,迅速清点人数,并向级部主任报告应到人数和实到人数。
除了班主任,其他老师也必须准时参加演习,一旦听到信号,他们要迅速到达指定位置,协助学生疏散的老师要确认学生全部撤离后也要迅速到达大操场指定位置。全体教职工要按照年级组点名的顺序报告各班人数。
此外,还成立了一个临时医务组,由指定老师担任组长,其他非班主任老师担任组员。这个救护小组在接到有学生“受伤”的信息后,要迅速赶到指定地点,将“受伤”学生抬离现场,到达安全地带。
最后,校长要汇总全校师生的人数,并向演习领导小组组长报告人员到位情况。然后,校长要总结点评本次演习情况。最后,校长宣布演习结束,各班有秩序地带回,教职工回各办公室,演习正式结束。
通过这次演习,相信全体师生的紧急疏散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都会得到提高,为应对突发危害事件做好准备。同时,也希望学校能继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让校园更加安全稳定。
最新小学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合集3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培养训练有素的应急组织,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预防学校在发生严重的突发危害事件时,学校能有组织、有秩序进行疏散,限度的保护全体师生的人身安全。
二、演习目的
为了确实提高全体师生紧急疏散应对能力,熟悉学校紧急疏散路线,检查学校紧急疏散预案的可行性和全体师生协同情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三、紧急疏散领导小组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指导演习,成立了紧急疏散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演习方案和安排各项工作。
四、演习目标
要求全体师生接到紧急疏散指令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有序、镇定、快速地到达疏散集合地(学校篮球场、操场、校门边停车场、南教学楼前草坪)。在整个疏散过程中做到师生配合默契、疏散路线清楚、组织有条不紊、人人各尽其责,确保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演习安排
(一)前期准备工作
1.召开紧急疏散领导小组会议,明确演习的目的和要求,并研究和确定疏散路线。
2.召开参与协助学生疏散的老师及班主任会议,明确各位老师在疏散时的分工及路线,分楼层落实负责人员。
3.在活动前,通知各班主任告知学生演习的安排和疏散路线,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演习的目的和安排,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同时又保证紧急疏散演习的实效。要求学生疏散下楼时要严肃、安静、有序、快速,绝对不要打闹、推搡,并提醒学生在撤离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跌倒。
(二)演习安排
1.在演习开始前的早自习课后,校长在学校广播中宣布演习开始,要求全体师生按照紧急疏散演习方案迅速到达学校东操场集中。警报铃由负责老师负责,同时要求参与协助学生疏散的老师迅速到位,各负其责。
2.各教室师生在听到第一声警报后迅速双手抱头躲在课桌底下,第二声警报后迅速打开教室前后门,前面三排走前门,后面几排走后门,离开教室到走廊。按照身高排成纵队,放低身姿尽快向楼梯移动。听从班主任和副班主任老师指挥,由体育委员组织迅速有序地按规定路线撤离教室,到达操场指定位置。撤离顺序为副班主任在前,班主任老师最后撤离。
3.全体学生按指挥快速通过。遇到楼梯下有学生正在通过时,不惊慌不拥挤,按“先到先通过;先二楼层,后三楼层”的顺序撤离教学楼。
4.学生到达指定疏散集合地点后,由副班主任或班主任整队,迅速清点人数,向级部主任报告应到人数和实到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