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会议疫情防控方案应急预案最新,欢迎大家阅读下载。

【篇1】会议疫情防控方案应急预案最新

为做好本次会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参会人员及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确保会议顺利召开,根据《浙江省设区市“两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宁波市“两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会前防控措施

(一)会前健康申报

会议开始一周前由区“两会”组织组向疫情防控组提供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工作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及手机号码等信息。所有参会人员及工作人员均须在会前通过“北仑区‘两会’人员健康申报系统”依法如实进行健康申报,健康申报正常并取得健康码(或甬行码)绿码者方可参加会议和会议报务工作。经审查,健康申报情况有异常的,由专家根据卫生健康、公安、大数据管理等部门相关数据进行诊断和评估,确定其是否可以参会。参与“两会”的酒店工作人员、租用汽车驾驶员以及其他外聘工作人员会前三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对于自湖北返回的参会人员,参照省疫情防控办〔2020〕78号文件要求,必须开展必要的核酸和血清学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并赋予甬行码(或健康码)绿码的,可以参加会议。会议工作人员不安排来自湖北返回人员。

(二)会场和宾馆准备

1.“两会”举行前对会场、住宿宾馆、新闻发布中心等相关场所严格做好通风消毒工作,并配备相关疫情防控物资。

2.会场、住宿宾馆应设置临时隔离场所。临时隔离场所设于相对独立区域,与会场、住宿区不在同一楼栋或同一楼层,尽可能保持间隔距离,避免人流交叉。临时隔离场所内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洗手卫生设施、消毒药械,产生的垃圾按照医疗废物处置。

二、会议期间防控措施

(一)会场要求

在进入主会场的相关通道外围设置体温检测岗,配置体温自动检测设备,外围设置医疗岗和卫生防疫岗。会场内座位的摆放尽量增加间距或隔位坐人。全体会议上,会场主席台座位原则上保持1米以上设置,大会主席台与会人员不戴口罩。主席台下座位隔位而坐、前后排错位而坐,参会人员需佩戴口罩,休会期间尽量避免长时间交谈,近距离接触时也应佩戴口罩。所有工作人员在会议服务期间均需佩戴口罩。如会场容量有限,可将参会人员分散安排在几个分会场,与主会场间以视频方式进行连接,尽可能减少人员聚集。实行分时分批组织参会人员进场退场,所有人员进入会场时实行“亮码+测温”,体温正常且持健康码(或甬行码)绿码的方可进入。会场应加强开窗通风换气,必要时通过机械方式加强通风。

(二)住宿要求

参会人员和工作人员实行会场、宾馆“两点一线”管理。会务组提供健康包(包括口罩、免洗手消液、体温计、连花清瘟胶囊等)。参会人员住宿一人一间,宾馆实行封闭式管理,原则上不接待其他社会人员,参会人员除参加会议活动外,原则上不外出,确需外出的由团组负责人同意后凭请假单出入驻地宾馆。进入宾馆实行“亮码+测温”,体温正常且甬行码(或健康码)绿码者方可进入。宾馆内的工作人员,除工作需要外,原则上不得外出。

(三)就餐要求

就餐实行分餐制,由宾馆服务人员配送至参会人员房间就餐。

(四)车辆保障

每日接送的车辆、司乘人员固定,所有人员全程戴好口罩,尽量开窗通风,一般不开空调。小型车辆一次仅坐2人(不含驾驶员),大型车辆隔位坐人,实行实名登记乘车。车辆配备免洗手消液。每日开展一次预防性消毒。

(五)健康监测

参会人员及工作人员在会议期间每日主动报告健康状况,每天上午8:00前通过“北仑区‘两会’人员健康申报系统”每日健康打卡。全体会议时,参会人员离开宾馆上车前,各团组负责在驻地宾馆提前做好“查码+测温”工作,体温正常且持健康码(或甬行码)绿码的方可参会,对于离开驻地宾馆的代表或委员,由各团组负责落实查码和测温工作。

(六)通风与消毒

加强会场和宾馆的日常通风消毒,尤其是电梯间、电梯按钮、自动扶梯扶手、卫生间、公共休息区等重点部位的消毒工作。不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首选自然通风。

三、应急疫情处置

如在会场、宾馆发现健康异常人员,迅速转送至临时隔离场所,立即报告驻点医务人员,并开展医学排查、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疫情处置等工作(发热人员处置流程详见附件6)。

四、完善组织保障

区“两会”疫情防控组下设现场指挥部,由柯爱国、胡峰印任指挥长,下设分综合协调组、现场保障组、物资保障组、技术指导与应急处置组(详见附件3、4),负责组织协调区“两会”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风险监测、物资保障、技术指导、应急处置等工作。

【篇2】会议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最新

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治,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确保项目部员工及其家属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鄂尔多斯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治指挥部通知》(2021)19.20.22文件要求,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第一,成立防控小组。

为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项目部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主要负责疫情期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的组织协调。

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组长:杨方方。

副组长:张二命,李晓刚,刘少彬。

(二)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组。

第一组(生活区):

组长:乔志涛。

副组长:杜小伟,刘。

成员:赵建兵、王、杰、郭和平、魏海军、王小军、王志刚。

郝志杰、刘文白、薛洪亮、彭学文刘文浩。

(5)消毒及清洁人员职责

1.消毒作业前应佩戴好防护口罩、橡胶手套;

2.配备消毒液时要小心轻放,避免消毒液触碰身体;

3.消毒液严格按公司规定的配比进行调配;

4.办公室公共区域(楼梯、楼道)、项目部生活区地面每天上下午进行喷雾消毒;

5.清洁人员应及时对废弃口罩、餐余垃圾进行处理,处理时应佩戴口罩及橡胶手套;

7.做好项目部所有车辆的消毒工作。

(6)司机职责

1.禁止司机同志私自驾车外出,如需外出应严格执行车辆点检制度及项目部出入登记管理制度

2.施工车辆严禁无关人搭乘;

3.施工车司机上班时应佩戴防护口罩(车上应配备防护口罩及消毒液);

4.司机要督促乘坐车辆的员工口罩的佩戴;

(7)食堂工作人员职责

1.严格执行项目部食堂管理制度

2.外出采购时应佩戴防护口罩;

3.食堂工作人员上班期间必须佩戴防护口罩,佩戴一次性防护帽;

4.严禁生熟食混放;

5.分餐及送餐时一定要注意清洁卫生;

6.做好厨具及餐具的消毒处理;

(8)外来人员管理

外来人员来项目部前应提前联系确认,非必须情况,所有工作通过电话、微信沟通解决。如必须进入项目部的,经项目经理批准后,严格按照项目部员工进项目部流程执行。

四、相关制度

(一)定期消毒管理制度

1.项目部保洁人员每天对项目部生活区进行消毒通风,并填写消杀防疫记录表;

2.项目部检查消毒人员每天对项目部及出入口登记处进行消毒通风,并填写消杀防疫记录表;

3.消毒作业时,消毒人员要带佩戴好橡胶手套和防护口罩,避免直接接触。

4.针对生活区、办公区地面,采用拖式消毒。拖式消毒采用与水(冷水)1:15的84消毒液进行配置。

5.针对物体表面。台面、门把手、开关、热水壶把手等常接触的物体表面,采用与水(冷水)1:15的84消毒液稀释方式或75%的酒精进行擦拭消毒。消毒时间30分钟,30分钟之后再用清水进行清洁,擦净即可。

6.在使用84消毒液消毒后,还要注意开窗通风,使空气流通尽快散尽残留的刺激性气味。

7.个人消毒。首先要摘掉口罩,能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触,并标识使用人员。然后用洗手液流动水洗手,必要时将外套、鞋子表面,采用75%的酒精喷洒表面进行消毒;75%的酒精不能用于在宿舍、办公室、食堂等场所进行喷洒消毒,因酒精浓度在空气中达到3%时欲火就会爆燃。

(二)出入项目部生活区和火工品库房值班室检查登记管理制度

1.项目部生活区和火工品库房值班室安排专职人员或保安人员24小时值守,所有人员进出项目部生活区和火工品库房值班室前必须进行登记,接受红外测量体温,体温超过37.3℃者禁止进入项目部生活区和火工品库房值班室。

2.项目部员工和外来人员应按《项目部人员出入登记表》内容详细登记,

3.进出项目部生活区和火工品库房值班室人员必须佩戴防护口罩,没有佩戴口罩者禁止进入项目部生活区和火工品库房值班室。

4.专职人员或保安人员应对登记人员进行详细询问,阐明登记人员应对其所登记信息的准确性负责,并能掌握登记人员具体情况及去向。

5.项目部防控领导小组应当定期检查登记制度执行情况,对填写的登记记录进行查验核实。

6.拒绝配合登记人员禁止项目部和火工品库房值班室,如有硬闯关卡情况应当立即报告项目部值班人员,情况紧急时可以直接拨打110报警电话。

【篇3】会议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最新

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举办各类必要的会议活动,做好会前和会议期间的防控管理,按照“安全第一、科学施策、闭环管理、严密细致”的原则,制定本方案。

一、会议活动举办地区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会议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最新,欢迎大家阅读下载。

【篇1】会议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最新

为做好本次会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参会人员及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确保会议顺利召开,根据《浙江省设区市“两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宁波市“两会”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会前防控措施

(一)会前健康申报

会议开始一周前由区“两会”组织组向疫情防控组提供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工作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及手机号码等信息。所有参会人员及工作人员均须在会前通过“北仑区‘两会’人员健康申报系统”依法如实进行健康申报,健康申报正常并取得健康码(或甬行码)绿码者方可参加会议和会议报务工作。经审查,健康申报情况有异常的,由专家根据卫生健康、公安、大数据管理等部门相关数据进行诊断和评估,确定其是否可以参会。参与“两会”的酒店工作人员、租用汽车驾驶员以及其他外聘工作人员会前三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对于自湖北返回的参会人员,参照省疫情防控办〔2020〕78号文件要求,必须开展必要的核酸和血清学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并赋予甬行码(或健康码)绿码的,可以参加会议。会议工作人员不安排来自湖北返回人员。

(二)会场和宾馆准备

1.“两会”举行前对会场、住宿宾馆、新闻发布中心等相关场所严格做好通风消毒工作,并配备相关疫情防控物资。

2.会场、住宿宾馆应设置临时隔离场所。临时隔离场所设于相对独立区域,与会场、住宿区不在同一楼栋或同一楼层,尽可能保持间隔距离,避免人流交叉。临时隔离场所内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洗手卫生设施、消毒药械,产生的垃圾按照医疗废物处置。

二、会议期间防控措施

(一)会场要求

在进入主会场的相关通道外围设置体温检测岗,配置体温自动检测设备,外围设置医疗岗和卫生防疫岗。会场内座位的摆放尽量增加间距或隔位坐人。全体会议上,会场主席台座位原则上保持1米以上设置,大会主席台与会人员不戴口罩。主席台下座位隔位而坐、前后排错位而坐,参会人员需佩戴口罩,休会期间尽量避免长时间交谈,近距离接触时也应佩戴口罩。所有工作人员在会议服务期间均需佩戴口罩。如会场容量有限,可将参会人员分散安排在几个分会场,与主会场间以视频方式进行连接,尽可能减少人员聚集。实行分时分批组织参会人员进场退场,所有人员进入会场时实行“亮码+测温”,体温正常且持健康码(或甬行码)绿码的方可进入。会场应加强开窗通风换气,必要时通过机械方式加强通风。

(二)住宿要求

参会人员和工作人员实行会场、宾馆“两点一线”管理。会务组提供健康包(包括口罩、免洗手消液、体温计、连花清瘟胶囊等)。参会人员住宿一人一间,宾馆实行封闭式管理,原则上不接待其他社会人员,参会人员除参加会议活动外,原则上不外出,确需外出的由团组负责人同意后凭请假单出入驻地宾馆。进入宾馆实行“亮码+测温”,体温正常且甬行码(或健康码)绿码者方可进入。宾馆内的工作人员,除工作需要外,原则上不得外出。

(三)就餐要求

就餐实行分餐制,由宾馆服务人员配送至参会人员房间就餐。

(四)车辆保障

每日接送的车辆、司乘人员固定,所有人员全程戴好口罩,尽量开窗通风,一般不开空调。小型车辆一次仅坐2人(不含驾驶员),大型车辆隔位坐人,实行实名登记乘车。车辆配备免洗手消液。每日开展一次预防性消毒。

(五)健康监测

参会人员及工作人员在会议期间每日主动报告健康状况,每天上午8:00前通过“北仑区‘两会’人员健康申报系统”每日健康打卡。全体会议时,参会人员离开宾馆上车前,各团组负责在驻地宾馆提前做好“查码+测温”工作,体温正常且持健康码(或甬行码)绿码的方可参会,对于离开驻地宾馆的代表或委员,由各团组负责落实查码和测温工作。

(六)通风与消毒

加强会场和宾馆的日常通风消毒,尤其是电梯间、电梯按钮、自动扶梯扶手、卫生间、公共休息区等重点部位的消毒工作。不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首选自然通风。

三、应急疫情处置

如在会场、宾馆发现健康异常人员,迅速转送至临时隔离场所,立即报告驻点医务人员,并开展医学排查、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疫情处置等工作(发热人员处置流程详见附件6)。

四、完善组织保障

区“两会”疫情防控组下设现场指挥部,由柯爱国、胡峰印任指挥长,下设分综合协调组、现场保障组、物资保障组、技术指导与应急处置组(详见附件3、4),负责组织协调区“两会”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风险监测、物资保障、技术指导、应急处置等工作。

【篇2】会议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最新

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防治,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确保项目部员工及其家属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鄂尔多斯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治指挥部通知》(2021)19.20.22文件要求,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第一,成立防控小组。

为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项目部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主要负责疫情期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的组织协调。

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组长:杨方方。

副组长:张二命,李晓刚,刘少彬。

(二)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组。

第一组(生活区):

组长:乔志涛。

副组长:杜小伟,刘。

成员:赵建兵、王、杰、郭和平、魏海军、王小军、王志刚。

郝志杰、刘文白、薛洪亮、彭学文刘文浩。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