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学校一定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体师生的健康和安全。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检查简报》,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检查简报 篇1
学校是特殊的人群聚集场所,有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才能更好守护师生的健康和校园的安全。
人员管理
1
教职员工和学生及其共同居住生活人员应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主动查看14天内是否到过中高风险地区,是否与病例活动轨迹有交集,是否收到提醒短信,是否有健康码变色的情况。如有以上情况,请做好个人防护,立即向所在村(社区)、学校报备,并主动进行核酸检测,配合做好疫情防控措施。
2
加强入校管理,做好入校人员口罩佩戴、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和行程卡等工作,加强对外卖配送、快递人员的核查、登记与管理,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校园。倡导学生收取外卖、快递时做好个人防护以及物件消毒措施,推广无接触配送方式及外卖取餐柜。
3
建立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监测制度,做好师生员工行动轨迹、健康状况排查,做好晨(午、晚)检、因病缺勤登记、报告、追踪等“日报告”和“零报告”,适当增加核酸检测频次。
4
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可通过网络视频或提前录制会议材料等方式召开学校各项会议。鼓励教职员工采用网络化、无纸化办公,减少近距离接触。
5
采取分批、分时段等方式避峰、错时就餐,减少师生同一时间段内就餐人数,降低就餐场所人员密度。
避免面对面就餐和扎堆就餐,就餐间隔在1米以上,就餐中不交流、少说话。
场所管理
1
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如教室、宿舍、图书馆、学生实验室、体育活动场所、食堂、教师办公室、洗手间等)加强通风换气。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课间尽量开窗通风,也可采用机械排风。如使用空调,应当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
2
加强物体表面清洁消毒,保持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等场所环境整洁卫生,每天定期消毒并记录。对门把手、水龙头、楼梯扶手、宿舍床围栏、室内健身器材等高频接触表面,及时擦拭消毒。
3
食堂应最大程度减少公用餐具使用,鼓励学生自备餐具。公用餐具加强清洁消毒,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加强学校冷链食材采购、存储、加工等环节卫生安全管理,严格执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4
宿舍要定期清洁,做好个人卫生。被褥及个人衣物要定期洗涤、定期晾晒。
5
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清运,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消毒处理。
6
设立应急区域,因地制宜设置校园核酸采样点,教职员工或学生出现疑似症状时,立即在应急区域进行暂时隔离并及时就医。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相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检查简报 篇2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为切实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体师生职工的健康安全,在落实好“十个常态化”30项具体防控措施,以及《中小学(寄宿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试行)》《中小学(走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试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试行)》等基础上,现就近期校园疫情防控工作重点提示如下:
一、“每日疫情十分钟”打卡。严格落实学校“一把手”主体责任,组织班子成员通过宣讲或播放宣传片等方式,每天为全校师生员工(包括保洁、保卫等后勤保障人员)科普当前疫情形势及防控知识。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普及防疫知识,将防控意识、防护能力传递给每名学生及家长,形成校园疫情联防联控强大合力。
二、严格落实健康监测。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实施晨午检(住宿学生增加晚检)。完善教职员工和学生,以及共同生活居住的家庭成员及相关人员健康状况和风险接触信息档案,建立“一人一台账”。做好涉疫风险排查,监测所有师生员工有无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动态精准掌握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连续14天的健康状况、涉疫地区旅居史或其他异常情况,有涉疫地区旅居史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及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应主动向社区和学校双报备。
三、严格缺勤追溯制度。做好缺课(勤)师生职工跟踪登记工作,对因病缺勤缺课的师生员工要密切追踪诊断结果和病情进展。严格请假人员返校管理,所有返校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行程码“绿码”,返校后72小时内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四、严格重点场所消杀。大力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整治,日常加强教室、宿舍、食堂、体育馆、会议室、卫生间、实验室等重点场所的卫生清洁,每天消毒至少2次;每天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学生经常触摸的物品或器械,如计算机、键盘、课桌、餐桌、仪器等要定期消毒,确保校园环境消杀不留死角。
五、严格落实人、物同防。已落实封闭管理的学校人员不出不进。校园内自觉佩戴口罩,一旦出现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肌肉酸痛等症状及时上报。开展线上教学的教职工、学生以及家长坚持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餐、不聚集,公共场所一律佩戴口罩。进入学校的物品必须严格消毒程序,降低病毒通过物品传播的风险。
六、严格集体就餐管理。适当延长食堂供餐时间,采取错峰用餐、分散用餐等方式。在醒目位置张贴海报、标语提示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距离,避免扎堆就餐,减少交谈。就餐人员必须佩戴口罩进入餐厅,取餐时必须佩戴口罩,分餐人员必须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提倡定人定时定位就餐,必要时可分散学生到教室、宿舍用餐,降低因就餐导致交叉感染的风险。
七、严格物资采购储存。提前储备好疫情防控所需的消毒物品、洗涤物品、口罩、体温测量仪、防护服等物资。寄宿制学校做好食堂粮、油、米、面、菜、肉、蛋、奶等生活物资的储备,科学制定供餐计划,为师生员工做好营养均衡的饮食保障。食品采购过程要做到供应链可追溯,切实加强对冷链食品的管理。执行专用通道(或同一通道错时)进货、专区存放、定期对重点部位进行消毒并做好登记,严守食品安全底线。
八、定期开展核酸检测。定期组织师生员工开展核酸检测和抽检工作,根据我县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随时加密核酸检测频次,提高核酸检测抽检比例,加强学校疫情早发现力度。
九、继续强化疫苗接种。加快推进无禁忌症、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应接尽接,切实构筑校园免疫屏障。
十、高效保障防控效果。坚决落实好“十个常态化”30项具体防控措施,以及《中小学(寄宿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试行)》《中小学(走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试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试行)》等各项具体要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牢筑校园疫情防控“安全网”。
6、接送学生应全程佩戴口罩,避免校门口人员聚集,即接即走(即送即走)。
四、安保人员
1、上岗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每日进行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时,须及时就医并报告单位。
2、所有安保人员必须已完成全程疫苗接种。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要熟练使用测温器、一体机等防控设备。
3、按重点人群要求按时进行核酸检测。
4、上岗期间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戴一次性手套,并及时更换。
5、遵守岗位职责,不得出现迟到、早退、无故缺勤等现象。遵守门岗管理要求,坚持原则,严格管理,热情服务。
6、禁止校外无关人员入校。熟悉每日更新的疫情重点地区名单,对确需入校并经批准同意入校的来访人员,询问是否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进行体温检测,检查健康码、行程卡和核酸检测结果,做好相关登记,确认来访人员符合疫情防控要求,报学校领导同意后,方可允许其进入学校,来访人员离校时须登记离校时间。
7、送货车辆确需进校必须出具证明,含司乘人员72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且司乘人员无发热、干咳等症状,在检查苏康码、行程卡、测量体温,并经校领导同意后方可进入学校。建筑施工人员进入校园实行单独通道。食堂等送货原则上需在校门口进行接驳转运。
8、疫情防控期间“非必要不离扬”,确需外出,须以书面形式向学校主要领导请假,经审批同意,方可外出,返扬后按规定落实各项管控措施后方可返校。
9、不代收快递、外卖和其他物品。
0、近期往返学校“两点一线”,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到密闭场所。
五、保洁人员
1、上岗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每日进行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时,不得到校,须及时就医并报告单位。
2、学校所有保洁人员都必须全程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戴一次性手套,并及时更换。勤洗手保持手卫生。
3、按重点人群要求按时进行核酸检测。
4、穿工作服,工作服干净整洁,定期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5、按规范配比和频次加强地面、门把手、扶梯等表面清洁消毒。消毒喷壶上应该贴有消毒剂名称、配比、配置时间等内容的标签。应当保持场所环境整洁卫生,每天定时消毒并记录。接受学校组织的消毒效果评价。
6、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清运,确保日产日清,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消毒,规范处置医疗废弃物等垃圾。
7、每日保洁工作结束后,及时对抹布、喷壶等清洁工具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8、疫情防控期间“非必要不离扬”,确需外出,须以书面形式向学校主要领导请假,经审批同意,方可外出,返扬后按规定落实各项管控措施后方可返校。
9、近期往返家校“两点一线”,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到密闭场所。
六、食堂工作人员
1、持健康证明上岗。应全程接种疫苗,并按重点人群要求按时进行核酸检测。
2、每日监测健康情况,将每日行程、接触人员、个人及家庭成员身体状况等进行全面上报登记。
3、对食堂员工实行每日上岗前健康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加强晨、午检工作,每天由管理员监测体温并记录。如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启动应急措施,并上报学校。
4、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戴一次性手套,口罩弄湿或弄脏后,要及时更换。
5、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保持手卫生,正确使用一次性手套。
6、食堂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帽子、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工作服干净整洁,定期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遵守食堂操作规范。
7、疫情防控期间“非必要不离扬”,确需外出,须以书面形式向学校主要领导请假,经审批同意,方可外出,返扬后按规定落实各项管控措施后方可返校。
8、近期往返家校“两点一线”,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到密闭场所。
七、实验室工作人员
1、上岗前确保身体状况良好,每日进行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须及时就医并报告单位。
2、应全程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
3、实验室器材整理或发放时,必须戴一次性手套。经常洗手保持手卫生。
4、穿实验员工作服,工作服干净整洁,定期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工作期间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戴一次性手套,口罩弄湿或弄脏后,要及时更换。
5、应当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卫生,加强实验室地面、桌椅、门把手、实验器材等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每天定时消毒并记录。
6、加强实验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清运,确保日产日清。
7、加强实验室室内通风换气。
8、疫情防控期间“非必要不离扬”,确需外出,须以书面形式向学校主要领导请假,经审批同意,方可外出,返扬后按规定落实各项管控措施后方可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