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国庆疫情防控工作措施精选5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国庆疫情防控工作措施1
为切实做好国庆假期及前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1.加强人员外出管理。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镇(社区)、社会组织、市场主体要加强国庆假期及前后本单位职工和辖区居民出行管理,尽量减少跨地市出行,按照“非必要不外出”原则,引导职工、居民就地过节,确需外出的,按照“谁管辖、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履行单位或社区(村)的审批或备案手续,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或实施临时性静态管理区域。高风险岗位人员应当尽量避免出行,确需出行的须脱离工作岗位7天以上。坚持从严审批,未经报批同意擅自外出,造成疫情传播后果的,要追究相关责任。
2.减少外来人员流入。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镇(社区)、社会组织、市场主体要采取“打一个电话、发一条信息”的措施,引导拟返回外地人员留在当地过节。确因特殊情况需要返回的,须提前三天向目的地社区(村)、酒店报备,并按风险等级落实集中隔离、居家隔离、临时留观、“3+2”等措施。严格限制中高风险区或实施临时性静态管理区域的人员来嘉。对滞留在疫情高发省份的人员,劝导暂不返嘉。
3.严防旅游输入风险。暂停与疫情严重省份、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和直辖市区县(市、区、旗)的组团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暂停与疫情严重地区的跨省自驾游、自由行等旅游活动。各景区及文体游乐场所要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严格落实从业人员“一周2检”要求,对进入人员做好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
4.强化交通场站和旅途防控。“两站一场”和交通查验点要严把外防输入第一道关口,严格询查旅居史,严格落实落地采、落地控、分类管、闭环运、“3+2”等措施,确保一人不落,管控到位。根据客流需求及时增加开放进站和安检通道,严格落实实名制售检票、查码验证、体温监测、信息登记和旅居史问询等措施。强化站内客流组织,有序引导乘客分散候车、分散出站,规范设置留观点,加强异常情况处置。增加口罩、消毒液在出入口等醒目位置方便旅客购买使用,增加交通运输站和交通工具通风、消毒等频次。严格控制高铁、列车、长途客运汽车等交通工具载客率,减少交通工具内人员聚集和走动,提醒旅客做好个人防护,对所有乘客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交通工具行驶过程中造成交叉感染的,要倒查运输企业管理责任。
5.严格限制聚集性活动。按照“非必要不举办”的原则,严格限制在国庆假期及前后举办大型会议、培训、会展、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坚持“红事缓办、白事简办、宴会不办,办事报备、人人检测”的原则,确需举办30人以上聚集性活动的,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由行业主管部门请示分管市级领导审批同意后向市疫防办报备,参加人员须持24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提倡线上拜节、网络访亲,尽可能减少因走亲访友、家庭聚会引发的疫情传播风险。
6.加强重点机构和场所疫情防控。交通运输、教育、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商务、公安、民政、住建、国资等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行业监管和指导责任,全面加强本行业本系统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做好本系统重点机构、场所、部位的国庆假期及前后的防控和应急处置。养老机构、儿童福利院、监管场所、建筑工地、大型企业等重点机构、场所要加强出入管理,实施定期核酸检测,实行封闭管理。商场超市、宾馆酒店、文体娱乐、景区景点、农贸(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要限定最大接待量,严格落实“一扫三查”和询查旅居史,对所有出入人员一律查验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对排查出的异常人员,立即移交市疫防办管控。因不履行排查、移交责任,造成后果的,依法倒查责任。
7.严格核酸检测查验。各部门各单位要严格按照行业类别核酸检测频次要求,确保工作人员和从业人员按要求落实核酸检测次数。
8.按照“凡门必查,凡人必验”要求,各单位(含经营主体)要在醒目位置张贴场所码,对进入本单位人员严格执行“一测一扫三查”(测体温,扫场所码,查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措施。雄关街道办事处、钢城街道办事处、郊区工作办公室要督促社区、村组加强人员管理,看好门,管好人,对进入小区、村组的所有人员要严格查验1周核酸阴性证明,并核查7天行程码,做到不漏一人,不失管一人。对未严格落实相应防控措施,造成疫情传播的,将倒追相关责任。
对隐瞒行程和疫情有关接触史、不履行报备手续或不按规定配合落实防疫措施引起疫情传播或造成传播风险的,将严肃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后续我们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动态调整防控政策。
嘉峪关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
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9月21日
国庆疫情防控工作措施2
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庆假期及前后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近期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我省周边及省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加之国庆假期即将来临,人员流动频繁,聚集性活动增多,我县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加大。为切实保障我县广大群众健康安全,现就有关疫情防控事项通告如下:
一、倡导就地过节。广大居民要密切关注国内疫情动态信息,倡导就地过节,非必要不外出,不前往高、中风险地区和有本土疫情的地区,党员干部作好表率。如确需出行的,切实做好个人防护,按照“谁管辖、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外出人员必须严格履行单位、乡镇、村(社区)的审批或备案手续,未经报批同意擅自外出造成后果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二、非必要不来(返)礼。严格限制中高风险区及所在县(市、区、旗)人员来(返)礼,倡导礼县籍在外工作、学习、生活的家人朋友就地过节,非必要不来(返)礼。因特殊情况确需来(返)礼的,须提前三天向所在乡镇、村(社区)、单位、酒店报备,到达后仍未报备的务必在到达12后小时内完成补报。外地来(返)礼人员入礼时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健康码、行程卡,并扫场所码。自驾游人员每到一地均需进行核酸检测。跨省和省内疫区来(返)礼人员抵礼时,在汽车站、交通检疫点进行一次“落地检”。严格查验旅居史,无疫情地区旅居史的人员,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动。
三、分级分类管控。对7天内有高风险区旅居史的来(返)礼人员,严格落实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7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的来(返)礼人员,落实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如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采取集中隔离管控措施;对7天内已实施大范围社区管控措施的县(市、区、旗)来(返)礼人员,参照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防控规定,实行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如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采取集中隔离管控措施;对7天内有疫情所在县(市、区、旗)旅居史来(返)礼人员,组织开展3天2次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未报告前,不外出流动。
四、主动配合扫码查验。广大居民进入商场、超市、客运站、宾馆、酒店、影剧院、民宿、小区等重点场所时,主动配合落实“一扫三查”措施(扫场所码,查健康码、行程码、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各类市场主体、重点场所要加强值守监督,严格落实通风消杀、测温、戴口罩等防疫措施,做到逢进必扫、扫码必严、不漏一人,如无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严禁进入公共场所。
五、严控聚集性活动。按照“非必要不举办”原则,严格限制在国庆假期及前后举办大型会议、培训、会展、文艺演出、展销促销等聚集性活动,提倡线上或视频形式举办。坚持“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办事报备、人人检测”,确需举办30人以上聚集性活动的,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提前向主管部门和属地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备,批准后方可举办,要压缩规模、从严审批。参加活动人员须持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扫场所码、测量体温、佩戴口罩进入。
六、严格重点机构管理。养老机构、儿童福利院、监管场所、建筑工地等重点机构要加强出入管理,落实定期核酸检测,实行封闭管理。商场超市、宾馆酒店、文体娱乐、景区景点、农(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要限定最大接待量,加强出入管理,做好通风消毒、设置“1米线”、张贴场所码,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对发现的发烧咳嗽、红黄码、未按时进行核酸检测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主管部门和属地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中小学师生及家长原则上不跨市流动,返校时按规定落实3天2检防控措施。
七、切实加强个人防护。广大居民朋友应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主动参加属地组织的常态化核酸检测,并动员、监督家人朋友特别是省外来(返)礼人员主动参加核酸检测。密切关注自身和家人健康状况,当出现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并主动告知旅居史、接触史。
八、主动核酸检测。广大居民要在节日假期期间继续按照常态化核酸检测及查验实施方案要求,常态化做好6大项49类人群1天1次至1周1次的定期核酸检测工作。对进出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聚集性场所和营业场所人员,必须持有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进出居民小区的,必须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各职能部门要督促各类公共场所安排专人负责查验。
九、积极接种疫苗。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疫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接种疫苗能够对个体产生有效保护,显著降低感染率、重症率和病亡率,减缓并最终阻断疾病流行。尚未接种、未完成全程接种的干部群众,请及早就近接种;已完成两针疫苗接种6个月以上的,应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礼县新冠肺炎疫情联防
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9月26日
国庆疫情防控工作措施3
2022年9月9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高位流行,国内疫情多点散发,节假日期间及前后人员流动聚集增加,疫情传播风险加大,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为更好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加强中秋、国庆假期及前后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具体如下:
一、提倡市民就地过节。倡议广大市民朋友就地过节,非必要不出境,避免或减少跨市出行,避免前往疫情高中低风险区及静态管理区域所在县(市、区、旗),非必要不前往上述地区所在地市。确需出行的,请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风险等级和防控政策,注意旅途防疫安全,主动做好个人防护、核酸检测和自主健康监测,积极配合当地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要求,返沪后及时向所在居村委和单位报备。
二、严格来沪返沪人员健康管理。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区、实施静态管理区域人员应暂缓来沪返沪,待所在地区风险等级降至低风险或解除静态管理后方可来沪返沪。对7日内有国内疫情高中低风险区、我市重点关注区域及其他县级以上政府宣布实施静态管理措施区域的来沪返沪人员,抵沪后实施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对未及时报备、故意隐瞒及未配合落实防控措施,导致疫情传播扩散的,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三、强化重点场所防控。医疗机构、商场超市、宾馆饭店、农(集)贸市场、交通场站、建筑工地、园区、影剧院等各类公共场所,严格实行测温、扫码、验码、规范戴口罩措施,对拒不配合的应当拒绝其进入。居民小区要加强出入人员管理,做好外来人员信息登记和扫码查验。发现有疫情风险区旅居史、“健康码”异常以及存在其他疫情风险的人员要及时报告处置。
四、加强聚集性活动管理。非必要不举办聚集性活动,能推迟举办的应推迟举办,能线上举办的应线上举办,近期原则上不举办大型会议、培训、会展、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尽量缩小规模,严格落实测温、扫码、通风消毒、保持安全距离等现场防疫措施。倡导从简举办婚丧嫁娶,尽量减少人员数量。
五、持续做好个人防护。请广大市民继续支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做好自主健康监测,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卫生,定期测核酸、主动扫“场所码”、尽早接种疫苗。如出现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后及时就近前往发热门诊就诊,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自觉规范佩戴口罩。建议市民群众尽量减少从境外疫情高风险国家和地区邮购、快递物品,在签收快件邮件及拆开包装时做好个人防护,消毒静置后再拆封。
国庆疫情防控工作措施4
当前,全国疫情仍呈现多点散发、局部高发态势,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国庆假期临近,人员流动性加大、聚集性活动增加,疫情防控压力进一步增大。为巩固我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保障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的节日,现就做好国庆假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倡导就地过节。广大居民要密切关注国内高中低风险区变化,假日期间非必要不跨市出行,提倡就地过节,切实降低跨区域流动感染风险。如确需出行,要谨慎选择目的地,出行前认真查询目的地疫情风险状态和疫情防控政策,不前往高中低风险区和有病例报告的地区,往返前向所在社区(村)报备,服从目的地疫情防控要求,错峰出行、做好防护。公职人员要带头不出中心区,如因特殊情况确须出行的,要严格履行审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