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就是国庆节了,很多地方都会放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庆假期疫情防控要求,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国庆假期疫情防控要求1
当前,全国疫情仍呈现多点散发、局部高发态势,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国庆假期临近,人员流动性加大、聚集性活动增加,疫情防控压力进一步增大。为巩固我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保障人民群众度过欢乐祥和的节日,现就做好国庆假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倡导就地过节。广大居民要密切关注国内高中低风险区变化,假日期间非必要不跨市出行,提倡就地过节,切实降低跨区域流动感染风险。如确需出行,要谨慎选择目的地,出行前认真查询目的地疫情风险状态和疫情防控政策,不前往高中低风险区和有病例报告的地区,往返前向所在社区(村)报备,服从目的地疫情防控要求,错峰出行、做好防护。公职人员要带头不出中心区,如因特殊情况确须出行的,要严格履行审批制度。
二、积极主动报备。近期如有来(返)路南区的亲朋好友,请相互告知我区防疫政策,提前主动向所在村居报备。凡由唐山市域外来(返)我区人员,均需提前48小时向目的地村(居)小区、工作单位或所住宾馆酒店报备,并通过河北健康码“涉疫风险自报”模块自报。由7日内发生本土疫情的县(市、区、旗)来(返)我区人员,实行3天健康监测、“三天两检”(高、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从其规定),其中由实施全域静态管理的区(市、县、旗)来(返)我区人员,参照中风险区旅居史人员管控政策(7天居家隔离)。对瞒报、谎报或不及时报备个人行程和健康状况,拒不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造成不良后果的,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三、严防疫情输入。所有抵区人员需在“第一入口”(客运站、高速口)进行落地“核酸+抗原”检测。抗原结果无异常的方可离开,核酸检测结果未报告前,严禁参加聚集性活动。乘坐飞机、火车、跨省、跨市长途客运汽车等交通工具进入我区和离开我区人员,均要在交通场站查验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四、主动配合扫码查验。广大居民在进入宾馆酒店、商场超市、农贸市场、景区、影院等公共场所时,要主动扫验“健康码”“场所码”,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各类市场主体、公共场所、机关事业单位等要加强值守监管,守好“健康码”“场所码”查验关口,做到“逢进必扫、逢扫必查、逢异必报”,“双码”异常人员谢绝进入,红码人员就地隔离,第一时间报属地社区和疫情防控部门,纳入隔离管控。
五、严控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的不线下,原则上不安排大型会议、培训、会展、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举办方和承办方均需提前履行报备审批程序,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尽可能缩小规模,落实防控措施,参加活动人员需扫码登记、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得邀请省外、市外人员和7天内有涉疫风险区旅居史人员参加。倡导群众从简举办婚丧嫁娶,尽量减少人员数量。
六、严格重点场所(机构)管理。养老机构、儿童福利院、监管场所、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机构)要加强出入管理,落实定期核酸检测,实行封闭管理。达到卫生防疫要求的KTV、酒吧、棋牌室(麻将馆)、美容院等密闭娱乐场所要限定最大接待量,加强出入管理,做好通风消毒、设置“一米线”、张贴场所码,严格落实防控措施,对发现的发烧咳嗽、红黄码、未按时进行核酸检测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区防控办或所在镇街报告。中小学师生及家长原则上不跨市流动,返校时按规定落实防控措施。
七、切实加强个人防护。广大群众要积极主动参加每轮次的全员核酸检测筛查,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公筷制、分餐制、开窗通风、咳嗽礼仪、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及时前往就近发热门诊规范就诊,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请大家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保持社交距离,遵守防疫措施,积极接种新冠疫苗,提前祝大家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
国庆假期疫情防控要求2
前期,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市疫情防控形势趋稳,成果来之不易。近期,国内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多地频发态势,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国庆假期及前后,人员跨区域流动增加,加大了疫情传播风险。为切实做好来返西安人员健康管理工作,严防疫情输入,切实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提倡就地过节。节假日尽量避免或减少跨市出行,非必要不出省;确需离市的,应密切关注目的地和途经地疫情形势,提前了解当地防疫政策,避免前往有中高风险区和本土病例的地市,出行途中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返回前主动报告行程,配合落实健康管理措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和学校师生严格离市审批管理。各类机关事业单位、街道社区、企业、学校等,要加强节前返乡和节后返工返校人员排查管理,询问7天内旅居史,督促落实核酸检测、分类健康管理等措施,发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报告属地疫情防控部门。市民在市内活动的,尽量不走绕城高速、少进服务区,避免查验带来的不便。
二、主动报备行程。所有省外来返我市人员应提前在“陕西一码通”中的“来(返)陕预填报”模块报备行程等信息。宾馆、酒店、民宿、洗浴等住宿场所要做好入住人员登记和健康监测,每日向属地报告市外来返人员信息和健康监测情况。抵市人员发现来源地和途经地发生疫情,应立即向所在社区(村、宾馆)和单位报告。因瞒报、谎报、迟报等引发疫情防控风险的,依法追究责任。
三、履行防疫义务。省外所有来返人员和省内有疫情地市来返人员,需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一场两站”和入市交通卡口等第一入市点接受免费核酸检测(落地检),自觉进行“3天2次核酸检测(间隔24小时)”,抵市后3天内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参加聚集性活动。对7日内有中高风险区或参照中高风险区管理地区旅居史的来返人员,需实行7天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所有人员积极配合常态化核酸检测,重点人群按规定频次落实“应检尽检”。
四、减少聚集活动。按照“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不线下”的原则,严控大型会议、展销促销、庆典庆祝等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尽量缩小规模,按照“谁组织、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按相关规定向防疫部门报备,参加活动人员须落实扫码登记、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措施。景区景点、影剧院等场所实行门票提前分时段预约,接待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严格落实限量、错峰等要求。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尽量减少参与人员数量,承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须提前3日向属地疫情防控部门或村委会(社区)报备,配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倡导市民朋友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尽量选择到空旷的室外活动。
五、强化场所管理。公共场所加强扫“陕西一码通”场所码工作,按照有关规定查验所有进入人员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24小时内核酸采样证明,做到逢进必扫、逢扫必验、不漏一人;对无智能手机或不能使用扫码系统的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可登记个人姓名、家庭住址等详细信息后进入。全市所有公共场所严格执行戴口罩、扫码验码、测温、保持安全距离、通风消毒等防控措施。
六、加强个人防护。请广大市民朋友遵守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强化防护意识,保持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一米线、用公筷等良好卫生习惯;配合落实公共场所测温、扫码亮码、查验核酸证明等疫情防控措施;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就近到发热门诊规范就诊,就医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医时如实主动告知近期旅居史、活动史及接触史。已完成全程接种满6个月的18周岁以上市民请尽快主动接种“加强针”,共筑抗击新冠病毒免疫屏障。
以上措施,执行时间为即日起至2022年10月31日。请各类市场主体、公共场所和广大市民朋友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齐心协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共同构筑疫情防控坚固防线。
国庆假期疫情防控要求3
近期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局部暴发,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科学精准从严从紧做好国庆期间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让市民群众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祥和的假期,特通告如下:
一、非必要不出市。倡导广大群众国庆假期在本地过节,尽量减少跨地市出行,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区所在地市,确需出行的,提前3天向目的地所在的村(社区)报备。所有跨市出行人员返回后及时开展核酸三天两检,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7天内不聚集,不串门,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外出时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二、安全有序出行。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时,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出行途中应自觉配合体温检测及健康码、行程码查验等防控措施,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减少触碰公共设施表面。尽量减少在旅途中摘下口罩进食,若途中就餐,应错时错峰就餐,避免人员聚集。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等经营者需严格落实疫情防控 “三个100%”(100%体温检测、100%亮绿码出行、100%全程配戴口罩),健康码异常人员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三、及时主动报备。来(返)江人员在进入江门时,登录粤省事APP或微信小程序,需在主页的【疫情防控服务(本地疫情防控)——入(返)江报备】中进行信息填报,并主动向所在社区、工作单位或所住酒店报备,积极配合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管理措施。
四、积极配合“落地检”。外市来(返)江人员在抵达我市的首站须进行一次核酸“落地检”,3天内必须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期间间隔大于24小时)。我市在高铁站、长途客运站、高速公路出口、高速公路服务区、主要国省道等地均设有便民核酸服务点,入(返)江人员抵达上述地点应主动进行免费核酸检测。
五、减少聚集性活动。坚持“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不线下”“谁举办、谁负责”原则,非必要不举办培训、会展、文艺演出等大型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须严格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参加活动人员需扫码登记、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提倡群众从简举办婚丧嫁娶,尽量减少人员数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密闭场所,不在拥挤、密闭场所久留。遵守景区景点“限量、预约、错峰”及客运站场防疫要求,进入各类公共场所需佩戴口罩、配合测温和健康码查验,主动扫“场所码”。
六、加强重点机构场所管控。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文化场馆实行门票预约制度,养老院、儿童福利等机构探视实行“预约管理、实名登记”制度,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酒店、宾馆、饭店、影剧院、KTV、公共浴室、棋牌室、网吧等密闭场所强化入口管理,加强清洁消毒,进入场所须配合做好佩戴口罩、测温、“一扫三查”(扫“场所码”,查验健康码、行程卡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全市学校师生员工非必要不出市,出市应向学校报备,返校前按学校要求做好核酸检测,中高风险地区学生暂不返校。
七、做好个人防护。广大市民要加强新冠肺炎和季节性流感等疾病防护意识,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用公筷”等良好习惯,主动接种新冠疫苗。要实时关注自身和家人健康状况,如有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鼻塞、流涕、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须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及以上级别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和诊疗,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医时如实主动告知近期旅居史、活动史及个人接触史。
希望广大市民朋友继续配合相关部门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以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为准,共同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如不按规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不如实报告个人行程、引起传染病传播或传播风险,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国庆假期疫情防控要求4
当前,国内本土疫情仍呈现多点散发、多地频发的态势。国庆假期临近,人员流动性增加,疫情传播风险加大,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确保我省国庆前后不发生本土规模性疫情,最大限度减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让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祥和的假期,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就做好国庆假期疫情防控工作提示如下:
1、倡导就地过节。尽量减少跨地市出行,避免人群大范围流动引发的疫情传播风险。
2、安全有序出行。旅客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乘坐飞机、高铁、列车、跨省长途客运汽车、跨省客运船舶等交通工具。
3、推广“落地检”。跨省流动人员要提前向社区报备,抵达目的地后,积极配合当地完成“落地检”。
4、重点场所和机构查验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住宾馆、酒店和进入旅游景区等人流密集场所时,要查验健康码和72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型单位,要查验外省(区、市)岗返人员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进入养老机构、儿童福利等民政领域服务机构探访人员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离开陆地边境口岸城市人员,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5、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举办培训、会展、文艺演出等大型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落实防控措施,参加活动人员需扫码登记、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提倡群众从简举办婚丧嫁娶,尽量减少人员数量。
6、定期核酸检测。各岗位从业人员按照属地和行业主管部门规定,分类完成“一天一检”“两天一检”和“一周两检”核酸检测要求。
国庆假期疫情防控要求5
各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省指挥部各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