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公司一定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体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公司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公司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篇1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响应和处置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属生产、生活区域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本预案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原则,以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为重点,以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目标,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3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危险源辨识
3、1。1所在地区突发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职工被传染。
3、1。2职工出差途中感染传染病,潜伏期未发现,上班后带来传染病源。
3、1。3外来人员带来传染病源。
3、2事件的特性
3、2。1传染病特性
3、2。1。1传染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是由病原体引起、并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有的可导致后遗症、残疾或死亡。
3、2。1。2我国根据各种传染病的传染性强弱、传播途径难易、传播速度的快慢、人群易感范围等因素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
3、3事件类型及后果
3、3。1重大疫情
3、3。1。1传染病事件:发生肺鼠疫病例、霍乱大规模暴发、乙类或丙类传染病流行以及鼠疫、霍乱、炭疽、天花、肉毒杆菌毒素等生物因子污染事件。
3、3。1。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涉及两个及以上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或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3、3。2较大疫情
3、3。2。1传染病事件:发生腺鼠疫病例;发生霍乱小规模暴发疫情(5例及以上);发生新出现的传染病有集中发病趋势的疫情(3例及以上);发生乙类传染病较大规模暴发疫情,即在局部范围内,在疾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发生出血热5例、伤寒、副伤寒1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20例、痢疾30例、其他乙类传染病30例及以上;发生丙类传染病局部流行倾向。
3、3。2。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一定时间内,在一个省多个县(市)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3、3。3一般疫情
3、3。3。1传染病事件:发生霍乱散发病例、带菌者;发生新出现的传染病确诊病人;发生乙类、丙类传染病小规模暴发疫情,即在局部范围内,在该疾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5例及以上、痢疾或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10例及以上。
3、3。3。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一定时间内,在企业内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3、3。4后果
传染病主要通过水与食物传播、空气飞沫传播、虫媒传播、接触传播,突发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可能或严重影响员工健康或企业生产等,严重时会危及员工生命安全或造成企业不稳定和发展,需要紧急采取措施。
3、4事件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
公司内生产、办公、生活区域。
3、5事件可能发生的季节
一年四季都有可能,但在春夏交季、秋季发生的可能性比较高。
4事件分级
4、1重大事件:当公司内职工和家属10人以上发生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2较大事件:当公司内职工和家属5人以上10人以下发生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3一般事件:当公司内职工和家属3人以上5人以下发生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5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5、1应急指挥机构
5、1。1应急指挥部
公司成立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由分管副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由工会主席担任,成员由总经理工作部、行政事务中心、工会办公室、安健环部、财务产权部、物资采购部、党群工作部等各部门相关人员组成。具体组成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每年根据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情况,调整后以公司文件形式发布。
6、1。1员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均衡,适量运动、注意休息,生活、办公场所应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生活、工作场所干净,勤洗手、勤晒衣服和被褥,传染病高发季节和传染病流行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爆发期间取消一切娱乐性活动,尽量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6、1。2行政事务中心、党群工作部开展对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预防的宣传报道,使广大员工能及时了解预防知识。
6、1。3当地发生大面积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疫情期间,尽可能减少各种会议、集会,尽可能不要安排员工前往传染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地出差。
6、1。4当地发生大面积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疫情期间,对公司内人员密集场所安排消毒。
6、1。5社会上发生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厂区,尤其要防备疫情发生地区人员进入厂区,必要时可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查。
6、1。6有条件时,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前,对职工进行传染病疫苗接种。
6、1。7对来自疫区的人员(本企业出差,学习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子女)中有可能接触传染病源的人员进行监测,必要时对接触病人或可疑病人进行隔离和医学观察,每天进行1-2次常规检查,直到有效隔离期满后解除隔离,并对其它有可能造成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的途经、经过路线、接触人员的范围,向应急指挥部领导小组汇报。
6、2风险监测
6、2。1风险监测的责任部门:传染病疫情事件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由行政事务中心负责与当地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及时获取疫情信息。
6、2。2风险监测的方法和信息收集渠道:行政事务中心负责搜集、整理、及时监控疫情发展情况,组织汇总各部门人员身体异常情况日报表,对所有可能存在疫情的区域,联系医疗部门给予指导或彻底消毒,并对易感染人群,特别是发热病人给予及时监控及甄别。
6、2。3风险监测所获得信息的报告程序:当发现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突发事件时,发现人或病人所在部门应立即将发生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症状、人员数量等)报告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按照规定要求上报上级各相关单位。
6、3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
6、3。1预警发布程序
6、3。1。1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后,疑似病例所在部门立即向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人员汇报,各部门每天定时向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汇报本部门疫情情况(是否有发热病人或疫情接触情况),如出现疑似病人由行政事务中心联系医院进行甄别和处置。
6、3。1。2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根据疑似病例、是否有发热病人或疫情接触情况综合分析判断,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发布预警通报,通知各部门作好应急准备。
6、3。2预警发布后的应对程序和措施
6、3。2。1发生传染病或疑似病例后,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在上级防疫部门专家的指导下对疑似病人及时进行甄别、抢救和转运,并予以有效隔离,同时向上级疾病控制部门进行报告,根据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统一专人专车转运至定点治疗医院进行进一步确诊、医学观察及治疗处理。
6、3。2。2制作表格分发到各部门,组织人员对各部门人员的体温进行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采取措施。
6、3。2。3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及时将疑似病人医学观察及治疗处理情况向应急指挥部领导报告。
6、3。2。4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对外来人员及时进行摸底排查,尽早发现疫情的苗头,及时向应急指挥部领导报告,同时做好厂区的卫生监督工作。
6、4预警结束
疑似病人经医学观察排除传染病例,或疑似病人经治疗处理后确认康复,厂区及住宿部经过一段时间后无新的病例出现。应急指挥部根据情况,综合分析判断后发布预警结束通报。
7信息报告
7、1本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
行政值班电话
7、2当员工发现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时,应立即报告部门主任。报告内容包括:时间、地点、症状、人员数量等。
7、3部门主任接报告后,立即报告公司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
7、4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报告,并根据应急指挥部意见,通知应急指挥部其他人员。
7、5经公司应急指挥部同意,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向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地方卫生部门报告。
7、6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立即用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上报集团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时间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
7、7外部机构的联系方式见附录A。
8应急响应
8、1响应分级
8、1。1发生一般事件,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作为此级响应责任人,并联动各部门共同响应的为二级响应。
8、1。2发生重大、较大事件,应急指挥部立即命令启动“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预案”,利用公司所有有关部门及一切资源外共同响应外,还需要社会相关应急救援机构参与救援的事件为一级响应。
8、2响应程序
8、2。1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接到发现突发事件报告,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判断应急响级别。
8、2。2二级响应: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作为此级响应责任人,马上到现场确定情况,情况属实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马上确定病患是否已经送至医院就医,通知安健环部对密切接触病患的人员进行隔离,通知行政事务中心在值班室设置隔离室,并联动其他各部门,密切关注事件的发展趋势,做好公司日常生产工作,并根据事态的发展确定是否启动应一级响应。
8、2。3一级响应: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领导报告。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接报告后,立即对现场情况进行确认,命令启动“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预案”,通知应急指挥部所有人员参加应急处理会议。公司各相关部门同时联动,物资采购部确保公司正常生产物资的供应和临时急救药品等物资的采购;党群工作部和工会办公室做好疾病宣传、员工思想引导和善后安抚工作;行政事务中心后勤保障,确保采买的安全性和被隔离员工的正常生活配给;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总调度,在应急指挥部的指挥下及时、准确向上级集团公司应急办公室、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地方卫生部门报告疫情情况,以及必要时第一时间向外部应急救援机构寻求救援。
8、2。4响应行动流程图见附录B。
公司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篇2
为加强我司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减少人员聚集,保障我司安全生产,阻断疫情传播制定本预案。
一、疫情防控组织架构
成立XXX公司疫情防控组,防控组构成如下:组长:XXX
副组长:XXX
公司疫情防控组下设:
防疫小组(2人以上):XXX、XXX,负责春节假期及开工后的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等工作;
宣传巡逻组:XXX,XXX,负责厂区日常巡逻和对员工的疫情应对宣传教育;
厂区消杀组:XXX,XXX,负责厂区消毒杀菌工作;应急处理组:XXX,XXX,负责异常情况应对处理;
后勤保障组:XXX,XXX,负责防疫物资采购分发工作;
(以上为参考内容,小组设置、人员数量、职责等请企业结合实际设置。)
二、园区日常管理要求
(此部分为为园区日常管理要求描述,如对厂区的管理要求:体温检测、口罩佩戴要求等;对用餐的管理要求,分时段分批次用餐、送餐等方式减少人员聚集方式等;厂区、食堂、宿舍等的消杀要求等;下班后的园区管理制度等。)
三、员工日常管理要求
(主要参照《xxx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员工管理指引》落实员工日常管理要求,包括对从疫情重点地区返深的企业员工严格执行居家或在企业集体宿舍隔离14天等。)
四、防疫物资准备
(此部分主要描述企业防疫物资准备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口罩、消毒液、体温计等防疫物资的数量、储备天数等。)
五、突发情况处理
(此部分主要描述在企业发现员工体温异常、员工发烧、员工违反规定聚集、员工不听从隔离安排等情况的应对处理预案,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公司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篇3
XX公司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应急方案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提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及时有效采取防控措施,控制疫情传播蔓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穗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在XX统一领导下,在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的指挥下,按照科学有度、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原则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切实做到疫情发现得早、控制得住、处理得好,全力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分工安排
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领导组办公室
组成成员:XX生产现场负责人,XXX
职责: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负责全公司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密切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动态,做好物资储备和应急准备。督促落实公司的防疫主体责任,一旦发现有员工出现发热应及时汇报处理。要加强应急值守,保证信息畅通,对员工举报信息,做到及时反应,跟踪处置,遇到重要情况要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报告。
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摸排组
组成成员:XX、XX(XX负责信息汇总上报)
职责:对于全公司范围内的返公司人员,尤其是从武汉来、去过武汉以及途经武汉的所有人员,以及与以上人员有过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统一摸排登记。同时做好防控知识宣传,正面引导员工掌握防控知识,在全员摸排的同时,告知返公司员工尽量不要外出,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去。
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武汉人员防控组
组成成员:XX、XX
职责:对疫区返公司人员和密切接触者安排居家观察,及时关注其身体状况,安排人员每日进行体温测量等检查。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刻组织开展隔离治疗、疫情消杀灭等卫生应急工作。
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后勤保障组
组成成员:XX、公司行政综合部。
职责:负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处理所需物资,防护用品、急救设备的储备,同时确保员工生产生活正常运行。
设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宣传组
组成成员:XX、公司行政综合部。
职责:负责组织上级防控信息的发布,加强应急处理的宣传报道和舆情监控,打击炒作行为,积极主动地引导舆论,利用宣传栏、LED显示屏、公告、标语等宣传普及科学防治知识,维护社会稳定。
疫情期间公司一定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体员工的健康和安全。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公司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公司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篇1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响应和处置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所属生产、生活区域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本预案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原则,以突发事件的预测、预防为重点,以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目标,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3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危险源辨识
3、1。1所在地区突发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职工被传染。
3、1。2职工出差途中感染传染病,潜伏期未发现,上班后带来传染病源。
3、1。3外来人员带来传染病源。
3、2事件的特性
3、2。1传染病特性
3、2。1。1传染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是由病原体引起、并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有的可导致后遗症、残疾或死亡。
3、2。1。2我国根据各种传染病的传染性强弱、传播途径难易、传播速度的快慢、人群易感范围等因素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
3、3事件类型及后果
3、3。1重大疫情
3、3。1。1传染病事件:发生肺鼠疫病例、霍乱大规模暴发、乙类或丙类传染病流行以及鼠疫、霍乱、炭疽、天花、肉毒杆菌毒素等生物因子污染事件。
3、3。1。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涉及两个及以上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或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3、3。2较大疫情
3、3。2。1传染病事件:发生腺鼠疫病例;发生霍乱小规模暴发疫情(5例及以上);发生新出现的传染病有集中发病趋势的疫情(3例及以上);发生乙类传染病较大规模暴发疫情,即在局部范围内,在疾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发生出血热5例、伤寒、副伤寒1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20例、痢疾30例、其他乙类传染病30例及以上;发生丙类传染病局部流行倾向。
3、3。2。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一定时间内,在一个省多个县(市)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3、3。3一般疫情
3、3。3。1传染病事件:发生霍乱散发病例、带菌者;发生新出现的传染病确诊病人;发生乙类、丙类传染病小规模暴发疫情,即在局部范围内,在该疾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5例及以上、痢疾或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10例及以上。
3、3。3。2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一定时间内,在企业内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由地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相应级别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3、3。4后果
传染病主要通过水与食物传播、空气飞沫传播、虫媒传播、接触传播,突发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可能或严重影响员工健康或企业生产等,严重时会危及员工生命安全或造成企业不稳定和发展,需要紧急采取措施。
3、4事件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
公司内生产、办公、生活区域。
3、5事件可能发生的季节
一年四季都有可能,但在春夏交季、秋季发生的可能性比较高。
4事件分级
4、1重大事件:当公司内职工和家属10人以上发生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2较大事件:当公司内职工和家属5人以上10人以下发生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3一般事件:当公司内职工和家属3人以上5人以下发生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5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5、1应急指挥机构
5、1。1应急指挥部
公司成立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由分管副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由工会主席担任,成员由总经理工作部、行政事务中心、工会办公室、安健环部、财务产权部、物资采购部、党群工作部等各部门相关人员组成。具体组成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每年根据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情况,调整后以公司文件形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