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各地一定要做好防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2022年疫情防控方案应急预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2022年疫情防控方案应急预案 篇1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关于组建疫情防控全覆盖巡逻队伍的通知》要求,为切实筑牢交通运输行业群防群控严密防控网,现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巡逻范围

包括交通工程建设、养护企业,客运站、客运企业、物流货运、驾培维修企业。

二、组成人员及工作职责

负责人:

设三个工作组,具体组成人员及工作职责如下:

1、建管巡逻组:

主要负责交通建筑、养护企业疫情防控巡逻。

2、运输巡逻组:

主要负责物流货运、驾培维修企业疫情防控巡逻。

3、客运巡逻组:

主要负责客运站、客运企业疫情防控巡逻。

三、工作要求

1、全面排查。各巡逻组根据工作要求,每周至少开展2次巡逻,主要对经审批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措施是否到位(防控物资、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未经批准复工复产是否擅自复工复产,经营场所是否有密集人员,人员信息登记上报是否及时到位等等。巡逻情况需及时进行登记。

2、严格处罚。对已经复工复产的企业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立即责令其改正到位,逾期整改不到位的责令其停业,待条件符合后再予开业。对未经批准擅自营业的企业责令其停止营业,待条件成熟后再履行相关手续报备。

2022年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 篇2

一、总体要求

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有效措施,简化优化经办流程,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兜底保障作用,确保医疗机构全力救治患者。配合卫生健康等部门,积极做好联防联控工作。加强有关医保政策宣传解读工作,解除群众看病就医顾虑,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严格落实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救治保障“三个确保”要求,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救治保障,一要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二要确保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三要确保假期工作平稳有序。

二、执行特殊报销政策,提供医保结算便利

对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患者,临时执行特殊报销政策。

(一)实施综合保障。对于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发生的医疗费用,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按规定支付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实施综合保障。

(二)取消异地转外支付比例调减规定。对异地就医患者先救治后结算,由就诊医院向我局提供患者信息,我局及时为患者做好备案工作,减少患者流动带来的传染风险。医保报销不执行异地转外就医支付比例调减规定,原则上通过调整信息系统实现直接结算。确有困难的,差额部分由我局汇总患者治疗数据,转参保地经办机构进行手工结算。

(三)扩大医保支付范围。将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覆盖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全部临时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对于不在现行我省基本医保药品和治疗项目目录范围内的,系统设定临时项目和编码进行管理。所有临时新增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项目不设个人先付比例,不受限定支付标准限制。

(四)不纳入总额预算控制。对集中收治的医院,我局将预付资金减轻医院垫付压力,具体预付资金额度由医疗机构根据实际诊疗情况,向我局申请。患者医疗费用报销额不纳入医院总额预算控制指标或医共体总额预算指标,单独结算。

(五)做好信息系统管理维护。我局在医保信息系统内临时增加“新型肺炎治疗新增药品”及“新型肺炎治疗新增项目”匹配项目,编码分别为“xx”及“xx”,用于管理临时新增纳入的医保报销范围药品和服务项目。各救治医疗机构要及时做好药品和服务项目维护对照工作。

三、加强值班值守,确保假期工作平稳有序

我局将加强春节假期的值班值守,做到春节假期经办服务不间断,并做好基金收支的动态监测和统计分析工作。各救治医疗机构自1月31日起每周四下午下班前向我局基金管理科报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治疗人数、医疗费用等情况。

2022年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 篇3

为做好本次会议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参会人员及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确保会议顺利召开,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会前防控措施

(一)会前健康申报

1、所有参会人员及工作人员均须在会前登录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程序,依法如实进行14天内到达或途径地域的申报。

2、参会人员在报到时需提供当地健康码。

3、对于来自疫情中风险或高风险区域的参会人员(销售人员),需提供会前14天以来的核酸检测证明,检测结果为阴性并赋予健康码成绿码,方可参加会议。

4、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与健康码均为绿码者方可参加会议和会议报务工作。经审查,健康申报情况有异常的,不得参加会议。

(二)会场准备

1、会议举行前对会场严格做好通风消毒工作,并配备相关疫情防控物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医学观察病例由政府指定定点医院确认;

在处理疫情过程中,及时对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效果及疫情动态进行分析与评估,以改进工作。

2022年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 篇5

根据《关于下发20xx年度卫生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广东考区疫情防控工作指引及应急处理预案的通知》要求,为确保我市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安全有序进行,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卫生健康委和省卫生健康委统一部署以及我市工作实际,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考试安全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分类指导、快速响应、落实属地责任的常态化防控原则。各有关单位及各考场务必压实主体责任,做到职责到岗、任务到人、协调配合,确保我市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安全、平稳、有序进行。

二、组织领导

为严谨细致做好考试期间防疫工作,全面统筹协调考试全过程的疫情防控工作和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成立我市20xx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疫情防控及考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统筹组织实施我市20xx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防疫各项工作,督促指导各考场严格按要求做好考试期间各环节防疫措施,以及负责考试涉疫突发紧急事件处置。领导小组下设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及考务工作小组,疫情防控工作小组设在市卫生健康局卫生应急科,由刘晓黔同志担任组长,考务工作小组设在市卫生监督所,由张杰同志任组长。

二、细化防疫措施

(一)考场及时间安排

20xx年佛山市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将于9月12、13、19、20、26、27日举行。

各区卫生健康局、市直各医疗卫生机构负责通知提醒参加考试的全体考生,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二)考前准备

1、提前申领“粤康码”等电子健康码,并如实进行健康申报。如有咳嗽、乏力等疑似症状应及时就诊,排除新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后方可参加考试。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及考前14天有国(境)外旅居史的考生,考生入场时出现健康码为红码或黄码等异常情况的,需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仍在隔离治疗期的确诊、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隔离期未满的密切接触者、重点人群,不得参加考试。

考生不得隐瞒行程、隐瞒病情、故意压制症状、瞒报健康情况,若故意隐瞒以上情况并且参加考试,造成传染病传播或流行者,依法追究责任。

2、考生应于9月4至27日间登录卫生人才网打印准考证,并熟读“考生须知”。考试当天应出示粤康码及行程卡、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等材料,积极主动配合考务工作人员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经学校审核合格后,才能进校考试。所有人员全程佩戴外科口罩,注意手卫生,人机对话考试考生同时需全程佩戴一次性手套。

3、做好交通规划,尽量绿色出行。自驾汽车的应把汽车停放在学校周边公共停车场,步行至校门。

(三)考场部署(各考场具体负责)

1、考务工作人员健康摸排。所有考务工作人员应在“粤康码”等健康二维码上进行健康申报,须符合健康码为绿色且体温正常、无相关症状(干咳、乏力、咽痛、腹泻等)要求。出现异常的及时就诊,排除新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体温正常48小时后方可上岗。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及考前14天有国(境)外旅居史的考务工作人员需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所有考务工作人员进入考场要佩戴医用口罩,实行进门测温,体温异常严禁进入。仍在隔离治疗期的确诊、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隔离期未满的密切接触者、重点人群,原则上不得安排参与考务工作。

2、疫情防控培训。各考场应提前对考务工作人员进行疫情防控专题培训,明确疫情防控技术和工作要求,未经培训不得上岗。

3、设置临时隔离场所。各考场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对独立的临时隔离观察室,配备专业人员,用于初测体温≥37。3℃考生的体温复测和待送考生停留。临时隔离室应靠近出、入口处,采光和通风良好,配备基本防护用品和洗手设施,设立醒目的“隔离室”标识,门前有“闲人免进”等提醒标识。临时隔离室的工作人员须穿戴工作服、医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必要时可穿戴防护服。

4、物资准备。各考场除考试必须使用物品以外,还需配备一定数量的测温枪、医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原则上考生自备)、水银温度计、75%消毒酒精、含氯消毒剂、含醇速干手消毒剂等防疫物资,确保满足防控需要。在人员进出通道、安全检查等关键岗点设置手持体温检测仪、含醇速干手消毒剂等防疫物资设备。

5、试室布置。试室内座位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增加横向和纵向距离,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定数量的备用试室。

6、考场清洁消毒。考试前对考场进行通风换气,全面的环境清理和预防性消毒,重点包括试室、洗手间、垃圾站、电梯、楼梯、就餐区等,加强对门把手、桌椅等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

7、体温测量和查验资料。考试当天,安排专责人员负责查验健康码、检测报告和开展体温测量。人员通过体温检测通道时,应保持人员间隔大于1米,有序接受体温测量,现场测量体温正常(<37。3℃)方可正常进入考场。第一次测量体温不合格的,可适当休息后使用其他设备或其他方式再次测量。有境外或中高风险地区活动轨迹的人员应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考试当天体温≥37。3℃或有咳嗽等可疑症状的,不能参加考试。

8、考后防控工作。考试结束后,要求考生按照监考老师指令有序离场;监考老师在考务办公室要有序交接考试材料,不得拥挤,保持人员距离。所有考试结束后,全面做好考场环境卫生清洁和消杀工作,按标准要求,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将整洁、安全的环境交还考试机构。考务工作人员工作结束后,做好口、手部卫生,错峰有序、间隔式就餐(1米以上),同向而坐,避免交谈。所有餐饮需单独包装、直接配送,独自食用,不得分享。

三、应急保障预案

考试期间,若出现考生身体异常,立即进行综合研判评估,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开展相关防控措施,有效处置,防止疫情蔓延。如有以下情形发生,严格按照应急保障预案处置。

情形一:查验区或考场发现发热(体温≥37。3℃)人员。

处置方案:在查验区或考场发现发热人员时安排在查验休息区或留观室进行短暂休息(3-5分钟)后再次进行测量(水银温度计腋下测量),立即派专人将发热人员引导至临时隔离观察场所并对考生进行现场采样和紧急检测,同时进行现场流调(由市疾控中心组织安排流调人员进驻)。实验室核酸结果出来前安排发热人员在留观室休息等候,若实验室核酸结果为阴性并经现场流调人员综合判断排除新冠肺炎,应建议其尽快到附近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若实验室核酸结果为阳性,则按情形二处理。处置过程应尽量减少对其他考生的影响。考试期间,考官和考务人员出现发热、咳嗽等身体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执考和考务工作并送考点留观室,后续处置程序同上。

情形二:排查病例出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果。

处置方案:若发热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应立即报告,启动疫情处置程序。关键处置环节包括:

1、立即联系120将患者送至定点医院(市四医院)隔离治疗;

2、上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对是否暂停所有考试工作和封锁考点进行评估,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确定是否取消后续考生考试;

3、由现场流调人员迅速确定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并按相关管理规定,联系市疾控中心做好密切接触者安置;对列入“一般接触者”的其他考生及考务人员,按相关规定予以健康告知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4、对该病例所涉及的区域进行终末消毒;

工作职责:

a、密切关注国家或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发布的疫情信息,建立逐级汇报机制;

b、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制定具体应对和处置方案;

c、摸清所在部门、车间员工及家庭疫情情况,实行一事一报机制;

d、根据疫情形势变化,提出节后复工建议方案;

e、收集出入疫区人员、出现流感症状人员信息并每日向领导小组汇报;

f、督促全面开展生产、办公、住宿等场所的消毒工作;

g、为员工配发有效的防护口罩,宣传正确的病毒预防措施;

h、每日对所有员工监测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直至疫情全面被消灭。

其它主要单位职责:

5、2各部门、车间职责

5、2。1复工前做好本部门、车间员工情况摸底工作,着重了解员工节假日出行情况,有无武汉等疫区及相关人员接触史,有无病患接触史,有无疫情相关症状,并及时向安全生产办公室报备。

5、2。2复工后做好本部门、车间员工的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工作,督促员工遵守疫情防控相关管理规定和措施。

5、2。3出现紧急情况立即上报,并做好现场管控。

5、2。4控制不必要的外来人员进出,若有必要,按公司相关管理规定执行。

5、3生产保障部

5、3。1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公司正常生产的必要物资供应。

5、3。2负责疫情防控工作所需的劳保用品、消毒药水等必要物资的采购。

5、3。3做好水电气供给保障工作。

5、4综合管理部

5、4。1督促安保人员做好外来人员管控工作,及时发现疫情的苗头。

5、4。2督促保洁人员同时做好卫生清扫和消毒杀菌工作。

5、4。2负责后勤保障,对需观察隔离的员工设置专门的隔离区并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

5、4。3食堂采买要避开病毒源,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5、4。4负责对住宿部区域的员工进行监督检查。

5、4。5安排专人负责公司门口的监测设备如红外线温度仪等的监控记录。

5、4。6准备应急时的车辆调用、确保及时有效出车。

5、5其他部门职责

其他相关部门根据应急指挥部命令,做好应急配合工作。

5、6全体员工职责

5、6。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公司疫情防控相关要求。

5、6。2及时如实上报个人疫情接触信息和身体异常情况。

5、6。3发现身边人员有异常情况应立即主动上报。

6预防与预警

6、1预防

6、1。1按各部门员工摸底了解情况,安排有疫区或患者接触史的进行隔离14天,无异常后复岗。

6、1。2在公司门岗安排人员对所有进入公司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并记录。

6、1。3员工在国家相关部门宣布应急响应结束前必须按公司要求每天佩戴口罩,口罩由公司发放每天两个。

6、1。4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厂区,尤其要防备疫情发生地区和可能感染的人员进入厂区,必要进入时使用测温枪进行体温监测无异常登记后佩戴口罩进入,进入后全程必须有人陪同。

6、1。5加强卫生清扫和消毒杀菌工作,一般场所每日消杀一次,人员密集场所每日消杀两次,口罩回收桶每日消杀三次。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