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幼儿园国庆期间疫情防控方案精选6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幼儿园国庆期间疫情防控方案1

尊敬的各位家长:

20xx年国庆假期即将到来,预祝您节日快乐、阖家幸福!为确保假期中学生们的安全,希望家长们及幼儿增强安全意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远离危险。学校将相关安全事项告知如下,敬请家长们履行监护责任,与幼儿阅读,防范安全事故。让我们一同度过一个平安、愉快的假期。

假期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安全

家长和孩子尽量减少接触密集人群,避免与有感冒或类似流感症状的人接触;毫不放松落实防控措施,保持卫生勤洗手,正确戴口罩,有病及时就诊。

(二)防溺水安全

凉爽的秋季是户外玩耍的好季节,假期中外出不靠近水库、池塘、水井、石坑、河道等各种危险水域,不私自下水游泳或到水边玩耍嬉戏、钓鱼、捞鱼虾等;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或玩水上项目;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发现有人溺水不盲目下水施救,学会自我保护和科学自救、施救方法。

(三)交通安全

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要乘坐无牌、无证、超载、超速等非法营运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违规驾驶电动车和摩托车,未满十二岁不能骑自行车、未满十六岁不能骑电动车、未满十八岁不得驾驶机动车上路。

(四)食品安全

不购买过期、变质、有异味的食物和“三无”食品;不吃变质饭菜和不干净水果;不喝生水,不吃来历不明的水果、野果和食物,不吃野生菌等高风险食物,不买无证摊点出售的食品,严防发生食物中毒。

(五)防火用电安全

要安全用电,电器使用时人不可离开,人走断电,不要乱拉乱接电线;养成不玩火的好习惯,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户外活动切勿乱扔火种;爱护消防器材,掌握常用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严禁非法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六)网络安全

国庆7天长假,上网有时会成为打发时间的主要活动,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合理规划网络生活,做到时间适度、内容健康、防止“成瘾”,上网时不把个人和家庭信息告诉他人。

(七)交友安全

假期注意交友安全,学会自我保护,不与社会上的不良青年交往;网上交友要谨慎,不与网友见面;与邻里朋友相处要互相关心,不可恃强凌弱;外出要告知家长,保持与家长的联系,到了约定时间要及时回家。

(八)防诈骗、防盗窃等安全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保护好自己的私人信息,家里的电话不轻易泄露给陌生人;不贪图蝇头小利,轻信中奖等消息;在家关好门,外出锁好门,看好自己的物品。

(九)心理安全

家长要加强亲子沟通,多与孩子交流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孩子在校思想状况和日常表现,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和娱乐,完成好假期作业,以愉快的心情做好假期结束后的校园学习生活。

疫情当前,安全最重要,孩子安全关乎家庭的幸福,家庭幸福关乎社会的稳定,关注孩子的假期安全,让孩子健康平安成长。家园配合及悉心教育下,让我们祝您与孩子们拥有一个愉快的假期!

幼儿园国庆期间疫情防控方案2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您们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幼儿园提醒各位家长保持高度警惕,绝不能麻痹大意,心存侥幸。国庆假期来临,为继续做好我市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保证幼儿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请家长们履行监护人的职责,严格遵守幼儿园的规定,知悉并按要求配合做好以下工作:

1、假期期间,请家长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当身体如有发热、咳嗽等异常情况,要主动告知幼儿园班老师,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确保所有师生安全返园。

2、为了自身和家人的安全减少外出或不外出,不与来自中高风险区的人员接触;更不要去高、中风险地区旅行或探亲;建议不出省或市外。如特殊情况必须外出,请务必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屈肘捂住口鼻防止飞沫传播。及时报备,并如实告知班级教师,报备行程码。另,若家长与幼儿出省或市外返家后,建议自觉到医院进行核酸检测,并把检测结果截图告知班老师。

3、家长要加强幼儿的个人卫生教育,提醒幼儿做好个人防护,家中勤通风,勤消毒。

4、不扎堆、减少聚餐,不带幼儿去人多封闭的场所就餐,更不要参加大型聚集性活动,时刻做好个人防护。注意食品卫生,不吃生冷食物,尤其避免生食水产品。

5、早发现、早排查、早治疗。关注自身健康,如有外地返家亲友,建议去医院进行核酸检测,出现咳嗽、发热、乏力、鼻塞、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及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行排查治疗。

6、严排查、勿瞒报。及时排查身边人,如有从高、中风险地区返回人员,应及时上报社区及幼儿园所在班级老师。不得瞒报谎报疫情信息,如瞒报一经发现后果自负。

各位亲爱的家长朋友,疫情防控无小事、防微杜渐是大事,“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让我们从自身做起,让各项防控措施切实落实到位,确保每位幼儿及家人健康、安全。

幼儿园国庆期间疫情防控方案3

近日,教育部联合国家卫健委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和当前疫情形势需要,对此前相关技术方案进行修订调整,印发了高等学校、幼儿园校和幼儿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

而幼儿园本就是人群比较密集的场所,幼儿也是传染病易感人群,稍有疏忽,容易引起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在疫情下,为有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xx经开第xx幼儿园根据以下方案全面开展校园消毒防疫工作。

01

开园准备

(一)幼儿园的准备

8、做好疫苗接种查验补漏工作

配合相关部门逐一查验幼儿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发现漏种,及时告知补种。

(二)教职员工、家长和幼儿管理要求

1、落实家校协同

教职工应每日与幼儿家长保持沟通,家长每日应如实向班主任报告幼儿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健康状况和风险接触信息,如有疑似症状,要及时上报就诊。

2、保持手部卫生

教职员工和家长应引导幼儿尽量不用手接触口眼鼻、勤洗手,做好手卫生行为宣教。

3、积极参加锻炼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安排内容和形式适宜的体格锻炼,每日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3岁以上幼儿至少1小时的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活动。

4、落实个人防护

幼儿园值守人员、保洁人员和食堂工作人员等在工作期间,应当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做好手卫生。保洁人员、食堂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还应当戴一次性手套,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并保持清洁、定期洗涤与消毒。幼儿在园期间可不佩戴口罩。幼儿离园期间,家长做好幼儿看护,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在园外公共场所需要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5、加强近视防控

引导幼儿养成科学用眼习惯,保障充分户外活动,严格控制视屏时间。平衡营养膳食,合理安排作息,确保充足睡眠时间,提高机体免疫力。

03

疫情监测与应急处置

1、关注疫情变化

及时关注幼儿园所在辖区、全国其他地区疫情形势变化。一旦所在地区发生本土疫情或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发生变化,应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立即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果断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2、强化监测预警

幼儿园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严格实施师生员工健康监测、体温检测、晨午晚检和因病缺课(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等措施,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入园前,教职员工、幼儿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如出现疑似症状,应当立即报告,采取居家观察、就医排查或隔离措施。在园期间,教职员工和幼儿如出现疑似症状,教职员工应立即停止上岗,及时通知幼儿家长带离,严格按照“点对点”协作机制有关规定及时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托幼机构做好就医结果追踪登记工作。

一旦幼儿园所在县(市、区、旗)发生疫情,要根据疫情扩散风险加密核酸检测频次,提高师生核酸检测抽检比例,推广使用抗原检测。期间园内食堂工作人员、保洁人员、园(楼)门值守人员等工作人员每周开展核酸检测,可适当增加抗原检测。若出现抗原检测阳性者,无论是否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等症状,均需按照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人员转运工作指南的要求,由急救中心转运至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

3、快速处置疫情

如教职员工和幼儿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或密切接触者,幼儿园应当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在2小时内向辖区疾控机构报告,在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指导下,采取封闭管理、全员核酸检测和暂缓返园等处置措施。

幼儿园出现疫情后,要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配合疾控机构做好传染源控制和管理,按照属地化原则配合疾控机构开展快速全面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分析研判,根据病例轨迹和流调信息,科学、精准划定风险区域与风险人员。幼儿园配合疾控机构等部门做好划定区域和风险场所的先管控、再摸排,有序组织落实风险人员的转运、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措施,根据受污染的状况和风险采取相应的环境和物体表面的预防性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并做好园内垃圾、粪便、污水的收集和无害化处理。

幼儿园要安排专人与接受医学隔离的教职员工、家长或幼儿进行联系沟通,掌握其每日健康状况。教职员工、幼儿病愈后返园需提交当地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具的相关证明。

4、做好卫生保障

各地要加强对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责任落实,认真排查辖区幼儿园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行立改,及时跟踪整改到位。幼儿园要加强应急处置保障,对师生员工做到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五个到位”,妥善解决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及时回应合理诉求和关切,在防疫提醒、生活和防疫物资、医疗保障、心理疏导等方面给予支持。

幼儿园国庆期间疫情防控方案4

为指导托幼机构加强假期学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压实托幼机构防控工作责任,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落实“四早”防控措施,精准防控,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开园准备

(一)托幼机构的准备。

1、重视开园准备。托幼机构根据疫情形势和所在地疫情防控相关政策要求,做好新冠肺炎和冬假期高发传染病预防工作。继续落实和完善“两案九制”,有序开园。

2、落实四方责任。配合当地严格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落实好单位责任和家庭责任,做到防控职责到人。托幼机构负责人是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开园前必须做好防控知识与技能培训,并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3、坚持联防联控。在教育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导下,托幼机构应加强与疾控机构、就近定点医疗机构、辖区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教育、卫生、托幼机构和家庭“点对点”协作机制、监测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开园前托幼机构疫情防控业务指导、巡查和培训全覆盖。

4、做好物资储备。做好洗手液、消毒剂、儿童口罩、体温计等防疫物资的储备。设置足够的盥洗设施,并配备足量的洗手用品。落实环境卫生和清洁消毒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托幼机构全面清洁消毒工作。按照标准设立观察室或临时隔离室,配备专人负责。

5、加强环境消毒。开园前应对园内重点场所、公共用具和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对户外大型玩具、门把手等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对活动室、睡眠室、盥洗室、洗手间等各类生活、保育场所开窗通风。做好垃圾清理。

(二)教职员工、家长和幼儿的准备。

6、报备健康状况。所有教职员工和幼儿在开园前14天开展健康监测和行踪报告(含共同生活家属),并如实上报园方,配合学校做好假期返园的健康检查。对有发热、干咳、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应当及时就医,暂缓返园。

7、保持社交距离。开园前14天,家长做好幼儿看护和防护物资准备,减少人员来访,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在园外公共场所需要佩戴口罩。

二、开园之后

(一)托幼机构管理要求。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