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游泳池安全应急预案5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为了提高酒店室外泳池的安全生产工作,并且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安全事故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的减少突发事件对游客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游客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机构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值班经理
成员:行政委员会成员
二、试用范围
本预案试用于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游客身心健康一般和严重损害的安全事故。
三、分级标准
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四、危险源辨识
对泳池及周围可能引起突发安全事件的行为、人员、物质、设备设施进行辨识,列出危险源清单,并有针对性的制订预防措施,责任落实到人。
五、预警处置
游泳池管理人、救生员按照突发安全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时分析其对游客身心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时做出预警。
六、常见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一)溺水处理
步骤:1、发生事故后,救生员、服务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迅速将溺水着救起。
2、救生员、服务员第一时间通知泳池安全领导小组及上级领导立即与医务室、医院联系派救护车,要说清楚地点、发生事故的情况并提出要求。
3、救生员立即启动CPR评估溺水程度,根据情况做CPR操作。如需送医院救治救生员必须跟随。
4、其他服务人员维持现场秩序疏散围观群众,并协助救生员工作为救护创造条件。
5、保护现场并作事故报告并配和政府机关及酒店的调查。
救援程序图:
(二)抽筋处理
1、客人出现抽筋后救生员救生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如果客人在水中迅速将其捞起。
2、安抚客人,救生员视抽筋部位进行反向牵拉并对肌肉进行按摩,缓解痉挛带来反应并通知医务室做进一步处理。
3、服务员维持现场秩序,并对客人心理进行安抚。
4、客人抽筋恢复后,如果还想下水游泳救生员要给与一些自救建议。
5、做好记录。
(三)水中生物叮咬后处理
1、听到客人求助后,救生员与服务员迅速到场。
2、提示客人保持冷静,避免慌张。
3、救生员或服务员立即进行处理并同时通知上级领导。
4、如叮咬较为严重,联系医务室或医院进行处理。
5、做好记录,并查明原因,给客人解释。
(四)对水中消毒剂过敏处理
1、听到客人求助后,救生员与服务员迅速到场。
2、第一时间通知泳池安全领导小组及上级领导,联系医务室迅速到场判断过敏程度。
3、提示客人保持冷静,避免慌张。就进进行淋浴冲洗。
4、维持现场秩序、劝疏围观人员,做好安抚,减轻带来的不利影响。
5、详细做好记录,协助有关部门调查。
(五)滑到、跌倒后较重伤害处理
1、看到、听到客人滑到、跌倒、求助后救生员、服务员迅速到场。
2、第一时间通知泳池安全领导小组及上级领导,联系医务室或医院。
3、视情况而定,如果感到伤势过重应立即启动CPR进行评估,在医生未到来时不要随意搬动、处理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4、维持现场秩序、劝疏围观人员,做好安抚,减轻带来的不利影响。
5、详细做好记录,协助有关部门调查。
(六)雷雨、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处理
1、救生员及服务员时刻关注天气变化。
2、如遇雷雨暴雨等强对流天气时要及时劝客人到安全出躲避。
3、服务人员要保持冷静细心,对可人要时时提醒注意安全防止趁乱打劫。
(七)盗窃、失物后处理
1、遇到客人求助投诉要仔细聆听,问清事情的原委。
2、如果客人被盗或丢失,先了解情况(丢失物品特征、数量、时间)并对其安抚。
3、报告上级主管领导及安全部,由其决定是否报案。
4、服务人员要避免张扬,减轻影响。
5、做好详细记录,并配合其他部门调查。
(八)盗窃进行中的处理
1、服务人员或得到其他人员发现盗窃消息后,服务人员要沉着、冷静、迅速启动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2、立即通知安全部及上级领导。
3、注意监视,在保证自己安全情况下以智制止。如双方力量悬殊,先密切注视待安全员到后在行动。
4、服务人员要避免张扬,减轻影响并安抚客人。
5、做好详细记录,并配合其他部门调查。
、
七、应急资源保障
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应坚持预防为主,平战结合,中心领导应加强突发溺水事故的组织建设,组织开展突发安全事故的监测和预警工作,保证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监控系统
负责监控游泳池及周边环境,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及时的跟踪及处理
应急救治队伍
中心领导按照“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统一管理、协调运转”的原则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救治队伍,并加强管理和培训。
演练
中心领导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分级负责、突出重点、适应需求”的原则,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组织开展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
经费保障
中心领导建立处理突发事件的物资储备。发生突发事件时,应根据应急处理工作需要调用储备物资,应急储备物资使用后要及时补充。
5、通信与交通保障
应急医疗救治队伍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通信设备和交通工具
八、后期处置
溺水事故结束后,中心领导组织相关人员对溺水事故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病人救治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评估报告上报中心领导和上一级管理中心领导。
九、奖惩
对参加突发溺水事故应急处理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联合表彰;对发生事故置之不理,处理不当的集体和个人进行处罚。
为加强游泳池安全管理,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确保泳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按照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依据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领导小组及职责
由体艺部主任、分管场馆工作的副主任、游泳馆负责人、救生员组成紧急事故应急小组。
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紧急事故救护制度建设、人员培训、人员救护及相关工作事宜,督促检查防止意外事故的安全教育和各项措施落实。当事故发生时,负责下达预案启动和终止指令,全力保证泳客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游泳馆的安全和稳定。
二、资源配备
学校为紧急救护提供必要的资源(救生设备设施、急救药品箱和防毒用品等),组织对有关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培训。
三、定期培训演练
要定期对意外事故救护进行培训和演练,保证救护的科学性、专业性与及时性。
应急小组成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在业务上不断提高自身抢救能力,学习科学的抢救方法知识。经常性对现场抢救知识、技术,技能进行练习演练,反复实践,自我提高。
四、各类事故应急措施
(一)溺水应急措施。
1.救援程序。
(1)当溺水者所在区域内救生员发现有人溺水情况,立即发出紧急信号(长哨音)。
(2)救生员立即将溺水者施救上岸,根据溺水者溺水程度,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直到溺水者苏醒或医院救护人员到来交接为止,现场抢救不能间断。
(3)另一侧救生员立即向现场救生负责人报告,报告后同救护上岸的救生员一同共同对溺水者施救。
(4)救生负责人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报告情况,并根据溺水者状况,及时拨打120急救。同时立即维护好秩序,保证救生员实施正常的急救。通知其它岗位人员到公路口接救护车及医务人员到救护地点。其他人员坚守岗位,做好准备工作,如需要配合,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安排。
(5)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立即赶赴现场指挥救援。
2.现场急救方法。
溺水是由于水灌入肺内,或冷水刺激引起喉痉挛,造成窒息或缺氧,若不及时抢救,短时间内会对生命构成威胁,必须争分夺秒地进行现场急救。
(1)发现有人溺水时,救生员必须尽快将溺水者救护上岸,若溺水者仍有意识,首先采用救生工具救人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设法使其头部外露在水面上;若溺水者已失去意识,施救者要从背后靠近溺水者,使其仰卧,并将头部举出水面,以保持呼吸畅通。
(2)急救操作程序。
1)立即清除口鼻内异物、杂物、假牙,保持呼吸道畅通。迅速进行控水: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患者腹部横置于屈膝的大腿上,头部下垂,按压其背部,将口、鼻、肺部及胃内积水倒出。即使排出的水不多,也应抓紧时间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千万不可因控水延误了抢救时间。
2)对呼吸已停止的溺水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方法是:将溺水者仰卧位放置,打开溺水者呼吸道,抢救者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孔,一手瓣开溺水者的嘴,深吸一口气,迅速口对口吹气,反复进行,直到恢复呼吸。人工呼吸的频率每分钟16—20次。
3)如呼吸心跳均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法。心肺复苏法的操作程序主要是以吹气式人工呼吸配合胸外按压,对溺水者实施有规律的急救。急救者将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中段进行心脏按压,按压不许间断,按压和放松时间要相同,各占50%。按压频率:每分钟80—100次,不能少于80次;按压深度:成人4—5厘米,1—8岁幼儿3厘米。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单人操作,也可双人操作。具体操作程序是:
单人操作时:先吹两口气,立即按压15次,紧接着再吹两口气,按压15次,如此15:2反复操作,每分钟至少4个循环。进行一分钟后检查一次脉搏和呼吸、瞳孔,检查时间不超过5秒,以后每5分钟检查一次,如果已有脉搏而无呼吸,就只进行人工呼吸。
双人操作时:一人位于溺水者头旁一侧,职责是开放呼吸道、人工呼吸、检查脉搏、判断患者是否恢复自主呼吸;另一人在患者胸旁外侧,职责是心脏按压。人工呼吸者吹气一次,胸外按压者按压5次,如此以5:1反复进行,每分钟至少12个循环。
(二)受外伤应急措施。
1.泳池内配备急救箱,箱内装备有急救时所必需的医药用品与器材。每月定期及时检查及补充医药用品及器材。
2.救生员、服务员及管理人员都有在任何场合发现有受伤的泳客应立即报告的责任,在工作中应随时注意是否有受伤泳客。
3.接到有受伤泳客的报告,游泳池管理人员及救生员1人现场负责人应立即赶到现场,实施急救处理。
4.如伤病情况不严重,经急救处理后,或安排医生来出诊或送泳客去医院,作仔细检查及治疗。如受伤情况严重的话,边进行急救处理,边安排急救车将受伤泳客送到医院去治疗,绝不可延误时间。
(三)停电应急措施。
1.泳池救生员1人配置1个手电筒,管理员与前台服务员配备各配备1个,办公室备用2个。
2.停电发生后,救生员负责人立即向泳客说明这是停电事故,要求并保证所有人员平静地留守在各自位置上,安排通知泳馆负责人并组织所有救生员用手电照明公共场所,帮助滞留在游泳池内、游泳池边等的泳客转移到安全的地方,然后指挥人员有秩序疏散。
3.前台员工立即到更衣室,指挥更衣室内的泳客平静迅速地疏散。
4.通知维修电工迅速赶到现场,切掉电源,查清原因,迅速处理。
5.注意安全保卫,加强泳池更衣室走道的巡视,防止有人趁机行窃。
(四)火灾应急措施。
1.遇突发火灾由主管进行指挥,各部门保持通讯畅通。
今天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游泳池安全应急预案5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欢迎大家阅读和参考。
为了提高酒店室外泳池的安全生产工作,并且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安全事故及其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的减少突发事件对游客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游客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一、组织领导机构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值班经理
成员:行政委员会成员
二、试用范围
本预案试用于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游客身心健康一般和严重损害的安全事故。
三、分级标准
根据突发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四、危险源辨识
对泳池及周围可能引起突发安全事件的行为、人员、物质、设备设施进行辨识,列出危险源清单,并有针对性的制订预防措施,责任落实到人。
五、预警处置
游泳池管理人、救生员按照突发安全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及时分析其对游客身心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及时做出预警。
六、常见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一)溺水处理
步骤:1、发生事故后,救生员、服务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迅速将溺水着救起。
2、救生员、服务员第一时间通知泳池安全领导小组及上级领导立即与医务室、医院联系派救护车,要说清楚地点、发生事故的情况并提出要求。
3、救生员立即启动CPR评估溺水程度,根据情况做CPR操作。如需送医院救治救生员必须跟随。
4、其他服务人员维持现场秩序疏散围观群众,并协助救生员工作为救护创造条件。
5、保护现场并作事故报告并配和政府机关及酒店的调查。
救援程序图:
(二)抽筋处理
1、客人出现抽筋后救生员救生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如果客人在水中迅速将其捞起。
2、安抚客人,救生员视抽筋部位进行反向牵拉并对肌肉进行按摩,缓解痉挛带来反应并通知医务室做进一步处理。
3、服务员维持现场秩序,并对客人心理进行安抚。
4、客人抽筋恢复后,如果还想下水游泳救生员要给与一些自救建议。
5、做好记录。
(三)水中生物叮咬后处理
1、听到客人求助后,救生员与服务员迅速到场。
2、提示客人保持冷静,避免慌张。
3、救生员或服务员立即进行处理并同时通知上级领导。
4、如叮咬较为严重,联系医务室或医院进行处理。
5、做好记录,并查明原因,给客人解释。
(四)对水中消毒剂过敏处理
1、听到客人求助后,救生员与服务员迅速到场。
2、第一时间通知泳池安全领导小组及上级领导,联系医务室迅速到场判断过敏程度。
3、提示客人保持冷静,避免慌张。就进进行淋浴冲洗。
4、维持现场秩序、劝疏围观人员,做好安抚,减轻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