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小学学校疫情防控注意事项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小学学校疫情防控注意事项1

01

疫情防控千万条,保持距离第一条

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在校内,进入教室、自习室、图书馆、室内运动场馆等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在校外,避免进入通风不良、人群密集的密闭空间。

02

学校大门是关口,出入规定要遵守

遵守校门管理规定,寄宿学生尽量减少出校,遵守离校、返校规定。

走读学生往返家校保持两点一线,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全程佩戴好口罩,减少与他人交流。

实习学生遵守所在单位的疫情防控规定。

所有跨区域出行的师生,返校后要按防疫要求及时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并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03

口罩洗手常通风,校内校外不放松

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

校内校外不聚集、不扎堆,注意个人卫生,做好个人防护。

外出返校后及时洗手、更换口罩后方可正常活动。

04

健康监测很重要,有病没病早知道

遵守学校防疫规定,自觉接受健康监测,配合核酸检测、测量体温,主动及时报告身心健康状况。

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必要时按照规定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或就医。

05

错峰错时错区域,食堂就餐有秩序

错峰、错时、错区域就餐,餐前、取餐、餐后戴口罩,就餐排队保持安全距离,不在餐厅久留。

06

宿舍通风不串门,收发快递要留神

严禁外来人员进入宿舍,不在宿舍区聚集、串门。

保持宿舍通风换气、卫生清洁,定期晾晒、洗涤被褥及个人衣物。

减少收发快递,接收快递时注意手部卫生和外包装消毒。

07

防病知识不可少,免疫屏障有疫苗

通过官方渠道了解疫情,接受健康教育,增强传染病防控意识,掌握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传染病防控技能,提升自我健康素养。

符合接种条件,主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08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好方式

坚持科学锻炼,保证充足睡眠,增强机体免疫力。

保持规律作息、均衡营养、健康心态。

09

一旦进入风险区,严守规定为应急

1.早上师生员工入校前:开校门前15分钟,所有工作人员到岗,进行体温互测,佩戴防控工作袖章,调试“测温热像仪”(如学校有此条件的话),设置引导通道、检查通道,摆设消毒垫并检查消毒酒精的准备等工作;开校门前10分钟,班主任老师到校,视天气情况教室开窗通风15-30分钟。

2.师生入校时:(值日领导落实)所有入校人员必须佩戴好口罩,在校体温测量点进行体温测量(校门、楼道门、教室门)。

如果发现体温超过37.3度,送学校健康观室观察并复测,如体温复测仍然偏高,对于学生,立即通知家长将其带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就诊;对于教职工立刻佩戴口罩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就诊。

测量数据要拍照或家长或教师签字留档,同时密切关注本班学生、本办公室教师的体温情况。

政教处务必要做好病因追踪。

3.上课前:各班级进行卫生清扫,用清水和干净抹布擦拭桌面、门把手、扶手讲桌、黑板擦、电脑鼠标、开关等物体表面(值日领导落实)。

4.课前15分钟:班主任(任课老师)进行晨检,记录学生体温情况;登记缺课学生,联系家长了解学生缺课原因,并汇总数据报给政教处。

有身体异常情况者,政教处做好病因追踪。

5.教学用房通风:视天气情况,上午每节课间通风5分钟,第二节课后大课间通风15-30分钟(值日领导落实)。

6.课间活动:安排师生错时开展大课间活动或开展其他体育锻炼。

7.个人卫生:在课间时、餐前便后,师生要经常按照七步洗手法使用洗手液流水洗手(值日领导落实)。

8.中餐午休时:教室、办公室要开窗通风不少于30分钟(视天气情况而定);集中就餐时,应把握分时、错峰、隔座就餐原则,注意就餐纪律。

师生均要坚持午间休息(值日领导落实)。

9.下午入校时:对全体师生进行体温测量并记录。

班主任或任课老师进行午检,记录学生体温情况;登记缺课学生,联系家长了解原因,汇总学生情况,报给政教处。

身体异常情况者,处理方法同第2条,政教处做好病因追踪。

11.教学用房通风:下午每节课间通风5分钟(视天气情况而定)(值日领导落实)。

12.信息上报:下午4点前政教处将当日学校摸排情况和因病缺课情况分别上报相关上级部门,做好“日报告、零报告”工作。

13.下午放学后:班主任带领值日学生进行教室卫生大扫除,尤其要做好教室门窗把手等物体表面的消毒;教室、办公室开窗通风不少于10分钟(视天气情况而定);值班校级干部分楼层检查离校情况,学校再统一组织消毒(值日领导落实)。

14.每周五放学前:学校组织全面大扫除,进行校园环境全面的清洁和消毒,以清洁为主,消毒为辅(值日领导落实)。

中小学学校疫情防控注意事项5

一、落实晨、午检

家长应配合学校做好防控工作,每天密切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每日早晚测量体温,如发现有发热、乏力、干咳、胸闷、鼻塞、流涕、腹泻、结膜充血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症状,应立即报告班主任,居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学校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晨午检制度,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的健康状况登记,校医(保健老师)负责汇总登记,做好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

每天早晨由专人负责对进校的师生进行体温检测和健康状况询问,并做好登记,对筛查体温有异常的师生,复测腋下温度,超过37.3℃的发热者或有其他疑似症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家长不在现场的,可让学生在定点的临时隔离场所休息等候。

疫情防控期间,每天下午也要对师生进行一次体温检测和健康状况检查。

有住宿生的学校要加强对住宿学生的管理,由寝室长负责落实晨检晚检制度,每天早晨和晚上测量体温、询问健康状况,做好登记,报给宿舍管理人员,由管理员负责汇总上报,尽早发现疑似病例。

二、做好疫情报告

学校应确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报告人,发现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时,应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并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开展调查、采样、密切接触者筛查、隔离治疗、消毒等预防控制措施。

三、开展隔离追踪

严格执行学生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汇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发生情况。

学校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当地疾控机构出具的传染病防控意见书、卫生部门建议,必要时采取班级或全校停课等措施。

学校停课期间,学校领导和相关教师要坚守岗位,注意加强与学生及家长的联系,做好师生在家医学观察及学生的学习辅导、生活引导、心理疏导等工作,并做好每日师生健康状况随访、汇总、报告工作。

师生员工病愈或隔离期满后,须持医院病愈返校证明到学校卫生(保健室)复核确认登记,持有校医(保健老师)出具的复课证明方可回教室上课。

学校加强教室的通风,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下,做好重点场所和物品的终末消毒。

四、做好环境消毒

(一)消毒对象和要求

1室内物体表面:对教室、宿舍、教师办公室、会议室、学生实验室、图书室、体育活动场所和卫生间等公共区域经常使用或触摸的物体如门窗、讲台、课桌椅、电脑键盘、鼠标、话筒、门把手、水龙头、洗手池、卫生间等物体表面每天用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的消毒液或50-80mg/L微酸性次氯酸水(日常预防性消毒使用浓度为50mg/L,防疫期间使用浓度为80mg/L)擦拭1~2次。

公共上课场所(如音乐室、舞蹈室、电脑室)要求一批学生进去消毒一次;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