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学校一定要做好防控工作,保障师生的健康和安全,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职业学院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职业学院疫情防控应急预案1
为科学精准有序地做好全省教育系统近期疫情防控工作,提高疫情防控和处置能力,有效控制校园关联疫情的传播、蔓延,筑牢筑实校园疫情防控防线,特制定本工作指引。
本工作指引适用于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各校要结合本指引要求,因校制宜,一校一案,确保适应本地疫情发展形势和本校实际。中小学、幼儿园和校外培训机构可参照执行。
一、全面排查,精准防控
1、学校要逐级压实责任,建立在校各类人员的信息台账,做到“一人一台账”,全面精准掌握在校人员、进出校园人员、各个楼宇内人员健康状况、行踪轨迹和风险接触等基本信息,做到“人数清、底数清、位置清、情况清”,数据要做到持续动态更新,随时可以调取。
2、学校开学要全面研判疫情形势,科学制定开学方案,报请属地同意并经属地验收后,方可“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组织开学。学校要精准掌握师生员工及其共同居住人员开学前14天内健康状况,提醒师生员工返校途中要做好个人防护。
3、学校要严格落实返校要求。返校的高校师生员工开学前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和开学前14天内有病例报告所在县的师生员工暂缓返校,待当地风险等级降为低风险或病例清零后,居家隔离14天,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返校;返校后第一时间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未出前要减少流动和聚集。
4、师生员工收到疫情协查相关短信,或者健康码为红、黄码的,要暂缓返校。待排除疫情风险、健康码转为绿码后方可返校。
5、师生员工及其共同居住人员,如有发热、乏力、干咳、咽痛、呕吐、腹泻等症状,要暂缓返校。待排除传染性疾病后方可返校。
6、学校要密切关注全国疫情形势变化,及时对有中高风险地区和疫情发生地所在设区市旅居史、与确诊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行踪轨迹有交集的师生员工,开展精准排查。对排查出的师生员工,立即向属地防控办报告,并严格按照属地要求,落实隔离管控措施。
二、严管校门,守好关口
7、师生员工入校严格执行“验码、测温、戴口罩”三要素;体温≥37。3℃或出现可疑症状立即送至临时隔离区处置。校门口放置免洗手消毒凝胶、消毒剂、口罩等防疫物资,便于师生员工做好个人防护。
8、无关人员一律不得入校。
9、师生员工在校外山西健康码转为红、黄码的,一律不得入校。
0、快递人员、外卖人员一律不得入校。学校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在校外快递处置点统一接收快递,消杀后集中运送入校,师生员工在校内收发点错时、错峰领取。应急疫情防控期间,倡导师生员工减少网购、外卖点餐。
1、学校生活物资配送和垃圾清运做到“四固定”:固定车辆、固定人员、固定时间、固定路线。对固定人员进校时严格检查证件,实行健康码、行程码、疫苗接种码“三码联查”。
三、动态监测,快速处置
2、学校要严格落实开学返校14天内3至5轮全员核酸检测。发生疫情的县(市、区)的学校原则上将每天师生核酸检测抽测比例提高到20%。疫情严重地区的高校师生每天开展一轮核酸检测。
3、学校要严格落实学校食堂、公寓、保安、冷链、快递、物流等后勤重点岗位人员的定期全员核酸检测制度,对以上重点人群每周进行2至3次核酸检测。实行师生员工定期抽检制度,原则上所有师生员工每月接受1次核酸检测。
4、学校要严格执行晨午晚检制度和因病缺课/缺勤追踪制度,明确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和班级传染病症状监测报告人,健全完善工作体系。
5、师生员工在校期间要自觉关注自身身体状态,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咽痛、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佩戴口罩、做好防护措施,到校医院(室)及医院就诊。校医院(室)医护人员要落实好首诊责任制,切实发挥校医院(室)“哨点”作用,相关情况及时报告学校疫情报告人。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第一时间报告学校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早发现、早报告。
6、学校在做好突发疫情事件信息报告、等待疾控部门和
医疗机构人员到达的同时,要及时安排临时隔离室,由指定专人负责对隔离者进行健康状况监测及指导就诊,并暂停其所在班级和所在宿舍等人员参加学校聚集性活动。未设置校医院(室)的学校,应当联系定点医院按照规范化流程处置。
7、师生员工在校内收到疫情协查相关短信或者健康码转为红、黄的,要第一时间向学校报告,学校要做好信息登记,及时向属地防控部门报告,配合采取相关防控措施,科学实施分类管理。
四、环境整洁,储备充足
8、学校要全面整治校园和周边环境卫生条件,对食堂、厕所、图书馆、阅览室、教学楼、体育场馆、实验室、教室等重点区域和公共场所进行通风,规范开展消杀清洁。对校园内使用的空调系统和公共区域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做好台账记录。规范处置校内垃圾,做到日产日清。
9、学校要开展校园食堂环境监测,严格食品采购、存储、加工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加强冷链物流食品监控。
0、学校要根据学生及教职员工数量,提前做好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储备,储备数量为不少于一个月使用量,保证学校平时、战时皆能正常运转。
1、学校要规范设置校医院(室)预检分诊点,做到必备物资齐全,工作流程规范,转运通道畅通。按照要求设立用于应急处置的临时留观和隔离房间。同时积极对接属地政府,落实隔离场所,明确职责分工,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及时进行转运、隔离、救治工作。
2、封闭管理期间,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妥善解决师生员工学习、生活、工作实际困难,确保各项生活服务和后勤保障措施到位,满足师生就餐、洗浴、运动等基本需求。要做好各项物资的平价供应,坚决防止物价上涨。要摸清校内居住的老幼病残孕等特殊人群的情况,在校园应急封闭管理期间,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保障。
五、精细管理,周密部署
3、学校对生活区、教学区、运动区、施工场地、家属区等场所实行网格化管理。以班级、宿舍等为单位,明确网格管理员,负责师生员工的生活、学习、健康管理。严格学生宿舍管理,不同院系、年级、班级不混住,应急管控期间,学生不得相互串楼、串门。校内建筑施工场地、施工人员必须与师生员工物理隔离,避免人员交叉。校园内有家属区的学校,尽可能实现家属区与教学区的物理隔离。
4、开展对安保、保洁、食堂、商超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和防疫知识教育、纪律教育及责任教育,规范其工作操作流程,落实部门管理责任。做到人、物、环境“三防”并重。
5、严格控制大型会议和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一律暂停。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错时、错峰上下课(学),错时、错峰、分时段、分楼层就餐。
6、跑校师生员工要严格遵守属地和学校疫情防控要求,
做好个人防护,做到“两点一线”闭环管理,签订责任承诺书。师生外出请假报备须提级管理。
7、学校要合理制定教学方案,对于暂缓返校、处于隔离期间的学生,做好线上教学,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外实习的学生,由实习单位、学校共同监管,负责健康监测和行程轨迹的管理,做到信息互通。学校原则上不得组织在校学生作为工作人员参与核酸检测或者其他疫情防控风险岗位工作。
8、上好健康教育课,积极开展师生员工防疫政策要求和知识技能宣传教育,提升师生健康素养,养成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科学佩戴口罩等健康行为和习惯。师生员工在校内公共场所坚持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应急管控期间,在校园内、外必须全程佩戴口罩。及时通过信息渠道向师生员工及学生家长发送风险提示或安全预警,提醒其做好个人防护。引导师生员工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加强师生员工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
9、做好师生员工疫苗接种工作,在“知情、同意、自愿”前提下,科学规范地推进师生员工疫苗接种工作,做到应接尽接。
2、跟踪推进师生员工疫苗接种工作,各部门尽快对全校教职员工疫苗接种情况开展再次摸排,在岗教职工由组织人事部负责汇总,在校学生由学工处负责汇总,校内从业人员由归口部门负责汇总,离退休人员由离退办负责汇总,校内居住教职工家属及租房人员由保卫处负责汇总,相关责任部门于4月22日前将汇总情况报防控办,防控办尽快与属地对接,安排新冠肺炎疫苗集中接种工作落实。除有接种禁忌症外,对符合条件尚未进行疫苗接种的师生,各部门应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加大疫苗接种引导,及时告知并安排补种,统筹推进符合条件的师生员工完成新冠疫苗“第三针”加强免疫接种。
NO。4
完善校园疫情监测预警
强化校园安全风险排查
1、及时监测并研判属地疫情防控形势变化,根据防控政策要求,精准调整疫情防控各项措施,适时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校园分级管理机制转换;按照属地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部门要求开展重点人群、师生员工核酸检测抽检。
2、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学校疫情防控期间安全管理工作,保卫处负责落实,持续加强校园各项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安全保卫值班制度和周界巡查等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校园安全保卫视频监控系统管理日志、台账、处置流程,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处置,持续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顿工作,时分析研判校园及周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全面扎实化解各类安全风险,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NO。5
加强闭环管理期间监督检查
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
校领导带头督查,纪检监察部门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参与检查,采取定期检测或随机抽查形式,围绕疫情防控各项重点工作、重点环节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以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好监督保障,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持续、深入推进。不断强化疫情防控监督执纪问责,对落实疫情防控责任不到位的部门和个人,依纪依规严肃追究责任,为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xx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xxxx年xx月xx日
职业学院疫情防控应急预案3
各县(市、区)教育科技局,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教育管理中心,市直各学校:
近期,我省xxx、xxx、xxx、xxx、xxx、xxx、xxx及xxx市相继出现了新冠肺炎确诊及无症状感染病例,疫情防控形势复杂多变。市教育局对学校进行了“四直两不”督导检查,发现部分学校疫情防控中存在风险隐患,有的学校校门管控不严,进出人员登记、测温、亮码执行不到位;有的学校跑校学生在“两点一线”闭环管理中执行不到位,有不带口罩现象;上下学时段,家长接送小孩在个别学校门口有聚集现象,而且部分家长未戴口罩;有的学校师生教职员工外出提级报备落实不到位。为进一步落实省、市疫情防控会议精神和省教育厅《做好当前全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晋教体西[2022]52号),从严从细抓好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把校门关口。学校实行封闭管理,校外无关人员和车辆一律不准进入校门,确需进入学校的车辆和人员要认真核查身份“测体温”,查看“行程卡”和“健康码”,并全程佩戴口罩。跑校的教职员工严格落实“两点一线”闭环管理。严格监管流入学校食堂的食材、快递等生活用品,对必需用的物品,要安排专人在校外统一接收、消毒,集中运送入校,坚决斩断疫情传播渠道。
二、加强师生员工健康管理。学校要精准掌握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建立健康状况台账,加强校内人员及共同居住人员健康及赋码情况排查,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晨午晚检制度和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上报制度。如师生员工出现发热、乏力、咽疼、腹泻等症状,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及时上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师生员工近期非必要不离忻不出省,确需外出的,请假报备实行提级审批,并精准掌握其外出期间的健康状况和行程轨迹,返校时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学校要尽快组织开展至少1轮全员核酸检测,有条件的可推广使用抗原和核酸“双检测”。严格落实师生员工定期按比例抽检制度,发生疫情县(市、区)的学校原则上将每天师生核酸抽检比例提高到20%,保安、厨师、保洁、宿管等重点人群每周2-3轮核酸检测。学校涉疫后要加密检测频次,双检测交替进行,尽快将感染者全部筛查出来。
三、强化校园管控。要全面排查校园管理漏洞,加强用工人员、上班上课人员及未开学教职员工的管理。引导师生不网购,外卖一律禁止进校园。要采取人防、技防、物防手段,加强学校围墙管理,坚决防止疫情蔓延校园。
四、做好人文关怀和师生服务保障。要及时了解师生员工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妥善解决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特别要加强被隔离和封控师生员工的关心关爱,积极疏导心理压力,强化心理支持与援助。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要建立师生诉求反馈机制,畅通信息反馈渠道指定专人负责,切实解决师生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
五、做好物资储备。根据学校规模和疫情防控需要,科学测算疫情防控所需物资,多方筹备防护服、洗手液、手消毒剂、口罩、手套、体温测量仪,满足学校疫情防控需要。同同时要强化后勤保障,做好学校生活物资的储备工作。统筹利用校医院、校舍等场所,设立位置相对独立的临时留观室和隔离室,对出现发热等症状的师生立即进行临时留观。
六、规范应急处置,开展应急演练。学校要不断完善学校应急预案(包括快速救治方案、隔离转运方案、环境消杀方案、教育教学、应急方案、后勤服务保障方案等),严防校园发生聚集性疫情。根据辖区政府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实施方案和学校制定的应急预案,开展一次疫情处置演练,演练主题为校内发现1例疑似病例,学校、医院、医生等全员参与,全方位全链条隔离、处置、转运、消杀等工作的实战流程处置。
七、加大宣传教育及培训力度。学校要对本单位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学校应急处置预案、晨午晚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病因追踪制度、四早制度、健康教育、自我防护、学校疫情防控指南等“两案九制”,集中组织一次全面全员培训。严控人员聚集,严控活动规模、时间,保持合理社交距离各学校要尽快召开一次线上家长会,并通过学校官网、微信群、公众号、致学生和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将相关知识技能防护信息推送给师生和家长,增强广大师生的防控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督促家长负起疫情防控的自我防护责任,家校联动,共同营造科学防控的良好社会氛围。
八、加强督导检查和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各县(市、区)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纳入专项督导,对各学校实施方案、应急预案,各项防控措施和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导。要督促辖区学校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行动,举一反三,从严从实从细抓好学校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务必筑牢校园疫情防控网,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对督查中发现的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
xxxx市教育局
xxxx年xx月xx日
职业学院疫情防控应急预案4
为及时有效控制可能发生的学校新冠肺炎疫情,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专院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通知》,依据《安徽省高等学校学生返校指南(三)》,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防控应急处置预案。
一、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处置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决定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的启动与结束、在地方卫生疾控部门的指导下组织开展各项防控及疫情处置等工作。
指挥长:xxx(校长)
副指挥长:xxx、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
指挥部下设疫情排查工作组(组长xxx)、信息统计与分析工作组(组长xxx)、校园秩序维护工作组(组长xxx)、医疗卫生后勤保障工作组(组长xxx)、宣传和心理疏导工作组(组长xxx),其职责见具体应急响应措施。
各部门根据指挥部及工作组的安排,具体负责落实相关应急处置措施。
二、应急预案的启动
在校教职员工或学生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经六安市定点医院(六安市九龙医院,下同)诊断为新冠肺炎的确认、疑似感染症状或无症状感染者,经校指挥部决定,启动应急预案响应,按规定报告金安区疾控中心、省教育厅、省委军民融合办。
三、校内疑似症状的处理
1、及时报告。校内人员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按规定第一时间电话报告班主任(或校防控总值班室),按要求就近等候车辆接送医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上述症状的,授课老师电话报告学校总值班室(监控中心,电话:xxxxxxxx),同时报告所在班级班主任。
2、送医治疗。总值班室拨打120救护专车(或派学校防控专车),接送病人到定点医院就诊治疗,由医院做出诊断和处置方案。总值班室按流程报二级学院及校疫情总报告人(见流程1)。
3、医学隔离观察。对与送诊学生接触的人群立即启动医学观察。定点医院诊断后排除新冠肺炎疫情的,患者凭诊断书返校,电话通知总值班室安排专车接回学校(学生患者,由班主任或值班专人随车,坐前排,开窗);职工应居家休息,康复后方可进校工作。学生回校后按医嘱需隔离医学观察的,由班主任带领至隔离观察室(卫生所),交专人按规定留置观察至康复复学(凭校医出具的康复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