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乡镇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乡镇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1
为有力有序、科学高效做好新冠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根据《承德市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流程规范》,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xx镇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流程规范》。
一、全面强化应急准备
(一)优化应急组织领导体系。各村要落实属地责任,始终保持24小时值班值守状态,确保出现疫情能够第一时间响应,缩短应急响应预热期,把握疫情应对关键期,及时快速控制疫情。
(二)强化人员队伍能力建设。充实备足流行病学调查、核酸采样检测、转运隔离、医疗救治、消毒消杀和各村防控力量,强化培训演练,确保始终处于临战状态。
(三)备足备全应急物资。各村、镇直各单位、卫生院要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备足检测试剂、药品、医疗设备、口罩,防护服、消杀用品等防疫物资,确保医疗机构物资药品储备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要求,做好生活物资保障、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二、病例发现和报告
(四)迅速报告疫情信息。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一旦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初筛阳性,要立即电话报告县级防疫办(属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信息报告坚持先内后外,先下后上,报送注意保密,避免恐慌、管控舆情,要早于公开公布时间。
三、迅速启动应急响应
(五)立即激活应急指挥体系。接到疫情报告后,镇村两级同时激活应急指挥体系。镇防疫指挥部成立指挥中心,相关人员立即就位,快速有效处置疫情。镇指挥中心负责统筹调度属地资源支持疫情防控,根据现场疫情处置需要,协调调度跨区域资源予以支持。镇、村两级指挥部要坚持“日报告”“日调度”。组织对当前各项数据、重点举措、重要情况进行概理、汇总、分析、交流,及时会商研判,作出科学判断和决策。
(六)强化应急监测和风险评估。启动应急监测,加强卫生院发热门诊的病人和环境监测;加强对药店退热、抗生素、抗病毒、咳嗽感冒等治疗药物的销售监测,严格落实药品实名登记报告制度;加强学校,养老院等重点场所的健康监测。
四、第一时间管控
(七)早管早控。镇疫情防控办接报后,第一时间上手,根据阳性感染者基本信息,坚持先管后筛,先管后调,立即对相关人员及其居住小区、工作地落实管控、封控措施,后续根据流调排查信息调整管控策脸。
五、全面流调溯源
(八)精准流调。镇级流调组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运用同乘、同住、同户“三同”数据,配合面对面现场流调,做到“2+4+24”:即2小时内到达现场,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核心信息调查,24小时内完成感染者居住场所、工作场所、行动轨迹、家庭成员关系等具体情况调查。要在4小时内完成病例活动轨迹调查,并根据病例活动轨迹(重点考虑病例的居住点、工作点、发现点和活动点),对划定风险人群提出具体建议。
(九)有效管控。对同时段暴露于通风不良、相对密闭的同一空间内(不局限于诊疗环境)的所有人群均纳入密接范围。县级排查管控组、隔离组和流调组要密切对接,对追踪判定的密接次密接和次次密接人员和重点人员分类实施集中隔高管理和相应管控措施。镇疫情防控办根据县疫情防控指挥中心要求严格落实管控措施。
六、强化风险区域管控
(十)风险人群管理。镇指挥部组织动员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对划定风险人群,基于风险大小用手机短信、敲门排查,微信群等方式,第一时间告知其法律义务,提醒其主动做好个人防护,配合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措施,要先管后筛,对进一步流调判定为密接、次密接、次次密接等风险人群,要立即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十一)做好分级分区管控。镇指挥部、党员干部、志愿者共同做好分级管理,对封控区、管控区立即实施交通管控,24小时值守,、人员“只进不出”,对防范区要严格落实查证、测温、验码、登记措施、严防人员聚集,防止疫情扩散.
(十二)严格社会面管控。镇域内其他村要加强辖区社会面管控,强化网格化管理,落实村书记负责制,充分用好红外测温及人脸识别系统,及时排查识别风险人群。严格限制餐饮堂食、集贸市场、线下培训会议等聚集性活动,严防人员聚集,暂时关闭辖区内文体休闲娱乐场所,加强风险地区交通检疫,严防疫情外溢、输入北京。
(十三)强化重点场所消毒。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感染者发现点、居住点、工作点和交通工具、公共场所等活动停留点的环境和物品实施终末消毒,重点场所消毒前应开展环境采样和核酸检测,消毒后要进行消毒效果评估。镇、村、各单位具体负责预防性消毒各项措施。
七、加强区域协查排查
(十四)加强流入人员排查。对收到的外地推送密接、次密接协查信息立即开展追踪排查,落实核酸检测、隔离观察等防控措施,24小时内反馈协查结果。
(十五)加强大数据排查。对于县公安推送的警综数据要立即组织专人电话核实,排查工作必须严守时限要求。
八、以核酸检测为核心识别传染源
(十六)严格核酸检测时限。按照密接、次密接、中高风险地区人员、有疫情发生地旅行史人员、风险不确定人员等风险排序,合理划定圈层,迅速开展核酸检测全面排查感染人员。对管控区域的人群,要在一个潜伏期内每2-3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
(十七)科学开展全员检测。要及时分析研判,按照专家组风险研判意见,实行区域全员核酸检测。原则上出现阳性结果的县(市、区),要在前线指挥中心统筹调配检测资源和跨区域机动支援力量下,以县域为单位,24小时内完成全员检测。重点人群和高风险地区按照1:1单检测,中风险地区根据检测能力可按照1:1单样或5:1混样检测,低风险地区可按照10:1混样检测。中高风险地区要至少开展3轮全员核酸检测,其他风险管控区域按照专家组风险研判意见具体实施,
(十八)强化核酸检测质量控制。加强实验室质控,规范操作程序,合理匹配采、送、检、报环节,充分利用省疫情防控信息化网络平台覆盖全流程,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加强现场组织,避免人群聚集造成交叉感染。
九、严格转运,应隔尽隔
(十九)快速安全转运。对需要集中隔离的风险人员,卫生院安排负压救护车,4小时内将密接、次密接、次次密切人员采取单人单车方式转运至隔离点,全程规范做好个人防护,严防交叉感染。
(二十)严格院感防控。严格落实感染防控各项制度措施,切实压实防控责任,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全部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坚决防止交叉感染事件发生。
十、做好信息发布
(二十一)做好社会舆情引导。做好舆情风险点监测和研判,通过大喇叭广播、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广泛传播、普及防护知识、回应涉疫热点问题,做大正能量舆论宣传。
十一、强化应急保障
(二十二)强化责任落实。各村两委、镇直各单位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分兵把守、督导落实,做到职责分工清晰、扁平化运行。压紧压实属地责任,把疫情防控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落到岗、落到人,不留任何盲区死角,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乡镇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2
一、领导机构
成立以党委书记任总指挥,镇长任副指挥,各班子成员、卫生院长和各村书记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7个工作组,由镇班子成员任组长,机关干部和村两委干部为小组成员。接到区防控办指令后,全体小组成员进入备战状态,于20分钟内赶至现场。(领导小组人员名单见附件1)
二、各小组职责
2.镇疫防指召开紧急工作会议,分析研判疫情形势,部署流行病学调查、集中隔离转运、应急封控、医疗救治、物资保障、宣传引导等各项工作,启动应急响应,激活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机制。
3.工作专班及各工作组快速统筹调度流行病学调查、集中隔离转运、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等资源,集中全部精力处置突发疫情。
(二)疫情研判
1.综合协调组即时收集整理各工作组工作进展情况,重大、特殊情况立即电话或口头向工作专班指挥长报告,同时推送给疫情研判组。
2.疫情研判组分析疫情形势,研判潜在风险,形成综合报告,向工作专班提出:
(1)进一步深化流调、精准溯源,全面摸清传播链条;
(2)密接者、次密接者“应隔尽隔、一日一清”;
(3)准确掌握涉疫小区人口底数,开展重点地区全员核酸检测,落实“四早”要求;
(4)严格落实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防控要求,加强区域管制,严防人员流出;
(5)加强舆情监测,做好防疫、生活物资及区外指导、支援等人员保障。
(三)流调溯源与环境消杀
根据区级反馈的流调结果,确定现场消杀范围和对象,第一时间安排消杀人员对涉疫区域、人员可能污染的环境、物品,居住或活动过的场所,转运工具等进行规范终末消毒。
(五)应急封控
工作专班根据区级划定的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迅速组织民警、城管执法人员实施封控,对封控区严格实行“封闭隔离、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管理,所有居民自行居家隔离,物资供应保障、消毒消杀、垃圾清运、卫生防疫、物资配送等人员在村居备案后,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凭“通行证”进出;对管控区仅保留一个出入口,实行“限制出入、严禁聚集”管理等措施;对防范区实行“两点(居住点-工作点)一线非必要不离开”管理措施。社区(村)防控组做好配合工作。
(六)转运隔离
转运隔离组根据推送的流调信息,分村居配合区转运隔离组将全部密接者、次密接者专车规范转运至集中隔离点,做到“一日一清”,并向流调溯源组反馈转运隔离结果;对不宜集中医学观察对象,转运隔离组及时将相关信息推送至社区(村)防控组,社区(村)防控组督促所在村居做好对象居家隔离、核酸检测工作。
(七)社区管控
1.社区(村)防控组组织镇街人员、村两委、基层医务人员、志愿者,对封控区、管控区开展全员(含特殊人群)信息摸排、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居民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具体到村民组)和联系电话,并将登记人员与人口底数比对,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2.社区(村)防控组将人员摸排信息第一时间推送至核酸检测组,以便测算全员核酸检测量;配合做好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接者、次密接者的转运隔离;对不宜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人员,监督落实居家隔离和核酸检测措施。做好慢性病药品配送、应急车辆调配等涉及群众基本生活的服务,关心帮助孤寡独居老人、监护缺失儿童、残疾人、生活困难人员,确保困难群体生活稳定。
3.社区(村)防控组对村居等可能暴露的重点人群纳入社区管控,其中3天内未核酸检测人员要督促其在24小时内完成核酸检测;不宜集中医学观察人员、潜在密接者居家隔离期间的核酸采样工作,配合应急核酸采样队做好核酸采样。
(八)×
严格控制大型活动,全镇范围内不开展线下节庆和大型会议、联欢、聚餐等活动。社会面防控组通知教育、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严格执行暂停密闭场所营业;落实“两站一场”和道路出入口交通查验、应急运力保障,以及公交车、农客班车、出租车、网约车交通工具防疫等防控措施。
(九)物资保障
1.物资保障组立即启用集中隔离点、全员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等工作所需的防疫储备物资,科学测算相关物资需求量,加快采购,增加储备,确保满足医疗机构、集中隔离点等满负荷运转30天的物资需求。
2.市场保供组立即激活粮、油、米、蔬菜、肉食等生活必需品的预定采购机制,全力保障封控区、管控区等居民及集中隔离人员的生活物资供应。加强对疫情防治药品药材、防疫、生活物资等方面的监管,依法查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落实零售药店购(用)药对象实名登记报告制度,暂停零售药店线上线下销售退热、止咳、抗病毒和抗生素等“四类药品”。
(十)医疗救治
诊疗救治组督促辖区内卫生院及卫生室落实院感防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预检分诊制度,加强发热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患者的闭环管理,加大医疗机构重点科室、重点部门、重点环节感染防控管理力度,充实院感防控力量,做到专人督促检查,确保院感防控措施执行到位。规范做好医疗废物处置,对“涉疫情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落实。
(十一)舆情监测
综合信息组实施24小时网上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处理网上负面舆情和不实信息,防止不实传言扩散和舆情持续发酵;依托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开展疫情防控政策宣传。
(十二)区域全员核酸检测
按照《×镇全员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组织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全员核酸检测任务由镇卫生院、其他区级支援力量和第三方检测机构承担。
1.核酸检测组组织村居在1小时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帐篷搭建、供电、网络等各项准备工作;通知村居以村民组等为最小单元,严格落实“一米线”间隔、规范佩戴口罩等要求,保证村民采样排队时间不超过30分钟。
2.核酸检测组组织村居安排采样点信息登记人员应用全员核酸检测信息化系统,快速完成被筛查人员的身份信息识别和登记,以及被筛查人员身份与采集管条码绑定等;采样人员规范完成样本采集工作,特殊人群由村两委人员引导,上门采样;样本转运由专车按照预定的转运路线,每2小时收集一次样本,规范转运至城市检测基地。
3.收到城市检测基地发现混管样本阳性反馈时,配合区疫防办,立即原地隔离混管阳性样本所涉人员。
4.配合区疫防办于6小时内完成混阳单采检测工作。混阳单采检测结果为阳性,严格按照《×区突发疫情应急处置指南》程序迅速进行处置;检测结果为阴性,通知应急封控组解除相关人员隔离措施。
5.核酸检测组做好全员核酸检测产生的医疗废物及生活垃圾处置,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到检测机构和各采样点巡回收集,规范及时清运,清运交接过程中要明确告知该批次医疗废物及生活垃圾属于“涉疫情医疗废物”,做好全面消毒。
四、终止响应
根据区疫防指关于终止应急响应的决定,解除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恢复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并及时通知宣传到位。总结工作开展情况、防控工作成效、常态化防控措施等。
乡镇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4
为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应对准备,指导和规范我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应急处置等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保障我村人民群众生命安危、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现结合实际制定我村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