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开会议时一定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体参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大型会议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大型会议疫情防控应急预案1

一、会议场地布置、清洁消毒

1.测温通道布置

在门口设置体温检测通道(检测点),对当天(X月X日)参加会议人员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同时, 设置体温异常者复检室等,供检测异常人员短时休息调整使用。

2.会场的清洁、消毒

会前根据防控要求对所有会场、通道、区域、桌椅等进 行清洁消毒,明确张贴完成标识,至少一次彻底的卫生大扫 除和至少一次预防性消毒,消毒后要进行通风。

3.废弃口罩专用回收箱场布置

在会场出入口设置口罩专用回收箱,加强垃圾箱清洁, 每半天进行消毒、清运处理。

4.会场布置

报告厅主会场隔位就坐,放置2瓶免洗速干手消毒剂。 分会场十人以上隔位就坐,放置1瓶免洗速干手消毒剂。

二、大会防疫物资准备

按每人每半天1只的标准为大会人员配备一次性使用医 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并准备一定数量的备用口罩(原则 上口罩自备)。

同时配备一次性手套、水银体温计、手持式体温检测仪等。要配备数量充足的速干手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季鞍盐 类消毒剂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剂。

所需防疫物资详细清单与放置地点由党代会筹备小组 提供,防控办根据清单数量准备。

三、工作人员配置与管理

1.会议工作人员会前14天健康监测

对所有会务工作人员进行每日体温测量、记录和健康状 况监测,出现身体异常的要及时诊疗,会前3天内有发热症 状的'不得参与会务工作。

2.当日进入会场测温

当日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体温测量。接受体温测量时须有序进行,严格控制人员行进速度和间距。

所有工作人员体温低于37.3方可进入会场。第一次测 量体温异常的,可适当休息后使用其他设备或其他方式再次 测量。仍异常的,须依据本地防疫工作要求结合卫生监控、 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意见,在保障其他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 健康前提下,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参加会议和会议筹备工 作的条件,凡不具备相关条件的,不得承担会务工作。

3.联系当地卫生疾控机构人员参与突发异常事件处置 与综合研判。

各部门对所有参会人员从会前第14天(1月2日)开始, 每日进行体温测量报告、记录并进行健康状况监测,体温测 量记录以及出现身体异常情况的,要第一时间报告给部门负 责人,并及时报告校防控办。

对会前身体状况异常和监测发现身体状况异常的,须依据本地防疫工作要求,结合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 机构意见,在保障广大其他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前提下, 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参加会议的条件,凡不具备相关条件 则不得参加本次会议。

如参会人员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患者、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或治愈未超过14天的病例、 不能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不得参加本次会议。

凡筛查发现会前14天内有境外或非低风险地区活动轨 迹的,按当地政府有关疫情防控规定进行处理。

不得提供身体健康状况虚假信息,对隐瞒行程、隐瞒病 情、故意压制症状、瞒报漏报健康情况及提供虚假证明的, 学校对其追究相应责任。

具体实施流程:

(1)参会人员自1月14日起每日向所 在部门,汇报自己的健康状况(包括日检体温,有无咳嗽、 咽痛、乏力、腹泻等相关症状),各学院(部),部门指定 专人进行登记、统计,如发现异常情况的,要第一时间报告 部门负责人,并及时报告防控办。

(2)各部门在“X月X日10:00-X月X日08:00期间”将有异常情况的参会人员 (核酸检测结果等)整理、汇总后报校防控办备案。

五、会议当日人员入场流程管理与会前健康异常应急处置

参会人员凭“健康码”绿码进行入体温检测,体温检测合格者准予进入。进入时“健康码”为黄码或红码的人员, 或者发现体温异常的禁止入场,按照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作相应处置。

大型会议疫情防控应急预案2

为落实经济建设和新冠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的要求,科学精准的做好各类会议及活动期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快速有效的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状况,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保障参加人员的公众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越北镇特制定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

方案适用于冠疫情期间低风险地区举办活动及会议使用;中高风险地区原则上不举办大型活动,如必须举办的需要经上级专业风险评估后,经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举办。

二、活动前的防疫准备工作

活动及会议前应密切关注国内外疫情发展动态,并做好以下防疫准备工作。

(一)成立防控工作组,落实防控责任。活动主办方需要成立新冠肺炎防控专项工作组,主要责任人为疫情防控第一负责人,对接区卫健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针对会议议程制定相应防控工作方案并部署实施,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理工作应急预案。

(二)做好活动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主办单位应提前对参加本次活动保障的'所有环节人员(包含接送车辆司机)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及本次防控方案培训。明确活动相关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对健康状况和行动轨迹开展信息排查,重点了解相关人员14天内有无到过疫情高中风险地区和其他重点地区,14天内有无发热、咳嗽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情况。参加活动人员应承诺14天内健康且没有到过高中风险以及重点地区,否则劝其不得参加活动。

召开会议时一定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体参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大型会议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大型会议疫情防控应急预案1

一、会议场地布置、清洁消毒

1.测温通道布置

在门口设置体温检测通道(检测点),对当天(X月X日)参加会议人员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同时, 设置体温异常者复检室等,供检测异常人员短时休息调整使用。

2.会场的清洁、消毒

会前根据防控要求对所有会场、通道、区域、桌椅等进 行清洁消毒,明确张贴完成标识,至少一次彻底的卫生大扫 除和至少一次预防性消毒,消毒后要进行通风。

3.废弃口罩专用回收箱场布置

在会场出入口设置口罩专用回收箱,加强垃圾箱清洁, 每半天进行消毒、清运处理。

4.会场布置

报告厅主会场隔位就坐,放置2瓶免洗速干手消毒剂。 分会场十人以上隔位就坐,放置1瓶免洗速干手消毒剂。

二、大会防疫物资准备

按每人每半天1只的标准为大会人员配备一次性使用医 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并准备一定数量的备用口罩(原则 上口罩自备)。

同时配备一次性手套、水银体温计、手持式体温检测仪等。要配备数量充足的速干手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季鞍盐 类消毒剂或其他有效的消毒剂。

所需防疫物资详细清单与放置地点由党代会筹备小组 提供,防控办根据清单数量准备。

三、工作人员配置与管理

1.会议工作人员会前14天健康监测

对所有会务工作人员进行每日体温测量、记录和健康状 况监测,出现身体异常的要及时诊疗,会前3天内有发热症 状的'不得参与会务工作。

2.当日进入会场测温

当日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体温测量。接受体温测量时须有序进行,严格控制人员行进速度和间距。

所有工作人员体温低于37.3方可进入会场。第一次测 量体温异常的,可适当休息后使用其他设备或其他方式再次 测量。仍异常的,须依据本地防疫工作要求结合卫生监控、 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意见,在保障其他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 健康前提下,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参加会议和会议筹备工 作的条件,凡不具备相关条件的,不得承担会务工作。

3.联系当地卫生疾控机构人员参与突发异常事件处置 与综合研判。

各部门对所有参会人员从会前第14天(1月2日)开始, 每日进行体温测量报告、记录并进行健康状况监测,体温测 量记录以及出现身体异常情况的,要第一时间报告给部门负 责人,并及时报告校防控办。

对会前身体状况异常和监测发现身体状况异常的,须依据本地防疫工作要求,结合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和医疗 机构意见,在保障广大其他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前提下, 综合研判评估是否具备参加会议的条件,凡不具备相关条件 则不得参加本次会议。

如参会人员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患者、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或治愈未超过14天的病例、 不能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不得参加本次会议。

凡筛查发现会前14天内有境外或非低风险地区活动轨 迹的,按当地政府有关疫情防控规定进行处理。

不得提供身体健康状况虚假信息,对隐瞒行程、隐瞒病 情、故意压制症状、瞒报漏报健康情况及提供虚假证明的, 学校对其追究相应责任。

具体实施流程:

(1)参会人员自1月14日起每日向所 在部门,汇报自己的健康状况(包括日检体温,有无咳嗽、 咽痛、乏力、腹泻等相关症状),各学院(部),部门指定 专人进行登记、统计,如发现异常情况的,要第一时间报告 部门负责人,并及时报告防控办。

(2)各部门在“X月X日10:00-X月X日08:00期间”将有异常情况的参会人员 (核酸检测结果等)整理、汇总后报校防控办备案。

五、会议当日人员入场流程管理与会前健康异常应急处置

参会人员凭“健康码”绿码进行入体温检测,体温检测合格者准予进入。进入时“健康码”为黄码或红码的人员, 或者发现体温异常的禁止入场,按照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作相应处置。

大型会议疫情防控应急预案2

为落实经济建设和新冠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的要求,科学精准的做好各类会议及活动期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快速有效的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状况,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保障参加人员的公众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越北镇特制定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冠疫情期间低风险地区举办活动及会议使用;中高风险地区原则上不举办大型活动,如必须举办的需要经上级专业风险评估后,经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举办。

二、活动前的防疫准备工作

活动及会议前应密切关注国内外疫情发展动态,并做好以下防疫准备工作。

(一)成立防控工作组,落实防控责任。活动主办方需要成立新冠肺炎防控专项工作组,主要责任人为疫情防控第一负责人,对接区卫健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针对会议议程制定相应防控工作方案并部署实施,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理工作应急预案。

(二)做好活动保障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主办单位应提前对参加本次活动保障的'所有环节人员(包含接送车辆司机)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及本次防控方案培训。明确活动相关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对健康状况和行动轨迹开展信息排查,重点了解相关人员14天内有无到过疫情高中风险地区和其他重点地区,14天内有无发热、咳嗽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情况。参加活动人员应承诺14天内健康且没有到过高中风险以及重点地区,否则劝其不得参加活动。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