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2024年安全活动不在教室里乱跑的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2024年安全活动不在教室里乱跑1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并遵守课堂纪律,不在教室里乱跑。
2.学生能够理解乱跑可能带来的危险,并意识到保持安全的重要性。
3.学生能够提高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
1.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乱跑可能带来的危险情况。
2.学生奖励机制,如表扬、小礼物等。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向学生提问:你们在教室里是否可以随意乱跑?为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的观点。
2.探究(10分钟):
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乱跑可能带来的危险情况,如摔倒、碰撞等。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危险情况可能对自己和他人造成的伤害。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大家都在教室里乱跑,会对学习和课堂秩序产生什么影响?
3.理解(10分钟):
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持安全的重要性,以及遵守课堂纪律的必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不在教室里乱跑,会对自己和他人带来哪些好处?
4.实践(15分钟):
规定学生在课堂中不得乱跑,并告知他们将会有相应的奖励措施。
让学生自愿签署“不在教室里乱跑”的承诺书,并贴在教室显眼的位置。
观察学生的行为,对于遵守规定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
5.总结(5分钟):
回顾课堂内容,强调不在教室里乱跑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
6.拓展(5分钟):
鼓励学生在其他场合也遵守秩序和规定,如操场、食堂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大家都遵守规定,会对整个学校的秩序和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教学延伸:
1.可以邀请校园安全人员或警察前来讲解交通安全、校园安全等相关内容。
2.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校园,让他们亲身体验安全规则的重要性。
3.可以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于安全规则的理解和记忆。
评估方式: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中是否遵守规定,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2.结合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评估学生是否能够持续遵守课堂纪律,不在教室里乱跑。
2024年安全活动不在教室里乱跑2
活动目标:
一.认识到在教室乱跑很危险,会使自己身体受伤。
二.知道在教室应该慢慢走,小心磕碰。
三.学习几种安全自护的方法。
活动重难点:
一.重点:知道乱跑的危险,学会在教室及走廊慢慢走。
二.难点:学习几种安全自护的方法,如碰到怎么办?流血怎么办。
活动准备:
一.知识准备:幼儿在玩滑梯和日常活动中已经渗透过不乱跑常识。
二.材料准备:大象头饰,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境导入
教师:(一位教师扮演大象)哎呦哎呦,好疼呀(捂住膝盖)
幼儿:大象你怎么啦?
教师:(大象口吻)今天我在教室里面跑来跑去,跑的太快了,膝盖碰到了桌子上面,好疼呀!
幼儿:教室里面不可以乱跑。
二.学习在教室里面玩的正确方法。
教师:小朋友们,大象在教室里面乱跑,碰伤了膝盖,他做的对不对?
幼儿:不对,要慢慢走。
教师:你们知道哪些在教室里面玩的正确的方法呢?
幼儿:不推不挤,不乱跑,要慢慢走。
教师:你们说的真对!那老师问你们小猪在教室里面追着小朋友跑,对不对?
幼儿:不对,不能追小朋友。
教师:小猴子爬到了桌子上面跳一跳可以吗?
幼儿:不可以,很危险。
教师:那你们还知道哪些教室里面不能做的事情?
幼儿:打小朋友和小朋友抢玩具,在教室里面跑来跑去,爬到桌子底下,摸电插孔......
三.学习自护方法。
教师:你们知道很多危险的事情不能做,那你们如果遇到了小朋友做危险的事情受伤了怎么办?
幼儿:告诉老师。
教师:如果不小心流血了怎么办?
幼儿:告诉老师,贴创可贴。
教师:如果不小心碰到了头或者腿呢?
幼儿:揉一揉,告诉老师。
教师:对!有事情要及时告诉老师,还要保护受伤的地方。
四.比一比谁做的最好,如果发现有小朋友乱跑,要告诉他慢点走不要跑。
活动反思:
优点:1.运用生活中幼儿的表现来告诫幼儿要注意安全,不在教室和走廊乱跑。
2.课程结束后以幼儿表现好就会得到小点点奖励来激励幼儿想成走路的习惯,改掉奔跑的习惯。
3.幼儿已经学会自检与反思了,而且会帮助老师监督其他有幼儿。
不足:1.幼儿的自护常识少,需要继续帮助幼儿改正。
2.幼儿的奔跑习惯还要继续纠正。
大家好,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于2024年安全活动不在教室里乱跑的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欢迎各位阅读和下载。
2024年安全活动不在教室里乱跑1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并遵守课堂纪律,不在教室里乱跑。
2.学生能够理解乱跑可能带来的危险,并意识到保持安全的重要性。
3.学生能够提高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
1.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乱跑可能带来的危险情况。
2.学生奖励机制,如表扬、小礼物等。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向学生提问:你们在教室里是否可以随意乱跑?为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的观点。
2.探究(10分钟):
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源,展示乱跑可能带来的危险情况,如摔倒、碰撞等。
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危险情况可能对自己和他人造成的伤害。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大家都在教室里乱跑,会对学习和课堂秩序产生什么影响?
3.理解(10分钟):
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持安全的重要性,以及遵守课堂纪律的必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不在教室里乱跑,会对自己和他人带来哪些好处?
4.实践(15分钟):
规定学生在课堂中不得乱跑,并告知他们将会有相应的奖励措施。
让学生自愿签署“不在教室里乱跑”的承诺书,并贴在教室显眼的位置。
观察学生的行为,对于遵守规定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
5.总结(5分钟):
回顾课堂内容,强调不在教室里乱跑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
6.拓展(5分钟):
鼓励学生在其他场合也遵守秩序和规定,如操场、食堂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大家都遵守规定,会对整个学校的秩序和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教学延伸:
1.可以邀请校园安全人员或警察前来讲解交通安全、校园安全等相关内容。
2.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校园,让他们亲身体验安全规则的重要性。
3.可以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于安全规则的理解和记忆。
评估方式: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中是否遵守规定,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
2.结合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评估学生是否能够持续遵守课堂纪律,不在教室里乱跑。
2024年安全活动不在教室里乱跑2
活动目标:
一.认识到在教室乱跑很危险,会使自己身体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