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婚庆活动疫情防控方案精选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婚庆活动疫情防控方案精选1
为贯彻落实《市农村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专班⼯作⽅案》,进⼀步做好农村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作,指导督导各乡镇(街道)做好严控农村婚丧嫁娶等活动,避免⼈群聚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现制定实施⽅案如下:
⼀、总体要求
学习贯彻关于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重要讲话和指⽰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党委、政府关于疫情防控⼯作的部署安排,严格控制病毒疫情,避免⼈群聚集,防⽌交叉感染,确保疫情期间全市城乡居民⽣命健康安全,努⼒为⼈民群众创造平稳、安全的⽣活环境。
⼆、⼯作要求
(⼀)严格殡葬管理
1.严禁在殡仪馆、公墓等殡葬服务场所举办存在⼈员聚集形式的祭祀、安葬等丧事活动(包括正⽉⼗五送灯祭祀等)。
2.市殡葬服务单位除四项基本殡葬服务(遗体接运、遗体存放、遗体⽕化、⾻灰存放)外,暂停其他延伸性殡仪服务,提倡节俭治丧、⽂明治丧。
3.市殡葬服务单位要严格限制丧事洽谈、业务办理、遗体⽕化、⾻灰存放及安葬等丧事活动中的随⾏家属⼈数。
丧属要本着为⾃⾝、为他⼈、为社会负责的原则,谢绝⾮直系亲属参加。
4.防疫防控期间,全市严禁私搭乱建灵棚等治丧活动,尽量减少或禁⽌⼈员聚集集中祭扫。
如有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遗体,及时报告有关部门,严格按程序尽快进⾏⽕化处理,不得随意⼟葬或其它⽅式保存遗体。
(⼆)倡导⽂明新风
1、倡导喜事新办。
疫情防控期间,倡导结婚、祝寿、⽣孩⼦等喜庆事宜,尽量取消或延期举⾏。
提倡以微信等⽅式进⾏祝福,严禁聚集、聚餐活动,防⽌⼈员聚集发⽣交叉传染。
2.倡导丧事简办。
疫情防控时期,⽩事⼀切从简,提倡不搞集中祭奠、集中⽤餐等⼈员聚集性活动。
倡导⽤微信、电话等通信⼯具进⾏吊唁、表达哀思,减少近距离接触⼈群时间。
3.倡导⽂明祭祀。
不举⾏集中祭扫,周年祭奠活动尽量取消。
不举办任何⼈员聚集性祭祀活动,倡议采⽤家庭追思等⽅式寄托哀思,缅怀故⼈。
4.倡导⼴泛宣传。
请党员⼲部带头宣传好、执⾏好简化婚丧嫁娶等活动的倡议,引导亲属好友简化或延期相关活动,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三、⼯作要求
(⼀)民政局要按照防控⼯作的责任分⼯和业务职责,主动⼊位、主动作为,在局疫情防控⼯作领导⼩组统⼀领导下指导殡葬服务单位做好殡葬领域疫情防控⼯作和乡镇(街道)严控农村婚丧嫁娶等活动。
(⼆)各乡镇(街道)要制定严控农村婚丧嫁娶等活动的实施⽅案和应急预案,加强对农村社区的指导监督,确保防控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要做好疫情期间全市农村婚丧嫁娶等活动信息排查上报⼯作,发现农村因婚丧嫁娶导致⼈群聚集情况随时报告市农村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专班和民政局,有效控制疫情扩散和传播。
婚庆活动疫情防控方案精选2
婚庆、大型聚会等宴席疫情防控工作措施为做好婚庆、大型聚会等宴席疫情防控工作,规范群体性宴席行为,切实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XX市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关于印发XX市2022年春季期间新冠肺炎等重点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商场、超市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等4个防控指南的通知》要求,现通告如下:一、践行健康消费、理性消费理念,树立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疫情防控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饮食风尚,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倡导不大办宴席,家庭聚餐控制在10人以内的新风尚。
二、宴席承办方按规定备案。
宴席承办方要提前一周到当地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部)申报备案,原则上单次不得承办50人以上的宴席,50人以上宴席要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预案,不得承办XX市市域外人员举办的宴席,一律停止300人以上的宴席。
三、加强宴席承办方的现场核验。
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部)执法人员在接到备案信息3日内对宴席承办方的疫情防控方案、疫情防控条件、防疫物资进行现场核验,疫情防控方案不具备可操作性、防控条件和防疫物资不具备的,不得承办宴席。
四、落实宴席承办方主体责任。
(3)食品加工严格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各项要求,确保餐用具严格清洗消毒后使用;
(4)保持经营场所良好通风和卫生清洁,公共用品和设施定时消毒,并配备满足需求的防疫物资;
(5)提供“一菜一公筷、一汤一公勺”,或者“一人一公筷、一人一公勺”服务;
三、做好场所⼊⼝处的防疫⼯作
(⼀)⼊场时的防要求。
所有⼈员进⼊现场时除⾝份标识外,均应佩戴⼝罩。
(⼆)⼊场时的核验要求。
凡进必检,把好⼊⼝。
对会议⼯作⼈员上岗前必须开展健康情况检查,查验吉祥码和国务院客户端通信⼤数据⾏程卡,体温正常、吉祥码为绿⾊且⼤数据⾏程卡显⽰14天内⽆中⾼地区活动轨迹者⽅可进⼊会场。
接受提问测量和验码时需有序进⾏,严格控制⼈员⾏进速度和间距。
四、活动现场的防疫⼯作
(⼀)现场防护要求。
活动场所相对封闭或通风不良时,参加⼈员应全程佩戴⼝罩,所有⼈员进⼊会场后,除⾝份识别不佩戴⼝罩外,其他时间和场合原则上应佩戴⼝罩。
活动场所应有⾜够空间,参加⼈员隔座就座,间隔⼀⽶以上,原则上不使⽤空调,如必须使⽤,应严格按照疫情期间空调运⾏管理与使⽤指导相关要求使⽤管理,使⽤空调过程中应略开窗户,保证换⽓次数。
(⼆)减少⼈员流动。
各责任⼈,督促参会⼈员进⼊会场时要正确佩戴⼝罩,按会议议程和⼯作⼈员指引参会,期间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交谈等,尽量保持作为相对固定,控制会场内⼈员密度,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员接触。
(三)垃圾处理⼯作要求。
加强垃圾封闭化分类化管理,活动结束后,及时收集并清运,做到⽇产⽇清。
会议场所内设置废弃⼝罩垃圾桶并做好标识,并按有毒有害垃圾进⾏处置。
五、活动异常情况处置要求
会议期间,参会⼈员或⼯作⼈员如出现疑似症状时,⽴即送⾄临时隔离点,并安排其他⼈员有序撤离该场所,记录好相关⼈员联系⽅式,安排其回原来住所进⾏居家隔离留观。
疫情防控主要负责⼈⽴即向主办单位报告,并联系疾控中⼼,对病⼈进⾏初步排查后,根据病情转送就近的发热门诊进⼀步隔离诊治,并在会场按规定进⾏场所消杀。
如病例经诊治报告为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或⽆症状感染者,应按疾控中⼼通过流调的密接、次密接对相关⼈员进⾏集中隔离。
六、处置完成接触响应
疫点或疫情处置区内上述措施已落实,病例隔离治疗,污染场所经过消杀,密接经集中隔离21天及居家隔离7天后没有发病的,可解除应急响应。
隔离区域解除隔离,若有新病例或⽆症状感染者出现,则继续做好疫点内各项⼯作,达到上述要求再⾏解除。
婚庆活动疫情防控方案精选4
为持续做好我营业场所新冠疫情防控⼯作,确保场所员⼯和消费者的⽣命健康安全,保障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现制定本⼯作⽅案。
⼀、总体要求
严格落实⽂化和旅游部门有关疫情防控⼯作要求,按照“防控为先”原则,进⼀步压实企业安全⽣产主体责任,推动企业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确保疫情防控警觉不降低、举措不放松,切实保障员⼯和消费者的⽣命安全。
⼆、消费者保护
1、落实戴⼝罩、检测登记制度。
配备测量体温设施设备,并安排专⼈值守。
消费者进⼊场所必须佩戴⼝罩、测量体温、出⽰健康码,严格落实实名登记制度。
消费者不戴⼝罩或者体温异常的,场所拒绝其进⼊。
2、实施预约限流措施。
采取预约消费、错峰⼊场、间隔就坐等措施,限制上⽹⼈流。
接纳消费者⼈数不得超过核定⼈数的50%,每个包间也不得超过核定⼈数的50%,严格执⾏限流限量要求。
3、建⽴值守制度。
安排专⼈监督进⼊场所的员⼯和消费者遵守相关防疫要求,及时对消费者进⾏疏导、分流,避免⼈群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
三、场所防控管理
1、落实防控主体责任。
落实防控主体责任,严格执⾏疫情防控规定,制定本场所防控⼯作制度和应急预案,把防控责任落实到具体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