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会议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精选7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会议疫情防控应急预案1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社会发展,做好我镇村支两委换届选举会议疫情防控工作,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和《重庆市冬春季重大活动疫情防控指南》(渝肺炎组疫发〔20xx〕62号)、《关于印发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渝肺炎组疫发〔20xx〕71号),结合全国、全市及我县疫情形势风险评估,制定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故陵镇村支两委换届选举会议疫情防控工作。

二、防控原则

坚持属地管理、“谁举办、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派出、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疫情防控各方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实行闭环管理,坚持依法防控、规范防控、联防联控,坚持科学应对、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三、防控时间

活动时间:20xx年2月22日—6月30日。

四、防控地点

各村(社区)选举点共8个

五、组织保障

各村(社区)选举点成立疫情防控综合组、健康管理组、现场防控组、应急处置组4个工作组,负责此次疫情防控工作。

(一)疫情防控综合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统筹协调、部署、督促各组相关疫情防控工作。

(二)健康管理组

组长:各联系村(社)领导

成员:各村(社)四职干部、换届选举派驻工作组。

职责:负责选举点所有嘉宾、代表、工作人员及保障人员(以下简称“参会人员”)疫情信息收集,审核参会人员活动资格,做好疫情防控防护用品保障等工作。

(三)现场防控组

组长:各联系村(社)领导

成员:各村(社)四职干部、各驻村工作队、换届选举派驻工作组。

职责:负责临时隔离点和疫情防控标识标牌设置。负责现场维护秩序和体温监测等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督促参会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四)应急处置组

组长:

成员:各村村医。

职责:负责活动期间的有关疫情防控突发情况处置及医疗救治工作。

六、各组工作职责

(一)健康管理组

1.健康告知

参与此次选举活动的所有人员都须进行健康筛查,职能部门务必告知参会人员,落实好流行病学史筛查、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等工作。

2.健康筛查

参会人员于活动举办前14天接受相关流行病学史筛查和健康监测,确认无相关流行病学史和发热、咳嗽、乏力、咽痛、打喷嚏、腹泻、呕吐等症状。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参加活动:

(1)境外来渝返渝或活动前14天内有境外旅居史的参会人员,尚未解除隔离健康观察。

(2)判定为新冠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尚未解除14天隔离医学观察。

(3)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但尚在随访医学观察期内。

(4)活动前14天健康监测中曾出现体温超过37.3℃或有疑似症状,到医院排查,但活动前未排除传染病或仍存在身体不适症状。

3.物资保障

(二)物资和场所准备。

会场须提前配备必要的设备和用品,包括测温枪、消毒药械、口罩、手套、洗手液、干手纸、垃圾桶等。在公共区域应配足免洗手液,随时供参会人员使用。

会场在会议前一天完成一次全面的预防性消毒。会场、设置临时观察室,指定专人负责,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

(三)宣传引导。

在场所醒目位置设立告示牌,提示参会人员遵守相关防控要求、注意事项和特殊情况下的求助方式,告知出现相关症状后应主动报告并自我隔离。宣传引导参加人员遵循“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规范,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会议期间尽量不扎堆、减少聚集等。在会场设立监督岗,防止人员聚集并劝导参会人员全程规范佩戴口罩,落实好相关防疫措施。

二、会议期间防控措施

(一)人员健康要求。

1.健康监测。在会场入口验码测温点对所有人员检查健康码并测量体温,持“健康码”绿码且体温正常者方可入内。会议期间,工作组要密切关注代表委员的健康状况,发现参会人员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呼吸困难等异常症状时应立即报告驻会医务卫生保障人员,并配合专业人员进行隔离、治疗、调查等相关措施。

2.加强防护。会议期间除主席台外,全部参会人员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主席台座位保持0.8-1米距离,主席台人员会议期间可不戴口罩。工作人员、保洁人员等加戴一次性乳胶手套,并做好手消毒,特殊岗位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可提高防护等级。

(二)会议场所卫生要求。

1.会场保持空气流通,优先采用开门、开窗等自然通风形式。

2.会议场所使用后进行消毒。场所在消毒完毕经彻底通风和擦拭后可重新投入使用。加强公共休息区等部位的消毒工作。落实厕所保洁措施,保持空气流通,及时清洗地面,做好水龙头、门把手等重点部位的消毒,增加冲洗和消毒频率。3.在公共区域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并明确标志。

(三)空调使用要求。

启用前应进行清洗、消毒,周围环境必须清洁。

三、应急处置

会议期间,会场派驻医疗卫生保障人员,配备必要的卫生防疫物资,负责指导会场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并紧急处置可能出现的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定点医院县第一医院开通应急救治绿色通道,确保有需求的与会人员及时得到有效医疗服务。

如在会场发现异常情况,按照本预案的有关规定,开展医学排查、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等疫情处置等工作。

四、完善组织保障

大佳何镇成立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叶亦健同志任组长,伍正明、林伟娇、葛斐嫣同志任副组长,下设综合协调组、现场保障组、物资保障组、技术指导与应急处置组,负责组织协调镇“人代会”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风险监测、物资保障、技术指导、应急处置等工作。

会议疫情防控应急预案3

为做好本次会议期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参会人员及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确保会议顺利召开,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会前防控措施

(一)会前健康申报

1、所有参会人员及工作人员均须在会前向所在党支部如实进行14天内到达或途径地域的申报。

2、参会人员和工作人员需在5月26日前做一次核酸检测,27日报告检测结果,结果为阴性者方可参加会议。

3、参会人员在报到时需扫安康码。安康码为绿码者方可参加会议和会议服务工作。经审查,健康申报情况有异常的,不得参加会议。

(二)会场准备

1、会议举行前对会场做好通风消毒工作,并配备相关疫情防控物资。

2、会场布置应保持间隔,避免人员拥挤;会议室、食堂、厕所需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洗手卫生设施,产生的垃圾按照医疗废物处置。

二、会议期间防控措施

(一)会场要求

在进入主会场前,需进行测温,佩戴口罩,会场内座位应尽量增加间距或隔位坐人。参会人员需全程佩戴口罩,休会期间尽量避免长时间交谈,近距离接触时也应佩戴口罩,所有工作人员在会议服务期间均需佩戴口罩。实行分时分批组织参会人员进场退场,所有人员进入会场时实行“亮码+测温”,体温正常且持安康码绿码的方可进入。会场应加强开窗通风换气。

(二)通风与消毒

加强会场的日常通风消毒,尤其是楼梯扶手、卫生间、公共区域等重点部位的消毒工作。

三、应急疫情处置

如在会场发现健康异常人员,迅速转送至乡卫生院场所,立即报告县疾控中心,并开展医学排查、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疫情处置等工作。

四、完善组织保障

为切实抓好会议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乡成立相关工作组织。

1、疫情防控领导组。负责会议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会议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精选7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会议疫情防控应急预案1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社会发展,做好我镇村支两委换届选举会议疫情防控工作,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和《重庆市冬春季重大活动疫情防控指南》(渝肺炎组疫发〔20xx〕62号)、《关于印发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渝肺炎组疫发〔20xx〕71号),结合全国、全市及我县疫情形势风险评估,制定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故陵镇村支两委换届选举会议疫情防控工作。

二、防控原则

坚持属地管理、“谁举办、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派出、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疫情防控各方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实行闭环管理,坚持依法防控、规范防控、联防联控,坚持科学应对、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三、防控时间

活动时间:20xx年2月22日—6月30日。

四、防控地点

各村(社区)选举点共8个

五、组织保障

各村(社区)选举点成立疫情防控综合组、健康管理组、现场防控组、应急处置组4个工作组,负责此次疫情防控工作。

(一)疫情防控综合组

组长:

成员:

职责:负责统筹协调、部署、督促各组相关疫情防控工作。

(二)健康管理组

组长:各联系村(社)领导

成员:各村(社)四职干部、换届选举派驻工作组。

职责:负责选举点所有嘉宾、代表、工作人员及保障人员(以下简称“参会人员”)疫情信息收集,审核参会人员活动资格,做好疫情防控防护用品保障等工作。

(三)现场防控组

组长:各联系村(社)领导

成员:各村(社)四职干部、各驻村工作队、换届选举派驻工作组。

职责:负责临时隔离点和疫情防控标识标牌设置。负责现场维护秩序和体温监测等工作,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督促参会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四)应急处置组

组长:

成员:各村村医。

职责:负责活动期间的有关疫情防控突发情况处置及医疗救治工作。

六、各组工作职责

(一)健康管理组

1.健康告知

参与此次选举活动的所有人员都须进行健康筛查,职能部门务必告知参会人员,落实好流行病学史筛查、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等工作。

2.健康筛查

参会人员于活动举办前14天接受相关流行病学史筛查和健康监测,确认无相关流行病学史和发热、咳嗽、乏力、咽痛、打喷嚏、腹泻、呕吐等症状。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参加活动:

(1)境外来渝返渝或活动前14天内有境外旅居史的参会人员,尚未解除隔离健康观察。

(2)判定为新冠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尚未解除14天隔离医学观察。

(3)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但尚在随访医学观察期内。

(4)活动前14天健康监测中曾出现体温超过37.3℃或有疑似症状,到医院排查,但活动前未排除传染病或仍存在身体不适症状。

3.物资保障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