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出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置,下面小编整理了医疗安全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医疗安全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
医疗质量是关乎一个医疗单位的生死存亡的大事,一次医疗事故的发生往往会导致本人医疗威信扫地,断送医疗前途,同时会对医疗单位形成恶劣影响,让社会上很多人员对本医疗单位形成不信任的态度。为此,我院组织成立了医务科,专门负责全院的医疗质量安全,我院实行例行检查和突击检查的办法,具体如下:
一、院内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告知制度执行不力。
具体表现在:给病人开具不在农合报销范围内的药品、给病人做必要的辅助检查、病人出现危重情况时等均未实行告知制度,引起病人或家属不满。
措施:按照卫生局要求,统一实行病人告知书,医务科不定期进行抽查及督查,发现未告知的给予当事人院内公示及警告处分。
(二)交接班制度执行不力.
我院护理交接班仍按交接班制度执行,但大夫交接班不正规,往往只有口头交待,而没有书面交接。
措施:当场给相关大夫提醒,并要求科室主任做好督查工作。
(三)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执行不力。
我院有的大夫因为水平较差,但好面子,遇到疑难危重病例不喜欢组织人员会诊讨论,以致经常耽误病情。
措施:要求科室主任经常巡视病房并经常与大夫沟通,发现疑难危重病人及时汇报分管院长、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人员协调上级医院或本院相关人员及时进行会诊.
(四)护理人员对三查七对不熟悉。有几次医务科在督查医疗质量时提问护理人员三查七对内容,回答很不熟悉。
措施:当场向护士长及相关护理人员说明三查七对的重要性.
(五)院前120急诊、急救药品已过期未更换.在一次督查时发现120救护车上抢救药品已过期未及时更换。
措施:马上汇报给院长,成立了院前120急诊急救领导小组,责令组长负责120救护车及全院急救药品的更换工作。
(六)、同时对医疗纠纷报告制度又进行了统一的、系统的规定,让每个岗位的人各负其责.
二、卫生室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抗生素皮试液的配制不规范。
(二)不注意相关药物的副作用.
(三)不明白输液反应的原因.
(四)消毒隔离制度不规范。例如84消毒液仍按1:500的比例配制,应按1:100的比例配制。
(五)门诊登记不规范。
(六)思想观念陈旧。
(七)抢救药品有效期未明确标示,以致于抢救药品已到期未及时更换.
针对上述情况,我院每次在每月5日、25日的乡村医生例会上同时组织院内部分人员对存在问题作了整改培训,具体整改培训内容如下:
(一)、抗生素皮试(原来我院抗生素皮试不太规范)
要求:
1、皮试液超过一小时不能再用,因为抗生素受阳光、 空气 、温度后容易分解,影响皮试效果,因为很多过敏,过敏的原因就是因为皮试没有做准.
2、不能用青霉素皮试液代替所有的皮试液,要按说明书上的说明进行配置。
3、不能用大针管做皮试,很多人不用1ml针管做皮试,而用2.5ml或者5ml或者更大的针管作皮试,这样误差很大。举例:假设用水桶样粗的针管做皮试,因为直径太大,所以误差太大。
4、在中央电视台报导过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应注意舒巴坦钠的过敏反应.
5、两种批号的同种样品,不能混合应用。
(二)、相关药物的副作用:有部分人员对原来强调的一些药品的副作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特要求如下:
1、克林霉素,沙星类如培氟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有明显的副作用,应少用或禁用,减慢低速.
2、部分中药制剂,如清开灵针剂,葛根素,双黄连,银翘片,坚决不用,因为杂质多,提纯度不高,容易发生输液反应,原则上不予应用。
3、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坚决不能再用,因为容易对舒巴坦钠过敏。
4、我院对上述药品已基本不再应用。
(三)输液反应的原因:1、温差过大;2、滴速太快;3、杂质太多;4、中药制剂用生理盐水滴注;5、浓度高化不开;6、消毒不彻底。例:一盆花夏天的时候中午不能浇水应早晨或晚上浇水,因为温差过大,容易发生花死亡的现象。
工作出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置,下面小编整理了医疗安全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欢迎阅读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医疗安全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
医疗质量是关乎一个医疗单位的生死存亡的大事,一次医疗事故的发生往往会导致本人医疗威信扫地,断送医疗前途,同时会对医疗单位形成恶劣影响,让社会上很多人员对本医疗单位形成不信任的态度。为此,我院组织成立了医务科,专门负责全院的医疗质量安全,我院实行例行检查和突击检查的办法,具体如下:
一、院内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告知制度执行不力。
具体表现在:给病人开具不在农合报销范围内的药品、给病人做必要的辅助检查、病人出现危重情况时等均未实行告知制度,引起病人或家属不满。
措施:按照卫生局要求,统一实行病人告知书,医务科不定期进行抽查及督查,发现未告知的给予当事人院内公示及警告处分。
(二)交接班制度执行不力.
我院护理交接班仍按交接班制度执行,但大夫交接班不正规,往往只有口头交待,而没有书面交接。
措施:当场给相关大夫提醒,并要求科室主任做好督查工作。
(三)危重病例讨论制度执行不力。
我院有的大夫因为水平较差,但好面子,遇到疑难危重病例不喜欢组织人员会诊讨论,以致经常耽误病情。
措施:要求科室主任经常巡视病房并经常与大夫沟通,发现疑难危重病人及时汇报分管院长、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人员协调上级医院或本院相关人员及时进行会诊.
(四)护理人员对三查七对不熟悉。有几次医务科在督查医疗质量时提问护理人员三查七对内容,回答很不熟悉。
措施:当场向护士长及相关护理人员说明三查七对的重要性.
(五)院前120急诊、急救药品已过期未更换.在一次督查时发现120救护车上抢救药品已过期未及时更换。
措施:马上汇报给院长,成立了院前120急诊急救领导小组,责令组长负责120救护车及全院急救药品的更换工作。
(六)、同时对医疗纠纷报告制度又进行了统一的、系统的规定,让每个岗位的人各负其责.
二、卫生室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抗生素皮试液的配制不规范。
(二)不注意相关药物的副作用.
(三)不明白输液反应的原因.
(四)消毒隔离制度不规范。例如84消毒液仍按1:500的比例配制,应按1:100的比例配制。
(五)门诊登记不规范。
(六)思想观念陈旧。
(七)抢救药品有效期未明确标示,以致于抢救药品已到期未及时更换.
针对上述情况,我院每次在每月5日、25日的乡村医生例会上同时组织院内部分人员对存在问题作了整改培训,具体整改培训内容如下:
(一)、抗生素皮试(原来我院抗生素皮试不太规范)
要求:
1、皮试液超过一小时不能再用,因为抗生素受阳光、 空气 、温度后容易分解,影响皮试效果,因为很多过敏,过敏的原因就是因为皮试没有做准.
2、不能用青霉素皮试液代替所有的皮试液,要按说明书上的说明进行配置。
3、不能用大针管做皮试,很多人不用1ml针管做皮试,而用2.5ml或者5ml或者更大的针管作皮试,这样误差很大。举例:假设用水桶样粗的针管做皮试,因为直径太大,所以误差太大。
4、在中央电视台报导过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应注意舒巴坦钠的过敏反应.
5、两种批号的同种样品,不能混合应用。
(二)、相关药物的副作用:有部分人员对原来强调的一些药品的副作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特要求如下:
1、克林霉素,沙星类如培氟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有明显的副作用,应少用或禁用,减慢低速.
2、部分中药制剂,如清开灵针剂,葛根素,双黄连,银翘片,坚决不用,因为杂质多,提纯度不高,容易发生输液反应,原则上不予应用。
3、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坚决不能再用,因为容易对舒巴坦钠过敏。
4、我院对上述药品已基本不再应用。
(三)输液反应的原因:1、温差过大;2、滴速太快;3、杂质太多;4、中药制剂用生理盐水滴注;5、浓度高化不开;6、消毒不彻底。例:一盆花夏天的时候中午不能浇水应早晨或晚上浇水,因为温差过大,容易发生花死亡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