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篮球比赛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欢迎阅读下载。
篮球比赛疫情防控应急预案1
一、防控工作责任
遵循“谁举办、谁负责”和“一赛一案”的原则,严格落实赛事举办方和举办地的主体责任,各部门要按照部门职责落实防控措施。
全体参赛人员应当强化疫情防控责任意识,主动学习疫情防控知识,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及时按规定如实报告个人健康状况,自觉接受疫情防控管理。
有关部门要开展疫情防控巡查,对违反疫情防控要求的,责令及时纠正整改,情节严重的予以报批评、追究责任。
二、赛场疫情防控管理措施
1.做好赛场环境清洁消毒。
2.赛场门口放置一次性医用口罩、免洗手消毒液。
条件允许的,赛场内放置酒精消毒片(巾)。
3.严格卫生间清洁消毒,保障排风扇正常运转,保持空气流通,确保下水道畅通。
三、参赛人员健康管理措施
所有裁判员、督导人员、嘉宾、参赛人员、指导教师、工作人员、场地服务人员和司乘人员等均纳入赛事人员健康管理。
4.所有参赛人员在集体乘车、进入赛场前均要测量体温,体温≥37.3℃的人员不得进入。
做好个人防护,随身携带备用口罩,出现人群聚集时佩戴口罩,在户外比赛期间不带口罩。
确保间距超过1米,领导同志讲话和会议发言时可不佩戴口罩。
5.所有学校在赛前对本校所有的参赛人员进行健康码和行程码查验,健康码显示黄码、红码人员不得参赛,并立即向当地疫情防控部门报告。
做好参赛人员健康登记,严格落实会场实名签到,以便必要时开展追踪监测。
6.所有学校在赛前对本校所有的参赛人员开展相关健康排查(流行病学史筛查)。
存在以下情形的人员,不得参赛: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和尚在隔离观察期的密切接触者、次密接;14天内有发生本土疫情地区或21天内有境外旅居史的;近14天有发热、咳嗽等症状未痊愈的,未排除传染病及身体不适者。
存在以下情形的人员,原则上不得参赛,确需参加的人员应进行核酸检测,检测阴性的方可参赛:14天内有国内发生本土疫情的地级市和有扩散风险的毗邻地区旅居史和接触史的;居住社区21天内发生疫情的。
上述人员须提供赛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报到并现场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阴性后方可参加赛项活动。
14天内有境外旅居史的人员执行入境人员疫情防控政策。
篮球比赛疫情防控应急预案2
一、工作方案
为了应对复杂的疫情形势,场馆开放期间,为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将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切实保障来我中心所辖场馆锻炼人员的生命和健康安全,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负责现场指挥,开展防控,救护和处置;负责协调各成员调度工作;负责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联系宣传和网信部门,妥善应对舆情发展;负责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车辆保障;负责疫情发生后的隔离和处置,做好患病人员的应急救援物资设施的调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办公室,由负责具体日常工作。
(二)内部防控措施
1.馆内应设置隔离观察室,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医用口罩、手套、消毒用品等),配备必要的生活和护理服务条件,有条件的可设置隔离区和消毒室。
2.每天开窗保持自然通风。
开放期间保持排气扇运转正常,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3.工作时段每小时对场馆中人员易接触的设施和部位使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配备洗手液等清洁用品。
4.认真做好垃圾分类,保持场馆环境整洁,垃圾箱及时清理和消毒,增设废弃口罩回收专用箱(桶)。
(三)工作员工管理防控
1.所有*期去过中、高风险地区返岗人员须接受居家隔离健康观察14天,按居住地要求进行健康监测,完成观察健康无异样方可返岗。
2.掌握员工*期动向,对所有员工*14天活动行程和健康状况、接触史进行核查。
以此往返,当最后一位收获队员到达终点后,以成绩决定名次。
规则:“种子”必须放在圆圈(花环)内放在外面或滚出圈外每个加时2秒。
在跑动过程中如果“种子”掉下来必须自己拣回,别人不能帮助,否则加时2秒。
五.参加人员:
全体教职工。
六.活动形式:
教职工按时到操场集合,比赛以正,付,保,行政后勤为单位分成4队,每队16人(正,付,保班原15人,一队再加一人)
七.组织机构:
组长
成员:负责裁判,发令)(负责联络协调)
(负责道具,奖品)(组织正班队员)
(组织付班队员)(组织保育队员)
八.安全保障措施:
对全体教职工进行活动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提前对活动场所进行认真勘察,并对活动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充分的估计和应变准备。
医生准备好有关的药品和用具。
九.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篮球比赛疫情防控应急预案4
一、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学生比赛活动组织:
1、比赛时间:20XX年10月13日至10月17日
比赛地点:
2、组织和安排:
(1)每场比赛师生集体从学校出发,比赛结束集体返回学校。
(2)比赛前一天做好师生动员会和上一节安全教育课。
(3)教育学生一切行动听指挥,注意来去路上的安全和比赛现场队员的安全。
(4)教育学生比赛时要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进行比赛,加强比赛时的安全意识。
三、突发事件处理原则:
1、保持镇静、沉着应对。
2、学生优先原则。
3、就地抢救原则。
4、报警、求援原则。
5、维持秩序、迅速疏散原则。
四、应急反应措施:
1、如果有学生负轻伤如受伤、磨破等,由带队教师送往医院及时进行处理。
2、学生发生意外伤害处理:
如果学生在参加比赛活动过程中发生摔伤等事故,及时向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上报有关事宜,同时及时现场解救、报警、严重的送医院治疗,并安定学生情绪,控制学生的混乱场面(阻止学生围观)和二次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