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医院进行预检分诊是很重要的,以下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预检分诊新冠肺炎防控应急预案流程,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预检分诊新冠肺炎防控应急预案流程精选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院感染防控应急工作预案与工作流程如下:
(一)预检分诊
1.门诊切实落实预检分诊制度,设置预检分诊室与醒目预检分诊点,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分诊工作。医院门诊、急诊、住院部入口、分三个门口设置预检分诊点,专人负责测温,如有疑似患者及时由专人引导到发热门诊就诊。
2.针对在日常诊疗活动中,医务科及时培训门诊、急诊医生的对2019—nCoV病例的诊断和报告意识,注意询问发病前14天内的旅行史或可疑的暴露史,近期有无赴武汉市旅行史或武汉市相关市场,特别是农贸市场直接或间接接触史旅行史,观察病例或疑似病例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配备一次性外科口罩、快速手消毒液、体温枪等,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给患者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
(二)发热门诊
1.发热门诊配备数量充足、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品和防护用品。做好物品的使用登记,每天交班。
2.做好患者接诊及隔离观察工作。切实落实首诊医生负责制度,严格筛查病例,发现符合观察病例时立即报告医务科及医院感染监控科,经院内专家会诊明确后,立即按程序报告。
3.不明原因肺炎可疑病例,联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标本。
(三)接诊疑似2019-nCoV病例感染患者到发热门诊观察室
1.接诊发热门诊的诊室和观察室按要求保证长期配备数量充足的、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品和防护用品。
2.若发现疑似2019—nCoV病例及时采取就地隔离措施,进行单间观察室隔离;通过医院会诊的患者,按医院要求及时通知CDC采样检测。
3.隔离观察疑似2019-nCoV病例感染患者的隔离观察室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符合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设置条件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两间隔离观察室通风良好,加强消毒隔离管理。发现疑似病例,立即转诊xx市第x人民医院。
(四)医务人员的防护
1.发现疑似病例时,医务人员按照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的原则,采取飞沫预防+接触预防相结合,在各环节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及消毒隔离工作,各参加会诊医生及其他参加诊疗的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患者检查涉及到的放射等医技科室或其他辅助科室医务人员做好相应防护工作,并对诊疗过程可能暴露的风险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与消毒隔离措施。
2.医务人员根据级别选择防护用品。
(1)一级防护:适用于预检分诊、发热门诊与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医务人员;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工作服、隔离衣(预检分诊必要时隔离衣),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必要时戴一次性乳胶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
(2)二级防护:适用于医务人员从事与疑似或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的诊疗活动;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防护眼镜或面罩(防雾型)、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目前我院采取二级防护。
(3)三级防护:适用于为疑似或确诊患者实施产生气溶胶操作者,如吸痰、呼吸道采样、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有可能发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体内物质的喷射或飞溅的工作时;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
3.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及时更换。
4.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结束后,及时离开隔离区,并规范更换个人防护用品。
5.医务人员掌握防护用品选择的指征及使用方法,并能正确且熟练地穿脱防护用品,脱去手套、隔离衣等防护用品后立即手卫生。
(五)加强患者管理
1.对观察病例或疑似患者及时进行隔离,给患者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并按照医院指定的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发热门诊和辅助检查科室。
2.患者转运和接触非感染者时,如病情允许戴外科口罩,并采取相应隔离防护措施,避免疾病的传播。对患者进行咳嗽礼仪的讲解,提醒注意事项(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流动水洗手)和手卫生的宣传教育。
3.疑似观察病例(高度关注患者)实行单间观察室隔离。患者的活动原则上限制在隔离观察室内,若确需离开隔离观察室或隔离区域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造成交叉感染。
4.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对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探视者的防护。
5.疑似患者(高度关注患者)直接转诊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6.患者转出、离开后所涉及到的各临床科室(包括放射等医技科室或其他辅助科室等),护士对诊室、病房、使用过的器具进行终末消毒。
7.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感染性废物规范处置,套双层医废袋。
(六)物体表面、地面、复用物品等的消毒措施
1.物体表面的消毒:诊疗设施、设备表面以及高频接触卫生表面,如床栏、床边桌、监护仪、微泵、门把手、计算机等物体表面、转运车辆、担架等运输工具(使用完之后立即消毒)首选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不耐腐蚀的使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两遍)。遇污染随时消毒。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清除污染物,然后常规消毒。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也可排入有消毒装置的污水系统。
2.地面的消毒: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清除污染物后消毒。无明显污染物时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每天2次。遇污染随时消毒。
3.复用物品如诊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应当尽量选择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和物品实行专人专用。重复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按照“特殊病原体”中“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双层密闭运送至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并做好“特殊病原体”标记。病人使用一次性的床单、被套、枕套,均应做好“特殊病原体”标记,按感染性医废处理。
4.空气消毒:房间、转运车辆或其他密闭场所的空气终末消毒采用开窗通风和紫外线灯消毒,物体表面无明显污染物时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5.医疗废物的管理:患者所有的废弃物按感染性医疗废物,严格依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管理,双层封扎、标识清楚、密闭转运。
预检分诊新冠肺炎防控应急预案流程精选2
为认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的高度,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卫生健康领域的头等大事来抓。现就做好当前我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情景六:医院职工(含安保、保洁、餐饮人员)发现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
2、应急指挥机制
根据省、市、县各级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示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建立应急领导小组,统筹新冠疫情防控工作。
组长:唐德武
副组长:颜国雄、陈爱平
组员:万龙生、颜利国、刘小燕、戴青、谭文艺
3、应对策略与措施
3.1应急预案启动情形
3.1.1在省级、市级、县级应急响应情况下,采取防控措施,并根据省级、市级、县级应急响应情况及时启动、调整及终止。
3.1.2院内一旦发现可疑病例,立即进行院内应急响应。
3.2情景一院内病区发现新冠肺炎疑似患者
3.2.1患者的处置
(1)患者在体温和异常情况监测中,出现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时,医务人员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同时将对患者立即实行就地单间隔离。
(2)主管医师通过再次询问流行病史、检测血常规,排除者继续严密观察。
(3)如主管医师不能排除新冠肺炎,及时向医务科、感控科报告。医务科立即组织院内新冠肺炎专家组会诊。如需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由医务科联系衡东县人民医院医务科,在确保转运安全的情况下,由我院救护车将患者送至衡东县人民医院做影像学检查。
(4)若院内新冠肺炎专家组会诊后仍怀疑为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务科立即上报县新冠肺炎诊疗专家组,组织县级会诊。
(5)由县级专家组会诊后,如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按照我县新冠肺炎转运方案转运至衡东县人民医院。
3.2.2医院管控措施
(1)科室出现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科内不能排除时,科室及时报告新冠肺炎应急领导指挥组。
(2)院内应急领导指挥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院内应急响应。
(3)封闭应急组立即对科室采取封闭式管理,暂停择期手术,暂停办理患者出入院,对其他在院患者实施单间隔离治疗。
(4)按要求对可疑/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包括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工勤人员、其他患者及家属)进行单间隔离。
(5)科室其他未发生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负责其他患者的医疗救治服务,根据防护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6)如院内或县级专家组会诊排除后,恢复正常医疗秩序。如经新冠肺炎诊疗专家组会诊后,确定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立即报告县卫生健康局、县疾控中心。
(7)病例调查组协助县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感染事件的基本情况和信息进行核实,并对疑似患者所涉及的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病例追踪调查。
H根据县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决定采取进一步的暂停医疗服务范围及项目。
(8)对外协调组及时疏散健康人群,并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对外做好相应的公告及宣传。
(9)后勤保障组负责隔离患者和工作人员的生活物资和医疗物资的保障。
(10)消毒隔离组严格按照《同济中西医结合医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消毒技术方案》做好相关区域的消毒隔离工作,医疗废物处理。
3.2.3需要转运至定点医院的患者在院内转运路线
(1)转运人员应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2)全院必须在做好人员疏散、清场后方可转运。
(3)转运时确保以最短路线到达应急电梯。
(4)患者必须经应急电梯直达底楼大门口转运。
(5)转运后做好相应的消杀工作。
3.3情景二院内病区发现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患者
(1)检验科在得到患者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通知后立即报告医务科、院感科。
(2)医务科、院感科接到通知后立即上报院内新冠肺炎应急领导指挥组、上级行政部门、县新冠肺炎专家组,立即启动院内应急响应。
(3)封闭应急组立即对相应的科室采取封闭式管理,暂停择期手术,暂停办理患者出入院。
(4)对外协调组立即疏散健康人群,并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对外做好相应的公告及宣传。
疫情期间医院进行预检分诊是很重要的,以下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预检分诊新冠肺炎防控应急预案流程,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预检分诊新冠肺炎防控应急预案流程精选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院感染防控应急工作预案与工作流程如下:
(一)预检分诊
1.门诊切实落实预检分诊制度,设置预检分诊室与醒目预检分诊点,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分诊工作。医院门诊、急诊、住院部入口、分三个门口设置预检分诊点,专人负责测温,如有疑似患者及时由专人引导到发热门诊就诊。
2.针对在日常诊疗活动中,医务科及时培训门诊、急诊医生的对2019—nCoV病例的诊断和报告意识,注意询问发病前14天内的旅行史或可疑的暴露史,近期有无赴武汉市旅行史或武汉市相关市场,特别是农贸市场直接或间接接触史旅行史,观察病例或疑似病例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配备一次性外科口罩、快速手消毒液、体温枪等,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给患者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
(二)发热门诊
1.发热门诊配备数量充足、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品和防护用品。做好物品的使用登记,每天交班。
2.做好患者接诊及隔离观察工作。切实落实首诊医生负责制度,严格筛查病例,发现符合观察病例时立即报告医务科及医院感染监控科,经院内专家会诊明确后,立即按程序报告。
3.不明原因肺炎可疑病例,联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标本。
(三)接诊疑似2019-nCoV病例感染患者到发热门诊观察室
1.接诊发热门诊的诊室和观察室按要求保证长期配备数量充足的、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品和防护用品。
2.若发现疑似2019—nCoV病例及时采取就地隔离措施,进行单间观察室隔离;通过医院会诊的患者,按医院要求及时通知CDC采样检测。
3.隔离观察疑似2019-nCoV病例感染患者的隔离观察室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符合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设置条件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两间隔离观察室通风良好,加强消毒隔离管理。发现疑似病例,立即转诊xx市第x人民医院。
(四)医务人员的防护
1.发现疑似病例时,医务人员按照标准预防和额外预防的原则,采取飞沫预防+接触预防相结合,在各环节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及消毒隔离工作,各参加会诊医生及其他参加诊疗的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患者检查涉及到的放射等医技科室或其他辅助科室医务人员做好相应防护工作,并对诊疗过程可能暴露的风险进行评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与消毒隔离措施。
2.医务人员根据级别选择防护用品。
(1)一级防护:适用于预检分诊、发热门诊与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医务人员;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工作服、隔离衣(预检分诊必要时隔离衣),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必要时戴一次性乳胶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
(2)二级防护:适用于医务人员从事与疑似或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的诊疗活动;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防护眼镜或面罩(防雾型)、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目前我院采取二级防护。
(3)三级防护:适用于为疑似或确诊患者实施产生气溶胶操作者,如吸痰、呼吸道采样、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有可能发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体内物质的喷射或飞溅的工作时;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
3.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用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及时更换。
4.医务人员在诊疗操作结束后,及时离开隔离区,并规范更换个人防护用品。
5.医务人员掌握防护用品选择的指征及使用方法,并能正确且熟练地穿脱防护用品,脱去手套、隔离衣等防护用品后立即手卫生。
(五)加强患者管理
1.对观察病例或疑似患者及时进行隔离,给患者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并按照医院指定的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发热门诊和辅助检查科室。
2.患者转运和接触非感染者时,如病情允许戴外科口罩,并采取相应隔离防护措施,避免疾病的传播。对患者进行咳嗽礼仪的讲解,提醒注意事项(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流动水洗手)和手卫生的宣传教育。
3.疑似观察病例(高度关注患者)实行单间观察室隔离。患者的活动原则上限制在隔离观察室内,若确需离开隔离观察室或隔离区域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造成交叉感染。
4.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对随行人员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探视者的防护。
5.疑似患者(高度关注患者)直接转诊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6.患者转出、离开后所涉及到的各临床科室(包括放射等医技科室或其他辅助科室等),护士对诊室、病房、使用过的器具进行终末消毒。
7.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感染性废物规范处置,套双层医废袋。
(六)物体表面、地面、复用物品等的消毒措施
1.物体表面的消毒:诊疗设施、设备表面以及高频接触卫生表面,如床栏、床边桌、监护仪、微泵、门把手、计算机等物体表面、转运车辆、担架等运输工具(使用完之后立即消毒)首选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不耐腐蚀的使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两遍)。遇污染随时消毒。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清除污染物,然后常规消毒。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也可排入有消毒装置的污水系统。
2.地面的消毒: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清除污染物后消毒。无明显污染物时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每天2次。遇污染随时消毒。
3.复用物品如诊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应当尽量选择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和物品实行专人专用。重复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按照“特殊病原体”中“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双层密闭运送至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并做好“特殊病原体”标记。病人使用一次性的床单、被套、枕套,均应做好“特殊病原体”标记,按感染性医废处理。
4.空气消毒:房间、转运车辆或其他密闭场所的空气终末消毒采用开窗通风和紫外线灯消毒,物体表面无明显污染物时用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5.医疗废物的管理:患者所有的废弃物按感染性医疗废物,严格依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管理,双层封扎、标识清楚、密闭转运。
预检分诊新冠肺炎防控应急预案流程精选2
为认真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的高度,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卫生健康领域的头等大事来抓。现就做好当前我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