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开学一定要做好安全工作,保障师生的健康和安全,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大学开学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大学开学疫情防控应急预案1
为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加强学校在开学后防控疫情的工作指导,提高疫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特开展本次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活动。
一、演练目的
1、切实做好我校疫情预防与控制工作,认真做好监测和各项应急准备工作,有效预防和应对传染病的发生。
2、全面提高我校传染病处置的应急反应能力,熟悉应急处置过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有效阻止传染源,保障师生安全。
二、演练时间:
xxxx年xx月xx日上午xx:xx
三、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2、教学维护组
组长:XX
组员:XX
3、疫情处置组
组长:XX
组员:XX(驻校医生)
4、后勤保障组
组长:XX
组员:XX(疫情报告人)、食堂工作人员
5、信息收集组
组长:XX
组员:XX
6、秩序安保组
组长:XX
组员:XX(门卫)
四、职责分工
1、领导小组组长职责:全权负责、指挥协调做好演练的各项工作,取得实质性效果。自发生疫情状况起,20分钟内完成口头报告,一小时内完成书面报告,及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防疫部门。
2、教学维护组职责:负责突发疫情下,将师生疏散至无污染地方,隔断师生间的接触,安抚其他师生情绪等。
3、疫情处置组职责:突发疑似病例时,按照工作小组组长的要求,全面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并按《应急处置预案》的工作程序开展工作。对师生进行体温检测,协助将发热师生转送至隔离室及当地指定发热门诊医院,并做好与该发热师生密切接触者的暂时留置处置工作。
4、后勤保障组职责:提前搭建好隔离帐篷,保障隔离师生的饮食及应急物资保障准备和清洁消毒工作。
5、信息收集组职责:负责演练活动的摄像、拍照、美图制作、报道及与家长联系、信息统计等工作。日常教学活动的应急协调,对于突发发烧、咳嗽等症状的教职工与学生的密切接触调查统计、后续随访等工作。
6、秩序安保组职责:负责学校安保及警戒工作,维护秩序、保障安全。
五、演练及工作实施具体人员分工
1、校级领导值班:XX
2、演练指挥:XX
3、校门外临时隔离区:
(驻校医生)、(心理咨询)
4、校门口体温检测观察员:
8、学生离校后,后勤保障部门对校门内外及门卫工作人员进行消毒工作。
开学师生员工进入校园流程图
七、学生上课流程
1、学生有序进入教室,教师上课。
2、若有学生在教室突发发烧、咳嗽,班级老师应立即停止教学工作,组织学生就地隔离,严禁任何学生走出教室,避免学生产生情绪波动。
3、班级上课老师通知校医到现场,校医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身体状况询问等。经测试,第一次体温超过37。3℃,复测后,仍超过37。3℃,第三次仍超过37。3℃,由疫情处置组人员立刻带领学生前往临时隔离室,上报总指挥并进行应急处理。
4、班主任电话通知家长,教学维护组人员将本班其他学生带离教室,带到操场,安抚其他学生的情绪,后勤保障组立即对教室进行消毒工作。
5、疫情处置组人员联系家长核查该学生近期14天有无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或与其他病人接触史等,并做好相关记录;确定无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或与其他病人接触史,通知其家人将其接回就医。确定有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或与其他病人接触史,立刻上报总指挥并拨打120。
6、疫情处置组通知立即停止校园群聚活动,停止可能造成流行的一切活动。配合120转送学生至发热门诊定点医院。
7、由信息收集组对该学生进行流行病医学调查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认;对与该学生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医学调查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确认;现场协调,对与该学生的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相关统计工作;和班主任跟踪随访学生情况
8、后勤保障组按要求做好隔离室的消毒工作。对隔离室地面和门窗、桌椅、门把手、水龙头、洗手池、卫生间以及公共走道等使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消毒。消毒完30分钟后,打开门窗,可恢复正常使用。
9、一旦确诊,组长立即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及卫生防疫等相关部门。
10、信息收集组及班主任做好该名学生后续身体情况追踪及每日上报,直至学生康复。
八、学生就餐流程
1、学生实行错峰开餐,一二年级提前20分钟开餐,三四年级提前10分钟开餐,五六年级准时开餐。
3、就餐流程:洗手——两路纵队从食堂进口,依次间隔1米站队(每班一个窗口)打饭——按着学校指定位置就坐(间隔1米,不直接同向)——吃完以后直接从食堂出口有序走出食堂。
大学开学疫情防控应急预案2
为全面落实省教育主管部门及属地防控主管单位的工作要求,确保师生x季学期返校安全、平稳、有序,科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联防联控。各单位严格按照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健全防控工作机制,紧扣师生返校工作要求,稳妥有序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返校前
(一)精准做好师生健康信息排查工作
认真做好师生健康信息排查工作,按照“四精准”“六分”“三全”“五管”的要求,精准掌握师生员工的分布情况、行动轨迹和健康状况,并按要求动态更新“五本台账”(即:处在中高风险地区师生台账、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旅居史师生台账、有省外陆地边境口岸城市旅居史师生台账、有重点关注地区旅居史师生台账、处于传染病急性期师生台账),及时向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各类数据信息。人事处做好教职工健康信息汇总,学生处做好学生健康信息汇总,继续教育学院做好继续教育学生的健康信息汇总,后勤保卫处做好物业人员健康信息汇总。
(二)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学校官微、官网等多种渠道,教育提醒师生员工:一是距返校报到时间14天内,非必要不出省,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前往陆地边境口岸城市;二是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习惯,真正履行“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责任,返校途中,切实做好个人安全防护;三是鉴于疫情存在不确定性,在校师生未经审批不离开校区,校外师生未经审批不得提前返校。
(三)扎实做好开学前后各项准备工作
要深入总结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返校复学工作经验,充分结合春季开学实际,完善春季开学工作方案、教学衔接工作方案、各类应急处置预案等,做好师生返校工作管理、学生宿舍管理、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管理等各环节工作,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并于开学前一周组织开展演练,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四)返校条件
按照上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各类返校人员进行分类健康管理。
1、返校前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推迟返校,待所在地区风险降低至低风险后,报备返校。
2、14天内有陆地边境口岸城市旅居史的人员,报备返校。
3、“红码”人员暂不返校,待健康码恢复“绿码”后,报备返校。“黄码”人员持“三天两检”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返校。
4、传染病急性期患者,须待传染风险解除后,由所在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镇以上卫生院)出具返校复课证明,经学校批准后方可返校。
(五)返校要求
1、师生严格按照学校下发的返校通知要求依次返校。返校前自觉居家观察14天,并如实上报返校前14天的旅居、接触史,观察有无不适症状,如实填写“xxx师生健康卡”(以下称健康卡,教职工:xx月xx日-xx月xx日;学生:xx月xx日-xx月xx日)。
教职工健康卡(纸质版)经个人签名于返校后第一时间交各归口管理部门,各部门收齐汇总后交人事处备案;学生健康卡(纸质版)由学生处汇总备案;后勤人员健康卡(纸质版)由后勤保卫处汇总备案。
2、省外返校人员,持“三天两检”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返校;返校后,48小时内完成一次核酸检测。市外返校人员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返校。
温馨提示:学生2月18日-19日报到,教职工2月17日上班。
二、返校时
1、根据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返回人员,进入微信小程序报备相关信息。
2、入校时,按照《疫情期间校园进出管理工作方案》要求进行亮码、测温、查行程卡,无异常者方可进入校园。
3、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陪送学生的家长,送达学生后即停即走,不得进入校园。
因目前疫情形势严峻,多点散发,传播快,源头杂,我校高度重视,并根据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疫情防控1-3短期教学应急预案。
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职责:全面领导,统筹安排
副组长:xxx
职责:负责教学业务指导工作,全面督查督导,了解各班各学科实施和落实情况,及时修改和调整教学计划。
成员:全体教师
各班主任职责:负责本班的全面工作,了解本班学生和家长的实施落实情况,协调安排各科老师教学,上报数据材料。
教研组长职责:负责线上教学计划制定和教学落实,收集本学科教学相关信息,对接任课教师的资源发布、备课教案和授课反馈活动,及时督促检查。
二、应对举措:
1、早上到校接到线下停课指令
(1)学生已到校:学生按年级做合班处理,留一班主任测温,统计到校学生人数,疏导学生情绪;通知学校属地卫生院到校核酸检测,待结果出来后,家长接回。其余班主任负责通知未到校学生家长,告知暂停来校,在家等待学校进一步通知。
(2)学生未到校:立即通知未到校学生家长,暂停来校,在家等待学校进一步通知。
2、下午放学期间接到线下停课指令
(1)学生已离校:通知家长暂停来校,在家等待学校进一步通知。
(2)学生未离校:暂缓离校,并通知学校属地卫生院到校核酸检测,待结果出来后,家长接回。
3、学生全员在校期间接到线下停课指令
(1)通知学校属地卫生院到校核酸检测,待结果出来后,家长接回。
(2)通知家长暂停来校。
4、学生不在校期间接到线下停课指令通知家长暂停来校,在家等待学校进一步通知。
三、家校沟通举措
1、线上家长会
(1)家里人员身体状况如何,是否做好自身防护,生活是否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2)疫情期间需监督孩子网上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等。
(3)疫情期间心理疏导和安全教育。
2、周期性电话联系
针对班级一些特殊的同学(如贫困生、单亲生、留守生等),班主任与家长保持经常电话联系,彼此交流情况。
3、“一对一”个别联系
打电话、微信视频、微信语言通话、微信语音留言、一对6小组集体视频通话,以此让教师及时了解疫情期间线上教学中家庭作业问题、学生学习习惯、家长如何和学生沟通等。
四、学校后勤保障举措
1、高度重视,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后勤组织保障。
2、及时购买质量合格、数量充足的防护物资,如消杀药品、用具和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服、体温计、护目镜、红外测温仪、喷壶等防护消杀用品,做好物资保障。
3、做好相关场所消毒工作,对校园办公区、传达室、楼梯等公共场所每天进行一次消毒,不仅做好室内消毒,还要做好室外场地的消毒工作,尤其对学生课桌椅、门、劳动工具、饮水机、洗手盆、水龙头等关键部位做好彻底消毒。
五、短期线上教学举措
1、制定短期线上教学计划,合理安排线上授课时间。
2、在钉钉群中进行直播教学。
3、家长督促,充分调动家长的作用。
4、学校督查教师教学情况。
大学开学疫情防控应急预案4
xxxx年xx月xx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x版)的通知,现将《高等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x版)》转发如下:
(四)查验健康证明。学校对隔离的师生员工,要做到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五个到位”。师生员工病愈或按期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按规定完成居家健康监测与核酸检测后,返校时要查验由当地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开具的相关证明,并对其提供必要的康复期指导与心理疏导。
大学开学疫情防控应急预案5
为切实做好我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大理州教育体育局关于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祥云县人民政府《关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的通告》等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总体目标
为切实做好我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及时防范和应对学校可能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确保在发生人感染冠状病毒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学校以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冠状病毒疫情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积极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有力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原则
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监测,如若发现疑似人员,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有效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染人群,迅速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群防群控原则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目前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健康教育和法制宣传,净化环境,提高师生防范意识,发动学生家长和社会力量群防群控,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广大青少年这一易感人群。
(3)预案启动原则
当学校己发生新型冠状病疫情且本校存在输入的可能,或本校出现疑似人员时,根据专家评估,报经县县教育体育局批准,立即启动本预案。
三、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1)应急组织指挥机构
学校成立云南驿镇感乡小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郭启昌;副组长:杨大信;成员:杨涛、郭向红、李雪艳
(2)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在县教育体育局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指导下,与卫生防疫部门密切配合,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工作方针,贯彻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指导思想,做好指导、指挥预防控制工作。若疫情发生,视疫情发展情况,报经县教育体育局批准,落实学校停课、停学等措施。
四、具体工作要求
根据大理州教育体育局关于印发《大理州学校(幼儿园)师生返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的通知和《祥云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间托幼结构和学校防控指引(试行)》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开学前准备
储备一定数量的消毒和个人防护用品,并设立临时隔离观察室。对全校教职工开展必要的培训。按照省教育厅要求,校长负责教职工、班主任负责班级学生,掌握全校师生员工的假期旅居轨迹、每日健康状况等信息,根据排查结果合理安排人员返校。
整治校园环境。清扫、消毒要全面,不留死角。
返校条件。寒假中有省外经历的师生员工,有14天医学隔离记录,并且进校前进行体温监测方可入校;假期中有省内县外经历的,出具14天居家隔离的体温监测及健康状况记录,还有承诺书,进校前再进行体温监测方可入校;不出县的师生员工进校前只需进行体温监测就可入校;特殊情况,如有咳嗽、发烧、感冒症状的一律不准进校,行动轨迹不明不入校,不戴口罩不入校,没有进行体温监测不准入校。
(二)开学当天
所有师生员工必须佩戴口罩入校,门口有教师组织开展体温监测并记录,学生不扎堆,间隔在1米以上,超过37.3摄氏度的坚决不准进入学校。落实好晨午检制度,凡有可疑症状的师生员工,立即报告,并及时隔离。落实因病缺勤跟踪登记制度,如发现师生中出现可疑症状或短时间内因病缺勤人数明显增多,应及时上报中心校。
上好开学第一课,重点讲解安全、防疫、要求,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戴口罩、勤洗手等)。
吃饭要错峰,间隔在1米以外。
(三)开学后
学校实现封闭式管理,严格控制人员进出,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校门。校内配备足够的水龙头、洗手液、干手纸和含醇手消夜。勤洗手,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疫情期间,减少校内人员的聚集,取消大型会议、集会等活动。所有师生员工应佩戴防护口罩,加强教室、办公室、餐厅等区域通风清洁。
加强食堂卫生管理。坚持从业人员包括体温监测的晨午检,杜绝从业人员带病上岗,餐饮从业人员工作过程中必须佩戴防护口罩、戴一次性手套、穿工作服。加强餐厅的通风、餐具消毒,推行分餐、错时就餐。
保持校内环境整洁,开展预防性消毒。可用高效低毒消毒剂对高频接触的物体和室内陆面进行消毒,活动室、餐厅等公共场所,使用后应进行预防性消毒。
校内禁止饲养动物和宠物,加强不明来源动物监测。
密切关注师生员工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教育与咨询。
(四)疫情应对措施
校内出现疫情时,及时上报中心校,并在县疾控中心指导下,采取以下措施。
1、传染源管理
校内发现有可疑症状者,应立即转至临时隔离室,及时上报,配合开展相关调查处置工作,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人员,按规定进行隔离治疗,必须持医院开具的痊愈证明方可返校。密切接触者需接受14天的医学隔离观察。
2、校内疫情控制
按照规定要求对划为疫点的场所设置醒目的警戒线,在县疾控中心指导下完成消毒工作,及时向师生通报情况,并做好思想稳定工作,防止产生恐慌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