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于防震减灾安全应急预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防震减灾安全应急预案1

一、指导思想

为了确保在地震发生前后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进行地震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让广大师幼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从而提高师幼在紧急避险、自救自护方面的应变能力。根据《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结合各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本预案

二、防震疏散组织领导

防震疏散总指挥:园长、

防震疏散副总指挥:副园长

防震疏散小组成员:后勤主任、教研组长、各班班长

三、防震疏散指挥人员职责:

防震疏散指挥人员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防震工作。各班班长和防震疏散小组成员起着重要的作用,班长们需要提前向幼儿宣传地震知识,让幼儿了解一些地震知识和自救方法。防震总指挥需要合理分工,一旦发生地震必须亲自指挥,确保师幼的人身安全。防震疏散指挥人员应做到: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一旦发生地震,防震疏散领导小组成员要第一时间到达所负责的岗位,每层楼的楼梯口、疏散口、每个拐弯处等都必须有专人负责。

四、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

一旦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全体师幼需要立即开始疏散,要做到:

1、保持镇定,稳定幼儿的紧张情绪,切莫惊慌失措。尽快带领幼儿到指定地点,躲避到安全地带,千万不要匆忙逃离,以防房屋坍塌砸伤。

2、在室内无法逃离的情况下,老师应引导幼儿立即就近躲避,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缩小,躲到桌子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避免被砸,但不要靠近窗户。老师应教导幼儿正确的躲避姿势:在桌子下躲避的幼儿,将一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另一只手紧紧抓住桌腿;在墙角躲避的幼儿,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用书包或其他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靠近墙壁,两只胳膊交叉在额前,右手握住左臂,左手握住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巴,用鼻子呼吸。

3、正在二楼、三楼走廊的师幼,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户旁边。

4、在一楼院子里的师幼,应该跑到空旷的院子里,远离建筑物和电线,双手放在头上。

5、正在进行教研活动或备课的教师,一旦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应立即停止手头工作,迅速赶到自己班级幼儿的活动地点,协助班主任组织幼儿集合和疏散。

6、防震指挥人员根据预先的分工,迅速到每个地点检查避震和疏散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确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组长:园长、(全面负责)副组长:副园长(办公楼南侧大厅出口)组员:后勤主任(办公楼北侧大侧出口)

安全员(办公楼东北侧小门出口)小班教研组长(一号教学楼西侧出口)中班教研组长(二号教学楼西侧出口)大班教研组长(三号教学楼西侧出口)

五、疏散的集中地点和路线

在主震结束后,为了防止发生较大的余震,需要立即有序地进行疏散,将师幼撤离到安全地带,同时及时上报灾情、房屋损坏和人员伤亡情况,抢险救援人员组织实施救助工作。如果不能迅速撤离或被困在室内,或被建筑物挤压等情况,千万不要惊慌,要就近检查幼儿的身体状况,并尽力为幼儿提供食物,同时不要盲目采取行动,要懂得发出报险信号,等待救援。

六、震后应急行动方案

地震发生后,如果可以撤离,需要迅速组织教职工和幼儿撤离到安全地带,并及时上报灾情、房屋损坏和人员伤亡情况,同时抢险救援人员组织实施救助工作。如果地震发生后无法迅速撤离或被困在室内、被建筑物挤压等情况,千万不要惊慌,要就近检查幼儿的身体状况,并尽力为幼儿提供食物,同时不要盲目采取行动,要懂得发出报险信号,等待救援。

七、其他

1、要高度重视地震防范工作,在思想上要认识到宁可千日无震,不可一日不防的重要性,切实把保护教职工和幼儿的生命安全以及国家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地震发生后一定要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不得擅自离岗或玩忽职守。对于因为不负责任或玩忽职守而导致幼儿园财产损失和幼儿生命安全事故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2、必须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要加强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3、要做好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4、在地震应急期间停止上课。

防震减灾安全应急预案2

一、学校防震减灾工作组织机构:

组长:张老师

副组长:王老师

组员:李老师、刘老师、陈老师

二、各项制度

(一)领导小组职责

1、组长:张老师

(1)负责学校领导小组全面工作,对其他各成员工作进行协调,为其他各成员顺利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大力支持。

(2)负责及时传达上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主持日常老师安全会议工作。

2、副组长:王老师

负责协助组长开展工作及做好老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3、组员职责:

(1)负责对学生进行教育及具体开展各项活动。

(2)负责校园环境治理工作。

(3)负责宣传报导及协助组织各项活动。

(4)负责对老师进行教育。

(5)负责防震减灾课的安排。

(6)负责对伤员的紧急处理包扎,并联系送往医院。

4、各成员:

带领各级部班主任及各部门负责对学生进行具体教育及假如遇到突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救护和疏散工作。

协助人员负责协助班主任开展以上工作。

(二)领导小组会议制度:

加强我校的防震减灾工作,及时沟通有关信息,及时研究学校安全工作,及时制定适合我校的防治措施,更好地开展防灾工作,确保广大师生的安全,更好地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如下会议制度:

(1)利用行政例会时间召开会议。

(2)及时传达上级精神,及时安排具体工作。

(3)认真做好会议记录。

(4)及时沟通防灾信息。

(5)制定各项防震减灾工作计划,并对所开展的工作及时总结。

(三)防震减灾工作制度:

1、认真制定各学期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内容具体落实每一项工作。

2、每学期组织两到三次防震减灾专题知识讲座,内容主要是针对学生。

3、利用广播、板报和校园网等媒介进行宣传教育工作。

4、定期组织相关内容的演习。

5、开展其他活动加强防灾宣传教育工作。

6、各组织成员要各负其责,认真完成各自工作,对玩忽职守者将给予重罚。

7、平时开展各项活动及学习,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增强学生的防灾意识及防灾知识。

8、利用家长学校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协助学校对学生加强教育。

9、对每学期的工作及时总结。

三、对待突发灾害具体措施:

强震发生时,一般伴有隆隆的地声,地光及地面振动,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有几秒到十几秒的时间,此时要教育学生一定要沉着冷静,不要恐惧慌乱,更不要无目地乱跑。如发生在课上,任课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进行自救,在一楼的学生,距离门窗较近的学生,可利用短促的时间跑出室外,其他学生要迅速躲在课桌下,两只手臂在胸前重叠,面朝下,趴在地上,闭目,用鼻呼吸,鼻梁上方放在臂上,降低重心,保护要害。

四、人员疏散通道:

当地震发生过去后,仍有余震发生的可能,这时负责各班的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从教室撤离,各班从距离门口较近的一组开始依次列队有秩序地向外走,具体撤离通道为每层楼的两侧楼梯和中间楼梯,每班列两队依次从二三四楼撤离并有秩序地集合到安全地带。

如有人员受伤,积极组织力量搜救,并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五、震后

如果伤亡严重,幸存人员中副组长以上及时向上级汇报情况,配合有关部门积极进行救援,年级组长和各班主任配合救援并及时清点本班、本年级人数,及时向学校汇报。

防震减灾安全应急预案3

一、活动时间:

我校防灾减灾系列活动将从5月6日持续到5月15日。

二、活动主题:

今年的防灾减灾日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

三、组织领导:

组长:XXX

成员:XXX

四、活动形式和内容:

1、阅读一本关于防灾减灾的书籍。

2、组织观看一部涉及灾害的影视作品。

3、进行一次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在5月6日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上,校长将进行一次关于识别灾害风险和掌握减灾技能的教育讲话。各班级在第11周内将利用一节课开展一次关于识别灾害风险和掌握减灾技能的教育主题活动。

4、进行一次校园灾害风险隐患排查。

5、组织进行一次防震逃生演练活动。

五、活动要求:

1、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教育”活动。充分认识到防灾减灾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将“预防为主”的理念体现在“教育为主”的实践中。将防灾减灾活动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来抓。根据上级的要求,将防灾减灾活动列入议事日程,并采取有力措施,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防灾减灾教育活动的贯彻落实。

2、认真开展“五个一”活动,追求实效。从实际出发,注重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避免走过场,确保各项活动的有效落实,务必使“五个一”活动取得实际成效。

3、长期坚持,建立长效机制。以防灾减灾教育日为契机,坚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警钟长鸣”的原则,不断夯实学校的安全工作基础,持续深入地开展各项活动,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教育环境。

防震减灾安全应急预案4

一、目的

为了使学生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

二、演练步骤

1、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方法。

2、让学生熟悉震后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径的路线。

3、进行模拟发生地震的演练。

三、演练安排

1、参加对象:全体师生

2、演练时间:

20__年5月12下午3:00

3、演练内容:

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4、警报信号:

应急避震和疏散以哨声作为启动信号。

防震警报讯号:

连续长哨声。代表发生地震,学生进行应急避震。

地震发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

两个长哨声。代表主震结束,学生进行疏散(距发生地震约2分钟后)。

听到哨声及广播后按预订方案进行演练,全过程要求在6分钟内完成。

地震警报解除讯号:钟声。

四、管理人员职责

应急避震演练要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老师及管理人员在演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领导和老师要预先做好部署,做好分工,亲临指挥,既要确保演练顺利进行,通过演练来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使学生得到锻炼,也要防止在演练中发生意外的事故。

管理人员及老师应做到:

1、明确职责,负起责任,演练开始前要到达所负责的岗位,每层的楼梯口、疏散路线每个拐弯处等,都要有人负责。

总指挥、总负责

现场总指挥

总巡视

各相关人员安排:(见安全演练路线图)

__——负责哨声信号 __——负责广播

其他老师——负责疏散路线上学生安全。

__——负责意外事故处理。

2、要严肃,要当作是真的地震发生,而不是一种游戏。

3、及时纠正学生不正当的动作。

4、当发生意外事故时,要及时作出处理。

5、集合后及时清点人数。

五、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

地震是一场突发的自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我们必须掌握一些应急避震的知识,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从你意识到这是一次地震,到地震结束,一般只有十几秒钟的时间,很少会持续一分钟以上。要把握好最早的几秒钟,赶紧躲到最近的安全地方。躲避到地面停止摇动,再也没有东西落下来为止。

当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学生们立即开始演练,应该做到: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房屋。

2、在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书包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走廊的同学,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的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边。

6、洗手间内的同学,也要采取应变措施,就近躲避。

7、在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8、老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每个教室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六、疏散的集中地点

等到主震结束后,为了防止有较大的余震发生,应该立即进行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疏散的集中地应选择坚实、平坦的开阔地,远离高大建筑物的场地。

当听到疏散的信号后,按预定的路线和集中地、有秩序地进行疏散。

(一)安全撤离

听到第二次号令(大约2分钟后),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迅速排队撤离,依照早操的疏散顺序,安全而有序撤离到操场指定位置上。

(二)疏散注意事项

1、要有顺序地疏散,在楼梯下楼时,不准学生在楼梯或走廊互相拥挤,避免跌倒。

2、老师应在每层楼梯把守,指挥学生有秩序疏散。

3、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以防被砸。

4、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5、疏散途中不能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6、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等到演练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队,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刘校长报告

七、演练结束李校长总结演练情况

全体师生能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离开教学楼,在球场集中。次次演练无发生意外事故。活动开展得很成功。

防震减灾安全应急预案5

一、工作原则

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金化集团公司将立即按照预案实施地震应急措施,处理本公司区域的地震灾害事件。集团公司是处置本企业区域地震灾害事件的主体,各子公司相关部门和单位将根据职责分工,紧密配合、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行动。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金化集团公司将成立抗震救灾工作指挥部,下设1个办公室和9个小组,即抗震救灾办公室、组织宣传组、治安保卫组、医疗救护防疫组、交通运输组、供电保障组、生活物资供应组、抢险救灾组、人口疏散组、恢复生产建设组。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于防震减灾安全应急预案范文,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防震减灾安全应急预案1

一、指导思想

为了确保在地震发生前后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进行地震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让广大师幼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从而提高师幼在紧急避险、自救自护方面的应变能力。根据《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结合各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本预案。

二、防震疏散组织领导

防震疏散总指挥:园长、

防震疏散副总指挥:副园长

防震疏散小组成员:后勤主任、教研组长、各班班长

三、防震疏散指挥人员职责:

防震疏散指挥人员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防震工作。各班班长和防震疏散小组成员起着重要的作用,班长们需要提前向幼儿宣传地震知识,让幼儿了解一些地震知识和自救方法。防震总指挥需要合理分工,一旦发生地震必须亲自指挥,确保师幼的人身安全。防震疏散指挥人员应做到: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一旦发生地震,防震疏散领导小组成员要第一时间到达所负责的岗位,每层楼的楼梯口、疏散口、每个拐弯处等都必须有专人负责。

四、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

一旦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全体师幼需要立即开始疏散,要做到:

1、保持镇定,稳定幼儿的紧张情绪,切莫惊慌失措。尽快带领幼儿到指定地点,躲避到安全地带,千万不要匆忙逃离,以防房屋坍塌砸伤。

2、在室内无法逃离的情况下,老师应引导幼儿立即就近躲避,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缩小,躲到桌子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避免被砸,但不要靠近窗户。老师应教导幼儿正确的躲避姿势:在桌子下躲避的幼儿,将一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另一只手紧紧抓住桌腿;在墙角躲避的幼儿,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用书包或其他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靠近墙壁,两只胳膊交叉在额前,右手握住左臂,左手握住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巴,用鼻子呼吸。

3、正在二楼、三楼走廊的师幼,也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双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户旁边。

4、在一楼院子里的师幼,应该跑到空旷的院子里,远离建筑物和电线,双手放在头上。

5、正在进行教研活动或备课的教师,一旦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应立即停止手头工作,迅速赶到自己班级幼儿的活动地点,协助班主任组织幼儿集合和疏散。

6、防震指挥人员根据预先的分工,迅速到每个地点检查避震和疏散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确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组长:园长、(全面负责)副组长:副园长(办公楼南侧大厅出口)组员:后勤主任(办公楼北侧大侧出口)

安全员(办公楼东北侧小门出口)小班教研组长(一号教学楼西侧出口)中班教研组长(二号教学楼西侧出口)大班教研组长(三号教学楼西侧出口)

五、疏散的集中地点和路线

在主震结束后,为了防止发生较大的余震,需要立即有序地进行疏散,将师幼撤离到安全地带,同时及时上报灾情、房屋损坏和人员伤亡情况,抢险救援人员组织实施救助工作。如果不能迅速撤离或被困在室内,或被建筑物挤压等情况,千万不要惊慌,要就近检查幼儿的身体状况,并尽力为幼儿提供食物,同时不要盲目采取行动,要懂得发出报险信号,等待救援。

六、震后应急行动方案

地震发生后,如果可以撤离,需要迅速组织教职工和幼儿撤离到安全地带,并及时上报灾情、房屋损坏和人员伤亡情况,同时抢险救援人员组织实施救助工作。如果地震发生后无法迅速撤离或被困在室内、被建筑物挤压等情况,千万不要惊慌,要就近检查幼儿的身体状况,并尽力为幼儿提供食物,同时不要盲目采取行动,要懂得发出报险信号,等待救援。

七、其他

1、要高度重视地震防范工作,在思想上要认识到宁可千日无震,不可一日不防的重要性,切实把保护教职工和幼儿的生命安全以及国家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地震发生后一定要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不得擅自离岗或玩忽职守。对于因为不负责任或玩忽职守而导致幼儿园财产损失和幼儿生命安全事故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2、必须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要加强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3、要做好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4、在地震应急期间停止上课。

防震减灾安全应急预案2

一、学校防震减灾工作组织机构:

组长:张老师

副组长:王老师

组员:李老师、刘老师、陈老师

二、各项制度

(一)领导小组职责

1、组长:张老师

(1)负责学校领导小组全面工作,对其他各成员工作进行协调,为其他各成员顺利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大力支持。

(2)负责及时传达上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主持日常老师安全会议工作。

2、副组长:王老师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