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国庆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精选6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国庆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1
鉴于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为严防疫情输入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根据国家关于国庆假期及前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要求,现就近期疫情防控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加强人员车辆流动管理。继续坚持非必要不来宁、非必要不离宁。全市主城区与其他市州继续实行交通管控措施。主城区“四区”与大通县、湟源县、湟中区(含多巴片区)及西宁市与各市州之间除防疫应急、执勤执法、民生、生活物资运输车辆经严格查验后可以有序流动。其他社会车辆继续实施交通管控。城乡公交班线继续暂停。确有紧急就医、吊唁殡葬等特殊情况来宁返宁人员需持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时向社区报备,自觉遵守防疫规定。
二、严格落实来宁返宁报备和“落地即检”制度。所有来宁返宁人员抵宁前需通过青海省疫情防控报备系统进行线上报备,由各区县负责进行严格审核,经审核通过后方可来宁返宁;“两站一场”、各交通隘口服务点、宾馆酒店和村(社区)要指定专人负责报备审核工作,做到“应报尽报”。“两站一场”和各交通隘口服务点要切实发挥已设立的核酸采样点作用,落实测温现场扫“两码”及查验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措施,对所有来宁返宁人员抵宁后完成“落地即检”。
三、强化各类人群分级分类管控。7日内有省内外高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来宁返宁后,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日内有省内外中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来宁返宁后,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如不具备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日内有省内外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的其他低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来宁返宁后,采取3天居家健康监测和2次核酸监测,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按规定及时主动进行核酸检测,加强健康监测。来自尚未公布中高风险区但7日内发生社会面疫情的地区的来宁返宁人员,参照中高风险区来宁返宁人员政策执行。
四、优化调整主城区公共交通。公交车最大承载量控制在常规状态下的50%以内。出租车、网约车按50%恢复运营。司乘人员一律佩戴口罩,要求乘客扫“乘车码”,使用电子支付方式,控制载客量。
五、保障物流畅通和企业生产经营。要全力保障交通物流畅通,精准分类实施货车通行管控,不得擅自采取阻断或关闭交通等通行管控措施,全力保障应急、民生、生产、重点物资高效运输,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确保工地不停工、企业不停产,重点企业、重大设施、重大项目正常运转。快递行业强化人员健康管理,坚决落实“先消杀、后派送”制度。
六、加强人员排查管控。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实行出入口24小时值班值守,本村(小区)村民(居民)进入村(小区)一律戴口罩、测温、查验双码及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非本村(小区)村民(居民)进入小区(村)一律戴口罩、测温、查验双码及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继续加强重点人员全面排查,对省内外疫情发生地来宁返宁人员严格落实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上门采样等管控措施。
七、强化核酸预警监测。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集中隔离点、定点医疗机构、普通医疗机构、防控一线、闭环酒店等工作人员,快递、外卖、酒店服务、装修装饰服务、交通运输服务、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等环境密集、接触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严格落实每天一次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确保风险隐患及时发现。
八、有序恢复餐饮服务。全市餐饮服务单位在做好全面彻底消毒消杀、人员健康监测和安全隐患排查的前提下,向辖区指挥部报备并经检查评估后,可有序恢复堂食。堂食实施限流管理,根据餐厅面积,扩大餐桌间距,控制就餐人数,实行隔位、错位入座,倡导就餐时间不超过1.5小时或外卖打包、即买即走。所有餐厅服务人员实行核酸检测每天一检。所有就餐人员均需经过测温、扫场所码和行程码并持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方可进店。对落实防控措施不到位的餐饮服务单位一律关停,并按照规定进行严厉处罚。
九、强化重点机构疫情防控。各企业、项目建设单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对企业员工、建筑工人及车辆严格实行点对点闭环管理,每日上岗前查验员工“两码一证”,组织从业人员主动参加核酸检测,建立健康监测台账。批发类企业和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宾馆酒店、便利店等民生公共服务场所营业,严格落实戴口罩、测温、扫“两码”和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及通风消毒、从业人员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酒店宾馆和住宿场所入住率不超过30%。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要充分发挥“哨点”作用,对可疑患者及其陪护人员第一时间进行管控处置。
十、加强重点场所疫情防控。中小学、幼儿园、托幼机构和各类培训机构继续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福利机构、养老机构、监所等单位仍实行封闭管理。
十一、继续暂停密闭密集场所。全市洗浴场所、足浴、养生馆、SPA、艾灸、推拿、按摩店、室内景区景点、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电影院、棋牌室(麻将馆)、网吧、电竞酒店、酒吧、歌舞厅(KTV)、火吧、游戏厅、剧本杀、密室逃脱、台球室、室内游泳健身馆、茶艺、体育场馆、健身房、宗教场所等空间密闭、人员密集场所继续暂停开放。
十二、强化聚集性活动防控。坚持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不线下,国庆假期及前后不安排大型会议、培训、会展、促销、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倡导“丧事简办、喜事缓办、宴会不办”,有效降低人员聚集风险。各室外旅游景点、公园、体育健身场所落实“预约、错峰、限流”措施,接待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加强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管理,继续暂停经营团队旅游业务。
国庆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2
各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省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为保障国庆假期群众出行安全有序,切实巩固我省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确保全省人民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祥和的节日,现就做好国庆假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如下:
1.倡导群众就地过节。假日期间非必要不跨市出行,切实降低跨区域流动感染风险。如确需出行,要谨慎选择目的地,出行前认真查询目的地疫情风险状态和疫情防控政策,不前往高中低风险区和有病例报告的地区,往返前向所在社区(村)报备,服从目的地疫情防控要求,错峰出行、做好防护。加强旅游活动管理,对国内陆路边境口岸城市、有中高风险区的县(市、区、旗)和直辖市的区(县),暂停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2.审慎举办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的不线下,原则上不安排大型会议、培训、会展、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尽量缩小规模,落实防控措施,参加活动人员需扫码登记、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倡导群众从简举办婚丧嫁娶,尽量减少人员数量。承办100人以上宴会的酒店、宾馆要事先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并向所在乡镇(街道)报告。
3.严格落实主动报备制度。所有域外来返人员抵辽前均需提前48小时通过APP或微信小程序等向目的地社区(村)自主报备,抵达目的地后第一时间向属地社区(村)报告,并严格按要求分类落实各项管控措施。各地要督促有高中低风险区旅居史人员、解除隔离后返辽人员,主动向社区(村)报备,提倡3天内非必要不外出,期间至少进行两次核酸检测,确需外出时做好防护、“点对点”方式出行。
4.严格入辽通道管理。机场、火车站、客运站、高速公路口等入辽通道对所有域外来返人员严格实行免费“落地”核酸检测,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动,提醒来返人员结果未出前,严格进行居家健康监测;严格测温、扫码、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一旦发现涉疫重点人员,第一时间落实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相应管控措施,防止疫情输入和传播。
5.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坚持“人、物、环境”同防,严格执行入境人员“7+3”健康管理服务措施,确保从“国门”到“家门”的全流程“管道式”闭环管控。落实落细直接接触入境人员、物品和相关环境的高风险岗位人员集中封闭管理、每日核酸检测等管理制度,严防“破环”导致疫情外溢。强化海上疫情防控,引导渔民出海作业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与境外渔船渔民接触,严格执行回港后立即报备、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措施。强化进口冷链食品“铁桶式”闭环管理,做好进口冷链食品内外包装及其运输工具的核酸检测、预防性消毒等工作,加强转运、加工等环节疫情防控。加大对走私、偷渡等非法出入境活动的打击力度,坚决阻断疫情传播渠道。
6.严格常态化高质量核酸检测。继续实行各地每周一次高质量区域性核酸检测和重点人群每日一检、两日一检、每周两检等措施,做到不落一次、不漏一人,确保精准筛查,及早发现潜在风险。
7.严格重点场所管控。影剧院、KTV、宾馆、饭店、旅游景区、公共浴室、棋牌室、网吧、商超、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要在醒目位置公示最新疫情风险等级,严格落实人员戴口罩、一米线、测温扫码验证、通风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拒绝体温异常、无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有7天内疫区旅居史等人员入内,并根据人流量适时采取限流措施。医疗卫生机构(含发热门诊、小诊所、药店等)要严格落实风险排查、预检分诊等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探头哨点”“预警雷达”作用。切实做好各级各类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8.做好个人防护。倡导群众履行健康第一责任人义务,加强自我防护,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公筷制、分餐制、开窗通风、咳嗽礼仪、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及时前往就近发热门诊规范就诊,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引导群众主动配合防疫部门依法落实各项防疫要求。
国庆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3
“国庆节”将至,是外出人员返乡探亲和游玩高峰期,人员往来频繁,流动性大。为深入贯彻落实XX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有关防控策略,降低疫情输入传播风险,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结合住建行业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疫情防控措施,降低疫情输入传播风险,最大限度减少新冠疫情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伤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二、目标任务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及应对工作部署要求,加强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保障性住房、物业小区、农贸市场、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单位内部疫情防控指导和督查,提高疫情防控水平,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的稳定。
三、组织保障
为切实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XXX应对国庆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名单如下:
四、工作措施
一做好物业小区、保障性住房疫情防控工作。
1、督促物业服务企业每日对小区共用部位单元门厅内、楼梯间、走廊通道、物业服务场所、地下停车库、小区广场等、共用设施设备电梯、下水管道等实行消杀工作;
(二)做好在建项目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
1、加强施工工地人员排查,从严做好风险管控。持续加大对施工工地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排查力度,确保全覆盖、无死角。持续关注全国疫情动态,施工工地发现有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经停史、旅居史的人员,应立即向县疫情防控指挥部门及社区报告,并及时配合做好管控措施。施工工地集中居住人员要坚持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出省、非必要不去发生本土疫情和有输入传播风险的地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特别要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最大程度降低传播风险和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五、有关要求
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国庆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精选6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国庆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1
鉴于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为严防疫情输入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疫情的底线,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根据国家关于国庆假期及前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要求,现就近期疫情防控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加强人员车辆流动管理。继续坚持非必要不来宁、非必要不离宁。全市主城区与其他市州继续实行交通管控措施。主城区“四区”与大通县、湟源县、湟中区(含多巴片区)及西宁市与各市州之间除防疫应急、执勤执法、民生、生活物资运输车辆经严格查验后可以有序流动。其他社会车辆继续实施交通管控。城乡公交班线继续暂停。确有紧急就医、吊唁殡葬等特殊情况来宁返宁人员需持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及时向社区报备,自觉遵守防疫规定。
二、严格落实来宁返宁报备和“落地即检”制度。所有来宁返宁人员抵宁前需通过青海省疫情防控报备系统进行线上报备,由各区县负责进行严格审核,经审核通过后方可来宁返宁;“两站一场”、各交通隘口服务点、宾馆酒店和村(社区)要指定专人负责报备审核工作,做到“应报尽报”。“两站一场”和各交通隘口服务点要切实发挥已设立的核酸采样点作用,落实测温现场扫“两码”及查验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措施,对所有来宁返宁人员抵宁后完成“落地即检”。
三、强化各类人群分级分类管控。7日内有省内外高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来宁返宁后,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日内有省内外中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来宁返宁后,采取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如不具备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条件,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日内有省内外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的其他低风险区旅居史的人员来宁返宁后,采取3天居家健康监测和2次核酸监测,7日内不聚餐、不聚会,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按规定及时主动进行核酸检测,加强健康监测。来自尚未公布中高风险区但7日内发生社会面疫情的地区的来宁返宁人员,参照中高风险区来宁返宁人员政策执行。
四、优化调整主城区公共交通。公交车最大承载量控制在常规状态下的50%以内。出租车、网约车按50%恢复运营。司乘人员一律佩戴口罩,要求乘客扫“乘车码”,使用电子支付方式,控制载客量。
五、保障物流畅通和企业生产经营。要全力保障交通物流畅通,精准分类实施货车通行管控,不得擅自采取阻断或关闭交通等通行管控措施,全力保障应急、民生、生产、重点物资高效运输,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确保工地不停工、企业不停产,重点企业、重大设施、重大项目正常运转。快递行业强化人员健康管理,坚决落实“先消杀、后派送”制度。
六、加强人员排查管控。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实行出入口24小时值班值守,本村(小区)村民(居民)进入村(小区)一律戴口罩、测温、查验双码及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非本村(小区)村民(居民)进入小区(村)一律戴口罩、测温、查验双码及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继续加强重点人员全面排查,对省内外疫情发生地来宁返宁人员严格落实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上门采样等管控措施。
七、强化核酸预警监测。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集中隔离点、定点医疗机构、普通医疗机构、防控一线、闭环酒店等工作人员,快递、外卖、酒店服务、装修装饰服务、交通运输服务、商场超市和农贸市场等环境密集、接触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严格落实每天一次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确保风险隐患及时发现。
八、有序恢复餐饮服务。全市餐饮服务单位在做好全面彻底消毒消杀、人员健康监测和安全隐患排查的前提下,向辖区指挥部报备并经检查评估后,可有序恢复堂食。堂食实施限流管理,根据餐厅面积,扩大餐桌间距,控制就餐人数,实行隔位、错位入座,倡导就餐时间不超过1.5小时或外卖打包、即买即走。所有餐厅服务人员实行核酸检测每天一检。所有就餐人员均需经过测温、扫场所码和行程码并持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方可进店。对落实防控措施不到位的餐饮服务单位一律关停,并按照规定进行严厉处罚。
九、强化重点机构疫情防控。各企业、项目建设单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对企业员工、建筑工人及车辆严格实行点对点闭环管理,每日上岗前查验员工“两码一证”,组织从业人员主动参加核酸检测,建立健康监测台账。批发类企业和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宾馆酒店、便利店等民生公共服务场所营业,严格落实戴口罩、测温、扫“两码”和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以及通风消毒、从业人员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酒店宾馆和住宿场所入住率不超过30%。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要充分发挥“哨点”作用,对可疑患者及其陪护人员第一时间进行管控处置。
十、加强重点场所疫情防控。中小学、幼儿园、托幼机构和各类培训机构继续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福利机构、养老机构、监所等单位仍实行封闭管理。
十一、继续暂停密闭密集场所。全市洗浴场所、足浴、养生馆、SPA、艾灸、推拿、按摩店、室内景区景点、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电影院、棋牌室(麻将馆)、网吧、电竞酒店、酒吧、歌舞厅(KTV)、火吧、游戏厅、剧本杀、密室逃脱、台球室、室内游泳健身馆、茶艺、体育场馆、健身房、宗教场所等空间密闭、人员密集场所继续暂停开放。
十二、强化聚集性活动防控。坚持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不线下,国庆假期及前后不安排大型会议、培训、会展、促销、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倡导“丧事简办、喜事缓办、宴会不办”,有效降低人员聚集风险。各室外旅游景点、公园、体育健身场所落实“预约、错峰、限流”措施,接待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加强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管理,继续暂停经营团队旅游业务。
国庆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2
各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省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为保障国庆假期群众出行安全有序,切实巩固我省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确保全省人民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祥和的节日,现就做好国庆假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如下:
1.倡导群众就地过节。假日期间非必要不跨市出行,切实降低跨区域流动感染风险。如确需出行,要谨慎选择目的地,出行前认真查询目的地疫情风险状态和疫情防控政策,不前往高中低风险区和有病例报告的地区,往返前向所在社区(村)报备,服从目的地疫情防控要求,错峰出行、做好防护。加强旅游活动管理,对国内陆路边境口岸城市、有中高风险区的县(市、区、旗)和直辖市的区(县),暂停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
2.审慎举办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的不线下,原则上不安排大型会议、培训、会展、文艺演出等聚集性活动。确需举办的,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尽量缩小规模,落实防控措施,参加活动人员需扫码登记、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倡导群众从简举办婚丧嫁娶,尽量减少人员数量。承办100人以上宴会的酒店、宾馆要事先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并向所在乡镇(街道)报告。
3.严格落实主动报备制度。所有域外来返人员抵辽前均需提前48小时通过APP或微信小程序等向目的地社区(村)自主报备,抵达目的地后第一时间向属地社区(村)报告,并严格按要求分类落实各项管控措施。各地要督促有高中低风险区旅居史人员、解除隔离后返辽人员,主动向社区(村)报备,提倡3天内非必要不外出,期间至少进行两次核酸检测,确需外出时做好防护、“点对点”方式出行。
4.严格入辽通道管理。机场、火车站、客运站、高速公路口等入辽通道对所有域外来返人员严格实行免费“落地”核酸检测,即采即走、不限制流动,提醒来返人员结果未出前,严格进行居家健康监测;严格测温、扫码、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一旦发现涉疫重点人员,第一时间落实隔离管控、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相应管控措施,防止疫情输入和传播。
5.严防境外疫情输入。坚持“人、物、环境”同防,严格执行入境人员“7+3”健康管理服务措施,确保从“国门”到“家门”的全流程“管道式”闭环管控。落实落细直接接触入境人员、物品和相关环境的高风险岗位人员集中封闭管理、每日核酸检测等管理制度,严防“破环”导致疫情外溢。强化海上疫情防控,引导渔民出海作业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与境外渔船渔民接触,严格执行回港后立即报备、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措施。强化进口冷链食品“铁桶式”闭环管理,做好进口冷链食品内外包装及其运输工具的核酸检测、预防性消毒等工作,加强转运、加工等环节疫情防控。加大对走私、偷渡等非法出入境活动的打击力度,坚决阻断疫情传播渠道。
6.严格常态化高质量核酸检测。继续实行各地每周一次高质量区域性核酸检测和重点人群每日一检、两日一检、每周两检等措施,做到不落一次、不漏一人,确保精准筛查,及早发现潜在风险。
7.严格重点场所管控。影剧院、KTV、宾馆、饭店、旅游景区、公共浴室、棋牌室、网吧、商超、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场所要在醒目位置公示最新疫情风险等级,严格落实人员戴口罩、一米线、测温扫码验证、通风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拒绝体温异常、无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有7天内疫区旅居史等人员入内,并根据人流量适时采取限流措施。医疗卫生机构(含发热门诊、小诊所、药店等)要严格落实风险排查、预检分诊等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探头哨点”“预警雷达”作用。切实做好各级各类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8.做好个人防护。倡导群众履行健康第一责任人义务,加强自我防护,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公筷制、分餐制、开窗通风、咳嗽礼仪、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及时前往就近发热门诊规范就诊,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引导群众主动配合防疫部门依法落实各项防疫要求。
国庆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3
“国庆节”将至,是外出人员返乡探亲和游玩高峰期,人员往来频繁,流动性大。为深入贯彻落实XX会议精神,切实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有关防控策略,降低疫情输入传播风险,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结合住建行业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疫情防控措施,降低疫情输入传播风险,最大限度减少新冠疫情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伤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二、目标任务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及应对工作部署要求,加强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保障性住房、物业小区、农贸市场、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单位内部疫情防控指导和督查,提高疫情防控水平,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控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的稳定。
三、组织保障
为切实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XXX应对国庆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名单如下:
四、工作措施
一做好物业小区、保障性住房疫情防控工作。
1、督促物业服务企业每日对小区共用部位单元门厅内、楼梯间、走廊通道、物业服务场所、地下停车库、小区广场等、共用设施设备电梯、下水管道等实行消杀工作;
(二)做好在建项目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
1、加强施工工地人员排查,从严做好风险管控。持续加大对施工工地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排查力度,确保全覆盖、无死角。持续关注全国疫情动态,施工工地发现有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经停史、旅居史的人员,应立即向县疫情防控指挥部门及社区报告,并及时配合做好管控措施。施工工地集中居住人员要坚持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出省、非必要不去发生本土疫情和有输入传播风险的地区,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特别要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最大程度降低传播风险和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五、有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