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景区游客分流应急预案,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景区游客分流应急预案1

为进一步做好公众聚集场所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在旅游高峰期、大型旅游节庆和其他公众聚集活动的安全、有序,并在面临突发事故时,做到统一指挥,及时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实施有效的控制和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适用范围

预案适用于旅游高峰期、大型旅游节庆和其他公众聚集活动出现紧急情况时人员的疏散和应急救援工作。

公众聚集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重点防范部位

(一)安全隐患

1、旅游高峰期(黄金周)旅游景点、轮渡码头人员聚集拥挤引发的踩踏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2、大型旅游节庆和其他公众聚集活动,如:举办各类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灯会、游园等,因人员拥挤引发的踩踏或室内火灾、崩塌等事故引起的人员烧伤、窒息、踩踏等事故。

(二)重点防范部位

1、轮渡码头、轮渡广场

2、日光岩百米高台

3、鼓浪屿音乐厅

4、体育场

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成立管委会应急工作指挥部,成员如下:

总指挥:xx(厦门海底世界)

本预案启动后,各指挥部成员必须坚守岗位,服从指挥。

其职责如下:

总指挥:当公众聚集场所出现紧急情况时,确定启动本预案,进行全方位的指挥。

在我委无力解除险情的情况下,应及时请求上级部门或驻岛部队、单位支援。

总指挥外出时,替代总指挥的为按顺序的一名副总指挥。

副总指挥:接通知(报告)后立即到达现场,按分工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调度,组织人员进行疏导、分流、抢险工作。

机关办公室:及时掌握信息,向指挥部报告险情进展及处置情况;按指挥部要求协调有关部门进行抢险排险;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市场处:加强与轮渡公司、各景点及举办大型节庆活动单位的联系,及时向指挥部、办公室反馈抢险排险情况;联系医疗单位,做好救护保障;组织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管理处:协调外援力量如鼓浪屿派出所、驻岛部队、单位共同参与抢险排险工作。

财务处:负责抢险排险资金的安排、调度;协助办公室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规划处:负责市政设施的恢复,环境卫生保洁。

执法大队、旅游质监所:加强节假日(黄金周)公众聚集场所的巡查,发现异常及时向管委会有关部门或值班领导报告,参与人员疏导分流和抢排险工作。

轮渡公司:为主负责厦门轮渡码头、鼓浪屿轮渡码头人员的疏导分流工作。

各景点:为主负责本景点内人员的疏导分流和抢排险工作。

处置措施

(一)旅游高峰期(黄金周)旅游景点、轮渡码头人员疏导分流

1、轮渡公司、各旅游景点应制定重点防范部位紧急情况人员疏散预案,并定时进行实战演练和修订。

各单位应急工作小组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抢险、救护培训,以备遇有事故能按岗位各司其责,迅速、准确地完成抢险、救护工作。

2、各部门、各单位应于节前(黄金周前)将本单位值班(带班)领导名单报管委会办公室备案,管委会办公室汇总平衡后排出“管委会节假日领导带班和各部门人员值班表”分发至各部门。

各部门人员要严格按值班表安排准时到岗值班,不得擅自替岗、调班。

3、各旅游景点应坚持12小时领导带班、办公室人员值班,后勤管理人员要充实到各票口或关键岗位。

门票班要调配好人员,确保游客入园畅通。

带班领导每隔2小时与管委会值班领导和门票班联系一次,在主要路口、票口、险要地段,增派保安人员维持秩序和疏导游客。

为做好“江淮大串门”活动期间的安全工作,提高我县游客高峰期的应对能力,保证游客出行顺畅,实现旅游接待“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维护和树立良好形象,特制定本预案。

(二)基本原则

1.充分准备,提前预防。

提前做好游客预测工作,做到早安排、早部署,确保旅游高峰期游客分流有序进行。

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响应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各旅游景区制定游客分流应急预案,要围绕自身职责认真抓好预案的落实。

3.反应快速,处理果断。

建立反应快速的工作处理系统,及时应对旅游高峰期游客在我县境内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二、组织机构

成立文旅体局游客分流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三、应急准备

1.摸清A级景区的基本情况,科学测算出单个时间点和每日的瞬时承载接待量和最大承载量。

2.指定专人作为游客人数预报员与游客分流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

3.建立人流预报预警制度。

各景区要设立流量警示牌,公布最大承载量、瞬时承载和停车场最大容量。

4.配备足够的安保人员,在人流、车流高峰期时,及时做好疏散和分流工作,在必要时控制进入我县A级景区的游客。

5.通过网站、微信、网络等方式,向游客发布客流信息,合理分流游客。

四、分级响应

(一)旅游高峰的设定

根据核定结果,确定每个景区的最大承载量和瞬时承载量,并向社会公布。

(二)流量分级与应急响应

本预案有效时间截止到xx年4月14日

当景区游客达到最大承载量的30%,劝导游客谨慎进入。

当景区游客达到最大承载量的50%,禁止游客进入,分流应急办公室应派员协同指挥,劝导游客向其他景区分流。

五、工作要求

1.局游客分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根据游客流量情况适时启动游客分流预案。

2.进入旅游高峰期,游客分流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必须保持24小时信息畅通。

在遇到涉及游客拥堵滞留时,指导我县A级景区景区妥善分流,处理好游客滞留情况。

在处理过程中,因责任心不强,措施不得力,工作不到位,报告不及时等原因造成不良后果的,将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景区游客分流应急预案3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镇西山隧道通车,为提高龙门古镇旅游景区高峰期的应对能力,保证游客出行顺畅,实现旅游接待“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维护和树立龙门古镇旅游良好形象,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1、本预案适用于旅游高峰期的景区(包括A级景区、镇村旅游经营单位、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休闲集镇、特色村等)分流应急处置。

2、旅游高峰期的范畴。

本预案所称旅游高峰期是指大批游客来镇,进入各旅游景区,产生人员及车辆拥堵,而有可能导致踩踏或交通事故等危及游客人身财产安全的事件发生。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景区游客分流应急预案,希望大家喜欢,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景区游客分流应急预案1

为进一步做好公众聚集场所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在旅游高峰期、大型旅游节庆和其他公众聚集活动的安全、有序,并在面临突发事故时,做到统一指挥,及时有效地整合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实施有效的控制和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旅游高峰期、大型旅游节庆和其他公众聚集活动出现紧急情况时人员的疏散和应急救援工作。

公众聚集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重点防范部位

(一)安全隐患

1、旅游高峰期(黄金周)旅游景点、轮渡码头人员聚集拥挤引发的踩踏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2、大型旅游节庆和其他公众聚集活动,如:举办各类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灯会、游园等,因人员拥挤引发的踩踏或室内火灾、崩塌等事故引起的人员烧伤、窒息、踩踏等事故。

(二)重点防范部位

1、轮渡码头、轮渡广场

2、日光岩百米高台

3、鼓浪屿音乐厅

4、体育场

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成立管委会应急工作指挥部,成员如下:

总指挥:xx(厦门海底世界)

本预案启动后,各指挥部成员必须坚守岗位,服从指挥。

其职责如下:

总指挥:当公众聚集场所出现紧急情况时,确定启动本预案,进行全方位的指挥。

在我委无力解除险情的情况下,应及时请求上级部门或驻岛部队、单位支援。

总指挥外出时,替代总指挥的为按顺序的一名副总指挥。

副总指挥:接通知(报告)后立即到达现场,按分工对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调度,组织人员进行疏导、分流、抢险工作。

机关办公室:及时掌握信息,向指挥部报告险情进展及处置情况;按指挥部要求协调有关部门进行抢险排险;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市场处:加强与轮渡公司、各景点及举办大型节庆活动单位的联系,及时向指挥部、办公室反馈抢险排险情况;联系医疗单位,做好救护保障;组织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管理处:协调外援力量如鼓浪屿派出所、驻岛部队、单位共同参与抢险排险工作。

财务处:负责抢险排险资金的安排、调度;协助办公室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规划处:负责市政设施的恢复,环境卫生保洁。

执法大队、旅游质监所:加强节假日(黄金周)公众聚集场所的巡查,发现异常及时向管委会有关部门或值班领导报告,参与人员疏导分流和抢排险工作。

轮渡公司:为主负责厦门轮渡码头、鼓浪屿轮渡码头人员的疏导分流工作。

各景点:为主负责本景点内人员的疏导分流和抢排险工作。

处置措施

(一)旅游高峰期(黄金周)旅游景点、轮渡码头人员疏导分流

1、轮渡公司、各旅游景点应制定重点防范部位紧急情况人员疏散预案,并定时进行实战演练和修订。

各单位应急工作小组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抢险、救护培训,以备遇有事故能按岗位各司其责,迅速、准确地完成抢险、救护工作。

2、各部门、各单位应于节前(黄金周前)将本单位值班(带班)领导名单报管委会办公室备案,管委会办公室汇总平衡后排出“管委会节假日领导带班和各部门人员值班表”分发至各部门。

各部门人员要严格按值班表安排准时到岗值班,不得擅自替岗、调班。

3、各旅游景点应坚持12小时领导带班、办公室人员值班,后勤管理人员要充实到各票口或关键岗位。

门票班要调配好人员,确保游客入园畅通。

带班领导每隔2小时与管委会值班领导和门票班联系一次,在主要路口、票口、险要地段,增派保安人员维持秩序和疏导游客。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