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精选5篇。
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精选篇1
为加强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防止新冠肺炎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严格实行属地管理制度
各村、镇直各单位成立疫情防控工作专班,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疫情防控工作。
各部门要各司其责,确保政令畅通,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春节值班期间,由带班人员负责汇总上报每天的摸排情况。
二、加强社会面防控
加强流动人员管理,对返乡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好登记造册、健康监测和异常状况处置等工作,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严格控制举办大型活动,切实做好公共场所、集贸市场、餐饮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管理和消毒工作。
加强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及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群众健康素养。
卫生院、商场、餐饮、理发店等密切接触服务对象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戴口罩上岗和其他必要的防护制度。
倡议公众在疫情防范时期,保持个人卫生,加强体育锻炼,自觉维护公共卫生,自觉落实防控措施。
三、严格疫情报告制度
疫情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各村如发现问题,必须按照要求报告卫生院,由卫生院派专人进行核实。
各零售药店、村卫生室工作人员,对前来购买治疗发热、咳嗽药品的人员,要详细询问、了解有关情况,力劝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
如发现疫情病例或疑似病例,必须立即以最快方式向卫生院报告。
四、做好物资保障工作
卫生院要做好药品的储备和供应工作,确保各种物资供应充分、市场平稳。
市场监管所对趁机制售伪劣产品、哄抬物价、行骗牟利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依法从严从快查处。
派出所对违法制造恐慌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财政所做好经费保障工作。
五、局部疫情应对处置
严格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控制疫情规模,严防扩散蔓延。
(一)医疗救治
1.卫生院要成立一个流调小组,确保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有力、有序、有效。
2.发现病例及时转到定点医疗机构,并向镇疫情指挥部进行报告。
(二)中高风险人群管理
1.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均要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和7天居家医学观察,前7天每天做1次核酸检测。
2.对可疑环境暴露的人员要全部实施集中隔离和3次核酸检测,对可疑环境暴露人员的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均要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开展核酸检测。
3.对与病例生活轨迹可能有交叉、存在接触机会的社会人员,采取向社会公开病例生活轨迹的方式,寻找可能与病例有过接融的人员,并对其实施居家隔离观察和核酸检测。
4.对已经流出疫情发生地的密切接触者或可疑暴露者,及时了解去向,并向目的地有关部门通报信息,镇、村开展协查和人员管控。
(三)人群筛查检测
在对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其他人群“愿检尽检"的基础上,适当扩大检测范围,合理设置采样点。
1.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近14天经常性居住地所在村、工作单位、经常性活动场所(农贸市场、超市)等相关人员做到“应检尽检";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近14天经常活动地所在镇村人员,应根据自愿原则,做到“愿检尽检"。
2.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近14天有过近距离接触的所有无防护人员,经常性居住地所在村、工作单位、经常性活动场所(农贸市场、超市)等相关人员做到“应检尽检";经常活动地所在本镇、村人员,应根据自愿原则,做到“愿检尽检"。
3.对于扩大筛查核酸检测为阳性者,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按照新的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对待,仍然要依据1和2开展新的扩大筛查范围划定。
(四)社区管控
1.牢牢抓住社区管控这个关键,进一步充实社区管控力量,继续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四早"原则,视疫情形势将人员管控范围划至自然村等最小单元。
2.完善对返回社区的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和解除隔离的密切接能者管理,会同专业机构落实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
三、尽量减少不必要出行。
倡导就地过节,减少出行尤其是跨省出行。
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
确需前往的必须在出发前、返汉前向所在村(社区)和工作单位报告,旅途中落实全程佩戴口罩等个人防护措施。
全市党员领导干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工作人员带头落实在当地过年,减少出行聚集。
四、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
严格落实“红事停办、白事简办、宴会不办”,家庭聚餐聚会等不超过10人。
严格控制堂食规模,同时就餐人数不得超过餐饮单位最大接待能力的50%,单桌就餐人数不得超过标准餐位数的50%。
严禁举办庙会、大型演出、展销等活动,暂停棋牌室、网吧、游戏厅、酒吧、KTV、游泳馆、洗浴、足浴、影院剧场等室内密闭休闲娱乐场所和各类线下培训活动,后期根据疫情形势动态调整。
提倡用微信、网络、电话等方式拜年,减少走亲访友规模频次。
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要带头压减各类会议,不得举办集体团拜、联欢、年会等聚集性活动。
五、持续加强重点场所管控。
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酒店旅馆、车站、宗教场所、学校、企业等公共场所业主单位要履行主体责任,严格落实“查码+测温+戴口罩+一米线”和日常消毒、通风等防控措施,并做好从业人员健康监测。
市域内所有景区暂停营业,餐饮单位落实“限流、预约、错峰”要求,控制人员接待上限,在精准防控的同时鼓励创新业态模式,充分释放市民消费潜力。
“两站一场”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春运组织,制定分类应对预案,严控交通运输工具载客率。
零售药店要继续做好购买“四类”药品人员实名登记,发现购药人有发热等可疑症状的,立即向属地指挥部报告。
六、从严落实人物同防措施。
从事冷链食品的相关行业单位和人员要严格落实冷链食品入境、入库、检验、储存、销售等关键环节管理规定,严禁未经核准、备案的进口冷链食品流入市场,行业相关重点人员要严格落实定期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
广大城乡居民置办年货时,不购买来源不明的进口冷链食品和非冷链物品,不从中高风险地区和国(境)外网购、海淘物品。
接收快递包裹、在家清洗冷链食品时,打开物品前,需带好一次性手套,并用酒精对其外包装进行消毒,切实从严做好个人防护。
七、抓好个人健康管理。
广大市民要树立“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切实提高疫情防控意识。
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十大症状”,应立即佩戴口罩前往附近医疗机构规范的发热门诊就诊,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诊时如实报告相关旅居史和接触史,未设置规范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一律不得接诊上述患者。
对急危重症患者和急需就诊的特殊群体,在做好防护措施的前提下,提供绿色通道,采取先诊疗后管控方式安排抢救和医治,确保救治、防控两不误。
八、主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控制新冠肺炎疫情最安全、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能够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降低新冠肺炎发病率和重症率。
请符合接种条件的市民尽快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已完成全程接种满6个月的积极接种加强针,确保“应接尽接”,进一步筑牢群体免疫屏障。
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精选篇4
春节临近,返乡人员增多,人员流动密集,按照省市县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强化各村干部责任特别是一把手的责任。
同时引导群众做好必要的个人防护,确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保障春节期间让人民群众过一个安乐祥和的节日,根据《关于转发〈关于印发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的通知》(克山疫指办函〔xx〕7号)文件精神,现制定我乡春节期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的
制定应对措施,明确重点工作,及时防范和有效处置,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村民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让人民群众过一个安乐祥和的节日。
二、工作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把宗旨意识转化成为民行动,不惜一切代价保护生命、救治患者,在疫情面前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二)坚持联防联控原则。
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各村各司其职,认真落实四方责任。
加强信息交流,强化乡村联动,密切协作,共同做好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应急工作。
(三)坚持群防群控原则。
做好常态化防控的基础上,针对春节期间的防控特点,进一步宣传普及新冠肺炎防治知识,持续强化公众自我防护意识,提高防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