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北京市高考地理试卷及答案解析版相关内容,欢迎参阅呀,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北京市高考地理试卷及答案解析版

一、选择题

如图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1~2题.

1.(3分)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

2.(3分)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如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3~6题.

3.(3分)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3° B.5° C.8° D.10°

4.(3分)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A.②与③都处于暖温带

B.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

C.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D.从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5.(3分)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⑤ D.④和⑤

6.(3分)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最易发生泥石流的网格区是()

A.① B.② C.④ D.⑤

7.(3分)如图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由08时到20时,图中()

A.①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

B.②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

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

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

如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读图回答8~9题.

8.(3分)乍得湖流域()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

9.(3分)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流域面积缩小

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

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

如图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3分)该城区地表温度的()

A.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

B.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

C.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

D.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向郊区

11.(3分)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

A.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 B.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

C.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 D.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二、非选择题

12.(36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蔗糖生产和出口国,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多雨的平原和河谷地带,所产蔗糖的75%以上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3)指出澳大利亚蔗糖加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简述其区位因素.澳大利亚拥有艾尔斯巨石、大堡礁等10多处世界遗产.

(4)简述大堡礁相对于艾尔斯巨石的旅游资源开发优势.

(5)说出澳大利亚东岸污染扩散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13.(28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图是21世纪初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在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四国中任选一个国家,指出该国相对于中国的碳排放特点.

(2)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

14.(24分)在长期抗灾斗争中,中华民族表现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国家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库是救灾应急措施之一.储备库选址应遵循储存安全、调运方便的原则.运用地理学知识说出满足上述原则的救灾物资储备库选址条件.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如图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1~2题.

1.(3分)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

【考点】E2: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特征.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2E:地理关联图;21:热点问题;36:图文结合思想;43:利用图表信息;515: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

【分析】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

【解答】解:山脊,指山高处像兽脊凸起的部分。是由两个坡向相反坡度不一的斜坡相遇组合而成条形脊状延伸的凸形地貌形态。山脊最高点的连线就是两个斜坡的交线,叫做山脊线。等高线,向低处凸的是山脊。山谷是指两山间低凹而狭窄处,其间多有涧溪流过。

故选:D。

【点评】该题考察了地形图的判读,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对地质地貌类型有熟悉的认识,可用排除法作答.

2.(3分)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考点】2S: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此题考查岩石的形成过程以及地壳物质循环过程.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所以首先是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地壳抬升,岩石才能出路地表.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外力风化,侵蚀,搬运等作用下形成了现在大家看到的出露的花岗岩.

【解答】解:A、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所以首先是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故不符合题意;

B、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所以首先是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故不符合题意;

C、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所以首先是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地壳抬升,岩石才能出路地表。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外力风化,侵蚀,搬运等作用下形成了现在大家看到的出露的花岗岩,故正确;

D、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所以首先是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岩石的形成过程以及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熟悉花岗岩的形成过程,掌握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结合题目的要点“从形成到出露”解题,有一定的难度.

如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3~6题.

3.(3分)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3° B.5° C.8° D.10°

【考点】1J: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知识、中国陆地行政区划的范围及轮廓、省级行政中心的大致位置,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1)解答本题应该知道我国最南端在曾母暗沙﹣北纬4°,最北端在漠河﹣北纬53°,南北纬度差为49°,而我国陆地部分的最南位置大致在海南的三亚﹣北纬18°;(2)明确中国最南端的省级行政中心是海口(20°N),中国最北端的省级行政中心是哈尔滨(44°N﹣46°40′N);(3)本题是经纬网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准确找到最南端和最北端的省级行政中心.

【解答】解:由题图,我国陆地部分省级行政中心的最南位置大致在北纬20°,最北端哈尔滨在北纬47°,两地垂直距离的纬度差约27°;由于题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考查的知识点较细,区分中国边疆的最南端和最北端及中国最南端和最北端的省级行政中心;在叠加图上找到最南端和最北端的省级行政中心,明确其大致的纬度值,中国地理中一些常识性的知识点应记住记熟.

4.(3分)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A.②与③都处于暖温带

B.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

C.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D.从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考点】1E: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速度.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主要考查了经纬网图的判读,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对应的是图中五角星的位置,海口是我国海南省的省会,是我国最南端的省级行政中心.北京和海口的纬度分别为40°N和20°N,图中两者之间有4个纬度间隔,由此求出每个间隔为5°,由此判断地理现象的正确性.

【解答】解:A、②地是西宁以西的柴达木盆地地区,为高寒气候区,③区域属暖温带,故不符合题意;

B、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零外,其他地区都相同,所以③④两地的自转角速度相等,故不符合题意;

C、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故正确;

D、两者位于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相同,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经纬网图的判读和地理现象的判断.

5.(3分)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⑤ D.④和⑤

【考点】51: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所谓人口密度就是指单位面积平方千米或每公顷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由题图,我国陆地部分的最南位置大致在北纬20°,最北端在北纬53°,两地垂直距离的纬度差约33°;根据题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①位于我国新疆、②位于甘肃省、③位于我国黄土高原、④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⑤位于我国西南.

【解答】解:①位于我国新疆因地势内陆,气候干燥,人口相对较少,而④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地势地平,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人口密度相对较大。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经纬网图的判读和人口密度的相关知识.

6.(3分)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最易发生泥石流的网格区是()

A.① B.② C.④ D.⑤

【考点】49: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我国泥石流的主要分布地区,以及形成原因,以及读图判断分析能力.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北京市高考地理试卷及答案解析版相关内容,欢迎参阅呀,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北京市高考地理试卷及答案解析版

一、选择题

如图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1~2题.

1.(3分)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

2.(3分)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如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3~6题.

3.(3分)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3° B.5° C.8° D.10°

4.(3分)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A.②与③都处于暖温带

B.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

C.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D.从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5.(3分)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⑤ D.④和⑤

6.(3分)从地形和降水条件分析,最易发生泥石流的网格区是()

A.① B.② C.④ D.⑤

7.(3分)如图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由08时到20时,图中()

A.①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

B.②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

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

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

如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读图回答8~9题.

8.(3分)乍得湖流域()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

9.(3分)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流域面积缩小

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

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