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娱乐场所疫情防控措施方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娱乐场所疫情防控措施方案1
在切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前提下,推进我市娱乐场所开放管理,特制定本指引。
一、总体原则
(一)坚持常态防控。
要继续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慎终如始、再接再厉,抓紧抓实抓细娱乐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特别是要提前做好疫情防范应对工作。
(二)坚持科学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风险等级和应急响应级别作出调整的区域,在坚持常态防控、有序开放、预约限流,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和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的基础上,科学动态调整娱乐场所防控策略和措施。
(三)坚持精准防控。
坚持常态化精准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不折不扣抓紧抓实抓细娱乐场所各项常态化精准防控措施,坚决堵住与娱乐场所相关的防疫漏洞和风险,严防娱乐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
娱乐场所应设置防疫督导员,防疫督导员应佩戴明显标识,负责对场所落实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场所主要负责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报告、通告,确保问题隐患得到及时整改。
娱乐场所要严格做到“六个到位”。
即从业人员基础信息填报到位、扫码查验到位、限流措施到位、防疫规范培训到位、场所消杀通风到位、员工个人防护到位。
二、基本要求
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地区,歌舞娱乐场所接纳消费者人数不超过核定人数的75%,每个包间接纳消费者人数也不超过核定人数的75%;游艺娱乐场所接纳消费者人数不得超过核定人数的75%。
疫情防控风险等级调整为中高风险区域的,娱乐场所暂停营业。
三、防控措施
娱乐场所要在遵守我市疫情防控要求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应急预案。
依据市复工复产防控组制定的《生产经营场所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建议》和北xx市疫情防控与安全应急有关规定,制定《娱乐场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并组织开展演练。
一旦发现疫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做好防控应急处置工作。
重点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一)场所防控
1.落实场所主体责任。
有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并加强演练,有防控制度和责任人,有防护物资设备(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
要有属地社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的联系方式,发现风险隐患及时报告,并根据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坚持“人、物、环境同防”要求。
2.做好消毒清洁。
对经常接触的公共用品和设施设备(走廊、前台、座椅、洗手间及手经常接触的地方)每天清洁消毒2次以上;加强对茶具、杯具的清洁消毒;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3.做到“一客一用一消”。
麦克风使用完毕后及时更换筒套,并做好清洁消毒;歌舞娱乐场所的点歌按钮、屏幕及附属设施,游艺娱乐场所的按键、摇杆、代币及附属设施应当使用一次消毒一次。
4.配备洗手消毒物资。
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在服务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5.确保有效通风换气。
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6.科学餐饮。
提倡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错峰用餐;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提倡节约粮食,防止餐饮浪费。
7.加强防控宣传。
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8.出现新冠肺炎阳性感染者时,应当立即停业封闭,配合相关部门进行隔离和流调。
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杀,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三)优化调整防控措施。
低风险区,要坚决做好娱乐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娱乐场所被划定为高风险区的,应暂停营业。
二、防控措施
娱乐场所要在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基础上,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坚持“人、物、环境同防”,场所防控要做到“三有五做好”,人员防护要做到“三有三加强”。
(一)场所防控
1.完善场所防控制度和防疫物资储备
(1)有防控制度和责任人。
场所要建立完善场所防控制度,明确防控责任人。
(2)有防控应急处置预案。
场所要制定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并加强演练。
要有属地社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的联系方式,发现风险隐患要及时报告,并根据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3)有防护物资设备。
配备足够的口罩、洗手液、消毒剂和非接触式温度计等防疫物资;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定期向地漏加水,每次加水350ml;有条件的可在电梯口、咨询台、收款台等处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2.加强环境消杀防控
(1)做好定期清洁消毒。
对经常接触的公共设施设备(如电梯、走廊、门把手、扶梯扶手、前台、座椅、洗手间等高频接触物体),每天清洁消毒2次以上;加强对茶具、杯具的清洁消毒;麦克风使用完毕后及时更换筒套,并做好清洁消毒;歌舞娱乐场所的点歌按钮、屏幕及附属设施,游艺娱乐场所的按键、摇杆、代币及附属设施应当做到“一客一用一消”;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2)做好有效通风换气。
温度适宜时,尽量选择自然通风,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
空调通风系统使用时,其卫生质量、运行管理、卫生学评价和清洗消毒等应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WS394)、《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WS696)、《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WS/T395)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WS/T396)的要求。
(3)做好科学餐饮。
提倡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错峰用餐;保障食品卫生安全,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提倡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
(4)做好防控宣传。
通过海报、电子屏和宣传栏等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5)疫情出现后做好应急处置和专业消杀。
所在区县发生本土疫情的,场所要严格配合执行当地疫情应急处置要求,控制进入场所人数数量,并按照属地党委、政府要求对进入场所的工作人员及消费者核酸检测结果进行查验。
场所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者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二)消费者防护
1.有入口检测措施。
入口安排专人值守,落实佩戴口罩、检测体温、核验健康码、实名登记等措施。
对于不使用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等群体,其健康码可采取凭有效身份证登记、亲友代办、出示“通信行程卡”等替代措施。
2.有预约消费和管控分流措施。
控制消费者数量和停留时间,防止人员聚集。
加强场所巡查,提醒消费者全程正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等级口罩,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
3.有安全距离措施。
在前台、等待区等设置“一米线”,推荐非接触式扫码支付,提醒消费者保持安全距离。
(三)员工防护
1.加强疫苗接种。
员工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符合加强免疫条件的,应及时进行加强免疫接种,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
2.加强健康监测。
建立员工健康监测制度,加强员工健康培训,员工进入场所应检测体温、核验健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