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疫情防控物业管理方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疫情防控物业管理方案1
为进一步做好全区物业小区新冠疫情常态化管控,根据“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提前做好应急物资和人员准备,及时防范和有效处置,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一)预防为主。
将预防新冠疫情各项措施严格落实到日常工作之中,坚持关口前移,深入做好日常的监测和预防,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方针,及时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有效处置和精准管控。
(二)科学应对。
加强统筹协调和部门协同,在前期联防联控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加强交流,强化区域联动、部门联动和分级联动,利用区域资源解决点上资源不足的问题,优化联动抗疫方案,有效提升抗疫作战能力,密切协作,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应急工作。
(三)快速反应。
各物业服务企业应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重要情况,应当立即报所在街道社区,同时报告区住建局、卫健局及相关单位,分级分类做好应急响应工作,按照精准施策的要求,实施高、中、低风险差异化的防控策略,全力配合卫健部门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二、组织架构
全区物业管理疫情应急处置组织架构包括区住建部门和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组,各级主要职责是:
(一)区住建部门。
根据本辖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实际和需要,不断强化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置手段和措施;加强与市级住建部门联动,确保在应急期间上下贯通、行动一致,迅速、有效处置物业小区疫情;认真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提高管理及作业人员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监督检查,采取措施堵塞管理漏洞、加固薄弱环节,抓好疫情防控存在问题整改落实,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响应。
(二)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组。
由物业服务企业项目经理担任组长,成员为各物业管理服务人员,落实专人专岗,明确相应岗位职责。
根据疫情发展变化,不断健全完善物业小区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制度、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处置流程;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及桌面推演,确保应急情况下各项工作有序、规范。
三、疫情应急处置启动
(一)病例发现
物业小区的管理及作业人员一旦发现发热、咳嗽、咽痛、味觉嗅觉失灵等新冠相关症状,应立即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按照应急预案和相关规定进行先期处置,安排涉疫人员至隔离观察区域,与现场其他人员进行隔离,并安排专人负责卫健、疾控等部门防控专业人员的进场引导工作,保障急救通道畅通。
经检测为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立即启动疫情应急预案。
(二)疫情报告
物业小区出现新冠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组立即报告属地街道社区及住建、卫健、疾控等部门,由其报区疫情防控指挥部。
(三)快速响应
1.属地响应。
区住建部门立即协同防疫部门及所在街道指导发生疫情所在地物业小区做好疫情应急处置工作。
同时开展辖区内其他物业小区落实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置措施情况检查,核查疫情防控条件及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对不符合条件的,立即督促整改。
2.发生疫情物业小区响应。
全力配合属地街道社区、公安、卫健、疾控等部门,做好小区人员管控、流行病学调查、核酸筛查、病例救治、终末消毒等各项工作。
(四)人员管控
配合属地卫健、疾控等部门,对物业小区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实行定点收治医院隔离治疗后(病例在治愈出院并完成14天的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且经核酸检测阴性方可返回小区),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组配合好属地街道社区、公安、卫健、疾控等部门,开展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和一般接触者和重点人群排查。
1.第一时间封闭物业小区。
出入口安排安保人员24小时值班,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检查八闽健康码,严禁外来人员及车辆进出;关闭确诊病例停留过的公共场所,拉好警戒线。
2.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管控。
配合属地街道社区、卫健、疾控等部门对物业小区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严格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措施。
3.一般接触者管控。
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共同生活、工作过程中有过接触,但不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原则的人员均视为“一般接触者”,要做好健康监测,并进行健康风险告知,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腹泻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上报。
4.重点人群管控。
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和一般接触者以外的其他人员列入重点人员管控,应主动配合防疫行动,做好自我健康监护,不离开物业小区,不与人群聚集。
为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关于抓紧抓实抓细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科学有序做好全区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冠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科学、分级分类”的原则,坚持精准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按照“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工作要求,全力做好物业小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坚决遏制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持续巩固物业小区疫情防控成果。
二、防控体系
(一)建立疫情防控体系
各物业服务企业应在区政府、辖区街道统一领导下,坚持预防为主、科学管理、精准防控的原则,切实加强物业小区疫情防控工作,严格执行各项防控措施,确保疫情防控到位。
各物业服务企业应结合小区实际,制定本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和机构,明确疫情防控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设置防疫管理员,完善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二)强化防控主体责任
物业服务企业是物业小区疫情防控责任单位,负责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协调和保障等事项。
物业项目经理为小区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小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制定及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组织实施。
各物业服务企业应紧绷防疫工作这根弦,按照各级防指精神和本文件要求严格执行各项要求,切实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
三、防控管理
(一)日常防控要毫不松懈。
各物业服务企业应要求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保安员、保洁员、物业窗口接待员等从业人员在工作期间佩戴口罩,落实对楼栋大堂、电梯轿厢、康养设施等人员聚集、流动场所定期保洁及消毒制度,同时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做好日常生活垃圾清理,针对卫生死角、下水道、污水沟等进行全面清理及消杀工作,杜绝小区内存在卫生盲区,保持物业管理区域环境的整洁优美。
(二)人员登记要滴水不漏。
各物业服务企业应实时关注疫情动态,及时掌握中、高风险地区清单,对外来、陌生的人员、车辆进行来访登记,并验码、测温,“绿码”及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小区。
对中、高风险地区来泉返泉人员应按照防指要求开展健康情况问询,要求其出示抵达我省前7天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出现疑似人员应立即报告公安部门、属地街道社区,并抄报主管部门。
同时,对小区内出租房屋的房东、承租人等流动人口相关信息要做到逐一登记更新,明确防疫责任。
(三)防疫宣传要铺天盖地。
各物业服务企业要积极采用小区公告栏、小区广播、LED屏、业主微信群等方式继续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引导小区业主提高健康素养,养成“一米线”交流、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开窗通风等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咳嗽、打喷嚏时应注意遮挡,引导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易感人群做好个人防护,确保防控知识家喻户晓、入脑入心,进一步提高业主科学防控意识。
(四)物资储备要多方筹措。
各物业服务企业要对接联系稳定的疫情防控物资来源渠道,动态保持至少一个月的口罩、消毒水、免洗洗手液等应急物资的储备,并根据实际情况储备红外测温枪、防护服、防护帽、消毒棉片、应急药品等。
(五)新冠疫苗要全面接种。
各物业服务企业要积极对企业内保安员、保洁员等后勤保障人员和前台窗口服务人员等进行汇总摸底,及时同属地疾控中心联系对接,待新冠疫苗到位后立即组织接种,做到符合条件的一线服务人员除禁忌症外要100%接种新冠疫苗。
四、应急管理
(一)建立应急机制
物业小区要坚持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应急机制,按照区政府分区分级标准及时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适时开展应急演练,不断提高物业服务管理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建立联防联控机制,紧密对接属地社区、卫健、疾控等部门,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
(二)应急处置措施
1.发生涉疫情况,应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报告、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采取封闭小区。
2.按照应急预案和相关规定进行先期处置,安排涉疫人员至隔离观察区域,与现场其他人员进行隔离,并安排专人负责卫健、疾控等部门防控专业人员的进场引导工作,保障急救通道畅通。
3.积极配合卫健、疾控等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医学观察,对现场进行全面消杀。
4.根据区政府要求,及时、全面、准确向有关部门报送疫情防控信息。
六、有关要求
(一)各物业服务企业要充分认清境外疫情仍在蔓延、我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较大的严峻形势,清醒认识到我区物业小区仍存在发生零星病例甚至可能引发聚集性疫情的风险,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筑牢物业小区疫情防线。
(二)各物业服务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和防控措施,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疫情防控不到位问题,责令立即整改;情节严重的,采取通报批评、约谈负责人、纳入“黑名单”等方式,并依法进行处理。
(三)各物业服务企业要落实值班值守制度,保持联络渠道畅通,备足应急处置力量。
对于疫情防控期间瞒报、谎报、漏报、迟报疫情防控信息以及工作不力、不负责任、措施不当造成疫情扩散传播等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疫情防控物业管理方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