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婚丧嫁娶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婚丧嫁娶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

为进一步增强健康理念、提高文明素养、推进移风易俗,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下各项防控措施,从简举办婚丧嫁娶活动,防止大规模、高密度聚集,避免出现聚集性疫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农村(社区)婚丧嫁娶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

职责:落实属地责任,强化辖区内农村(社区)婚丧嫁娶等习俗活动管理与监督。

督促婚丧嫁娶习俗活动举办者强化防控责任,按照“谁举办、谁负责”原则,切实做好各项防控措施。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防控政策导向。

指导村(社区)把“改陋习、树新风”、倡导健康文明绿色生活方式相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的修订范围。

发挥党干带头示范作用,引导群众转变观念、革除陋俗,积极倡导“重登记、强责任、崇节俭”的婚俗新风,推行丧事简办和绿色文明追思。

(二)分区分级分类管理。

在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速办前提下,高风险地区禁止举办各种形式的婚丧嫁娶人群聚集性活动;中风险地区限制婚丧嫁娶参加人数,尽可能采用分餐等方式增加人群距离;中、低风险地区要做好参与人员测量体温、人员健康扫码或登记、场所消毒通风等疫情防控措施。

(三)落实人员健康管理。

1.开展健康监测。

婚丧嫁娶活动举办者负责安排专人对活动参加人员进行健康信息登记和体温监测,掌握前14天相关人员的旅居史和健康状况,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X人员须向社区报告,按最新防控要求进行健康管理。

出现发热(≥37.3℃)、干咳等症状的人员,严禁参加活动。

2.做好卫生防护。

活动参加人员科学佩戴口罩,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地方需佩戴口罩,参加活动期间做好个人防护,加强手卫生,注意咳嗽礼仪。

3.控制人员规模和密度。

婚丧嫁娶活动参加人员原则上控制在150人以内,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尽量避免握手、拥抱等密切接触行为。

4.设立临时医学观察点。

根据参加活动人员和活动场所实际情况设置一定数量的临时医学观察点。

临时医学观察点用于初测体温≥37.3℃人员的体温复测和待送人员停留。

观察点要设在相对独立、通风良好的房间,需配备1-2名工作人员,负责体温监测和发热人员的管理,并配备水银温度计、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消毒纸巾、医用乳胶手套、速干手消毒剂、84消毒剂等物品。

(四)食品卫生及用餐管理。

1.食品加工制作符合要求。

食品加工制作要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规定。

生熟食品分开加工和存放,尤其在处理生肉、生水产品等食品时应格外小心,避免交叉污染。

2.食品加工场所清洁卫生。

具有安全合规的食品加工场所,定时对食品加工场所进行卫生清理,并保证避免消毒液、酒精等直接接触餐具、食材和菜品。

3.用餐提供公筷公勺餐具。

给予每桌客人提供双筷位勺或公筷公勺餐具,防止交叉污染。

4.食品储藏防止交叉污染。

加强肉、海鲜类等冷冻食品储藏安全,食品原材料坚持覆盖保鲜膜或加盖再进行储存,防止交叉污染。

5.用餐者保持一定距离。

要通过采取减少桌椅摆放、间隔1米、错位用餐等措施,适当加大就餐者之间的距离。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婚丧嫁娶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婚丧嫁娶疫情防控工作方案1

为进一步增强健康理念、提高文明素养、推进移风易俗,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下各项防控措施,从简举办婚丧嫁娶活动,防止大规模、高密度聚集,避免出现聚集性疫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农村(社区)婚丧嫁娶疫情防控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

职责:落实属地责任,强化辖区内农村(社区)婚丧嫁娶等习俗活动管理与监督。

督促婚丧嫁娶习俗活动举办者强化防控责任,按照“谁举办、谁负责”原则,切实做好各项防控措施。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防控政策导向。

指导村(社区)把“改陋习、树新风”、倡导健康文明绿色生活方式相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的修订范围。

发挥党干带头示范作用,引导群众转变观念、革除陋俗,积极倡导“重登记、强责任、崇节俭”的婚俗新风,推行丧事简办和绿色文明追思。

(二)分区分级分类管理。

在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速办前提下,高风险地区禁止举办各种形式的婚丧嫁娶人群聚集性活动;中风险地区限制婚丧嫁娶参加人数,尽可能采用分餐等方式增加人群距离;中、低风险地区要做好参与人员测量体温、人员健康扫码或登记、场所消毒通风等疫情防控措施。

(三)落实人员健康管理。

1.开展健康监测。

婚丧嫁娶活动举办者负责安排专人对活动参加人员进行健康信息登记和体温监测,掌握前14天相关人员的旅居史和健康状况,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X人员须向社区报告,按最新防控要求进行健康管理。

出现发热(≥37.3℃)、干咳等症状的人员,严禁参加活动。

2.做好卫生防护。

活动参加人员科学佩戴口罩,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地方需佩戴口罩,参加活动期间做好个人防护,加强手卫生,注意咳嗽礼仪。

3.控制人员规模和密度。

婚丧嫁娶活动参加人员原则上控制在150人以内,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尽量避免握手、拥抱等密切接触行为。

4.设立临时医学观察点。

根据参加活动人员和活动场所实际情况设置一定数量的临时医学观察点。

临时医学观察点用于初测体温≥37.3℃人员的体温复测和待送人员停留。

观察点要设在相对独立、通风良好的房间,需配备1-2名工作人员,负责体温监测和发热人员的管理,并配备水银温度计、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消毒纸巾、医用乳胶手套、速干手消毒剂、84消毒剂等物品。

(四)食品卫生及用餐管理。

1.食品加工制作符合要求。

食品加工制作要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规定。

生熟食品分开加工和存放,尤其在处理生肉、生水产品等食品时应格外小心,避免交叉污染。

2.食品加工场所清洁卫生。

具有安全合规的食品加工场所,定时对食品加工场所进行卫生清理,并保证避免消毒液、酒精等直接接触餐具、食材和菜品。

3.用餐提供公筷公勺餐具。

给予每桌客人提供双筷位勺或公筷公勺餐具,防止交叉污染。

4.食品储藏防止交叉污染。

加强肉、海鲜类等冷冻食品储藏安全,食品原材料坚持覆盖保鲜膜或加盖再进行储存,防止交叉污染。

5.用餐者保持一定距离。

要通过采取减少桌椅摆放、间隔1米、错位用餐等措施,适当加大就餐者之间的距离。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