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企业疫情防控封闭式管理方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欢迎阅读下载。
企业疫情防控封闭式管理方案1
为加强全市建筑工地(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下同)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省、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坚持“预防为主、科学管理、精准防控”的原则,压实属地、部门、企业、个人“四方责任”,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严格落实“进必扫码、出必销号、实名登记、责任明确”要求,坚决筑牢建筑工地疫情防控防线。
二、建筑工地防控措施
(一)压实各方责任
1.压实属地政府责任。
把建筑工地作为疫情防控重点区域,纳入属地疫情防控一体化格局,与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密切协作联动,加强对建筑工地在核酸检测、应急处置等方面的指导支持,形成工作合力。
2.压实主管部门责任。
全市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管行业必须管疫情防控”要求,加强对建筑工地疫情防控的指挥调度和督导检查,密切与属地协作联动,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3.压实企业责任。
建设单位要负起首要责任,组织协调参建各方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施工总包单位要负起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现场封闭式管理,做好场所码及行程码查验、核酸检测、环境消杀、应急处置等工作;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履行监督责任,对疫情防控措施不落实的,提出整改要求,拒不整改的,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和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包、劳务、材料供应等单位要积极配合落实防控措施,承担相应责任。
4.压实个人责任。
建筑工地现场人员要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做好个人自身防护。
(二)强化人员管理
建筑工地应通过“青岛卫生健康”微信公众号等权威渠道及时动态掌握中高风险区信息,按照省、市疫情防控最新政策要求,对有高(中)风险区旅居史、外地入青返青等人员,有针对性落实好防控措施。
对进出工地人员实行严格准入管理,按照常驻人员、临时人员进行分类管控。
1.加强常驻人员管理。
项目管理人员及所有工人进入工地,要逐人扫青岛“场所码”登记,经现场值班人员查验健康码、行程码和核酸检测情况合格并测量体温正常后,通过实名制闸机进入工地。
入场人员信息要第一时间纳入“应检尽检”系统,退场人员相关信息要及时销号。
2.加强临时人员管理。
送货司机、卸货人员等其他外来人员进入工地,要逐人扫青岛“场所码”登记,经现场值班人员查验健康码、行程码和核酸检测情况合格并测量体温正常后,填写《建筑工地外来人员进(出)场登记表》(见附件1),完成车辆、材料等防疫消杀后方可进入工地,离场时要及时登记。
3.摸清现场人员底数。
建筑工地全面准确掌握进出工地人员底数,每日核对“场所码”扫码登记人数、实名制道闸系统通过人数、《建筑工地外来人员进(出)场登记表》登记人数,确保人数相匹配、无差漏。
(三)加强核酸检测管理
严格落实省、市关于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核酸检测工作要求,制定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方案并抓好落实,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人、不落一次”。
主动协调属地街道、社区,安排力量到工地为现场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如属地无法派人,应组织班组到附近检测点进行检测。
加强一体化疫情防控平台“应检尽检”系统账号创建、动态管理工作,及时更新各项目“应检尽检”系统人员信息,跟踪检查人员核酸检测情况,对系统报警人员及时处置。
(四)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1.做好施工现场准备。
建筑工地采取封闭式集中管理,原则上一个建筑工地只设一处人员进出口,并设置闸机。
在工地出入口显著位置张贴“场所码”、设置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公示牌(见附件2),在出入口、办公区、生活区等显著位置张贴疫情防控明白纸(见附件3),动态更新有关内容。
推广实名制检验、场所码查验、体温测量一体进行,严禁查验结果异常人员进入工地。
2.落实防疫卫生措施。
工地消杀应全面覆盖生活区、办公区、作业区、物资材料、设备设施、项目用车等,并建立日常消杀台账。
办公区、生活区等重点部位和人员密集场所,每天至少进行2次消杀和通风处理,并在醒目位置张贴相应记录。
现场人员按要求佩戴口罩。
办公人员优先使用无接触办公方式,严格限制参会人数,控制会议时间。
各部门要做好办公室通风换气,每天至少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半个小时。
五、常态化做好办公室、宿舍、饭堂等场所的疫情防控和管理
1、严格进行会议管理
尽量做到能不开会就不开会,能用视频网络会议就进行视频网络会议。
如果确实需要召开现场会议的,参加会议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佩戴口罩,保持一米距离的位置,并且确保参加会议人员不能带病参加,开会时不能交头接耳讨论。
2、严格落实餐厅就餐管理
员工饭堂实行分批用餐,用餐时员工不能交头接耳讨论,尽量缩短用餐时间,排队打餐时要保持一米距离,用餐时要保持一定距离,不能面对面坐着用餐。
3、严格落实宿舍管理
员工宿舍楼的宿舍管理员每天对宿舍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并检查通风情况,公司保洁人员每天对宿舍进行消毒。
4、严格做好工厂垃圾处理
各部门每天要将部门垃圾放置垃圾桶,不留垃圾过夜,公司保洁人员每天将公司垃圾清运出去。
六、严格做好员工个人防护措施
1、自觉进行疫苗接种
行政部组织全体员工进行疫苗接种工作,引导员工自愿接种。
2、行政部负责疫情防控宣传工作
行政部负责做好工厂疫情防控宣传,在工厂门口、饭堂门口、办公室大厅里张贴疫情防控宣传横幅和海报等。
3、做好个人疫情防护措施
引导员工提高疫情防控意识,科学佩戴口罩,常洗手。
4、杜绝员工聚集
下班休息期间,员工不能聚集,特别是不能在宿舍里聚集,降低聚集感染风险。
七、严格管理进口快递疫情防控工作
1、公司安排行政部专员专门负责进口邮件快件拆件和跨境货物处理,减少接触人数,实行名单管理。
2、每次处理进口快递时必须佩戴口罩、隔离衣,并且要求每天进行核酸检测。
3、公司专门设立独立场所让专员处理进口快递,并且在处理快递之后要进行消毒。
4、对进口货物和国际邮件选取科学消毒方式加强消毒。
对跨境货物和国际邮件快件外包装,坚持“消一层、撕一层”;对产品外包装也可以采用擦拭等方法进行消毒。
5、专员及时准确详细建立进口快递台账,并及时更新进口快递台账。
八、做好异常情况处置措施
1、设立隔离观察区
公司一旦发现员工出现新冠十大疑似病状时,必须第一时间将该员工送至隔离观察区,并立马向离公司最近的防控部门报告,并做好隔离观察区的消毒。
2、严格做好发现病例后的应对处置工作
公司如果出现新冠确诊病例的,及时积极配合疫情防控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疫点消毒等工作。
九、常态化做好应急处置演练工作
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突发疫情应急处置预案,行政部负责定期组织举行应急处置演练。
针对近期XX省XX市等地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XX公司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阻断疫情传播,确保全体参建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结合我公司实际,建立企业疫情防控内部责任机制。
企业疫情防控封闭式管理方案3
一、领导小组职责
1.结合公司实际制订传疫情防控工作规划、应急预案、处置办法。
2.加强公司日常疫情报告制度的管理和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督查与评估,并配合xx市各政府部门做好疫情处置工作,降低疫情危害。
二、公司防控办职责
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企业疫情防控封闭式管理方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欢迎阅读下载。
企业疫情防控封闭式管理方案1
为加强全市建筑工地(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下同)疫情防控工作,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省、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坚持“预防为主、科学管理、精准防控”的原则,压实属地、部门、企业、个人“四方责任”,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严格落实“进必扫码、出必销号、实名登记、责任明确”要求,坚决筑牢建筑工地疫情防控防线。
二、建筑工地防控措施
(一)压实各方责任
1.压实属地政府责任。
把建筑工地作为疫情防控重点区域,纳入属地疫情防控一体化格局,与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密切协作联动,加强对建筑工地在核酸检测、应急处置等方面的指导支持,形成工作合力。
2.压实主管部门责任。
全市各级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管行业必须管疫情防控”要求,加强对建筑工地疫情防控的指挥调度和督导检查,密切与属地协作联动,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3.压实企业责任。
建设单位要负起首要责任,组织协调参建各方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施工总包单位要负起主体责任,严格落实现场封闭式管理,做好场所码及行程码查验、核酸检测、环境消杀、应急处置等工作;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履行监督责任,对疫情防控措施不落实的,提出整改要求,拒不整改的,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和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包、劳务、材料供应等单位要积极配合落实防控措施,承担相应责任。
4.压实个人责任。
建筑工地现场人员要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做好个人自身防护。
(二)强化人员管理
建筑工地应通过“青岛卫生健康”微信公众号等权威渠道及时动态掌握中高风险区信息,按照省、市疫情防控最新政策要求,对有高(中)风险区旅居史、外地入青返青等人员,有针对性落实好防控措施。
对进出工地人员实行严格准入管理,按照常驻人员、临时人员进行分类管控。
1.加强常驻人员管理。
项目管理人员及所有工人进入工地,要逐人扫青岛“场所码”登记,经现场值班人员查验健康码、行程码和核酸检测情况合格并测量体温正常后,通过实名制闸机进入工地。
入场人员信息要第一时间纳入“应检尽检”系统,退场人员相关信息要及时销号。
2.加强临时人员管理。
送货司机、卸货人员等其他外来人员进入工地,要逐人扫青岛“场所码”登记,经现场值班人员查验健康码、行程码和核酸检测情况合格并测量体温正常后,填写《建筑工地外来人员进(出)场登记表》(见附件1),完成车辆、材料等防疫消杀后方可进入工地,离场时要及时登记。
3.摸清现场人员底数。
建筑工地全面准确掌握进出工地人员底数,每日核对“场所码”扫码登记人数、实名制道闸系统通过人数、《建筑工地外来人员进(出)场登记表》登记人数,确保人数相匹配、无差漏。
(三)加强核酸检测管理
严格落实省、市关于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核酸检测工作要求,制定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方案并抓好落实,确保“应检尽检、不漏一人、不落一次”。
主动协调属地街道、社区,安排力量到工地为现场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如属地无法派人,应组织班组到附近检测点进行检测。
加强一体化疫情防控平台“应检尽检”系统账号创建、动态管理工作,及时更新各项目“应检尽检”系统人员信息,跟踪检查人员核酸检测情况,对系统报警人员及时处置。
(四)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1.做好施工现场准备。
建筑工地采取封闭式集中管理,原则上一个建筑工地只设一处人员进出口,并设置闸机。
在工地出入口显著位置张贴“场所码”、设置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公示牌(见附件2),在出入口、办公区、生活区等显著位置张贴疫情防控明白纸(见附件3),动态更新有关内容。
推广实名制检验、场所码查验、体温测量一体进行,严禁查验结果异常人员进入工地。
2.落实防疫卫生措施。
工地消杀应全面覆盖生活区、办公区、作业区、物资材料、设备设施、项目用车等,并建立日常消杀台账。
办公区、生活区等重点部位和人员密集场所,每天至少进行2次消杀和通风处理,并在醒目位置张贴相应记录。
现场人员按要求佩戴口罩。
办公人员优先使用无接触办公方式,严格限制参会人数,控制会议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