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通常是指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方式、方案、途径,可以分为非常措施、应变措施、预防措施、强制措施、安全措施,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国庆长假疫情防控措施精选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国庆长假疫情防控措施精选1

为进一步巩固我乡疫情防控成果,有效应对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人员大量流动带来的疫情反弹风险,保障全乡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严格落实省委、市委、县委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以“防大疫、保健康、打胜仗”为目标,紧盯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关键环节、重点场所、重点人员,抓紧抓实抓细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坚决防止疫情反弹,严防疫情“新燃点”。

二、工作目标

按照“面上放开、点上精准”“关口内置、网眼织小”“依法科学、分级分类”“严密防范、闭环管理”等原则,因地因时因势制宜,创新实施精准化、差异化、多样化、数字化、高效率防控措施,压实“四方责任”,强化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强化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监测预警,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实现实时研判、及时预警,有效防止疫情发生和扩散。

不断提高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综合治理水平,建立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长效机制,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提供有力保障。

三、组织领导

以各副科级领导分管领域为单位,负责各包片区内国庆、中秋“两节”假期疫情防控应急处理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不断压实“四方责任”,强化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切实提高国庆、中秋“两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机制,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社会稳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工作措施

各村、各乡直单位要深刻认识国内疫情防控成果的来之不易和国际疫情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要坚决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劲心态。

要切实履行好疫情防控中的“四方责任”,抓早抓小,抓实抓细,过节不忘防控。

要及时发现各自领域的苗头性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完善防控措施和防控方案,坚决阻断新冠肺炎疫情传播。

(一)重点人员防控

1.境外返本辖区人员

各村、各乡直单位要对境外返祁人员解除集中隔离后的健康跟踪服务,指导解除集中隔离人员继续居家观察7天,并按照市疫情防控办《关于做好集中隔离人员隔离期满后健康指导工作的通知》做好日常防护,进行心理疏导,及时掌握解除集中隔离人员的健康状况。

2.国内来(返)本辖区人员

各村、各单位要根据县卫健体局推送信息,结合主动申报、网格排查,落实精准管控措施,做好人员追踪管理。

对国庆中秋长假期间国内地区人员来(返)本辖区的,进行信息登记,持健康码绿码,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动。

(二)重点场所防控

各村、各乡直单位要建立完善多点触发、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提高监测预警灵敏度,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防控各项工作,不断提升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科学防控的能力和水平。

1、村。

国庆、中秋“两节”期间,以村、企事业单位为具体单元,严格落实境外、省外入乡人员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措施,特别是对进入村庄的外来陌生人员要严密关注,严格实行“扫码(健康码和行程码)+测温+登记+口罩”的防控措施,及时掌握来往人员情况,对出现体温异常、健康码或行程码异常的要立即报告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规定采取相应管控措施。

(责任部门:各村、各乡直单位)

乡派出所要加强对本乡民宿、出租房等分散经营重点场所排查管理,做到国庆、中秋“两节”期间来乡旅游的过夜食宿人员底数清、情况明,将防控措施落实到人,根据有关方面推送的涉疫重点人员信息,第一时间做好联系随访和日常监测管理。

(责任部门:各村、各乡直单位、XX乡派出所)

2、各村两委干部、各单位公职人员。

各村两委干部、各单位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疫情防控表率作用,国庆、中秋“两节”长假期间原则上不赴省外旅游出行,如需出行须提前向所在单位、社区和村委登记报告,汇总后由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县疫情防控办备案。

(责任部门:各村、各乡直单位)

3、景区景点。

国庆、中秋“两节期”间,杜家庄水库、上庄等各景区、景点要立即制定国庆、中秋“两节”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及时预防和避免因假期旅游高峰而造成客流量过大,景区疫情防控工作陷入困境。

各景区、景点要严格落实防控值守制度,严格执行24小时“负责人带班、专人值守”,切实落实岗位责任制,严禁擅离职守。

负责分管文旅的副乡长要切实履行主管领域监督责任,景点主要领导要确保24小时通讯联络畅通,原则上假期期间不要离开本地,因特殊情况确需离开的要及时向乡主要领导请假并由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县疫情防控办公室。

(责任人:XX)

4、学校。

各学校要对学生和教职员工开展国庆、中秋“两节”假期内行程追踪,及时掌握师生出行情况及健康状况。

发现异常,立即上报乡疫情防控领导组和县教育局,并由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报县疫情防控办。

在假期始末做到统筹协调、提前部署,务必确保校内学生在返校、报到、复学期间不发生疫情。

(四)温泉设施实行预约服务、实名登记。

温泉池营业期间保持有新鲜温泉水不断补充,开展定时消杀工作。

(五)做好电梯、锅炉等特种设备安全检查,把好食品采购、存储、加工等环节,特别是接触进口冷冻肉制品与水产品环境和产品的员工,必须佩戴手套、口罩等进行操作,保障食品安全

(六)完善新冠疫情防控实施方案,接待超过50人以上团队客人,要及时向旅游主管部门报备;一旦发现疑似患者,要安排疑似患者在临时隔离间等候并上报卫生健康部门及行业管理部门。

三、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

(一)要了解和掌握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疫情防控情况,将疫情防控和安全措施贯穿游客招徕、组织、接待各环节,落实熔断机制,一旦旅游目的地被列为中高风险地区,未出发的团队必须立即取消或更改旅游行程。

(二)已经在中高风险地区的旅游团队,须暂停在当地的旅游活动。

旅游团行程中出现发热人员时,全团暂停行程,就地观察,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情况,配合卫生部门对发热病人进行调查和隔离观察,并按照卫生部门意见,确定其他人员是否继续行程。

(三)做好行前游客信息采集以及出行前排查相关工作,合理确定团队人数,提倡小规模旅游团队,出团时尽可能安排游客分散就坐,旅游包车不低于25%的空座率,防止人员集聚。

(四)导游做好游客在乘车、入住、购票、游览、就餐等环节的防控提醒,引导游客科学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做好个人防护。

(五)旅行社企业应加强营业场所管理,完善疫情防控方案以及应急预案,做好场所卫生清洁、消杀和通风等工作,配备好防疫物资,同时加强员工健康管理,建立员工健康记录表,每日进行体温检测,及时掌握员工健康状态、出行轨迹等情况。

各旅游企业要严格执行专人值班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保持足够的应急力量,确保通信联络和信息渠道畅通,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联得上、赶得到、办得了”。

要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遇有疫情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要按规定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市文广旅体局和属地政府部门。

本指引由__市文广旅体局市场管理科负责解释。

国庆长假疫情防控措施精选3

根据《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疫情防控组关于印发<广东省各类风险点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要点>的通知》(粤卫疾控函〔20__〕1号)文件要求,全市各级文化场馆、镇(街)文化站及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对外开放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严格认真处理好常态化下疫情防控和对外开放服务的关系,防止常态化下疫情反弹,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做好防控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指引。

一、建立疫情防控机制

(一)全市各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及镇(街道)文化站及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对外开放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和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负责人的疫情防控工作职责和内部责任机制,建立疫情防控管理体系。

(二)继续采取实名预约进馆的方式,实施适度有序开放,避免人员聚集,落实疫情追溯要求,最大限度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二、文化场馆管控要求

(一)做好清洁消毒。

对公共区域、办公区域和桌椅、电子触摸屏、服装器具等公众容易接触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时消毒,并做好记录。

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合理设置“已消毒”公示牌。

(二)配备防护物资。

配备消毒剂、医用口罩、一次性手套、非接触式体温测量工具等防护物资,加强洗手间的日常维护,有条件的可配备消毒设备,为公众和员工提供防护保障。

(三)确保有效通风换气。

首选自然通风,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洁、消毒或更换。

(四)加强防疫宣传。

各场馆通过设置提示牌提示、LED显示屏播放、网站宣传等多种方式,使公众和员工充分了解和掌握疫情防治知识、支持配合防控工作。

(五)做好应急处置预案

各场馆要加强与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的联系,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明确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

场馆内设立应急处置区域,有条件的单位应设立临时隔离点或医疗救助点。

(六)做好员工健康管理。

落实员工健康动态监测制度,员工进入场馆一律佩戴口罩,自觉接受体温检测,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时,要及时报告。

(七)有序分步开放。

各场馆要根据疫情防控实际,分区域分项目逐步恢复开放。

对不符合开放条件的场馆以及容易形成人员聚集和密切接触的项目,应暂不开放。

(八)及时发布开放事项。

做好恢复开放公告公示工作,明确开放时间、预约方式、服务项目、入场须知等有关内容,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向公众发布。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