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卫生院最新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精选4篇,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

卫生院最新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精选1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工作的有关精神,防止疫情传入我市建筑、市政、轨道交通等工程施工现场,现就防控工作的有关要求紧急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切实落实责任

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精心组织,全面动员,切实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对疫情要严把输入关、预防关、应急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防止疫情在各类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发生和传播,确保广大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成立防控工作指挥体系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要建立以主要领导为负责人的工作指挥体系,制定工作方案、应急预案,专人专责,落实防控措施,全面组织开展防控工作。

三、加强宣传教育

各施工现场要全面启动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现场人员的防控意识,自觉做好自身防护。

四、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一)节后复工拟进场外地人员

节后复工拟进场外地市人员(含管理人员、劳务工人)

到青后,企业需安排在工地外固定场所按照有关要求进行自我隔离,到期无发病症状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非企业安排固定场所隔离的,需持其暂居地街道办出具的已隔离证明方可进入建筑工地。

(二)春节期间未停工工地的人员

已在工地内人员,不得外出流动。对人员做好登记和健康监测,每天2次对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和登记,发现高体温人员,立即采取隔离、送医等应急处置措施并报告工程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三)外来配送材料、物资等人员

配送材料、物资的外来车辆进入施工现场,车上人员不得出驾驶室,货物、物资由项目部安排工地内人员接收和装卸。

(四)加强项目内部管理

各单位要严格落实流动人口登记管理制度,各工地要迅速完成本工地全体工作人员的登记造册工作。要对进出工地的全体人员的姓名、籍贯、来去方向及时间等信息实施真实、动态记录。工地大门值班人员要严格登记管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做好生活保障工作,生活保障物资由专人外出采买,外出人员做好自身防护措施,出入时间、路线做好登记备案。

五、实行报告制度

防控工作要实行紧急报告和正常情况下的零报告制度。工地发现有发烧症状、疫区输入人员等情况的,应迅速实施隔离,实行紧急报告制度,拨打120急救电话,确保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同时将情况如实报送工程所在地的街道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正常情况下实行零报告制度,于每日12:00上报情况。市内三区的建筑工程直接报送市安监站(电话xxx),市政轨道交通工程报市市政管理处(电话xxx)。各区市主管部门按照专业分别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部门。

六、加强施工现场卫生管理

各工地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持施工现场、宿舍卫生及室内空气流通,落实环境消毒制度,切实做好施工现场的卫生和个人卫生防护,生活垃圾装袋清理。

七、加强值班管理

各区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工程参建单位应明确值班制度,加强值班管理。要安排专人实施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要确保在岗在位、通信畅通。

八、加强监督检查

各单位要强化责任制,企业法人代表是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第一责任人,对疫情防控工作负总责。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确保目标责任的落实,对不报、缓报、漏报和瞒报情况的和行动迟缓、措施不力导致疫情发生及传播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

卫生院最新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精选2

加强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应对准备,指导和规范辖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应急处置等⼯作,最⼤程度地减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公众健康与⽣命安全造成的危害,保障辖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作原则

(1)依法防控,科学应对。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本预案规定,规范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急⼯作。充分发挥专业作⽤,运⽤先进科学技术,提⾼防控⽔平。

(2)预防为主,有效处置。

不断健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急体系和防控机制,做好⼈员、技术、物资等应急准备,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强监测,及时研判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风险;适时预警,及早响应,快速处置。

(3)加强宣教,社会参与。

加强宣传教育,提⾼公众⾃我防护能⼒和社会责任意识。加快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急知识普及,积极组织、动员公众参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对防控和应急处置等活动。及时、主动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社会稳定。

⼆、应急组织管理

1、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组

组长:xxx(负责医院全⾯⼯作)

副组长:孙xx(负责临床感控⼯作)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xx

4.消毒隔离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xx、xxx

5.后勤保障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xx

四、适⽤范围

本预案适⽤于我院在应对新冠肺炎防控期间的相关⼯作。本预案将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和评估结果,及时更新。

五、应急准备

(⼀)做好物资储备。各科室要认真落实国家卫⽣健康委、省卫⽣健康委、市(区)卫⽣健康局对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作有关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对各种物资(包括抢救治疗必需的设备、器械、药品、防护⽤品等)进⾏调查摸底,对各种专⽤救治设施、设备做好登记备案。各科室对缺少的医疗急救设备设施要尽快填平补齐,做好各种应急物资储备,并处于可⽤状态。

(⼆)做好应急值班。根据医院应急值班安排,实⾏领导带班和24⼩时应急值守制度,各科室严格执⾏值班制度,保持⼿机24⼩时通畅,切不可擅离职守。值班⼈员应熟悉和掌握各种应急机制和流程,保障应急⼯作通畅开展。

(三)做好各领域的具体应急流程和应对措施。包括医院出⼊⼝预检分诊、医院病房封闭管理、所有出⼊⼈员管理、住院患者管理、后勤保障管理等各细分领域的具体防控应对措施和发⽣疑似新冠肺炎病例后的应急流程等。

六、防控措施

(⼀)实施分层、分级处理原则,逐级处理。严格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在门诊通风良好的醒⽬位置设⽴预检分诊点,预检分诊点和发热门诊做好门(急)诊发热病⼈的预检分诊和登记报告⼯作,填写《发热门诊病⼈基本情况登记表》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病例初步筛查登记表》,同时对接触过患者的医务⼈员进⾏登记。

(⼆)病房实⾏封闭式管理。在疫情防控期间,医院院区实⾏封闭式管理,原则上不接待外来⼈员,⽆关⼈员及车辆⼀律不得进⼊。利⽤各种信息化⼿段,建⽴与患者、患者家属的线上沟通渠道,争取其亲属的理解⽀持;及时对外公布院内的防控形态,以免造成患者及亲属的恐慌。疫情期间禁⽌探视,禁⽌探视⼈员

进⼊住院部,以免交叉感染。疫情防控期间不接受任何家属外带⾷品或⽤具进⼊医院。

(三)病例发现与报告。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监测⽅案》,开展新冠肺炎病例的监测、发现和报告⼯作。在新冠肺炎监测和⽇常诊疗过程中,应提⾼对新冠肺炎病例的诊断和报告意识。

(四)对于不明原因发热、咳嗽等症状的病例,应注意询问发病前14天内的旅⾏史或可疑的暴露史以及有⽆与类似病例的密切接触史。

(五)医院各病区备好隔离房间。⼀旦发现有不明原因发热、⼲咳、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的住院病例应⽴即单⼈单间隔离治疗。同时同⼀房间的其他患者相对集中隔离观察,开展进⼀步排查。

(六)原则上对于病情不紧急、不严重的患者不安排⼊院。发热病⼈在⼊院前均应采集咽拭⼦做新

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并经过详细的“新冠肺炎”排查后收治⼊院。

(七)指定⼀个病区作为新⼊院发热患者的集中收治病区,并实⾏单⼈单房隔离治疗。

(⼋)发现疑似及确诊病例应按政府规定程序收⼊相应的定点医院隔离治疗。转运疑似和确诊病例前,须报市卫⽣健康⾏政部门后,经拟收治的定点医院专家会诊评估,报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临床专家组组长或副组长同意后再转诊。并做好运送⼈员的个⼈防护和车辆消毒。

(九)封闭医院侧门,留医院正门作为唯⼀进出⼝,⼊⼝处设⽴临时预检分诊和体温监测点,所有进⼊院区的⼈员须经过体温筛查、流⾏病学疫情接触史评估分诊以及登记相关信息后⽅可进⼊诊区就诊。限制就诊陪同⼈员数量,所有进⼊院内⼈员必须佩戴⼝罩。

(⼗)所有诊断尚未明确的发热病⼈不得进⼊本院病房区域,如确实因病情需要进⼊本院就诊,需提供发热门诊重点医院排除新冠肺炎的诊断证明书和病历。对于分检排查出的可疑病例,将其安置在我院的临时隔离观察室,并通知发热门诊重点医院安排专家在2⼩时内来院进⾏排查。

(⼗⼀)做好所有⼈员健康监测筛查和流动管理。建⽴早晚检测制度,每⽇安排专⼈对医院全体⼯作⼈员、住院患者和其他进⼊医院的⼈员进⾏体温检测并做好记录。⼀旦出现发热、⼲咳等疑似症状者按规定报告,进⾏单⼈隔离并开展进⼀步排查。

(⼗⼆)对临床科室的陪护⼈员要求不得外出;对医院的安保⼈员要求不得与来⾃疫区的⼈员接触,做好⾃我防护。

(⼗三)为减少⼈员流动,暂停住院病⼈的聚集性活动、尽量减少外出病房的机会;进⼊门诊的就诊患者和亲属要求就诊后尽快离开,不得逗留以及⾛动到除门诊外的其他院区。

(⼗四)医院膳⾷组要求每位员⼯原则上不得在饭堂集中⽤餐,个⼈⾃带饭盒打饭回科室进⾷,减少员⼯聚集。

(⼗五)医务⼈员发现疑似病例后,应⽴即进⾏就地隔离,并报告领导⼩组和启动科室应急预案,逐级上报。由医院在2⼩时内组织院内和区(市)有关专家会诊,⼀旦发现疑似病例原则上转诊⾄定点收治机构隔离观察或诊治。

(⼗六)做好院区环境清洁消毒。认真执⾏通风、消毒制度,正确佩戴⼝罩,做好⼯作⼈员个⼈防护。医院每天安排专门⼈员对全院所有⼯作区域、居住区域每⽇定时通风、定时消毒,特别是加强对病房、门诊等重点活动场所的消毒,做好医院垃圾、污⽔、污物的消毒处理。加强医院⾷堂、饮⽤⽔的安全管理。

七、预检分诊点设置

1.单独设⽴预检分诊点,不适⽤导医台代替预检分诊点;

2.对发热患者及陪同⼈员给予并教会佩带⼀次性医⽤外科⼝罩,询问流⾏病学史(发病前两周有市旅⾏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经接触过来⾃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引导⾄发热门诊就诊并做好详细登记。

3.有流⾏病学史的患者且有症状者应及时告知发热门诊⼯作⼈员,同时电话报告医务部、院感科。

4.预检分诊⼈员应按⼀级防护要求做好个⼈防护(⼯作服、⼯作帽、医⽤外科⼝罩、⼿套),同时做好⼿卫⽣。

5.经预检分诊查出的发热病⼈,应由预检分诊处的⼯作⼈员陪送到发热门诊,预检⼈员发⽣异常或意外情况应及时报告。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