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疫情期间工地防控措施方案精选范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疫情期间工地防控措施方案精选1
为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加强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作要求,持续强化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坚
持“三个全覆盖、三个⼀律”,坚决切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认真落实省应对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转发<省应对秋冬季肺炎疫情应急预案>的通知》的通知》⽂件的要求,现就加强建筑⼯地疫情防控及安全⽣产措施如下:
⼀、组织管理
建筑⼯地应成⽴疫情防控及安全⽣产领导⼩组,明确职责,建⽴防控和安全⽣产体系。⼩组由业主单位项⽬负责⼈担任组长,施⼯单位、监理单位项⽬负责⼈担任副组长,关键岗位⼈员担任组员,专⼈专岗,明确相应岗位职责,并落实专⼈对接县主管部门、疾控部门,并根据⼈员流动情况及时补充⼩组成员名单。并建⽴健全以安全⽣产责任制为核⼼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依法落实和承担安全⽣产主体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建筑施⼯安全⽣产强制性标准和监督管理规定,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安全管理⼈员,加⼤安全投⼊,强化安全防范措施;严格执⾏隐患排查、安全例会、企业负责⼈带班检查、重⼤隐患挂牌督办、安全⽣产⽬标考核等各项制度,有效落实各级各项⽬部安全⽣产责任,保证施⼯现场安全⽣产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完善事故应急预案,提⾼应急处置能⼒。
⼆、⼈员管控
疫情防控及安全⽣产⼩组应在⼯地⼊⼝设⽴健康观察点,对所有进场⼈员实施体温检测,并按规定要求来沪⼈员填写《健康信息登记表》,核实⾝份证号、⼿机号码等关键信息,关键信息应及时与业主单位共享。并加强对施⼯点位和项⽬部附近的巡查巡视。
1、来⾃及途经重点地区⼈员,不得进⼊建筑⼯地。发现未隔离过的重点地区⼈员并体温检测不合格的,通知属地管理部门落实专车就近送⾄指定的医疗机构;体温检测合格的,通知属地相关管理部门进⾏隔离观察。
2、其他⾮重点地区来沪⼈员,体温检测合格的可进⼊建筑⼯地;体温检测不合格的,通知属地管理部门落实专车送⾄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3、与重点地区⼈员或体温检测不合格⼈员密切接触的,参照重点地区⼈员要求执⾏。
4.着⼒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和安全⽂化建设。⼤⼒开展建筑安全⽣产培训和教育,各施⼯单位要做好新招务⼯⼈员及转岗⼈员的上岗前安全培训和班前教育,加强施⼯企业“三类⼈员”和建筑施⼯特种作业⼈员的培训、考核⼯作。
三、施⼯现场管控
1、建筑⼯地应严格实施全封闭管理,只开放⼀个进、出⼝,施⼯现场和⽣活区24⼩时单独设岗,建⽴进出场登记和体温检测制度,门卫每岗不得少于1⼈。
2、施⼯单位应对施⼯现场、办公⽣活区域(⼯地⾷堂、宿舍以及厕所等场所)及其他⼈员活动场所开展预防性消毒,保持室内空⽓流通,落实环境消毒制度。
3、采取在施⼯现场和⽣活区显著位置张贴卫⽣防疫宣传⼴告等措施,提⾼现场⼈员的防控意识,⾃觉做好⾃⾝防护,疫情教育交底应深⼊到每⼀家进场单位、每⼀个进场⼈员。
四、防疫及安全⽣产物资准备
建筑⼯地应配备⾜够的⼝罩、测温计、消毒液等疾病控制⽤品,储备不得少于⼀周⽤量。按照《安全⽣产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准备编织袋、洋铲、⾬鞋、钢钎、线⼿套等安全应急抢险物资。
五、现场安全管理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单位关键岗位⼈员应到岗履职;对⼤型机械进⾏维修检查和运⾏调试;⼀是重点排查施⼯现场深基坑、⾼⽀模、脚⼿架、⾼边坡、临河作业和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等重⼤危险源。及时掌握设备的安全状况和安全操作情况。加强施⼯现场临时⽤电的安全管理;⼆是排查存在滑坡、崩塌、洪⽔、泥⽯流等⾃然灾害风险的施⼯⼯地。全⾯完善以实施单位为主体的安全⽣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严格落实安全隐患隐患排查指导和督促施⼯单位建⽴隐患排查治理。
六、教育交底
参建各⽅应对所有进场⼈员进⾏复⼯前的安全、卫⽣防疫等教育交底。
七、强化参建单位信息报送制度
疫情防控⼯作实⾏⽇报制度和紧急报告制度。疫情防控⼩组负责每天中午⼗点前向业主单位报送建筑⼯地疫情防控和安全⽣产情况,有事报事,⽆事报平安。如有异常业主单位应在知晓事情后2⼩时内报县委县政府。
⼋、强化责任追究
各参建单位存在以下情况的,依法对责任单位和个⼈给予⾏政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过程管控整改不⼒的;
2、不报、缓报、漏报和瞒报情况的;
3、⾏动迟缓、措施不⼒或其他导致疫情发⽣及传播的
疫情期间工地防控措施方案精选2
12⽉16⽇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作领导⼩组办公室印发《关于下发加强建筑⼯地疫情防控⼯作⼗条措施的通知》,市住建局要求全市建筑⼯地⽴即开展相关⼯作,确保⼗条措施落实到位。
⼀、加强⽹格管理。各建筑⼯地应建⽴层级管理和⽹格管理制度,各班组应明确防疫管理⽹格员,⼀级抓⼀级、层层抓落实,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疫情防控责任体系,确保⼯地疫情防控不留死⾓,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加强核酸检测。各地要在2021年12⽉16⽇20:00前对全市建筑⼯地的建筑⼯⼈完成⼀轮全员核酸检测,新招录的建筑⼯⼈完成核酸检测后⽅可进⼊⼯地。省内疫情清零前,建筑⼯地全员每7天要开展⼀次全员核酸检测。
三、加强底数排摸。全⾯排摸建筑⼯⼈及家属底数,对本⼈及共同居住⼈近14天内有中⾼风险地区旅居史、镇海建筑⼯地关联史的,逐⼀登记造册。⼀旦发现有发热、咳嗽等异常症状的,及时做好个⼈防护并到医疗机构进⾏新冠病毒核酸筛查。
四、加强现场管理。建筑⼯地严格实⾏封闭管理,教育引导建筑⼯⼈⾮必要不外出,严格执⾏24⼩时出⼊通道查验制度,落实登记、测温、亮码等措施,⾮经许可禁⽌外⼈进⼊建筑⼯地。
五、加强⼈群疏散。实⾏建筑⼯地内部严格落实“错时开⼯、错时就餐、错时盥洗、错时洗浴”等规定,禁⽌各类聚集性活动,合理安排施⼯⼯序,减少班组交叉作业。
六、加强居住管理。加强建筑⼯地员⼯宿舍、⾷堂的'安全防护和环境卫⽣管理,严禁⾮⼯地⼈员尤其是⽼乡等在⼯地过夜、⽤餐,⼯地宿舍内不得串门、集聚。
七、加强⼈员管控。坚持“谁的⼈谁负责”的原则,建⽴建筑⼯地员⼯健康档案,每⽇实⾏体温检测和健康打卡。尤其要全⾯掌握流动班组的⼈员流动路径和⾝体健康状况,做到“⼀⼈⼀表”。全⾯引导建筑⼯⼈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做到应接尽接。
⼋、加强卫⽣保障。切实保障建筑⼯⼈的卫⽣条件,对办公场所和⼈员相对集中的宿舍、⾷堂、厕所等重点部位,每⽇开展⼀次全⽅位的防疫消杀⼯作,并建⽴消杀台账。
九、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建筑⼯地员⼯个⼈防疫宣传教育,监督全体员⼯落实戴⼝罩、勤洗⼿等防疫措施,倡导员⼯不参加各类聚集性活动。
(1)利⽤宣传栏、公告栏、微信群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疫情防治知识健康宣讲,使从业⼈员充分了解健康知识,掌握防护要点,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疫教育纳⼊⼈员⼊场和每⽇岗前教育,创新教育和交底活动⽅式,减少集中式教育,减少⼈员聚集。
(3)指导施⼯现场全体⼈员注意个⼈卫⽣,保持勤洗⼿、多饮⽔,保持⾐物⼲净整洁,保持宿舍卫⽣清洁。
(4)要求施⼯现场全体⼈员应正确佩戴防护⼝罩,为避免产⽣新的污染源,⽤过的⼝罩严禁随意丢弃,专⼈集中收纳⾄密闭垃圾桶。
(5)正确使⽤和储存消毒液、消毒设备、酒精等防疫物资,防⽌意外吞⾷中毒或引发⽕灾。
7、应急处置
(1)项⽬部疫情防控应急领导⼩组应按照《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社区(村)防控⼯作⽅案(试⾏)》规定,建⽴与社区(村)和属地卫⽣健康部门畅通的联络机制,有关情况由现场专职卫⽣员第⼀时间向社区(村)和属地卫⽣健康部门报告,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防控⼯作,同时向区住建委报告。
(2)施⼯现场应设⽴隔离观察区域。当⼯地⼈员出现发热、乏⼒、⼲咳等可疑症状时,⼀律不得进⼊施⼯区域、办公区域,应及时到隔离观察区域进⾏暂时隔离,⽴即安排到就近的定点医院就医,并向社区(村)和属地卫⽣健康部门报告,配合社区(村)和属地卫⽣健康部门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处理。
就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具,前往医院路上和在医院内应全程佩戴医⽤⼝罩。
(3)经医疗机构确认为疑似病例或确诊后,应⽴即中⽌施⼯,封锁病⼈到过的施⼯现场所有场所,在专业⼈员指导下对其⼯作活动场所及使⽤的物品进⾏消毒处理。
(4)⼀旦发⽣疫情,项⽬部疫情防控应急领导⼩组应⽴即组织⼈员封闭施⼯现场,严禁⼈员进出⼯地,配合属地卫⽣健康部门进⾏流⾏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排查,对病⼈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员调查登记,按照卫⽣健康部门意见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5)积极做好隔离⼈员的⼼理疏导⼯作,排除恐慌⼼理,服从和配合卫⽣健康部门做好防治⼯作,杜绝私⾃外出或不服从管理的现象发⽣。
(6)项⽬部疫情防控应急领导⼩组应严格执⾏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关于疫情防控⼯作的其他有关要求,施⼯现场、⽣活区和办公区的管理还须满⾜其他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加强对《施⼯现场疫情防控⼯作⽅案》的宣传,确保各基层管理⼈员和劳务⼈员知晓规定要求,并贯彻落实到位。
疫情期间工地防控措施方案精选4
为提⾼xxx建筑⼯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能⼒,减轻、消除传染病的危害,保障施⼯⼈员的⾝体健康与⽣命安全,维护施⼯现场正常的施⼯秩序,特制定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案。中国⽂库⽹为⼤家带来的建筑施⼯⼯地疫情防控⽅案,希望能帮助到⼤家!
⼀、总则
(⼀)主要⽬的
全⾯加强防控,坚决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在我市建筑⼯地蔓延、扩散,并指导各县区住建部门和⼯程项⽬做好相关防控⼯作。
(⼆)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册》编制。
(三)适⽤范围
本预案适⽤于全市建筑⼯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预防控制应急⼯作。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组织体系
成⽴全市建筑施⼯领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作领导组,领导组成员如下: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作职责
1、领导⼩组及其办公室⼯作职责
在市委、市政府和省住建厅的指导下,组织指挥全市建筑⼯地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防控应急⼯作,积极做好应急信息收集、统计等⼯作。
2、各成员单位⼯作职责
(1)质安科:负责建筑施⼯领域节后返岗返⼯⼈员疫情防控的综合协调⼯作,指导各县区在建⼯程项⽬做好返岗返⼯⼈员疫情防控⼯作。
(2)办公室:负责局机关及局属各单位防控指导⼯作,安排疫情期间应急值班值守⼯作,确保信息渠道畅通。
(3)城建科:负责指导市政道路、桥梁、场馆、⼴场等建设⼯程参建单位做好返岗返⼯⼈员疫情防控⼯作。
(4)市场科:负责指导全市建筑施⼯企业、监理企业做好返岗返⼯⼈员疫情防控⼯作。
(5)党组办公室:负责做好返岗返⼯党员⼲部的疫情防控宣传教育⼯作。
(6)财务科:负责协调政府⼯程财政物资保障⼯作。
(7)各县区住建局负责各⾃辖区内建筑⼯程项⽬返岗返⼯⼈员疫情防控⼯作。
三、防控措施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疫情期间工地防控措施方案精选范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疫情期间工地防控措施方案精选1
为坚决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加强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作要求,持续强化依法防控、科学防控、联防联控,坚
持“三个全覆盖、三个⼀律”,坚决切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认真落实省应对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关于转发<省应对秋冬季肺炎疫情应急预案>的通知》的通知》⽂件的要求,现就加强建筑⼯地疫情防控及安全⽣产措施如下:
⼀、组织管理
建筑⼯地应成⽴疫情防控及安全⽣产领导⼩组,明确职责,建⽴防控和安全⽣产体系。⼩组由业主单位项⽬负责⼈担任组长,施⼯单位、监理单位项⽬负责⼈担任副组长,关键岗位⼈员担任组员,专⼈专岗,明确相应岗位职责,并落实专⼈对接县主管部门、疾控部门,并根据⼈员流动情况及时补充⼩组成员名单。并建⽴健全以安全⽣产责任制为核⼼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依法落实和承担安全⽣产主体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建筑施⼯安全⽣产强制性标准和监督管理规定,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安全管理⼈员,加⼤安全投⼊,强化安全防范措施;严格执⾏隐患排查、安全例会、企业负责⼈带班检查、重⼤隐患挂牌督办、安全⽣产⽬标考核等各项制度,有效落实各级各项⽬部安全⽣产责任,保证施⼯现场安全⽣产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完善事故应急预案,提⾼应急处置能⼒。
⼆、⼈员管控
疫情防控及安全⽣产⼩组应在⼯地⼊⼝设⽴健康观察点,对所有进场⼈员实施体温检测,并按规定要求来沪⼈员填写《健康信息登记表》,核实⾝份证号、⼿机号码等关键信息,关键信息应及时与业主单位共享。并加强对施⼯点位和项⽬部附近的巡查巡视。
1、来⾃及途经重点地区⼈员,不得进⼊建筑⼯地。发现未隔离过的重点地区⼈员并体温检测不合格的,通知属地管理部门落实专车就近送⾄指定的医疗机构;体温检测合格的,通知属地相关管理部门进⾏隔离观察。
2、其他⾮重点地区来沪⼈员,体温检测合格的可进⼊建筑⼯地;体温检测不合格的,通知属地管理部门落实专车送⾄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3、与重点地区⼈员或体温检测不合格⼈员密切接触的,参照重点地区⼈员要求执⾏。
4.着⼒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和安全⽂化建设。⼤⼒开展建筑安全⽣产培训和教育,各施⼯单位要做好新招务⼯⼈员及转岗⼈员的上岗前安全培训和班前教育,加强施⼯企业“三类⼈员”和建筑施⼯特种作业⼈员的培训、考核⼯作。
三、施⼯现场管控
1、建筑⼯地应严格实施全封闭管理,只开放⼀个进、出⼝,施⼯现场和⽣活区24⼩时单独设岗,建⽴进出场登记和体温检测制度,门卫每岗不得少于1⼈。
2、施⼯单位应对施⼯现场、办公⽣活区域(⼯地⾷堂、宿舍以及厕所等场所)及其他⼈员活动场所开展预防性消毒,保持室内空⽓流通,落实环境消毒制度。
3、采取在施⼯现场和⽣活区显著位置张贴卫⽣防疫宣传⼴告等措施,提⾼现场⼈员的防控意识,⾃觉做好⾃⾝防护,疫情教育交底应深⼊到每⼀家进场单位、每⼀个进场⼈员。
四、防疫及安全⽣产物资准备
建筑⼯地应配备⾜够的⼝罩、测温计、消毒液等疾病控制⽤品,储备不得少于⼀周⽤量。按照《安全⽣产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准备编织袋、洋铲、⾬鞋、钢钎、线⼿套等安全应急抢险物资。
五、现场安全管理
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单位关键岗位⼈员应到岗履职;对⼤型机械进⾏维修检查和运⾏调试;⼀是重点排查施⼯现场深基坑、⾼⽀模、脚⼿架、⾼边坡、临河作业和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等重⼤危险源。及时掌握设备的安全状况和安全操作情况。加强施⼯现场临时⽤电的安全管理;⼆是排查存在滑坡、崩塌、洪⽔、泥⽯流等⾃然灾害风险的施⼯⼯地。全⾯完善以实施单位为主体的安全⽣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严格落实安全隐患隐患排查指导和督促施⼯单位建⽴隐患排查治理。
六、教育交底
参建各⽅应对所有进场⼈员进⾏复⼯前的安全、卫⽣防疫等教育交底。
七、强化参建单位信息报送制度
疫情防控⼯作实⾏⽇报制度和紧急报告制度。疫情防控⼩组负责每天中午⼗点前向业主单位报送建筑⼯地疫情防控和安全⽣产情况,有事报事,⽆事报平安。如有异常业主单位应在知晓事情后2⼩时内报县委县政府。
⼋、强化责任追究
各参建单位存在以下情况的,依法对责任单位和个⼈给予⾏政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过程管控整改不⼒的;
2、不报、缓报、漏报和瞒报情况的;
3、⾏动迟缓、措施不⼒或其他导致疫情发⽣及传播的
疫情期间工地防控措施方案精选2
12⽉16⽇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作领导⼩组办公室印发《关于下发加强建筑⼯地疫情防控⼯作⼗条措施的通知》,市住建局要求全市建筑⼯地⽴即开展相关⼯作,确保⼗条措施落实到位。
⼀、加强⽹格管理。各建筑⼯地应建⽴层级管理和⽹格管理制度,各班组应明确防疫管理⽹格员,⼀级抓⼀级、层层抓落实,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疫情防控责任体系,确保⼯地疫情防控不留死⾓,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加强核酸检测。各地要在2021年12⽉16⽇20:00前对全市建筑⼯地的建筑⼯⼈完成⼀轮全员核酸检测,新招录的建筑⼯⼈完成核酸检测后⽅可进⼊⼯地。省内疫情清零前,建筑⼯地全员每7天要开展⼀次全员核酸检测。
三、加强底数排摸。全⾯排摸建筑⼯⼈及家属底数,对本⼈及共同居住⼈近14天内有中⾼风险地区旅居史、镇海建筑⼯地关联史的,逐⼀登记造册。⼀旦发现有发热、咳嗽等异常症状的,及时做好个⼈防护并到医疗机构进⾏新冠病毒核酸筛查。
四、加强现场管理。建筑⼯地严格实⾏封闭管理,教育引导建筑⼯⼈⾮必要不外出,严格执⾏24⼩时出⼊通道查验制度,落实登记、测温、亮码等措施,⾮经许可禁⽌外⼈进⼊建筑⼯地。
五、加强⼈群疏散。实⾏建筑⼯地内部严格落实“错时开⼯、错时就餐、错时盥洗、错时洗浴”等规定,禁⽌各类聚集性活动,合理安排施⼯⼯序,减少班组交叉作业。
六、加强居住管理。加强建筑⼯地员⼯宿舍、⾷堂的'安全防护和环境卫⽣管理,严禁⾮⼯地⼈员尤其是⽼乡等在⼯地过夜、⽤餐,⼯地宿舍内不得串门、集聚。
七、加强⼈员管控。坚持“谁的⼈谁负责”的原则,建⽴建筑⼯地员⼯健康档案,每⽇实⾏体温检测和健康打卡。尤其要全⾯掌握流动班组的⼈员流动路径和⾝体健康状况,做到“⼀⼈⼀表”。全⾯引导建筑⼯⼈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做到应接尽接。
⼋、加强卫⽣保障。切实保障建筑⼯⼈的卫⽣条件,对办公场所和⼈员相对集中的宿舍、⾷堂、厕所等重点部位,每⽇开展⼀次全⽅位的防疫消杀⼯作,并建⽴消杀台账。
九、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建筑⼯地员⼯个⼈防疫宣传教育,监督全体员⼯落实戴⼝罩、勤洗⼿等防疫措施,倡导员⼯不参加各类聚集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