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的疫情形势十分紧张,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中秋国庆节日期间疫情防控方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中秋国庆节日期间疫情防控方案1

一、提倡就地过节休假。节假日期间人员流动增加,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自驾车等跨区域流动途中接触人员复杂,感染风险增大。为降低感染风险,提倡就地过节、休假,非必要不外出,不去人流量大的景区和地点,尽量不前往边境地区。出行务必做好个人防护。

二、减少聚会聚集。尽量减少走亲访友,提倡网络、电话拜访送祝福。尽量不组织、不参与聚会聚餐,减少大规模聚集性活动,提倡“红事缓办、白事简办、宴会不办”。

三、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所有省外来滇人员、在滇流动人员应关注疫情防控政策,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主动配合落实信息报备、“两码”查验、体温检测、健康监测、核酸检测、隔离观察等疫情防控措施。

四、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分餐制、用公筷、保持“1米线”社交距离,不在人员密集或通风不良场所长时间逗留。

五、做好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干咳等异常症状,应做好个人防护立即至就近发热门诊排查,就医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若个人健康码变黄码或红码,应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报备,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

中秋国庆节日期间疫情防控方案2

一、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按照“管生产必须管疫情防控、管行业必须管疫情防控、管发展必须管疫情防控”原则,严格落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特别是个人(家庭)的自我防护责任,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节日期间,我市将继续做好核酸检测采样服务工作,全市人员要按照“应检尽检,不落一人”的要求,完成规定频次核酸检测。

二、加强入青返青人员管理。7日内有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县(市、区)和疫情高流行城市旅居史人员非必要不来青岛,确需入青返青的,高风险地区人员抵达后进行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中风险地区人员抵达后进行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尚未公布中高风险区但发生聚集性疫情或存在社区传播风险的区域人员,抵达后参照中风险区人员管控,社区(村)、酒店、宾馆等单位要从严做好入青返青人员排查登记工作。上述范围以外的省外入青返青人员,须提前3天主动向目的地社区(村)、单位、酒店等报备,来青时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达后第1(抵青后立即检测)、3、5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原则上前3天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进入公众场所。

三、严格做好人员出行管理。倡导就地过节,尽量避免或减少跨市出行,非必要不跨省出行。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高风险岗位人员应尽量避免出行,对外地返青的高风险岗位人员,须严格落实社区(单位)报备和排查,如脱离工作岗位未满7天的,一律实行集中隔离至脱离工作岗位满7天,并按规定频次进行核酸检测。党政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医疗机构、福利机构、监管场所、学校和工地等单位要从严执行报备审批制度,督促职工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措施。

四、落实重点场所和交通工具防控措施。广大市民进入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图书馆、酒店、影剧院、酒吧、剧本杀娱乐休闲等公共场所,以及乘坐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地铁、班线客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要主动配合扫码查验。各类市场主体、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网约车运营人员要加强值守监督,守好“场所码”“健康码”“行程码”查验关口,做到“逢进必扫、逢扫必查、逢异必报”。要严格落实测温、规范佩戴口罩、一米线、通风消毒等常态化防控措施,严格做好全员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引导群众有序排队,密闭场所严格控制入场人数。旅游景区要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实施门票实名预约制度,引导游客错时错峰旅游。各区(市)、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入青返青货车司乘人员管理,根据司乘人员行程分区分级做好核酸检测、闭环管理、“点对点”接驳等措施。

五、减少人员聚集。按照“非必要不举办”的原则,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严控大型会议、展销促销、庆典庆祝等聚集性活动规模,50人以上的聚集性活动须制定疫情防控方案,提前向区(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报批。家庭私人聚餐聚会提倡不超过10人,自行举办5桌及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须向属地社区(村)报备。

六、做好日常防护。广大市民和来青探亲、旅游客人要继续保持“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常消毒、一米线、用公筷”等良好生活习惯。如出现发热、干咳等不适症状,应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就近前往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期间尽量避免接触他人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诊时应主动告知近期的旅居史及类似症状病例接触史。有关单位对有发热、干咳等可疑症状人员和购买“四类”药品人员须及时做好登记、引导、就医排查等工作。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入院扫“场所码”、预检分诊、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

中秋国庆节日期间疫情防控方案3

1.提倡就地过节。中秋、国庆“双节”期间,为减少旅途感染风险,倡导在抚人员非必要不离抚、在外人员非必要不返抚,尽可能就地过节、居家过节。确需离抚的,应避免前往国内涉疫地区,不前往人流量大的区域。广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动员在抚亲朋好友就地过节、居家过节,积极劝导在外经商、务工等父老乡亲暂不返乡,发动大家自觉遵守规定,共筑疫情防控坚固屏障。

2.来抚前先报备。所有来(返)抚人员应在入抚前3天向社区(村组)、单位、酒店等进行报备或在微信公众号“抚州卫生健康”“疫情防控”栏进行“入抚申报”。未提前进行报备的人员,须在高速出口、火车站、汽车站等第一入抚点进行现场扫码报备。对国内涉疫区域(指有本土疫情的地级市)的来(返)抚人员,在抵抚后尽快且不得超过8小时向所在社区(村)和单位(或所住酒店)报告。密切关注来源地疫情形势,在抵抚后发现来源地发生疫情,应立即向所在社区(村)和单位(或所住酒店)报告

3.返抚后严自律。对近7天内有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实施静态管理县(市、区、旗)或社区传播和外溢风险高的区域旅居史的来(返)抚人员,配合落实相关管控措施;市外其他来(返)抚人员,鼓励和引导就近完成一次“落地检”,并落实“三天两检”(含“落地检”),做好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外出、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并在第4、5天再分别开展1次核酸检测。

4.做好核酸检测。全市辖区范围内居民及其他在抚人员自觉完成“每周两检”(两检之间间隔72小时),重点场所重点机构重点人群核酸检测频次按照相关规定执行,鼓励每个家庭内成员3天内“分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对未按时完成核酸检测的人员将进行赋码管理,按要求参加核酸检测后将及时转为绿码。

5.严格查验规定。各类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要加强场所码的扫码核验工作,严格执行“逢进必扫、逢扫必验”,不能提供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人员,不得进入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老年人、儿童以及视力听力障碍等特殊群体可由同行家人、朋友代扫“场所码”,或凭有效身份证明手工登记通行。对未严格落实“四查一戴”(查体温、查健康码、查行程码、查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戴口罩)的各类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将责令整改,公开通报直至停业整顿。

6.减少聚集活动。按照“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不线下”的原则,非必要不组织大型会展等聚集性活动。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聚会少办”。举办超过50人以上的聚集性活动,主办方须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并按属地管理原则,提前7天向属地村(社区)及县(区)防疫指挥部报备,承接此类活动的酒店(餐馆)须同时报备。不得邀请有高、中、低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实施静态管理县(市、区、旗)或社区传播和外溢风险高的区域旅居史的人员参加聚集活动,市外其他人员应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配合落实属地疫情防控要求。未报备或未经批准组织聚集性活动,造成疫情传播风险的,将依法追究主办方、承办方及相关责任人责任。

7.落实“五方”责任。依法落实属地、部门、单位、社区(村)、个人“五方”责任,对隐瞒行程和疫情有关接触史、不履行报备手续或不按规定配合落实防疫措施,干扰防疫大局、失责渎职等造成疫情传播风险的,将严肃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后续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动态调整我市防控政策。敬请广大市民继续积极支持并监督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欢迎广大群众对未落实上述防控政策行为进行投诉举报。

中秋国庆节日期间疫情防控方案4

为全面做好假期后返岗、返工、返学(以下简称“三返”)人员疫情防控工作,切断疫情传播途径,消除病毒输入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要坚决贯彻省和市、市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属地管理、行业负责、单位落实”的原则,落实相关文件要求,切实加强“三返”人员防控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面落实主体责任、主管责任、监管责任。

二、任务安排

一是各相关单位和部门要强化工作举措,健全组织保障,推进“三返”工作落细落实。各站办所、中小学校、各村要切实扛起主体责任,完善防控组织,落实责任分工,扎实做好本系统、本单位、本村的“三返”人员的防控保障工作。

二是落实防控举措。强化域内中小企业复工管理,研究确定复工时间,加强对复工企业、中小学校疫情防控的指导督查;建立信息台帐,加大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全力保障企业职工、教职工及学生的健康安全。

三是加强排查。开展网格化、地毯式摸排工作,主动联系,提前掌握“三返”人员信息。对外地返人员,实行台账管理,认真填写人员排查登记表,详细记录外出情况。重点了解掌握返回前14天内,与湖北等重点疫区人员接触,蓝天与其他地区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密切接触的情况,认真执行个人和家庭成员健康状况日报告制度,有异常情况要做到及时上报。

四是强化重点部位管理,面对“三返”的重要时间节点,镇、村各卡口,要进一步做好登记,发现发热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严防疫情通过“三返”人群在我镇传播蔓延。

五是强化“三返”人员日常管理,强化隔离措施,严格落实外地返人员居家隔离14天制度。对解除隔离的,继续做好体温监测,每日报告身体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

三、工作要求

一是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各部门做好对“三返”人员联防联控,提前测算返程人员情况。

二是强化工作生活保障。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消毒,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和空气畅通。坚决杜绝集体聚餐行为。

三是减少会议次数、人数,提倡用电话、手机等方式办公。

四是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措施,防止出现疫情和安全生产事故,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