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的疫情形势比较严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疫情防控方面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医院疫情防控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1
20XX年8月13日,XX区卫生健康局专家组根据有关的文和要求,来我院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认真的督导和检查,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及许多不足之处,我院针对区领导提出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
我院存在的问题:
一、院感制度完成及落实情况
1、制度不完善,陪护探视制度未上墙。
2、未落实三级分诊,分诊台未配备医疗废物桶,未见分诊流程图。
3、住院病区未进行管控,缓冲病房设置不规范。
4、缓冲病房及隔离病房未建立清洁消毒记录。
二、核酸检测有关情况
1、发热患者未交核酸检测报告,未收入隔离病房。
三、整改措施
1、落实并完善制度,陪护和探视制度上墙。
2、严格落实三级分诊,在预检分诊点配备医疗废物桶,完善分诊流程图,规范设置发热诊室。
3、在住院病区进行管控,规范设置缓冲病房。
4、建立缓冲病房及隔离病房清洁消毒记录。
5、严格执行发热患者核酸检测报告未出之前,将患者收入隔离病房。
通过这次检查,我院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号召,把具体工作落到实处,事事责任到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发现问题及时改进,也欢迎各级领导的督导检查及对我院工作认真的指导; 促进我们的工作更完善使我院的疫情防控工作更上一层楼。
医院疫情防控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2
我县党员干部主动投入到宣传普及、消毒防疫、就医转诊等疫情防控一线,用基层干部强烈的担当精神,树起了守护百姓健康平安的坚强屏障。
一是当好疫情防控宣传员。县镇村三级干部和党员志愿者,顶风冒雨进村入户张贴和发放《县委县政府一封信》《县委县政府倡议书》35000余份,21个县乡两级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声,宣传防控疫情知识,澄清疫情谣言4个,引导群众正确佩戴口罩。24台流动宣传车巡回播报,劝阻群众不要外出,不搞红白喜事聚会聚餐,不走亲访友拜年,鼓励利用新技术联络感情,信息拜年、视频祝福,以“静”致敬。
二是当好疫情防控冲锋员。基层党组织发挥党支部、党小组和党员中心户作用,组织动员村(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物业工作人员、民警、楼栋长、小组长等纷纷组建党员服务队,全面摸排登记中心城区返乡人员,采取逐村(社区)、逐(楼栋)、逐户逐人拉网式排查的方式,全覆盖对辖区村民(居民)进行体温测量。对发热病人进行全面摸排,登记造册和掌握实时动态情况。
三是当好疫情防控消杀员。基层党组织在开展爱国卫生大扫除的基础之上,组织村(社区)“两委”干部、网格员、村医、环卫人员等组成党员服务队,对党群服务中心、卫生室、公共厕所、垃圾池等进行全覆盖杀毒,新设废弃口罩投放点300个,确保疫情防控不留死角。
四是当好群众贴心服务员。各级党组织加大对独居老人、发热病人和生活困难家庭的关心关爱,定期采取电话询问、上门慰问等方式,及时了解生活需求和健康状况,力所能及解决各种困难。严格落实“民呼我应”机制,科学调配辖区车辆、人员和生活物资等资源,及时响应和协调居民群众紧急出行、物资采购和其他服务需求,对不能解决的及时上报上级党委统筹协调。
医院疫情防控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3
为有效保障我市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人民群众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根据我国肺炎疫情流行情况和研究进展,通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取多举措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建立组织体系,强化领导分工。自武汉发生肺炎疫情以来,疾控中心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成立了专项应对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落实到人。明确了专家组、流调组、检验检测组、消杀组、后勤保障组的成员及责任。
二是加强物资储备,做好后勤保障。及时订购了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多重核酸检测试剂。针对火车站、机场客流量大的公共场所订购了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检仪,能有效监测到体温异常的流动人员,为及时发现可疑患者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对储备的应急物资进行认真的梳理,储备口罩、消毒液等物资,保障疫情处置的需要。
三是加强疫情监测,严格应急值守。疾控中心按照国家、自治区的要求,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强化疫情监测应对,密切关注疫情上报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时时保持备战状态,随时迎战。
四是强化培训,规范疫情处置。1月21日,开展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个案调查表、实验室检测方案、消毒技术方案、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等内容开展培训,进一步细化工作流程,确保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地。
五是宣传科学疫情防疫知识,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加强宣传工作,将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通过多途径向社会公布和讲解,强调正确引导,宣传科学防控,不信谣、不传谣。讲清疫情特点、防治要点,让群众安心。市疾控中心专家队伍,春节期间在岗值守,时刻准备着打赢这场没有硝烟战争。
在疫情防控期间,市疾控中心的共产党员同志们冲在前,做表率,切实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医院疫情防控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4
一、新冠疫情下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有的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能力水平不高。虽然各级政府都成立了新冠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或指挥部,但指挥部真正懂业务的领导干部比较少,他们不仅缺乏预判能力,就是有些工作即使医疗机构提醒了也缺乏处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如此次通报称:“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门......对医疗机构在疫情防控和感染控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反应迟缓,未提供及时有力的领导和科学精准的专业指导。藁城市人民医院在发现阳性病例后,1月5日-10日期间向区防控办、区政府办、区卫生健康局提交请示报告共8份,但均未获得正式反馈,指挥部门领导责任严重缺失。”同时,包括在医疗机构院感防控方面,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二是卫生健康部门业务指导能力不足监管责任缺失。基层卫生健康系统干部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亟待提升,特别是在专业素质和指导基层方面,缺乏基本专业素质和指导能力。通报称:“医院向当地上报阳性病例后,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未有效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疾控机构未能及时向医院提供疫情防控的技术指导或支持。”“特别是藁城市人民医院接到石家庄市疾控中心反馈,其送至该中心复核的11例阳性样本结果均为阴性后,未得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的指导。”暴露出了卫生健康部门的责任缺失。
三是医疗机构重视程度不高医院内部管理较乱。一些医疗机构负责人缺乏对院感防控的正确认识和重视程度,平时更重视行政管理和临床业务等工作。甚至认为院感是小概率事件,只投入没有经济效益,是可有可无的事,平时抓院感工作只是为了应付上面检查,导致院感工作缺乏人财物和技术投入。还有一些医疗机构和科室认为院感只是院感科的工作,其它科室大多不重视,内部沟通协调更是不畅。通报称:“藁城市人民医院和新乐市中医院领导班子疫情防控职责履行不力,责任分工不清晰,部门、科室之间的联动沟通不畅。”其实,这样的医疗机构不在少数。比方说,20XX年上半年疫情期间一些医疗机构内部打乱仗,下半年疫情缓解之后,相当多的医疗机构认为疫情可能过去了,产生了麻痹思想,也就放松对院感的管理。
四是宣传培训教育不够员工普遍缺乏防控意识。由于领导重视程度就不够,对医务人员,特别是对后勤员工的培训教育基本上是“空档”。最近,在与我国一所著名传染病医院的党委书记交谈时了解到,该院包括医务人员在内的所有员工,超过80%以上的,没有认真学习和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办法》以及院感防控方面有关规定,平时他们更多是埋头临床业务,极大地暴露出了我国卫生健康系统在院感防控方面的短板。一家著名的传染病医院尚且如此,何况一般的医疗机构了。通报还称:“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不强,培训不到位,消毒隔离等标准预防措施执行不到位。”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五是制度措施不健全缺乏重大疫情下院感防控预案及演练。一些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制度不健全,缺乏操作性很强的方案预案,即使有平时也多是写在纸上放在抽屉里。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2003年经历了半年左右的“非典”之后,虽然也现出过禽流感、中东综合征、猪瘟等疫情,都因影响面比较小,并没有引起医疗机构的足够重视,直到今天,一些医疗机构都没有制定大疫背景下的院感防控的预案,更没有纳入到日常的培训演练。据北京一所全国著名的三甲专科医院副院长在20XX年一次会议上介绍,直到新冠疫情发生之前,这家医院都没有设置发热门诊。由此可见,一些医疗机构早把2003年的“非典”的教训和国家有关规定置之脑后了。
六是普遍缺乏对院感工作的管理和督查、监测。虽然从上到下各级明确要求医疗机构按照国家标准,单独设置院感防控部门、配备专门人员,对院感加强管理,但大部分基层医院都没有设置专门的院感管理部门,缺乏对院感工作清晰定位。有的虽然设置了院感科,但工作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都是土生土长、自生自灭,缺乏应有的专业度,也很难协调医院内部科室工作。院感防控工作做得如何,重点部位是否进行终末消杀、效果如何等,都缺乏必要的监测和前瞻性的研判。加之有关行政部门平时疏于对院感防控工作的督导检查次数少、督查力度、奖惩力度不够,使院感工作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