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秋收疫情防控常态化方案精选7篇》,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秋收疫情防控常态化方案1

Xx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加强秋季农业生产管理的通知》提出,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把抓好秋粮生产作为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强化秋粮生产管理措施、防灾减灾技术措施、包片指导工作措施、惠农政策落实落地,确保秋粮稳产增产。

通知提出,目前距离秋粮收获还有1个月左右时间,是产量形成和防灾减灾的关键时期,而风雹、旱涝、早霜等极端天气和病虫害仍时有发生,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给部分地区秋粮生产管理带来不确定因素,夺取秋粮丰收任务十分艰巨。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管理工作,主动加强与政府和部门沟通,提前制定应急预案,落实分级分类精准防控措施,主动帮助农民打通农业生产和流通中的堵点卡点,确保防疫不放松、生产不耽误。

当前,河北春玉米处于灌浆蜡熟期,夏玉米处于灌浆期,大豆处于鼓粒期,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毫不放松地抓好后期田间管理,确保产量形成。

组织相关产业体系专家、科技专员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精准指导。

实行市包县、县包乡(镇)、乡(镇)包村的层层包联机制,发挥领导干部和技术专家作用,深入一线进行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河北今年第一年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实际,组织省、市专家指导组和县级技术人员,举办各类形式的“田间日”现场和直播活动,提高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掌握程度。

坚持农机农艺融合,用足用好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针对秋粮病虫发生新情况、新特点,加密监测调查,大力推进统防统治、联防联控,提高防控效果和效率。

全面推广玉米“一控双提”等技术措施,抓住最后的窗口期,统一开展喷防作业,切实做好穗虫穗病防治,促进秋粮作物灌浆,提高粒重。

加强对玉米南方锈病的监测与防控,密切关注气象条件,切实加强田间调查,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控,防止大面积发生危害。

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与气象、应急等部门沟通会商,根据气象部门预报的各地最低气温和日平均气温,及时准确预测低温冻害发生区域和影响程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相关市县落实关键措施,增强玉米、大豆等作物的抗寒能力,争取受灾地区少减产、无灾地区多增产。

今年,河北北部地区初霜冻来得早,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及时跟踪了解灾情,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针对不同受灾程度,分作物制定不同的救灾方案,指导农民开展生产自救,尽量减少灾害损失。

对于棚室作物幼苗被冻死的,积极为农户联系外地秧苗销售商,购买调运秧苗,保证生产。

对于受损较轻的作物,指导农民及时中耕施肥、喷施叶面肥,加强田间管理,促进作物恢复生长。

在做好秋收秋播准备工作方面,通知强调,坚持气象条件与作物成熟度相结合,及时掌握粮食作物生育进程和收获进度,抓好适时收获,确保颗粒归仓。

充分发挥农机作用,扩大机收面积,强化机收减损。

针对可能出现的秋季持续降雨,制定抢收抢种农机作业工作预案,加强农机具检修、调运和购置,确保秋收秋播顺利开展。

提前开展冬小麦种植意向调查,谋划制定冬小麦播种计划工作方案,尽早将冬小麦种植面积任务落实到农户、到地块,确保冬小麦面积只增不减,推广优良品种,提高播种质量。

提前做好秋冬种所需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的储备、调运工作,确保秋收秋播需要。

秋收疫情防控常态化方案2

根据xx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关于从严从实加强全市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万市疫应急指办法)文件要示,为切实做好全市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以赴推动农村地区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落实,坚决打赢农村疫情防控阻击战。结合我镇实际,现就做好全市农村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事宜,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力量组织

(一)在现有应对疫情工作领导机制下,镇上组建由乡镇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党员防疫工作队,着力构建“指挥部统一指挥、班子成员包片、村社具体落实”的联防联控机制。

(二)实行辖区包片责任制,班子成员包村(班子成员不在的由驻村负责人负责)、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包社、社干部负包户,各村(社区)组建由村组干部、党员、群众志愿者等至少10人以上的工作服务队。

(三)各工作服务队下辖3个小组(1、人员排查监测组,2、卡口值守劝导组,3、消杀服务保障组)开展人员排查、检测值守、宣传劝导、防疫消杀、服务保障工作,每个小组由党员带队,在保障工作力量的同时,适当控制人数。

(四)工作服务队成员要按照统筹安排、职责分工、纪律规范开展工作,佩戴口罩和统一标识,做好自身防护。

二、人员调查摸排

(一)对各村(社区)一律实行封闭式管理,各村、社负责对所辖区域从xxx、xxx、xxx等重点疫区返乡人员(以下简称可疑人员),对照户口簿或身份证逐户逐人调查摸排并登记造册,每天上午10.30前上报党政办,由所在村、社落实专人负责进行全程监管。

(二)对非重点疫区返回的其他村(居)民,要居家隔离14天,并密切关注其健康状况,如有发热、干咳、胸闷等症状的,要落实专人引导其到指定的医疗发热门诊就诊。

(三)群众到药店购买退烧、咳类药品实行实名登记,并由药店向当地村、社实时报告,由村、社安排医疗人员对其进行体温检测和诊断并及时上报白沙镇人民政府。

(四)如本村(社)有与确诊、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都,则要全力配合当地政府和医疗主管部门做好转移隔离工作。

三、检测点设置

(一)乡级检测点。乡级检测点设在乡镇进出主要通道上,我镇于荆桥高速路口设置检测点。原则上每个乡镇不超过2个,乡际交界处设置1个共用检测点。检测点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对进出人员进行劝导,尽量不外出,确因特殊事宜进出乡镇的,必须进行体温监测、信息登记等,并按《进乡入村管理流程》分类处置。

(二)村级检测点。每个自然村原则上只设1个进村路口,安排专人对进出人员进行劝导,确因特殊事宜进出村的,按《进乡村入村管理流程》分类处置。其余路口设置安全隔离栏,隔离设施前设置“禁止通行”“掉头”等标识,标明进村路线,并加强巡查维护。对乡镇主干道途经并已设乡级检测点的,村上不再设置检测点。

(三)检测点信息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姓名、身份证、户口所在地、常住地、联系电话、车牌号码以及近期是否接触xxx、xxx、xxx等重点疫区人员,从xxx、xxx、xxx等重点疫区返回或有接触史人员等情况。登记结束后,实行实名签字制度。

四、居家隔离观察

(一)对“特殊类(A类)”“一类”“密切接触类”“新回白沙类”和xxx市返(来)白的重点人员要做好居家隔离管控,及时发放告知书、张贴居家隔离观察告示,并进行“一对一”实时动态监控,不准外出,不准外来探视,由村(社区)医生负责每天早晚测量体温各1次,并建立登记台账,询问其有无其它呼吸道症状,每天上报党政办。

(二)其他返(来)白人员,由其自行测量体温,自觉按照居家隔离观察要求,做好居家隔离和个人防护,村医负责抽查测量,并建立台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对有发热、咳嗽、胸闷等症状的,政府派专人和村医负责将其送到指定的医疗发热门诊进行诊疗。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