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环卫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环卫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报告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隐患或危险因素消除、经过最长法定潜伏期后无新发病例、事发地得到彻底消毒、传播媒介得到有效控制,政府宣布应急状态解除,指挥领导小组决定应急状态解除。

一、目的

为保障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改善作业人员的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各类疾病的发生以及发生后便于即时进行抢险等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小事故带来的危害和防止事态扩大等,同时也建立事故出现后应急救援体系,从而提高在事故发生时的综合应变指挥能力,故制订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

适用本现场内所有的环境事故。

三、安全预防措施

1、施工现场必须采用封闭围挡,高度不得小于1.8米;

2、施工区域应与办公、生活区划分清晰,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3、施工现场出入口应标有企业名称或企业标识以及工程概况牌、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安全生产、消防保卫、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等制度牌;

4、出入口处设置门卫室及门卫人员,对进出场人员进行登记管理,防止与施工作业的无关人员随意进出;

5、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为作业人员提供必备的防护用品;

1、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土方应集中堆放。

2、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3、施工现场混凝土搅拌场所应采取封闭、降尘措施等;

4、建筑物施工垃圾的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

5、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1、施工现场应设置排水沟及沉淀池,施工污水经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河流;加强食堂管理,在当2、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应设有专门的库房,地面应做防渗处理,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3、食堂应设隔油池,并应及时清理;

4、厕所的化粪池应做抗渗处理。

1、施工企业应对施工现场的噪声值进行监测和记录。

2、施工现场的强噪声设备应设置在居民区的一侧,并应采取降低噪声的措施;

3、连续浇注混凝土需在夜间施工时,必须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

4、运输材料的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镝,装卸材料应轻拿轻放。

1、施工现场应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淋浴室、开水房、文体活动室等。

2、施工现场应配备常用药、止血带、颈托、担架等急救器材。

3、施工现场宿舍必须设置可开启式窗户,宿舍内床铺不得超过两层。

严禁使用通铺。

4、食堂应设置在远离厕所、垃圾站、有毒有害场所等污染源的地方。

5、食堂必须有卫生许可证,炊事人员必须持身体健康证上岗。

1、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发生法定传染病、食物中毒或急性职业中毒时,必须在2小时内向施工场所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应积极配合调查处理。

2、现场施工作业人员患有法定传染病时,应及时进行隔离,并由卫生防疫进行处置。

一、出现安全事故后应急救援预案

(一)、预案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张波

副组长:廖登舰邓术旭

组员:龙云巫弟勇王琳何铠江高玉全税东

向永辉刘婕姝

(二)、应急响应程序

(二)报告要及时。

严格落实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确保联络畅通。

要严格按照疫情快报程序,及时、规范做好疫情报告工作。

(三)处置要坚决。

一旦发生疫情,要在上级防控部门的指挥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应急处置工作务必坚决,行动务必迅速,措施务必全面到位,切实防止扩散蔓延。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此次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坚决克服松懈、麻痹和厌战情绪,牢固树立底线思维,进一步加强防控工作领导,精心安排,周密布置,统一行动,有力有序有效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二)加强协同配合。

环卫服务中心各部门、北控公司、各办事处要根据应急预案要求,对照职责,加强协作,密切配合,不断强化协作联动机制,做到防控工作政令统一、部署统一、行动统一。

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统筹兼顾,积极协调各部门形成合力,联防联控,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三)加强安全防护。

各部门负责人分层次对全体环卫职工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科普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措施,增强环卫工作在垃圾收运处置、道路及公厕保洁等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生产意识,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确保城市环境整洁有序,应急保障履责到位。

环卫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报告3

7月30日,市环卫局第一时间行动,及时下发《关于切实做好环卫行业疫情防控环境卫生保障工作的通知》,系统广大党员干部下沉一线,严防严控,筑牢疫情防控环卫防线。

高度重视。

该局严格按照市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召开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会,制定具体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协调工作和应急物资的协调保障工作,要求各区环卫部门每日对垃圾收集容器(废弃口罩专用容器)、垃圾运输车辆、中转站等所有环卫设备消杀和环卫设施全面消杀,阻断疫情传播途径。

同时做好一线环卫工人个人防护工作,及时发放防护用品,确保环境卫生干净、安全。

压实责任。

各县、区环卫部门强化组织领导,加大环卫系统防疫工作检查力度,督促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确保贯彻到位、宣传到位、责任落实到位。

加强作业。

对全市道路、广场等公共区域和生活垃圾转运站、环卫驿站等进行全面保洁;做好废弃口罩单独收集工作,避免因垃圾混交收集而增加病毒传染风险;加强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置管理,做到应收尽收、应运尽运、日产日清、及时处置,科学管理调配防疫应急物资。

据了解,7月31日,全市环卫系统共出动人员4000余人次,发放口罩4000余只,消杀公共厕所960余座、环卫中转站60余座、垃圾收集容器10000余个、公交站台180座,清扫保洁道路500余条,保洁面积约2500平方米,共消杀清运处置垃圾1165.99吨,使用消毒液1300斤。

环卫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报告4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旧严峻,前方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奔赴一线,奋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后方“城市美容师”坚守岗位清洁城市,阻断病毒传播最终途径。

镇江环卫系统党员干部和广大职工认真履职尽责,把疫情防控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战场和考场,积极担当作为,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

根据市委、市政府及市城管局工作部署,3月中旬,市环卫处就紧急召开疫情防控专题部署会,对重点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建立联防联控机制,扎实推进环卫疫情防控工作。

为全力做好城区环卫保洁、生活垃圾清运、环卫设施消杀等工作,市环卫处加强城区环境卫生考核力度,要求各作业单位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加大环卫保洁力度,对垃圾容器、公厕、转运站等环卫设施全面“无死角”消毒管理、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有效形成防控闭环。

据市环卫处相关负责人葛光华介绍,疫情防控期间,各市场化公司定期组织环卫工人进行核酸检测,向一线环卫工人发放口罩、消毒喷壶、手套等防护物资,每日对垃圾箱(桶)、垃圾中转站至少消杀1次,人流量大的公厕每日消杀2次以上,在作业前给工人测量体温,切实保障环卫工人的作业安全以及有效遏制疫情的扩散。

同时,为防止废弃口罩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要求各属地环卫部门在原有垃圾收集点增设专门垃圾容器,用于收集废弃口罩,设置专用运输车辆将废弃口罩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特殊处理。

为保证垃圾焚烧产生的飞灰能够及时有效处置,灰渣处置场职工加班加点,确保飞灰日产日清,同时每天做好进场飞灰膜覆盖工作,3月16日至4月28日,日均进场飞灰80.46吨,累计进场飞灰3540.47吨。

作为垃圾终端处置的关键一环,市环卫处加强对光大焚烧厂、餐厨废弃物处置厂的疫情防控及垃圾处置的监管工作,有序保证各项工作维稳运行,督在实处,察在要害。

市环卫处焚烧监管员朱*介绍,疫情防控期间,垃圾运输车辆卸货前将对车体及货物外包装进行消杀,并安排专门的疫情垃圾专用通道、消杀点、倾倒点。

为降低病毒二次传播风险,所有车辆出场前将进行二次消毒。

另外,卸料平台及物流通道于每日下班前消杀1次,确保消杀范围全覆盖,让病毒“无路可逃”。

据统计,隔离生活垃圾从3月10日开始接收第一车,截至4月27日共处置隔离生活垃圾448车312.66吨。

另外,截至4月27日,进场垃圾总量为71057.36吨,每日进场垃圾最多达到175车次共计1631.9吨。

受疫情影响,餐厨收运量有所下降,餐厨废弃物处置厂及时启动疫情期间环卫作业保障工作应急预案,以“三个到位”确保镇江市抗疫期间环卫作业不停顿,实现镇江市餐厨废弃物日产日清,100%实现无害化处理,4月餐厨处置量平均每天187.13吨。

此外,市环卫处“学亚夫、做亚夫”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还协助金山街道迎江路中心社区开展核酸检测应急演练,对鱼巷、柴炭巷、中华路、大杨家巷、小杨家巷居民进行上门核酸预约登记。

疫情期间,整个环卫系统展现了真情实意“送服务”、主动担当“能服务”、提高本领“善服务”的精神风貌,用实际行动架起了服务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