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小编给大家精心整理了演出疫情防控应急方案,希望能帮到大家,欢迎阅读参考。
演出疫情防控应急方案1
根据中共茌平区委宣传部春节文化活动工作部署,由中共茌平区委宣传部、茌平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茌平区文化馆承办的文化惠民迎小康·茌平区公益性艺术培训成果展演于2021年元月15日在茌平剧院举行。
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明电【20xx】14号)等要求,加强文化活动疫情防控措施,制定本次展演活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一、总体目标
安全至上,制定措施,强化预防。
二、疫情防控组织机构
茌平区公益性艺术培训成果展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具体措施
(一)演职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
1.开展演职人员健康状况排查。
全面掌握参加20xx年培训成果展演的演职人员外出情况、返程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
如实向文化馆报告近期是否有高风险区旅行史,是否有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接触经历。
如有以上情况一律拒绝参加演出,并及时报告当地疾控机构,按上级规定进行居家观察或集中隔离观察。
2.开展体温和健康监测。
在本馆入口提供健康码检查,开展体温监测,体温超过37.3℃人员不得进入;及时发现有咳嗽、发热等呼吸道症状的,取消演出资格。
3.演职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演职人员提前通知减少外出,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应按照《不同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口罩选择和使用技术指引》要求,正确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
(二)场馆防控工作
1.加强演出场馆清洁消毒。
馆内楼梯、卫生间及演出现场等公共区域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提前清洁消毒,展演排练及正式演出前后定期消毒。
2.配备充足的防护物资。
馆内及演出现场配备测温枪、口罩、手套、消毒液、洗手液等防护物资,为演职人员提供必要防护保障。
3.保持场馆通风。
在馆内,尤其是演出现场,保持通风状态,首选自然通风。
如使用空调,应当确保供风安全充足。
4.公用卫生间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
5.保持环境卫生清洁。
提醒所有人员注意个人卫生,不乱丢垃圾和抽烟、吐痰等不文明行为,提醒3次不改正的,取消演出资格。
6.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馆内及演出场所设置提示牌、海报、宣传栏等宣传疫情防治知识,使员工和到馆群众充分了解掌握防治知识、支持配合防控工作。
7.演出现场采用线上直播和节目录制方式播放,不发动观众观看,减少现场人员数量。
(三)异常情况处置
1.建立完善内部疫情防控组织体系,明确疫情防控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
2.做好发现疫情的应对处置。
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立即停止聚集及演出,立即配合疾控部门采取隔离措施,加强密切接触者追踪、疫点消毒等工作,当地机构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演出疫情防控应急方案2
鼓励云音乐会、空中剧场等线上演出活动,丰富文化产品供给。
三、演职人员和观众管理
(十三)做好演职人员管理。
演出主办方应当与参演单位和个人签订安全协议或者健康承诺书,提前做好对演职人员(含行政、后勤等工作人员)的体温检测等防控措施,并建立《演职人员健康记录表》。
每场演出尽量压缩不必要的演职人员,并注意保持一定距离。
演员人均化妆间面积不低于5平米。
(十四)做好入场检测登记。
演出场所应当配备测量体温设施设备,并安排专人值守。
观众进入演出场所必须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
观众拒绝佩戴口罩或者体温异常的,应当拒绝其进入。
(十五)加强现场巡查。
演出场所应当安排专人做好演出现场管理,提醒观众在入场、退场及观演期间,科学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
四、员工健康管理
(十六)做好员工健康监测。
演出场所应当按照要求做好员工健康管理,建立《员工健康记录表》,每日对员工进行两次体温检测,随时掌握员工健康状态、出行轨迹等情况。
发现员工出现发热、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及时安排去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跟踪相关情况。
(十七)指导员工做好个人防护。
演出场所应当及时对员工进行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培训,督促员工掌握疫情防控、个人防护、卫生健康及应急处置等方面的知识,并做好个人防护。
(十八)减少员工聚集。
根据实际采取错时上下班、弹性工作制或者居家办公方式,员工上岗应佩戴口罩,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督促上班员工不串岗、不扎堆。
加强员工用餐管理,鼓励实行错峰就餐、分散用餐。
科学管理工作会议,减少开会频次和会议时长。
提醒员工减少不必要外出,尽量避开密集人群,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
五、异常情况处置
(十九)建立沟通机制。
演出场所应当建立疫情应急沟通机制,了解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疾控机构、就近定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联系方式,并确保全体员工知晓。
畅通疫情上报通道,发现疫情应当及时向属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报告。
(二十)做好发现疫情时的应对处置。
演出场所如出现疑似疫情,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现场管理,避免恐慌,在专业机构指导下采取相应疫情防控处置措施,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的排查管理并暂时关闭场所。
六、保障措施
(二十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应当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提升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与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之间的联动,确保开放管理工作平稳有序。
(二十二)加强外籍等演职人员信息核验。
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在审批含有外国或者港澳台地区演职人员(演职人员已在境内)的营业性演出活动时,应当核验相关演职人员最近一次在境内演出批准文件、出入境记录等信息,演出主办方应配合做好演职人员身体健康检测,并作出书面承诺。
(二十三)加强监督检查。
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恢复开放的演出场所的巡查和监管力度,依法依规查处违法经营行为,及时发现隐患苗头并有效处置,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二十四)加强应急管理。
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应急预案,明确疫情防控、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开展排查、评估和宣传培训工作,发生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督促指导暂时关闭场所。
演出疫情防控应急方案3
一、总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