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工业园区疫情防控方案精选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工业园区疫情防控方案1
按照国家和省、市、县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突出早部署、早预防、早控制的防控战略,把握“四快一稳一政治”防控总指导原则,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结合《xx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总处置工作方案(试行)》和《xx县新冠病毒全员核酸检测实施方案》,特制定xx工业园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切实做好工业园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及时发现和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规范落实疫情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推进全员新冠疫苗接种和核酸检测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成立工业园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由党工委书记邓爱平同志、管委会主任罗通同志任组长,管委会副主任揭景良同志任常务副组长,其他党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社会事务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由詹利民同志兼任,姜连胜、黄流英、黄水莲等同志为办公室成员,做好园区疫情防控的日常工作。
各片区领导、挂点干部具体负责所挂片区、企业的疫情防控监管工作。
(二)高度重视,严阵以待。
园区各企业、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以赴落实国家和省市县的疫情防控措施,加强各环节的监督检查,避免新冠疫情发生,严防疫情扩散,确保万无一失。
(三)加强协作,联防联控。
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工业园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通过信息沟通和信息资源共享,建立疫情通报制度,定期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四)明确职责,压实责任。
根据工业园区新冠疫情应急处置工作需要,成立5个专项工作组,各工作组要全面履行疫情防控工作职责,决不能麻痹大意、玩忽职守。
1、人员排查报送组:由刘维亮同志牵头,詹利民同志具体负责。
负责做好园区内人员的排查、统计、上报工作;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发布并落实重点地区来(返)人员的管控措施。
2、疫苗接种推进组:由谢文波同志牵头,刘峤同志具体负责。
负责园区内新冠疫苗接种的安排、统计、报送,进一步做好新冠疫苗接种的推进工作。
3、全员核酸协调组:由揭景良同志牵头,姜连胜同志具体负责。
负责园区内全员核酸检测的协调,做好核酸检测采样点安排、布置、采样等工作。
4、防疫物资保障组:由周晓龙同志牵头,罗青同志具体负责。
负责在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协调园区防疫物资的储备和调度。
负责安排疫情应急处置所需经费,并做好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5、疫情处置应急组:由邓国华同志牵头,高志勇同志具体负责。
负责依法、及时妥善处置与疫情有关的突发事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应急响应
1、立即上报疫情信息
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要第一时间向县疫情防控措挥部上报,落实人员闭环管理,转运至县定点医院隔离医学观察。
立即开展确诊人员的流行病学调查、人员排查、隔离转运、核酸筛查等应急处置工作,并严格落实相关场所管控及环境消杀等防疫措施。
对疫情防控的处理情况、过程应当及时准确地进行记录。
2、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发生局部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后,立即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按照4小时内准备工作到位,半天完成全员核酸采样、一天完成核酸检测的目标,当日即启动采样和检测。
严格按照制定的工作预案、方案,规划布局,立即启动设定的采样点,召集各类人员投入现场采样工作,明确每小时需要完成的采样量和检测结果报告时限。
3.广泛开展健康教育
疫情发生后,要迅速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加强人群活动管理
保持通风,通风时注意保暖。
人与人之间保持安全距离。
办公时佩戴口罩、手套。
(5)进行职工激励管理,设置激励机制,且制度可行。
对假期值守人员发放慰问品;对优秀职工事迹及时上报宣传;对本次防疫工作做出特殊贡献的职工给予奖励。
(6)设置防控指导工作专员,及时准确为一线提供防疫作业标准和规范支持。
4.物资准备
(1)防控物资方面,消毒药品(包括84消毒液、含氯消毒剂、酒精、免洗洗手液),防护器具(包括口罩、手套等),至少按7天的用量提前储备;防控器具(包括测温设备、喷壶),必要时配置紫外线消毒灯,防护服、护目镜、防护胶鞋等。
(2)防控物资须设专人负责管理,建立疫情防控物资台账,制定防疫物资岗位配置标准,制定防疫物资岗位配置标准,每日统计管理区域内防护用品库存数量,按期补充,确保不少于7天的用量。
(3)生活物资方面,各项目须储备一定量的食用水和速食,供应急时使用。
5.专业知识保障
(1)密切关注政府部门下发的疫情防控各项政策和科普资料。
(2)收集国家卫健委、中国疾病防控中心发布的权威信息,整理疫情防控相关知识。
(3)关注政府对疫情防控制定的相关制度规定。
(4)采用海报、长图文、短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并通过公司网站、公众号等方式进行疫情防控知识的推送。
(5)加强职工疫情防控相关知识和作业规范的培训工作。
6.应急准备
制定本商务楼宇和载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预案。
制定发生职工发烧、乏力、干咳或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应急处置措施、隔离措施和应急交通送医治疗路线及定点医院联系等预案。
7.备案报审程序
(1)复工实施备案制。
商务楼宇和载体复工前,业主须委托物业公司按规定提前2天向相关部门提交商务楼宇和载体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复工方案和承诺书等相关材料申请复工备案,审核通过后,商务楼宇和载体方可复工。
未经备案审核的商务楼宇和载体,不得擅自复工。
物业公司受业主委托负责组织指导本商务楼宇和载体内租户(商户)安全有序复工。
租户(商户)须提前1天向物业公司提交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复工方案和承诺书等相关材料申请复工备案,物业公司审核通过后,方可复工。
未经备案审核的租户(商户),不得擅自复工。
(2)审核备案责任分工。
国资办负责园区国有商务楼宇和载体的复工备案审核,功能区负责辖区内金融机构持有的商务楼宇和载体、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复工备案审核,街道、社工委负责辖区内其他商务楼宇和载体的复工备案审核。
物业公司受业主委托负责本商务楼宇和载体内租住(商户)的复工备案审核。
(二)复工后防控措施
1.出入控制
(1)人员防控
①所有进入物业管理区域的人员均须佩戴口罩。
②测量体温。
在人员、车辆出入口设测温点,并做好人员信息和测温记录;对进入物业管理区域的人员做好测温工作;对驾车进入物业管理区域人员及同乘人员做好测温工作。
对体温≥37.3的人员,拒绝入楼,并第一时间报告辖区指定应急部门,做好相关区域消毒工作;对拒不配合测温和登记工作的相关人员,应及时报告相关政府主管部门。
③大堂、前台、首层电梯厅等区域,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人员密集。
建议在室外开阔区域进行排队,或安排错峰上下班。
大堂内可分散设置人员入口。
④疫情防控期间建议禁止外卖、快递人员进入物业管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