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娱乐场疫情防控方案精选6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下载。
娱乐场疫情防控方案1
一、综合管理
1.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各歌舞娱乐经营场所和活动法定代表人、经营者是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要科学制定本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物资储备、消杀器材及体温检测设备配备、人员信息登记和跟踪、餐饮保障等具体防控措施,严格落实防控主体责任,确保经营场所和活动恢复开放安全有序。
场馆及邻近区域出现确诊或疑似病例的暂不恢复开放。
2.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引导。
各经营场所和活动要在醒目位置,通过设置提示牌、LED显示屏、点歌系统播放等多种方式,加强疫情防治知识科普宣传,使员工和消费者充分了解掌握防治知识和要求,避免因经营场所和活动开放聚集大量人员,增加疫情防控风险。
3.严格履行报备手续。
在规定时间内向辖区镇政府和县旅文局报送防疫情况,发现重大疫情和隐患时及时上报,杜绝瞒报、漏报、迟报、谎报等情况。
二、员工管理
4.减少员工不必要外出。
按照县防疫指挥部要求,做好员工健康管理,掌握员工出行轨迹等情况。
员工进入场所前要检测体温,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时,要及时就近就医。
5.指导员工做好个人防护。
工作期间避免和他人直接接触,并全程正确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
6.强化防控技能培训。
各场所恢复开放营业前,必须组织开展职工疫情防控培训,加强自身健康监测,熟悉防控预案要求,提升疫情防控意识,具备应急处突能力。
三、场所防控
7.配备防护物资。
各经营场所和活动要配备一次性医用口罩、手套、消毒液、洗手液等防护物资,为员工和消费者提供必要保障。
8.保持经营场所通风。
各经营场所要保持环境清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首选自然通风,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
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应关闭回风,使用全新风运行,并定期对空调进风口、出风口采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消毒,确保供风安全充足;不符合运行要求的空调系统一律不得启用。
9.加强场所清洁消毒。
各经营场所和活动的包间、大厅、卫生间等区域每日消毒不少于1次;结算台(前台)、公共台面、洗手池、门把手和卫生洁具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以及地面每日消毒不少于3次;话筒、点歌等器材以及内外呼叫按钮等部件要做到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场所主要入口增设废弃口罩回收专用容器。
四、消费者管理
10.测温、扫码、佩戴口罩。
各经营场所要安排专人对所有进出通道严格管理,在入口处检测体温、查验海南健康码。
体温正常、健康码为“绿码”、佩戴口罩的人员方可进入。
对近期从中(高)风险地区入琼人员及旅居国外人员未满隔离观察期限的严禁进入场所消费;对体温超过正常温度的,禁止其入内并引导其就近就医;对不配合或干扰防疫工作的,要依法依规通知相关部门处置。
11.采取人员限流措施。
疫情期间各场所对每日娱乐场所入场消费人数进行总量控制,日接待量不超过平时日全场的50%,包厢接待量不得超过容纳量30%。
12.避免形成人员聚集。
各场所要安排专人引导,准确带领客人到各包厢,人与人之间要保持1.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娱乐场疫情防控方案2
对有序推进娱乐场所恢复开放,指南要求坚持常态防控,有序开放,预约限流;在消费者保护上要求落实戴口罩、检测登记制度,实施预约限流措施,建立值守制度;在场所防控管理上要落实防控主体责任,加强消毒通风,配备防护物资,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排查消防隐患;在员工健康管理方面做好员工健康监测,减少员工聚集,指导员工做好个人防护;在异常情况处置上做到建立沟通机制,做好发现疫情时的应对处置;在保障措施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应急管理。
一、总体要求
(一)坚持常态防控。
(十五)建立沟通机制。
娱乐场所应当建立疫情应急沟通机制,畅通疫情上报通道,发现疫情应当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十六)做好发现疫情时的应对处置。
娱乐场所如出现疫情疑似症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好现场管理,避免恐慌,配合卫生健康部门采取隔离措施,做好清洁消毒等工作并暂时关闭场所。
六、保障措施
(十七)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提升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与当地卫生健康部门之间的联动,确保恢复开放工作平稳有序。
(十八)加强监督检查。
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恢复开放的娱乐场所的巡查和监管力度,依法依规查处违法经营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营秩序。
(十九)加强应急管理。
各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按照应急预案,明确疫情防控、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措施和处置流程,开展排查、评估和宣传培训工作,及时发现隐患苗头,及时处置,发生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暂时关闭场所。
娱乐场疫情防控方案3
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娱乐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娱乐场所实际情况,特制定应急预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本娱乐场所成立疫情应急防控工作小组,明确各操作环节上的处理步骤、处理方法和具体责任。
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应急处置小组全体人员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应急处置小组要加强预防控制传染病等疫情知识的教育,落实员工及上网者的日常监测、加强健康防护、知识教育,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二、工作职责
(一)组长工作职责:
1.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和培训。
2.决定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3.统一领导疫情防控工作,确定现场指挥人员,负责应急队伍和资源调动。
4.向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等应急部门报告,并保持密切联系,应急处置人员到达单位后,配合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5.负责疫情调查和善后工作,负责通报疫情。
(二)副组长工作职责:
1.协助组长做好应急防控工作。
2.协调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及处理有关重大问题。
3.完成组长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三)成员工作职责
1.全面负责本娱乐场所工作人员及上网者健康监测。
2.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
3.全面掌握防控相关信息,落实日常防控工作要求,对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出现疫情在第一时间报告。
三、应急处置程序
1.一旦发现员工和上网者有疑似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发生,员工马上上报应急处置小组,并将有症状人员带到隔离室进行观察,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家人将其送至指定医院诊断、排查。
同时,上报政府有关部门。
2.疫情发生时,要以疫情的防治作为工作的重点,对发生疫情的部位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疫情的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