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疫情有所反复,很多地方都组织了核酸检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院疫情防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医院疫情防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
2022年X月X日,市卫健.委.主任XXX带领卫健.委.新冠疫情防控督导组莅临我院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指出我院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院领导对督导组反馈的问题高度重视,随即召开专题会将存在问题逐一分解、落实到相关科室及责任人,要求第一时间整改到位,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1.针对“住院部过渡病房未安排专人负责,防护不规范”问题,目前过渡病房已整改到位,并制定了《普通病区过渡病房工作管理制度》《过渡病房终末清洁消毒流程》以及《普通病区过度病房患者感染防控流程》,防护用品规范放置,医务人员进入过渡病房按要求做好防护,指定专人负责诊疗护理工作。
2.针对“普通人群核酸采集点设置在发热门诊”问题,我院已购置方舱,独立设置了普通人群核酸采集点,避免交叉感染风险,确保患者的就医安全。
3.针对“发热门诊患者核酸检测结果超过6小时,核酸检测结果出具前不能做到发热患者不离院”问题,我院采取如下措施进行整改:一是我院已与XXX医院签订检测协议,保证来我院就医的发热患者核酸检测急查可做到4小时内出具检测结果。二是新增加XX间发热门诊留观室,安置发热患者,保证做到核酸结果检出前发热患者不离院。
4.针对“发热门诊布局流程欠规范,不能在本区域内完成检验、影像和取药,没有专用CT,污水和空调冷凝水未消毒处理”问题,院领导已经安排相关责任科室完成如下整改:一是制定了《发热门诊发热患者CT检查流程》,规范了发热门诊发热患者检验流程,防止院感事件发生。二是增设发热门诊药房,安排专人值守并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工作制,方便发热病人就诊,避免院内交叉感染。三是严格按照要求,对发热门诊病人排泄物用5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2小时后再冲入污水管道。空调冷凝水全部引流于塑料桶内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倒入污水管道。
5.针对“个别住院病人病例中未见到入院前核酸检测报告”问题,目前我院所有住院患者及陪护入院前均严格按照市卫健.委.要求进行核酸检测,院领导已针对该问题要求所有科室24小时内必须将住院病人核酸检测报告粘贴至病历当中。
下一步,我院将以此次疫情防控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为导向,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形成长效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医院疫情防控督导专班作用,定期巡查,从紧从严抓好关键环节,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无漏洞、无死角。
XX医院
2022年X月X日
医院疫情防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2
为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工作要求,落实落细各项防控措施,我院近期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自查,现汇报如下。
一、规范设置预检分诊,预检分诊点在门诊大厅入口,与导医台分开一定距离,位置醒目,标识清楚,备有消毒和防护用品以及预检分诊病人情况登记表。夜间由急诊科代为预检分诊。
二、发热门诊根据上级要求暂不接诊,但设有专用诊室,对门诊发热患者进行初步筛查,一旦发现疑似病人立即转到定点医院。专用诊室区域独立,通风良好,防护用品、办公用品齐全。设有医患双通道,与普通门急诊有一定距离,有明显标识。
三、疫情防控管理制度健全,在疫情初期就成立了院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和防控制度,多频次多层级开展培训。各科室各部门登记资料较完整,就诊处置流程、标本采集流程、患者转运流程等制度规范合理。
四、严格执行院感管理,各类场所清洁消毒符合要求,并有日常督查记录。医护人员的防护符合要求,每天进行健康监测并有登记。患者及陪护均佩戴口罩,进入医院测体温和扫安康码,进入病区有登记。医疗废物专区存放,交接完备。
五、存在不足。
我院目前病人数量不多,分时段预约和互联网咨询无法实施,周边群众对新就医模式也不太接受。医院暂无开展实验室核酸检测能力,已与第三方实验室签订合作协议。医院在病区管理上还存在簿弱环节,部分患者及家属文化偏低,依从性较差,为避免医患矛盾,医院管控力度有待加强。
2022年x月x日
医院疫情防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3
根据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开展全县各医疗机构全面互检的通知》要求,对我院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能力进行认真的自查。
1.设立了发热门诊,发热门诊在独立的区域,远离门诊及病区,发热门诊配备了具有一定临床治疗经验的医师及护理经验的护士,配备了足够的防护物资,如口罩、防护服、隔离衣、手套、消毒液等,具有独立的化验及X光室,并配有专职人员。6月底建成了符合标准的核酸检测实验室并正式启用,每日最大限度能够检测180人。
2.自疫情以来加大了对预检分诊处及发热门诊的管理力度,在门急诊处分别设立了预检分诊处,工作人员规范着装,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对进入我院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并扫健康码及身份证,对有疫区接触史、旅居史的人员进行详细的询问及登记,符合条件的及时送至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共有四个隔离病室,其中一间重症病室,能够收治相同病例6-8人,床位按要求远远不足,隔离病房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并认真做好终末消毒,发热门诊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防护等级进行着装,能够做好自我防护,对重点科室工作人员每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预检分诊处、发热门诊、急诊科、呼吸内科);核酸检测样本采样处消毒隔离及自我防护符合要求,每日对采样处进行清洁消毒,如有污染按照医院感染防护手册上的要求及时进行消毒处理,隔窗进行采样,能够正确佩戴口罩、手套,每一患者之间使用一次性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消毒,按要求及时更换手套,样本采样后及时封存放入恒温箱内,消毒后送入PCR实验室,然后对恒温箱进行彻底的消毒。
3.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核酸采样点的医疗废物处置,均按新冠肺炎医疗废物处理原则的要求进行处置,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利器盒的外表有警示标识,使用双层包装袋盛装医疗废物,采用鹅颈式结扎封口并分层封扎,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袋和利器盒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感染时,增加一层包装袋,每个包装袋利器盒都贴有中文标签,标签内容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生产部位、生产日期、类别,并在特别说明中标注“新冠”,在离开污染区前对包装袋表面采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均匀喷洒消毒。病原标本在产生地进行压力蒸汽灭菌,医疗废物每日有专人用专车进行收集,每天运送结束后对运送工具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彻底消毒,按要求进行贮存地转运。
4.就诊人员全部经过门急诊预检分诊处进行扫码、登记、测体温、并佩戴口罩,大多数工作人员上班期间着装规范并正确佩戴口罩,有个别工作人员有不佩戴口罩的现象。对就诊的患者进行二次体温监测,每个诊室都有流动的洗手设施,配有洗手液及速干手消毒液,能够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住院病房严格执行陪护制度,每个患者只允许一名陪护,并发放陪护证,每位患者入院前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方可收入院,并对每一位陪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如急诊入院患者,核酸检测结果未回报前,将患者安置在病区内的隔离病房中,待结果回报前再安排到普通病房。每个病区都设有过度病室。
5、对全院的工作人员多次进行疫情防控知识的培训,提高了全员对疫情防控的认识以及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6、由于疫情防控持续的时间较长,个别医护人员表露出厌倦松懈的态度,这是个很危险的信号,我们将通过不断地督促检查及培训宣传,以提高所有医务人员的疫情防控意识。
7、每一个人员密集的地方,都设置了“请您保持1米距离”的温馨提示,并用播放器进行播放,使就诊的人员互相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保洁公司每天对空气及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
疫情防护已经进入了常态化管理,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更加认真严格的加强对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管理,坚决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医院疫情防控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4
疫情爆发以来,尤其是我辖区郭各庄村出现确诊病例以来,滦州市卫健局主要领导多次来我院指导工作,王局长指示:做好辖区内排查工作,确保不漏一例可疑人员,并嘱卫生人员一定做好自身防护。傅局长指示:做好发热门诊、预检分诊、预检观察室的规范化管理,杜绝院内感染。李志存局长指示:做好医疗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尤其是来自疫区的医疗垃圾、生活垃圾,要规范、合理处理,避免交叉感染。我院严格落实上级防疫政策,牢固树立“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的坚定思想,现就前阶段我院的疫情防控工作总结如下:
1.每日排查全镇内与武汉往来人员及其他外来人员,共计排查人次80余万人次,并均已按要求上报。
2.对辖区各村发放宣传单共计3000份,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做到科学防控,合理实施,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
3.对发热筛查、发热门诊、预检分诊制度及流程进行完善,截止至今,共筛查2000余人次,筛查出发热患者20人次,并均已按规定处理。
4.对本院进行消毒每日2次,共计消毒面积15万平方米。
5.对滦县站进出口旅客进行体温约2500人次。
6.配合镇党委政府对300余人进行居家隔离,并每日进行2次体温检测,共计检测8500余人次。
7.医院进口体温监测4300余人次,并且均已按时上报。
8.向各卫生室提供消毒液体温表医用垃圾袋隔离服帽子口罩手套等防护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