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口腔医院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精选9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口腔医院疫情防控应急预案1

为了有效预防,刚好限制和消退复开诊后因新冠疫情所引起突发事务的危害,确保在岗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平安,本诊所特制定复工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要求做好疫情期间医疗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xx〕162号)和xx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全面复原医疗服务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

宣扬教化流程利用本单位各类宣扬栏、微信群、QQ群等形式载体,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专题教化,向员工宣扬防设学问,提高员工自我防护实力;,开展疫情防控专题宣讲;大力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教化员工加强自身意识,禁止乱吐等不文明行为,并加强自身熬炼,增加身体反抗力。

成立防疫工作组,

负责领导和处理突发事务组长:xx

组员:xx开诊后防疫主要措施

(一)分诊导诊

1、前台人员每天提前10分钟上班,测量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就诊病人及陪伴人员的体温,做好记录不能漏掉任何人员。

2、分散预约患者

3、每个进门患者酒精喷洒消毒并一人一个口罩(不得摘口罩进入)、戴一副PE手套(必需佩戴)帽子,每人打算一个塑料袋把外衣装到里面,在穿上鞋套后询问患者是否对酒精过敏如过敏可以佩戴一次性手套,不过敏可以手部喷酒精,才可以进入。

4、填写就诊登记表

5、等候区分散患者等候就诊(患者与患者距离超过1.5米)

6、酒精擦拭门把手

7、分诊台设立警戒线,让病人在>1.5m依次排队等候,切勿近距离大量人群在分诊台处拥挤,医护人员尽量削减到前台,保持候诊大厅空气流通

8、一旦发觉发热病人,应赐予病人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戴好,并指导去发热门诊就诊。

(二)开诊后为医生工作中加强防控措施

1、接诊前后须按七部洗手法规范用手消洗手擦干后须佩戴一次性防护用品(口罩、护目镜、面罩等)进行临床操作

2、面罩、护目镜被污染后应刚好更换或消毒后方可诊治下一位患者,面罩、眼镜运用后贴标签放置含氯1000~20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流淌水冲洗,晾干备用。(护士、助理、医生负责)

3、一次性物品一患一换

4、碘伏,棉缸球运用须刚好把盖盖上,不得拿运用过的镊子拿取运用(特别重要)

5、能够运用橡皮樟的尽量运用橡皮樟,削减唾液喷溅6、手机运用前后空踩30S防止回吸

7、调拌类药品取多时不许再次回收,干脆扔掉,取硅胶及调印模材时必需更换新手套

(三)疫情后护士工作流程

1、患者就诊前用酒精擦拭牙椅及工作台。

2、每位患者诊疗前,医生应打算贴避污膜,手机底座、三枪、灯把手、吸唾管、头枕帽子、垃圾桶。

3、诊疗前,请患者用0.5%双氧水含漱,运用强吸削减污染物播散。

4、诊疗结束后,除去全部避污膜,冲洗痰盂保证无污物无血渍,75%酒精喷台面痰盂等静置、擦干,痰盂、强吸、弱吸用含氯消毒剂冲洗。(留痕记录)

5、无菌柜内取用无菌物品刚好关闭柜门,运用前检查外包装是否破损。

6、运用过的器械应严格按标准侵泡消毒灭菌后方可用。

7、医疗废物刚好处理,不得堆放(保洁负责)。

8、下班时,脱掉一次性防护用品后按标准洗手回家,途中做好个人防护。

9.车针盒独立包装消毒

10、调拌类药品取多时不许再次回收,干脆扔掉,取硅胶及调印模材时必需更换手套

11、用过的调刀、橡皮碗运用后浸泡含氯消毒剂内(四)诊疗结束后清洁消毒流程:

1、诊疗环境要求:

①加大诊疗处置时的患者物理间隔,对于非独立牙椅诊室,至少间隔一台牙椅支配就诊;

②诊室台面尽量少摆放物品;

2、空气要求:

①诊室加强开窗通风,诊早、中午、诊后各30分钟;

4、填写就诊登记表

5、等候辨别散患者等候救治(患者与患者距离超过1.5米)

6、酒精擦拭门把手

7、分诊台设立警戒线,让病人在>1.5m顺次排队等候,切勿近距离大量人群在分诊台处拥堵,医护人员尽可能减少到前台,保持候诊大厅空气流通

8、一旦发现发热病人,应给予病人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戴好,并指点去发热门诊救治。

(2)为医生工作中加强防控措施

1、接诊前后须按7部洗手法规范用手消洗手擦干后须佩戴一次性防护用品(口罩、护目镜、面罩等)进行临床操作

2、面罩、护目镜被污染后应及时更换或消毒后方可诊治下1位患者,面罩、眼镜使用后贴标签放置含氯1000~20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活动水冲洗,晾干备用。(护士、助理、医生负责)

3、一次性物品一患一换

4、碘伏,棉缸球使用须及时把盖盖上,不得拿使用过的镊子拿取使用(非常重要)

5、能够使用橡皮樟的尽可能使用橡皮樟,减少唾液喷溅

6、手机使用前后空踩30S避免回吸

7、调拌类药品取多时不准再次回收,直接扔掉,取硅胶及调印模材时必须更换新手套

(3)护士工作流程

1、患者救治前用酒精擦拭牙椅及工作台。

2、每位患者诊疗前,医生应准备贴避污膜,手机底座、3枪、灯把手、吸唾管、头枕帽子、垃圾桶。

3、诊疗前,请患者用0.5%双氧水含漱,使用强某某减少污染物播散。

4、诊疗结束后,除去所有避污膜,冲洗痰盂保证无污物无血渍,75%酒精喷台面痰盂等静置、擦干,痰盂、强某某、弱吸用含氯消毒剂冲洗。(留痕记录)

5、无菌柜内取用无菌物品及时关闭柜门,使用前检查外包装是不是破损。

6、使用过的器械应严格按标准侵泡消毒灭菌后方可用。

7、医疗废物及时处理,不得堆放(保洁负责)。

8、下班时,脱掉一次性防护用品后按标准洗手回家,途中做好个人防护。

9、车针盒独立包装消毒

10、调拌类药品取多时不准再次回收,直接扔掉,取硅胶及调印模材时必须更换手套

11、用过的调刀、橡皮碗使用后浸泡含氯消毒剂内

(4)诊疗结束后清洁消毒流程:

1、诊疗环境要求:

①加大诊疗处置时的患者物理间隔,对非独立牙椅诊室,最少间隔1台牙椅安排救治;②诊室台面尽可能少摆放物品;

2、空气要求:

①诊室加强开窗透风,诊早、中午、诊后各30分钟;②下班后对诊室进行紫外线消毒。

3、诊室地面要求:

①诊室地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②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消毒采取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作用30分钟。

4、医疗废物暂存处要求:

由专人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喷洒墙壁或拖地消毒,每天上下午各一次。

医疗废物管理:

1、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不得混放,感染性医疗废物置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内,锐器置于锐器盒内。

2、工作人员使用后的1次性防护用品按感染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3、医疗废物本填写完全。

应急处理流程

建立员工晨检制度,落实专人对每位进单位上班员工进行体温丈量,如有发热,立即上报,禁入单位;做好预检分诊,加强患者排查。发挥“八闽健康码”作用(医患在进入本单位时必须扫八闽健康码),救治患者应先出示“八闽健康码”,凡发现黄码或红码人员或发热患者和虽无发热症状,但呼吸道等症状明显、罹患沾染病可能性大的患者,要详细询问登记流行病学史,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组长,由组长上报到疫情防控主管部门。积极配合主管部门联系定点检测医院,接触人员肯定范围,采取隔离措施。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