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是很重要的事情,学校需要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校开学疫情防控新闻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开学疫情防控新闻稿范文1

为了打好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攻坚战,某某党委、居委会联动辖区各小区物管公司第一时间行动起来,迅速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的全面宣传、小区内部的全面管控和居民排查工作。

某某迅速落实宣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知识,保证防治知识、疫病温馨提示、上级部门下发的通知、公告都已张贴在各小区单元楼道,让居民群众更好、更快捷地了解新型冠状病毒。

同时,以“互联网+”的形式动员社区联盟单位、物管公司、小区居民、学校、幼儿团、党员、团员、文艺团队等各类微信群体进行网络舆情科普宣传,并动员积极上报疫情信息,营造全民参与做好重大疫情防控工作

此外,某某还动员各小区都实行“封闭式”管理,尽量只保留一个出入口,访客车辆和外来车辆一律不准进入小区;也请小区居民告知亲朋好友在疫情结束之前尽量不要走亲来访;小区居民亲友如有需要必须进入小区需主动出示身份证进行登记,实名登记后测量体温,体温正常的,由物管和被访居民确认后方可进入小区内部;所有外卖、快递、中介等外来人员不允许进入小区,请居民自行前往大门口处领取;凡是湖北籍或与湖北籍有接触、来往过的居民,请及时与社区和物业联系,告知近期行程和身体状况,自行在家隔离14天;最后告知居民如有任何疑问或需求请及时和物管联系或拨打社区疫情防控24小时值班电话;动员小区内设置废弃口罩回收桶。

据了解,从1月29日起,某某发动各小区物业利用小区业主群,通过“微信接龙”的方式,动员小区住户上报是否有来自湖北武汉的亲朋、是否有和湖北籍人员的接触、家中成员身体是否健康、是否有发热等情况。

“微信接龙”的方式,直接到户到人,短时间内让社区的各网格小区更好更快地发挥最大排查效果,受到了居民们普遍支持。

目前这一方式已在某某辖区内各小区展开,并取得明显成效。

社区还通过电话问询、张贴公告、上门逐户排查等多种形式,扎实开展地毯式排查、疫情防控培训、小区环境卫生整治和外环境消毒、小区居民答疑解惑等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某某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工作人员作为抗疫战线上平凡的一员,社区全体人员加班加点,不分昼夜,坚守岗位,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坚决隔离病毒的“传染源”,阻断疫情“传播链”,在上级街道的坚强领导下,有信心有决心打赢疫情防控“攻坚仗”,筑牢社区疫情防线,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以实际行动全力保障居民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社区开展疫情防治工作新闻稿范文七

在某某某某社区不远处的某某一村,社区副书记刘锦凌,正在用微信小程序中的“统计助手”,做了一个《某某一村社区居民疫情摸排表》,发到10多个社区居民群里,让居民通过这种方式上报各自的情况。

“上门看、打电话问,之前我们都用这些老方法来搜集居民情况,说实话效率不高,有的居民在电话里还不太想多说,而且情况不断在变,每天都要不断更新。

”刘锦凌说,用新的办法,不仅可以收集居民需求,而且整理起来非常方便,我们就是要不遗漏任何疫情。

在湖北咸宁某某县,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某某,正在梁家山社区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某某说,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好“入网、入格、入户”排查等工作,确保排查到位、防控到位、宣传到位。

某某县有一个创新举措——城市社区“大党委”落实疫情防控。

“大党委”如何运作?由联点县领导、驻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共同组建而成。

居民有问题,向“大党委”反映;有传闻,找“大党委”核实;有困难,找“大党委”解决。

一线防控工作中,党员就应该有党员的示范作用。

在湖北某某,中伙铺镇中伙社区党员文伟明挺身而出,牵头组织党员群众筹措医用口罩3.7万只,及时送到疫情防控一线。

目前,某某市已有1129个基层党组织、14000名党员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组建临时党组织400多个,抽调3000多名党员和干部充实到防指部、留置调查队、防控督导组、果蔬供应点、城市小区工作队等防控一线。

如何保证工作效果?某某的13个疫情防控督导组每天坚持深入各乡镇、村(社区)、村湾和居民小区,一竿子到底督导防控工作,发现和帮助解决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100多条。

当下,被隔离的群众生活状况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就此,记者来到武汉某某区,该区安排了三处集中隔离观察点,并征用了酒店。

生理检测、分诊、对接、核实、接待、入住……琴断口街某某某某社区副主任某某忙得不可开交。

安置好其中的2名患者后,他原本可以回到社区,但他没有离开,而是对接街道每一位需要集中隔离的病人,并安排他们到酒店隔离。

酒店没有服务员,他当起服务员;房间空调失灵,房间灯光不亮,他又当起检修员;居民无法就餐,没有洗漱用品,他又化身“外卖小哥”,为22名居民买来晚餐和生活用品……

正在自我隔离的某某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如果他们得不到好的安置和隔离,回到社区可能会发生交叉感染。

这段时间,不少社区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大,他们也面临着焦虑情绪。

如何进行疏导,这是不得不做的问题。

前两天某某区“彩虹计划”24小时暖心专线开通3天后,心理咨询师某某电话接待了首个基层工作人员。

求助者是街道下沉到社区的干部,工作中他与社区书记发生了言语误会,“大家都很着急,可能语气重了点”,让对方产生了抵触情绪,导致任务布置不下去。

街道干部碰了壁,又不知道如何化解误会,便想到咨询心理热线。

某某建议这位来求助的街道干部先安抚对方的情绪,缓和一下关系,过两天再委托其他人转达任务。

“社区工作人员面临的情况非常复杂,时间紧,任务重,很容易产生情绪问题。

如果不及时疏导,既不利于防疫工作开展,对他们的自身健康也有害。

温馨提示! 你需要支付 ¥1.0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点赞(0)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